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從大陸風靡到臺灣 臺灣海關開始備戰

2021-01-21 浙臺微訊


最近,臺灣民眾已從地鐵站、公交車上的各購物平臺廣告裡感受到濃濃的「雙11」氛圍。一年一度的「雙11」,已從大陸風靡到臺灣,成為全臺消費者最愛的購物節。


在臺灣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郭乃鋒看來,眾多電商平臺參與「雙11」購物節,由此產生規模效應,使得商品越來越豐富,折扣力度越來越大。根據臺「經濟部」統計數據,2018年11月,島內電子購物及郵購類數額較上年同月飆升19.71%,營業額突破200億元(新臺幣,下同)。


與去年相比,今年臺灣「雙11」聲勢更大。就連臺灣海關也開始備戰購物節,宣布將加強核查入境的快遞包裹。雖然綠營戴著有色眼鏡又是嚴管又是嚴查,但無礙島內民眾對「雙11」的巨大熱情。各大電商平臺和廠商在「雙11」期間推出大幅度優惠活動,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買買買」。



臺灣電商平臺PChome行銷中心副總監鍾紫瑋介紹,PChome從2017年開始投入「雙11」購物節,第一年4天業績做到15億元,去年兩天就做到15億元,「今年希望能再創新高」。


不只是PChome,臺灣網絡家庭旗下的交易平臺露天拍賣、電商平臺生活市集、總部位於新加坡的跨境電商蝦皮購物等也都宣布了「雙11」的相關活動。臺灣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和臺灣大哥大今年也加入戰局,三家業者都在自家網絡門市上推出通話、上網、漫遊等相關優惠,搶一波「雙11」商機。


除了臺灣本土電商業者積極推出活動,大陸電商平臺淘寶和京東也不甘落後,小米臺灣則推出新的優惠措施聚攏人氣。


作為「雙11」的發起者,阿里巴巴集團透過品牌授權經營的全新電商購物平臺「淘寶臺灣」,日前正式上線。阿里首席市場官董本洪表示,集團一直看好臺灣網購市場潛力,並不斷探索如何為消費者和商家提供全面貼心的本地化服務。「淘寶臺灣」行銷長暨發言人林雅雯介紹,新的平臺結合臺灣本地品牌與跨境商品,結合臺灣在地物流,增加多元支付選擇,更好地服務臺灣本地消費者。


今年「雙11」,京東首度「登臺」參與。為此,該平臺特別設計了繁體版本的網頁和臺灣用語的文案。同時,京東與島內通訊軟體LINE的購物頻道合作,上線「 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更接地氣地為臺灣民眾提供服務。

  


幾乎所有在臺電商平臺都選擇在10月底就提前開跑備戰「雙11」,且促銷優惠不斷花樣翻新。但在記者看來,萬變不離其宗,實際上都是通過「降降降」讓大家「買買買」。


從事公關工作的臺北市民周小姐的話很有代表性。她表示,「雙11」購物,主要還是看價格,撿便宜的買。


不過,開放網絡廣告平臺Criteo日前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雙11」雖夯,但低價促銷的吸引力正逐漸退燒。道理很簡單,大小廠商都湧入電子商務市場,激烈的價格戰之下,沒有特色將難以吸引消費者來持續生存。而且在線購物的消費者忠誠度較低,必須要抓住消費者的心理。那麼,電商平臺如何在眾多優惠特賣中脫穎而出?


如PChome、雅虎奇摩購物中心等平臺,都搶在「雙11」前發布最新的倉儲、物流規劃,並在今年開始運用AI與大數據分析,要讓「『雙11』發貨」更順暢。「今年透過數據,去預測什麼東西可能會賣多少,把一些東西先運到客戶集中的地方去,提升發貨效率。」Momo董事長林啟峰說,像是衛生紙、水、紙尿布等大宗商品,都已經先往全臺的衛星倉庫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順暢的物流會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主打海外商品的蝦皮購物另闢蹊徑,宣布從10月24日開始到11月11日,「最強購物節,天天免運費」。


此外,有零售業者向記者表示,發聯名卡已經不再是實體百貨特有的營銷方式,許多電商平臺也搶在今年「雙11」前推出自家聯名卡。多了這一布局後,電商平臺的營銷折扣玩法更多,也更能吸引消費者在生態體系內多消費,繼續黏在平臺上。



2018年「雙11」期間,臺灣在線零售的銷售額暴增327%,最佳銷售排行的產品類別分別是時尚精品、保健與美妝產品以及一般用品。那麼,今年「雙11」,臺灣消費者最愛買什麼呢?


