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信號有多重要?如何正確對放大器前端進行電平轉換?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目前,在轉換器領域風頭正盛的是 GSPS ADC—也稱 RF ADC。憑藉市場上採樣速率如此高的轉換器,奈奎斯特頻率與五年前相比提高了 10 倍。關於使用 RF ADC 的優勢,以及如何使用它們進行設計並以如此高的速率捕獲數據,人們進行了大量的討論。
  高性能模數轉換器(ADC)之前的輸入配置或者前端設計,對於實現所需的系統性能非常關鍵。通常重點在於捕獲寬帶頻率,例如大於 1 GHz 的寬帶頻率。然而,在某些應用中,也需要直流或近直流信號,並且受到最終用戶的歡迎,因為它們也可以傳輸重要信息。因此,通過優化整體前端設計來捕獲直流和寬帶信號需要直流耦合前端,該直流耦合前端一直連接到高速轉換器
  考慮到應用的本質,將需要開發一個有源前端設計,因為用於將信號耦合到轉換器的無源前端和巴倫本身就已交流耦合。本文以實際系統解決方案為例,概述了共模信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確對放大器前端進行電平轉換。
共模:概述
  由於對共模參數及其與設備之間的關聯缺乏了解,客戶仍然會提出許多技術支持問題。ADC 數據表指定了模擬輸入的共模電壓要求。關於這方面沒有太多詳細信息,但為了以滿量程實現額定 ADC 性能,必須保持適當的前端偏置。
  集成緩衝器的 ADC 通常具有內部偏置共模(CM)電平,此電平是電源的一半加上二極體壓降(AVDD/2 + 0.7 V)。不需要外部電路對此電路進行偏置,但必須保持共模電平才能正確使用轉換器。對於無緩衝的(開關電容輸入)轉換器,共模偏置通常是模擬電源的一半,即 AVDD/2。可通過多種方式由外部提供。部分轉換器具有一個專用引腳,允許設計人員通過幾個與模擬輸入相連的電阻來提供偏置。或者,設計人員可以將內部偏置連接到變壓器的中心抽頭,或者可以使用電阻分壓器分離模擬電源(電阻從模擬輸入的每個端腳連接到 AVDD 和接地)。在使用轉換器的 VREF 引腳之前,請查閱製造商的數據手冊或諮詢應用支持小組,因為許多基準信息並未提供,不能在沒有外部緩衝器的情況下提供共模偏置。這很誘人,因為您需要的 CM 電壓很容易獲得,但提醒一句—不要這樣做。
  如果未提供或保持共模偏置,轉換器將產生增益和失調誤差,使總體測量性能下降。轉換器可能過早削波,或者根本不會削波,因為轉換器達不到滿量程。在轉換器之前連接放大器時,共模偏置尤其重要,特別是當應用需要直流耦合時。查看放大器的數據手冊技術規格,確保放大器可以滿足轉換器的擺幅和共模電源要求。轉換器日益趨向採用更小的工藝尺寸,因此需要更低的電源。使用 1.8 V 電源時,如果需要直流耦合,則放大器需要 0.9 V 的共模電壓。使用 3.3 V 至 5 V 電源電壓的放大器可能無法保持那麼低的電平,但是較新的低電壓放大器可以,或者設計人員可以使用分離電源並在 VSS 引腳上使用負供電軌。然而,這樣做時,記住其他引腳可能也需要連接到負供電軌。相關信息請參考數據手冊和 / 或諮詢直接應用支持人員。
共模:定義
  我們首先來看共模電壓的定義。圖 1 顯示了轉換器如何查看差模與共模信號。CM 電壓只是信號移動的中點—參見圖 1。您也可以將其視為新中點或零代碼—放大器,通常通過一個 VOCM 引腳或類似的器件,在輸出端建立 CM。不過要小心,這些引腳也有一定的電流和電壓範圍要求。最好查閱一下放大器數據手冊,並且 / 或者使用不會使電路內部的任何相鄰電路或基準點負荷過重的穩定偏置點。不要只是分接一個轉換器的基準電壓引腳(VREF),它通常是轉換器滿量程的一半。可能無法提供充分的高精度偏置。謹慎起見,也應查閱轉換器數據手冊上的引腳技術規格。一般而言,電阻容差 1%的簡單分壓器和 / 或緩衝器驅動器之類,可正確設置放大器的 CM 偏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9/418602.htm


