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閘管的保護措施

2020-12-04 電子產品世界

1、 過電壓保護

  晶閘管對過電壓很敏感,當正向電壓超過其斷態重複峰值電壓UDRM一定值時晶閘管就會誤導通,引發電路故障;當外加反向電壓超過其反向重複峰值電壓URRM一定值時,晶閘管就會立即損壞。因此,必須研究過電壓的產生原因及抑制過電壓的方法。

  過電壓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供給的電功率或系統的儲能發生了激烈的變化,使得系統來不及轉換,或者系統中原來積聚的電磁能量來不及消散而造成的。主要發現為雷擊等外來衝擊引起的過電壓和開關的開閉引起的衝擊電壓兩種類型。由雷擊或高壓斷路器動作等產生的過電壓是幾微秒至幾毫秒的電壓尖峰,對晶閘管是很危險的。由開關的開閉引起的衝擊電壓又分為如下幾類:

  (1)交流電源接通、斷開產生的過電壓   例如,交流開關的開閉、交流側熔斷器的熔斷等引起的過電壓,這些過電壓由於變壓器繞組的分布電容、漏抗造成的諧振迴路、電容分壓等使過電壓數值為正常值的2至10多倍。一般地,開閉速度越快過電壓越高,在空載情況下斷開迴路將會有更高的過電壓。

  (2)直流側產生的過電壓   如切斷迴路的電感較大或者切斷時的電流值較大,都會產生比較大的過電壓。這種情況常出現於切除負載、正在導通的晶閘管開路或是快速熔斷器熔體燒斷等原因引起電流突變等場合。

  (3)換相衝擊電壓   包括換相過電壓和換相振蕩過電壓。換相過電壓是由於晶閘管的電流降為0時器件內部各結層殘存載流子複合所產生的,所以又叫載流子積蓄效應引起的過電壓。換相過電壓之後,出現換相振蕩過電壓,它是由於電感、電容形成共振產生的振蕩電壓,其值與換相結束後的反向電壓有關。反向電壓越高,換相振蕩過電壓也越大。

  針對形成過電壓的不同原因,可以採取不同的抑制方法,如減少過電壓源,並使過電壓幅值衰減;抑制過電壓能量上升的速率,延緩已產生能量的消散速度,增加其消散的途徑;採用電子線路進行保護等。目前最常用的是在迴路中接入吸收能量的元件,使能量得以消散,常稱之為吸收回路或緩衝電路。

  (4)阻容吸收回路   通常過電壓均具有較高的頻率,因此常用電容作為吸收元件,為防止振蕩,常加阻尼電阻,構成阻容吸收回路。阻容吸收回路可接在電路的交流側、直流側,或並接在晶閘管的陽極與陰極之間。吸收電路最好選用無感電容,接線應儘量短。

  (5)由硒堆及壓敏電阻等非線性元件組成吸收回路  上述阻容吸收回路的時間常數RC是固定的,有時對時間短、峰值高、能量大的過電壓來不及放電,抑制過電壓的效果較差。因此,一般在變流裝置的進出線端還並有硒堆或壓敏電阻等非線性元件。硒堆的特點是其動作電壓與溫度有關,溫度越低耐壓越高;另外是硒堆具有自恢復特性,能多次使用,當過電壓動作後硒基片上的灼傷孔被溶化的硒重新覆蓋,又重新恢復其工作特性。壓敏電阻是以氧化鋅為基體的金屬氧化物非線性電阻,其結構為兩個電極,電極之間填充的粒徑為10~50μm的不規則的ZNO微結晶,結晶粒間是厚約1μm的氧化鉍粒界層。這個粒界層在正常電壓下呈高阻狀態,只有很小的漏電流,其值小於100μA。當加上電壓時,引起了電子雪崩,粒界層迅速變成低阻抗,電流迅速增加,洩漏了能量,抑制了過電壓,從而使晶閘管得到保護。浪湧過後,粒界層又恢復為高阻態。壓敏電阻的特性主要由下面幾個參數來表示。