鍾紫瑋介紹,依照平臺目前統計的消費數據,銷量最多的還是手機,其次是筆記本電腦等數碼產品,還有像衛生紙、尿布、清潔用品等日用品,大家喜歡趁這個時間來囤貨。


與大陸不同的是,臺灣品牌商除了利用電商平臺投入「雙11」之外,還善用各類社交平臺和各自官網。Abysse創辦人暨總經理張沛瀅告訴記者,期望藉助這一波「雙11」人氣熱潮,吸引更多人到官網瀏覽,這是不少臺灣品牌商的發展規劃路徑。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以往臺灣電商平臺不給進駐品牌分享大數據。她和Abysse聯合創辦人路永佳今年到大陸考察,了解到大陸電商平臺提供的後臺數據會讓進駐品牌有針對性去提升服務。她認為這樣的經驗可以直接嫁接到自己公司官網上。


在臺灣,「雙11」如此之熱,除了成品牌的規模效應,商家還看重它帶動的「長尾效應」。緊接其後的「雙12」、聖誕節直到春節前檔期,都是購物旺季。而「雙11」將為平臺拉近許多新的消費者,這些新客在年底之前的採購旺季,依然有可能會回到平臺購物。故而林啟峰說,「『雙11』做得好或不好,影響到未來一整年的業績。」