圖 1. 差模與共模信號示例

  在下面表 1 中簡要列出了如何連接每個應用的放大器和轉換器,圖 2 顯示了一些正確的電路示例。

圖 2. 用於放大器 / 轉換器前端的交流耦合與直流耦合應用示例

共模:已斷開
  如果未提供或保持共模偏置,轉換器將產生增益和失調誤差,使獲取的總體測量性能下降。簡單地說—轉換器輸出將如圖 3 所示,或者略有變化。輸出頻譜的形態將與過載滿量程輸入相似。這意味著轉換器的零點偏離中心,不是最優。設計人員可能會發現轉換器會較早削波或者達不到轉換器的滿量程。最近,由於轉換器開始使用 1.8 V 電源和更低的電源,這一問題變得更為嚴重。這意味著模擬輸入的 CM 偏置為 0.9 V 或 AVDD/2。並非所有的單電源放大器都支持這樣的低共模電壓,同時還保持相對較好的性能。但是,部分新型放大器已經適應此類電壓,並在市場上有售。因此,謹慎起見,需查看哪些放大器可以用於您的新設計。並不是任何舊款放大器都能使用,因為裕量可能非常受限,並且內部電晶體可能會開始塌陷。如果將雙電源與放大器配合使用,大多數情況下應該會有充足的裕量來實現適當的 CM 偏置。缺點是增加了一個額外的電源—可能不標準的負電源,這意味著更多的器件和更高的成本。簡單的反相器電路有助於解決這一問題。

圖 3. 放大器和轉換器之間的 CM 不匹配

  將器件連接起來
  了解共模和直流耦合之後,我們可以開始組建信號解決方案。例如,ADL5567 是雙通道差分放大器,增益為 20 dB。它具有 4.8 GHz 帶寬,適合連接 GSPS ADC,例如 AD9625,這是 12 位、2.5 GSPS 轉換器,具有 JESD204B 8 通道接口。圖 4 所示為整體設置框圖。

圖 4. 直流到 WB 放大器 / 轉換器信號鏈示例

  在顯示的該配置中,前端接口針對寬帶採樣進行了優化, 同時保留信號的直流成分。由於器件為+5.5 V 耐壓。該設計使用+3.3 V 和−2 V AVDD 分離電源。這使得放大器的輸出端和 ADC 的輸入端之間共模簡單對齊,兩者均需在 AIN+和 AIN−保持+0.525 V。同樣,注意幾個接地使能的放大器引腳功能(VSS),單電源現強制設置為−2 V 供電(新 VSS)。
  CM 電壓輸出很簡單,但是弄清楚放大器輸入的共模需求可能有點麻煩。需要為接口做兩件事。第一,輸入端 CM 電壓需要配置為 0 V,否則,驅動放大器失調將使輸出軌偏向一側。這將導致圖 3 所描述的性能問題或更嚴重,—將出現放大器和轉換器信號鏈交流性能不佳。為此,放大器輸入端的每一側都需要允許電流流向地面,或該直流耦合案例中 2 V。因此,在每個放大器輸入端添加 2.2 kΩ的電阻來抑制失調電流。
  這是它的工作原理:放大器輸出約為 0.525 V,放大器輸入 CM 電壓為 0 V。具有 500 Ω的內部反饋電阻和約 50 Ω的輸入電阻使得它看起來有 550 Ω;或在本例中,我們假設一個 50 Ω源電阻與 100 Ω電阻並聯,得到 33 Ω。再串聯 20 Ω增加到 53 Ω。這是串聯了 500 Ω內部反饋電阻或總計 553 Ω。也就是形成了 500 Ω和 53 Ω的 0.525 V 電阻分壓器。反過來,產生了 900 μA (或 0.525/553)的電流。為將此分流至地面或新 VSS 或−2 V,添加 2.2 kΩ電阻或−2 V/2.2 kΩ = 900 μA。
  第二,輸入為單端輸入且需要適當配置來保持最佳性能,同時維持較低偶數階失真。同樣,100 Ω與 50 Ω源電阻有效並聯,得到 33.33 Ω戴維南等效電阻,如前所述。這通常又會反映在 VIN 節點上,來平衡設備的輸入,因為它是單端驅動的。但是,為了改善偶數階失真,VIN+節點上的 20 Ω用於保持所有寬帶頻率的低失真。這通過使用特定中頻約 500 MHz 完成,—或參見圖 5 測試示例。由於它是一個迭代的過程,所以會有些乏味。有關放大器上 SE 到 DIFF 轉換的計算和方程,參見 ADA4932 數據手冊。圖 6 中所示為信號鏈設計中最高 2 GHz 輸入頻率的典型交流頻率掃描性能。