  標稱電壓:指壓敏電阻流過1mA直流電流時,其兩端的電壓值。{{分頁}}

  通流容量:是用前沿8微秒、波寬20微秒的波形衝擊電流,每隔5分鐘衝擊1次,共衝擊10次,標稱電壓變化在-10%以內的最大衝擊電流值來表示。

  因為正常的壓敏電阻粒界層只有一定大小的放電容量和放電次數,標稱電壓值不僅會隨著放電次數增多而下降,而且也隨著放電電流幅值的增大而下降,當大到某一電流時,標稱電壓下降到0,壓敏電阻出現穿孔,甚至炸裂;因此必須限定通流容量。

  漏電流:指加一半標稱直流電壓時測得的流過壓敏電阻的電流。

  由於壓敏電阻的通流容量大,殘壓低,抑制過電壓能力強;平時漏電流小,放電後不會有續流,元件的標稱電壓等級多,便於用戶選擇;伏安特性是對稱的,可用於交、直流或正負浪湧;因此用途較廣。

2、  過電流保護

  由於半導體器件體積小、熱容量小,特別像晶閘管這類高電壓大電流的功率器件,結溫必須受到嚴格的控制,否則將遭至徹底損壞。當晶閘管中流過大於額定值的電流時,熱量來不及散發,使得結溫迅速升高,最終將導致結層被燒壞。

  產生過電流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例如,變流裝置本身晶閘管損壞,觸發電路發生故障,控制系統發生故障等,以及交流電源電壓過高、過低或缺相,負載過載或短路,相鄰設備故障影響等。

  晶閘管過電流保護方法最常用的是快速熔斷器。由於普通熔斷器的熔斷特性動作太慢,在熔斷器尚未熔斷之前晶閘管已被燒壞;所以不能用來保護晶閘管。快速熔斷器由銀制熔絲埋於石英沙內,熔斷時間極短,可以用來保護晶閘管。快速熔斷器的性能主要有以下幾項表徵。

  