看來,人潮帶動錢潮的思路永不過時。「雙11」來了,但只是打響了島內旺季搶客作戰的第一槍。


相關焦點

  • 「雙11」從大陸風靡到臺灣,臺灣海關開始備戰
    幾乎所有在臺電商平臺都選擇在10月底就提前開跑備戰「雙11」,且促銷優惠不斷花樣翻新。但在記者看來,萬變不離其宗,實際上都是通過「降降降」讓大家「買買買」。從事公關工作的臺北市民周小姐的話很有代表性。她表示,「雙11」購物,主要還是看價格,撿便宜的買。不過,開放網絡廣告平臺Criteo日前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雙11」雖夯,但低價促銷的吸引力正逐漸退燒。
  • 臺灣也「瘋」雙11
    圖為臺灣奇摩購物中心推出的「雙十一」活動展示。圖為電商平臺在臺北地鐵裡的「雙十一」廣告。  最近,臺灣民眾已從地鐵站、公交車上的各購物平臺廣告裡感受到濃濃的「雙11」氛圍。一年一度的「雙11」,已從大陸風靡到臺灣,成為全臺消費者最愛的購物節。
  • 臺灣掀起「雙11」消費熱
    網絡購物節日「雙11」不僅風靡大陸,也在臺灣掀起熱潮。
  • 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臺灣註定」離不開「大陸
    但根據臺灣地區內部媒體的報導,可以知道民進黨的這一計劃面臨接連的失敗,今年臺灣對東協的出口處於負增長的狀態,甚至創下了三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研究臺灣地區問題的專家也表示,民進黨當局這一政策完全就是緣木求魚,想要通過這種手段跟大陸實現經濟「脫鉤」是完全行不通的。
  • 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臺灣註定無法與大陸「脫鉤」
    但根據臺灣地區內部媒體的報導,可以知道民進黨的這一計劃面臨接連的失敗,今年臺灣對東協的出口處於負增長的狀態,甚至創下了三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研究臺灣地區問題的專家也表示,民進黨當局這一政策完全就是緣木求魚,想要通過這種手段跟大陸實現經濟「脫鉤」是完全行不通的。
  • 民進黨發言人:「大陸需要臺灣」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對於臺灣出口大陸創新高的問題,臺灣內部爭執不下。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曾表態稱,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的增加,並非是所謂的「賣臺」,而是表明了「大陸需要臺灣」。顏若芳還聲稱,臺灣地區出口大陸創新高,並不能表明臺灣地區對大陸的依賴越來越深。
  • 臺灣當局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
    當天,國務院有關方面負責人發表談話,指出臺灣當局採取這一措施對兩岸人民的交往是有利的,熱情歡迎臺灣同胞到祖國大陸探親旅遊,並保證來去自由,盡力提供方便。10月15日,臺灣當局通過《民眾赴大陸探親辦法》,允許除現役軍人及現任公職人員外,凡在大陸有親屬的民眾皆可以赴大陸探親,一年可有一次,一次3個月。長達38年的兩岸隔絕狀態的堅冰由此被打破。
  • 跟大陸「脫鉤」?臺灣慘遭「3連敗」
    同時,臺灣對大陸的出口卻在不斷增加。從這兩者對比可以看出,臺灣對大陸的依賴是非常明顯的,就算民進黨當局不肯承認,但事實就是如此。臺灣壓根就離不開大陸,民進黨當局所奉行的「新南向政策」是完全行不通的,臺灣想與大陸脫鉤也是不可能的。
  • 從理工男到茶商 臺灣碩士大陸創業遇真愛
    從理工男到茶商 臺灣碩士大陸創業遇真愛 2015-06-04 11:09:58來源:福建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2015年06月04日 11:09 來源:福建日報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棒球教練執教大陸
    前不久新組建的中國棒球集訓隊中來了一位臺灣的棒球好手,擔任了集訓隊的技術總監,他的名字叫江泰權。他是第一位出現在國家隊裡的來自臺灣的教練人員。棒球是臺灣同胞非常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技戰術水平也比較高,那麼,江泰權先生的到來會為大陸的棒球隊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請看記者的報導。  解說:當我們來到國家棒球集訓隊時,正趕上江泰權帶領集訓隊隊員為即將到美國的訪問比賽而忙碌著。
  • 臺灣學大陸搞島內「雙循環」?專家:不如參與到大陸「雙循環」謀發展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倪浩】11月15日,中國等15國籤署全球最大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導致目前尚未被任何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接受,且「新南向」政策效果不明顯的臺灣無比失落。而此時,島內有聲音提出有必要向大陸學習,臺灣也應探討在島內實施經濟「雙循環」的可能性。
  • 臺灣嚴禁攜帶肉製品入境 大陸遊客被罰20萬
    民航資源網2018年12月25日消息: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農委會」日前宣布加重裁罰違規私帶非洲豬瘟疫區肉品入境罰款,自12月18日起,只要旅客從中國大陸及港澳、俄羅斯、部分歐洲國家等近3年發生非洲豬瘟的國家、地區攜帶豬肉產品入境臺灣,未主動申報遭查獲者,初犯就開罰新臺幣20萬元、第2次犯則罰100萬元。
  • 臺灣最好的大學, 相當於大陸的哪所大學?
    網友一: 北大和清華的綜合體 所有科目都很強 另外 臺灣的政治大學相當於大陸的復旦 法律新聞之類的文科很強 臺灣也有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 臺灣最好的大學稱「臺清交成」 即臺灣大學 清華大學 交通大學 成功大學
  • 那些年漂洋過海到臺灣的大陸美食
    (原標題:那些年漂洋過海到臺灣的大陸美食)    大家都知道酸菜白肉鍋是大陸東北地區的家常菜,1949年前後由東北籍軍人將這道風味帶到眷村,又從眷村的籬笆牆飄散到臺灣各處。雖說臺灣的冬天氣溫並不很低,但溼度大,屋內又沒有取暖設施,冬日的夜晚還是寒意襲人。這時,街邊飄著熱氣的酸菜白肉鍋餐廳便開始變得熙熙攘攘,成為大家在溼冷冬日聚餐的首選。
  • 大陸遊客到臺灣旅遊,吐槽臺灣設施破舊,導遊的回答太過心酸
    如果和大家說起臺灣,大家腦海中都會想到寶島兩個字,相信大家不會陌生吧。臺灣這個地方可以說曾經是亞洲的四小龍之一的一座城市。距今為止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都有非常大的名氣,以前臺灣這個地區的發展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最近幾年開始,感覺發展似乎就沒有之前那麼好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說說臺灣這個地方,一起來看看吧。
  • 事實證明臺灣離不開大陸
    一方面,蔡英文、蘇貞昌等民進黨政客頻繁在公開場合鼓吹「臺獨」,另一方面,臺軍頻繁舉行軍演,試射飛彈,對大陸進行武力挑釁。此外,蔡英文還鼓動兩岸經濟「脫鉤」,然而近日,一份數據出爐,蔡當局被無情「打臉」。
  • 又一名大陸旅客下機在臺灣機場被罰3萬 因為帶了雞肉火腿腸
    據臺灣媒體報導,12月27日晚上, 一名大陸籍男子從澳門搭機入境臺灣桃園機場,被海關發現行李有0.32公斤的雞肉火腿腸,因此被依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規定,裁處3萬元臺幣罰款。臺北海關指出,12月27日23時30分許,搭乘澳門航空NX-620班機從澳門入境的大陸籍林姓旅客,未據書面或口頭申報,直接由第6號綠線(免申報)櫃通關,海關執勤關員攔查,在手提行李內發現禽肉制火腿腸,重0.32公斤,依動物傳染病防制條例規定,移送「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開立裁處書,處新臺幣3萬元罰款。
  • 臺灣美女碩士棄高薪到大陸當農民
    中新社南寧3月21日電 題:臺灣美女碩士棄高薪到大陸當農民作者 蔣雪林 陳燕距離廣西南寧市數十公裡的武鳴縣陸斡鎮,有一座200多畝的現代化農業莊園,它是美女臺商陳燕儒打造的火龍果種植基地。今年30歲的陳燕儒碩士畢業後,放棄高薪工作到大陸創業,被網友戲稱為火龍果「女神」。
  • 大陸發了張慶祝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圖,臺灣就有人又開始喊「臺灣南波萬」
    天問一號探測器昨天發射升空,部分隊員擺出天問一號拼音首字母縮寫的「TW.1」隊形,這張慶祝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圖傳到臺灣,馬上就有人又開始喊「臺灣南波萬(NO.1)」。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