圖 5. 典型 FFT 性能@ 507 MHz AIN @ 2500 MSPS

圖 6. 典型交流頻率掃描性能@ 2500 MSPS

  值得注意的是,添加了 5.1 nH 電感與電源的正供電軌輸入串聯。這 有助於通過捕捉和再循環放大器內部的這些不平衡電流來再次提高偶數階線性度性能與頻率。
  最後,需要針對放大器和 ADC 之間的前端 BW 優化接口。這通常也以迭代的方式完成。但是,對於兩個 IC 之間某些值的設置有幾點需注意。為了在接口中獲得最佳 BW,請遵循以下規則。
  首先,根據經驗和 / 或 ADC 數據手冊建議,選擇一個反衝電阻器(RKB),(本例中為Ω),通常介於 5 Ω和 36 Ω之間。
  然後,選擇放大器外部串聯電阻(RA)。如果放大器差分輸出阻抗在 100 Ω至 200 Ω範圍內,RA 應小於 10 Ω。如果放大器輸出阻抗為 12 Ω或更低,RA 應介於 5 Ω和 36 Ω之間。此時,為 ADL5567 選擇 10 Ω串聯電阻和阻抗為 10 Ω的差分輸出。
  放大器輸出的串聯與並聯總電阻應與放大器的表徵負載(RL)接近。這裡,圖 4 電路中為 160 Ω,或 2 RA + 2 RKB + RADC = 20 + 40 + 100。ADL5567 具有 200 Ω的 RL,所以如果設計值偏離放大器的 RL 特性值太多,線性度性能可能出現偏差。
  最後,將內部 ADC 電容 CADC 添加至 10 Ω串聯電阻後的並聯電容,來幫助完成內部 ADC 採樣網絡反衝。這也提供了軟低通濾波來減少任何折回帶內的寬帶諧波。
  有關在放大器和 ADC 之間形成抗混疊濾波器的更完整過程,參見 CN-0227 和 CN-0238。
  使用上述標準開發出 2 GHz 通帶平坦度響應產品,以捕捉 1st 和 2nd 奈奎斯特區內的頻率,假設採樣速率為 2.5 GSPS。該設計的輸入驅動規格將為−8 dBm 或 252 mV p-p,假設在 100 MHz 基準頻率下具有 50 Ω輸入阻抗。這是放大器輸入要求轉換器達到滿量程的輸 入滿量程電平。

圖 7. 典型通帶平坦度性能和輸入驅動電平

結論
  在任何直流耦合設計中,忽略轉換器的共模輸入電壓規格均可引起嚴重問題。如果使用了多個級別,信號鏈中的共模水平必須保持一致,以防止兩個組件相互衝突。如果未正確耦合,其中一個將經常在各級間取勝,產生虛假測量。
  對於交流耦合應用,需在兩級之間使用一個耦合電容來打破這種共模不匹配。這樣設計才能夠優化放大器輸出和 ADC 輸入的偏置。
  否則,系統設計中需考慮雙電源或電平轉換電路,如以上直流耦合設計中的描述。如需之前的直流耦合分析,請通過 rob.reeder@analog.com, 或 Analog Devices EngineerZone® 與我聯繫。
參考電路
  Reeder, Rob. 實現放大器與 ADC 之間的共模融合。 Electronic Design, 2010 年 7 月
  AN-824,放大器與開關電容 ADC 接口的諧振匹配方法。
  Bowick, Chris. RF 電路設計 . Newnes, 1997 年 2 月。
  高速反衝、無緩衝 ADC、Electronic Design,, July 2011.
  Quite Universal Circuit Simulator.
  Nuhertz Technologies, Filter Free Design Program.