相關焦點

  • 晶閘管的工作原理與應用(續)
    (4)門極輔助關斷晶閘管  在晶閘管關斷的同時在門極G與陰極K之間加反壓,把殘留的載流子強迫地吸出來,這樣起到縮短關斷時間的作用,它比快速晶閘管關斷的時間還能縮短一半。  3.4 晶閘管的保護電路  晶閘管的保護電路,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在適當的地方安裝保護器件,例如,R-C阻容吸收回路、限流電感、快速熔斷器、壓敏電阻或硒堆等。
  • 怎樣合理設計可控矽(晶閘管)線路圖原理?
    一.可控矽的過流保護晶閘管設備產生過電流的原因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於整流電路內部原因, 如整流晶閘管損壞, 觸發電路或控制系統有故障等; 其中整流橋晶閘管損壞類較為嚴重, 一般是由於晶閘管因過電壓而擊穿,造成無正、反向阻斷能力,它相當於整流橋臂發生永久性短路,使在另外兩橋臂晶閘管導通時,無法正常換流,因而產生線間短路引起過電流.另一類則是整流橋負載外電路發生短路而引起的過電流
  • 輕鬆看懂晶閘管式過電流保護電氣控制線路圖
    圖12—23是由單向晶閘管構成的過電流保護電氣控制線路,適用於三相小功率過電流保護且守候狀態不消耗電能,不會增加負荷,對電網的功率因數不會產生影響,過電流保護時會自動斷電並發出聲、光報警。圖12—23 圖12—23 晶閘管式過電流保護電氣控制線路圖看圖說明圖12—23中的單向晶閘管VR控制著KA繼電器線圈中電流的通、斷,而繼電器KA的三組同步動斷觸點KA1控制著去負載的L1、L2
  • 快速學習半導體晶閘管
    晶閘管的門極G和陰極K與控制晶閘管的裝置連接,組成晶閘管的控制電路。  工作過程  加正向電壓且門極有觸發電流的情況下晶閘管才導通,這是晶閘管的閘流特性,即可控特性。  晶閘管在導通情況下,當主迴路電壓(或電流)減小到接近於零時,晶閘管關斷。  晶閘管的種類  1.雙向晶閘管  雙向晶閘管有極外G,其他兩個極稱為主電極Tl和T2。結構是一種N—P—N—P—N型五層結構的半導體器件。
  • 晶閘管的工作原理與晶閘管的導通條件
    晶閘管的分類:   晶閘管按其關斷、導通及控制方式可分為普通晶閘管(SCR)、雙向晶閘管(TRIAC)、逆導晶閘管(RCT)、門極關斷晶閘管(GTO)、BTG晶閘管、溫控晶閘管(TT國外,TTS國內)和光控晶閘管(LTT)等多種。
  • 廣西高壓晶閘管模塊結構
    晶閘管模塊的工作原理 在晶閘管模塊T的工作過程中,晶閘管模塊的陽極A和陰極K與電源和負載相連,構成晶閘管模塊的主電路。晶閘管模塊的柵極G和陰極K與控制可控矽的裝置相連,形成晶閘管模塊的控制電路。 從晶閘管模塊的內部分析工作過程: 晶閘管模塊是一種四層三端器件。
  • 晶閘管及其應用
    (1)晶閘管陽極接直流電源的正端,陰極經燈泡接電源的負端,此時晶閘管承受正向電壓。控制極電路中開關S斷開(不加電壓),如圖5.1.2(a)所示,這時燈不亮,說明晶閘管不導通。(2)晶閘管的陽極和陰極間加正向電壓,控制極相對於陰極也加正向電壓,如圖5.1.2(b)所示.這時燈亮,說明晶閘管導通。
  • 晶閘管(SCR)原理
    除此之外,在普通晶閘管的基礎上還派生出許多新型器件,它們是工作頻率較高的快速晶閘管(fast switching thyristor,FST)、反嚮導通的逆導晶閘管(reverse conducting thyristor,RCT)、兩個方向都具有開關特性的雙向晶閘管(TRIAC)、門極可以自行關斷的門極可關斷晶閘管(gate turn off thyristor,GTO)、門極輔助關斷晶閘管
  • 快速晶閘管在加速器電源系統中的應用
    摘要:介紹了快速晶閘管在所研製的加速器電源系統中的應用,分析並解決了快速晶閘管的觸發驅動、過壓過流保護等問題。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先是出現了普通晶閘管,但普通晶閘管的開通時間和關斷時間都很長,特別是當負載為感性時,普通晶閘管的開通時間甚至需要幾百μs,關斷時間也需要幾百μs。這在要求重複頻率達200Hz的加速器電源上是無法使用的。隨著導通時間和關斷時間都在10μs以下的快速晶閘管的出現,特別是大電流快速晶閘管的成功研製,使得這種電力電子器件能夠進入大電流快速放電開關的領域,並逐漸顯示其優越性。
  • 場效應管和晶閘管的區別是什麼?
    2、晶閘管下面我們再說一說這個晶閘管,它是一個功率半導體器件,是在二極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可用於整流半導體器件。下面我們說說如何控制它的通斷,要使晶閘管導通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個是要給晶閘管的控制極G加一個觸發信號,也就是在門極G和晶閘管的陰極K之間加一個足夠大的正向電流與電壓,同時呢晶閘管的陽極要高於陰極,這樣陽極A與陰極K之間的等效電阻就非常小了,就像用導線連接起來一樣。
