二戰的始作俑者是德國,德國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緩解國內的危機,沒有辦法的他,只好通過的戰爭的方式,來刺激國內的經濟,對其他國家進行軍事佔領,掠奪他們的金銀財寶,而且德國的軍事實力也是很強的,自創的閃電戰,馳騁整個歐洲,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與德國抗衡。
德國在佔領了大半個歐洲後,突然將矛頭指向了蘇聯,在蘇聯的邊境上集結了上百萬的兵力,著名的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爆發了,在歷經了兩百多天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到此結束,雙方都損失慘重,德國也遭遇了二戰以來最慘的失敗,也是最嚴重的損失,德國的閃電戰根本就無法在蘇聯使用,這也是德國沒有想到的,而且惡劣的天氣,也使得德國的機械部隊無法發揮他們的作用,甚至成為了他們的負擔,寒冷的天氣讓德軍吃盡了苦頭,嚴重的幹擾了德國計劃的順利進行,從此之後了,德國在蘇聯身上沒有討到一點兒好處,那麼,如果德國沒有被蘇聯的惡劣天氣影響,會打贏這場戰鬥嗎?其實並不是這樣。
第一,德國的盟友都是一群垃圾,在二戰的時候,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結為三國同盟,提前就說好了互相幫助,但是在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義大利和日本根本就沒有幫助德國,反而還給德國造成了巨大的麻煩,義大利在德國進攻蘇聯之前,向北非發動了進攻, 本來想大展拳腳的,結果卻被打的很慘,還向德國請求援助,沒有辦法的德國,只好支援義大利,導致進攻蘇聯的時間推後,被迫在冬天跟蘇聯作戰。
再一個就是日本了,本來日本在蘇聯的西方,德國在東方,兩個國家如果同時進攻的話,蘇聯肯定就失敗了,但是日本想著的是自己的利益,如果德國打敗了蘇聯,日本趕緊向蘇聯出兵,還能獲得一定的利益;如果德國敗了,正好自己也沒有出兵,沒有任何的損失,結果給了蘇聯很大的時間。
第二個就是蘇聯的土地太大了,廣闊的面積給蘇聯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條件,而且還能夠保證蘇聯物資的補給,德國太過深入蘇聯了,補給線太長了,而且他們的物資一般都是空投,很難滿足全軍的需要,戰敗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找一個好隊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