相關焦點

  • 簡化電流感應:如何使用電流檢測放大器進行設計(三)
    相電流是系統控制器使用的這些重要診斷反饋要素(用於實現最佳的電機性能)之一。由於測量信號具有連續性並與相電流直接相關,因此,測量電機電流的理想位置應直接與每個相位保持一致,如圖 1 所示。測量其他位置(例如每個相位的低側)的電流需要進行重組和處理,然後控制算法才可以使用有意義的數據。
  • 高端電流檢測:差動放大器vs.電流檢測放大器(一)
    接下來,我們將會詳細介紹這兩種架構的重要差異,以幫助高端電流檢測設計工程師選擇最適合應用的器件。我們將比較兩個高壓器件:AD8206雙向差動放大器,AD8210雙向電流檢測放大器。這兩個器件具有相同的引腳,都具備高端電流取樣監控功能,但是其性能指標與架構卻不同。那麼,如何選擇合適的器件呢?
  • 教您如何做零漂移儀表放大器的傳感器電路優化方案
    教您如何做零漂移儀表放大器的傳感器電路優化方案 佚名 發表於 2018-01-15 10:02:30 傳感器測量通常是將感興趣的物理現象轉換為電子電路參數,如電阻和電容
  • 電流測量的基本原理:ADI 精密、可選增益、 全差分漏鬥放大器
    這種檢測電壓往往需要進行衰減和電平位移之後,才能應用於通常採用單極 3 V 或 5 V 電源供電的模數轉換器 (ADC)。衰減和電平位移信號調節鏈有時也稱為漏鬥信號鏈,因為檢測到的電壓信號在通過 ADC 的信號調節鏈時會逐漸變窄。降低或收窄這些檢測電壓的傳統方式是使用無源衰減法,但也可以使用差分漏鬥放大器,這種方法在減少元件數量的同時可以提高測量精度。
  • ADI實驗室電路:高阻抗、高CMR、±10V模擬前端信號調理
    > 圖1所示電路是一個完整的模擬前端,它利用一個16位差分輸入PulSAR® ADC對±10 V工業級信號進行數字轉換。該電路僅利用兩個模擬器件,來提供一路具有高共模抑制(CMR)性能的高阻抗儀表放大器輸入、電平轉換、衰減和差分轉換功能。由於具有高集成度,該電路可節省印刷電路板空間,為常見的工業應用提供高性價比解決方案。 在過程控制和工業自動化系統中,典型的信號電平最高可達±10 V。
  • 驅動單極性精密ADC放大器電路設計詳解
    放大器可採用電壓較低的單電源,因為輸入共模電壓由R5/R6和R7/R8固定。 在此配置中,R7=R8且R3=R4。 R1/R2和R5/R6可根據輸入範圍和電平轉換要求進行設置。 其典型比率如下表所示,但可靈活匹配各種輸入範圍。 使用AD7984的示例可參見CN0033。
  • 實驗三 差模小信號放大器設計
    一、實驗目的1.測量高共模信號中的小差模信號2.掌握提高運放輸入阻抗的方法
  • 集成放大器冷結補償的熱電偶溫度測量系統
    提供正確的信號電平和共模電壓,以驅動 AD7790 16位Σ-Δ 型ADC。該電路為熱電偶信號調理和高解析度模數轉換提供了一種緊湊的低成本解決方案。該電路使用 AD8495熱電偶放大器,並採用單個5 V電源供電。AD8495的輸出電壓針對5 mV/°C校準。採用5 V單電源時,輸出在大約75 mV和4.75 V之間保持線性,對應於15°C至950°C的溫度範圍。AD8495的輸出驅動 AD8476 單位增益差分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該放大器則將單端輸入轉換為差分輸出,用於驅動 AD7790 16位Σ-Δ 型ADC。