  • 晶閘管和二極體的區別
    > 晶閘管導通條件為:加正向電壓且門極有觸發電流;其派生器件有:快速晶閘管,雙向晶閘管,逆導晶閘管,光控晶閘管等。 晶閘管和二極體的區別 晶閘管和二極體是兩類不同的器件,談不上區別。二極體是一個單向導電器件。
  • 晶閘管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晶閘管(Thyristor)是晶體閘流管的簡稱,又稱作可控矽整流管(SCR),以前被簡稱為可控矽。晶閘管能夠通過信號控制其導通,但不能控制其關斷,所以稱為半控型器件。晶閘管這個名稱往往專指晶閘管的一種基本類型一普通晶閘管。
  • 基於晶閘管功率單元的散熱設計研究
    凡是用晶閘管的地方,就要按設計者意圖把它們組成一個功能線路。例如各種單相、三相、六相整流橋路,反並聯線路,還有多支晶閘管的並聯、串聯應用線路等等。不同的應用,就有不同的線路,真可謂千變萬化、不勝枚舉。1 晶閘管的發熱(功耗)原理晶閘管自身功耗包括正向電流產生的功耗、開關損耗和反向漏電流損耗。在工頻條件下使用開關損耗極小,漏電流損耗相對比重不大,約在一、二十瓦之內,故後兩項不在本文中討論。1.1晶閘管的正向特性:
  • 什麼是雙向晶閘管,工作原理是什麼?
    雙向晶閘管就是就是雙向可控矽,晶閘管是晶體閘流管的簡稱,有時候又叫做可控矽整流器。理解雙向晶閘管之前首先了解一下單向晶閘管,它是一種大功率的半導體開關器件,它們都有三個電極,即陽極A、陰極K和控制極G。
  • 晶閘管性能判別電路的工作原理
    晶閘管性能判別電路如圖12-11所示。電路工作原理按圖12-11所示的方法接好被測試晶閘管VS後,接通交流電源。220V交流電壓經VD1~VD4整流以及電容器C1濾波後,輸出直流電壓並加在被測試晶閘管兩端。與此同時,直流電壓還通過電阻器R2對電容器C2充電,為檢查晶閘管作好準備。
  • 場效應管和晶閘管的區別
    打開APP 場效應管和晶閘管的區別 發表於 2020-03-03 09:25:18 場效應管和晶閘管都是電子電路中常用的開關型器件
  • 識別與檢測二極體、晶閘管,輕鬆簡單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識別與檢測二極體、晶閘管。共有四個任務:識別二極體;檢測二極體;識別晶閘管;檢測晶閘管。首先,識別二極體,二極體具有單向導電性,應用十分廣泛。晶閘管有三個極,每種的定義方式也有差異。螺栓式晶閘管,引出端為控制極,螺栓端為陽極。平板式晶閘管,引出端為控制極,金屬平面為陽極。塑封式MCR100系列晶閘管,正對文字,從左至右依次為陰極、控制極、陽極。當晶閘管標識模糊、無法直觀地判別出極性時,就需要檢測晶閘管。
  • GE 9FB燃氣機組起動中,LCI裝置晶閘管單元燒毀的分析
    在幾次起動中,冷卻水電阻率不斷下降,52SS開關櫃所配置的保護均未動作。為了分析此次故障,本文將結合燃氣機組整體起動流程,介紹LS2100e系統的特點,找出故障發生的原因。1 燃氣機組整體起動的介紹燃氣機組的起動流程是在MarkVIe系統的控制下進行,從而完成發電機由「靜態發電機—同步電機—同步發電機」的狀態轉變。
  • 可控矽與晶閘管有什麼區別
    晶閘管   晶閘管(Thyristor)是晶體閘流管的簡稱,又被稱做可控矽整流器,以前被簡稱為可控矽;195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款晶閘管產品,並於1958年將其商業化;晶閘管是PNPN四層半導體結構,它有三個極:陽極,陰極和控制極; 晶閘管具有矽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電壓、大電流條件下工作,且其工作過程可以控制、
  • 晶閘管或矽控整流器的基本知識和特點
    這些基本組件包括電阻器,電晶體,電容器,二極體,電感器,LED,晶閘管或可控矽整流器,集成電路等。整流器分為兩類:不可控整流器(二極體)和可控整流器(晶閘管)。實際上,許多工程學生和電子愛好者都希望了解電子電氣元件的基本知識。但是,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來詳細討論一下晶閘管或者可控矽整流器的基礎知識和特性。  矽控整流器  晶閘管或可控矽是一種多層半導體器件,與電晶體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