  • 什麼叫共模信號_共模和差模的區別
    什麼叫共模信號   共模信號是作用在差分放大器或儀表放大器同相、反相輸入端的相同信號。另外一個例子是加在平衡線上的直流電壓(例如:由於信號源與接收器之間的地電位差而產生的直流電平)。對於理想的差分放大器,可以完全消除共模信號輸出,這是由於差分輸入(同相和反相)抵消掉了相同的輸入成分。衡量這一特性的參數稱為共模抑制比或CMRR。
  • 儀表放大器共模範圍:鑽石圖
    當通過無源和有源器件的各種組合應用反饋時,運算放大器可配置用來執行許多不同功能,而儀表放大器只能將其輸入端之間的差分信號乘以一個固定或可編程的增益量,並抑制兩個輸入共有的任何信號(共模電壓)。儀表放大器具有兩個平衡的高阻抗輸入,以避免成為傳感器或信號源的負載。儀表放大器具有優化的低等效輸入誤差和高共模抑制比,可在有大共模電壓的情況下測量小信號。
  • 精密放大器:零漂移特性和更寬電源電壓及輸入電壓範圍
    零漂移放大器在許多工業儀表和醫療應用中,傳感器產生的輸出電壓通常很低,需要通過具有高增益和精密直流性能的信號調理電路進行調理。然而,運算放大器的失調電壓、漂移和1/f噪聲會引入誤差,從而影響直流或低頻、低電平電壓的測量。因此,必須最大程度地降低運放的失調電壓和漂移,消除1/f噪聲,以實現最佳的信號調理。
  • 差分信號共模電壓ADC輸入電路設計
    混頻器輸出的是差分信號,其共模電壓誤差往往比較大,在送到ADC輸入端之前需要進行濾波並且要把直流電平轉換到ADC輸入所需的電平上。這樣的設計就比較有挑戰性。  在放大器輸出端和ADC輸入端之間,往往需要二階濾波電路。
  • 差分信號共模電壓ADC輸入電路設計及分析
    混頻器輸出的是差分信號,其共模電壓誤差往往比較大,在送到ADC輸入端之前需要進行濾波並且要把直流電平轉換到ADC輸入所需的電平上。這樣的設計就比較有挑戰性。  在放大器輸出端和ADC輸入端之間,往往需要二階濾波電路。一方面,需要在ADC輸入管腳前面放置電容來吸收ADC內採樣保持電路的開關幹擾。另一方面,需要在放大器輸出端放置電阻或電感來隔離這個容性負載,從而確保放大器的輸出穩定。
  • 運算放大器基本電路大全
    ,電路的設計者必須用單電源供電,但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將雙電源的電路轉換成單電源電路。1. 3 交流耦合虛地是大於電源地的直流電平,這是一個小的、局部的地電平,這樣就產生了一個電勢問題:輸入和輸出電壓一般都是參考電源地的,如果直接將信號源的輸出接到運放的輸入端,這將會產生不可接受的直流偏移。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運放將不能正確的響應輸入電壓,因為這將使信號超出運放允許的輸入或者輸出範圍。
  • 設置高速ADC的共模輸入電壓範圍(中文)
    對於單電源供電電路,送入驅動放大器和ADC的輸入信號應該偏置在VCM範圍內,從而消除放大器和ADC的性能障礙,因為放大器和ADC不需要在0V保持低失真和高線性度。在典型的直接變頻射頻接收機中,高速ADC通常採用差分、直流耦合輸入。設計中採用零中頻(ZIF)架構,具有RF正交解調器和兩路基帶ADC。ZIF電路因為省去了多次IF下變頻和SAW濾波器,被設計人員普遍採用。
  • 視頻同軸電纜共模電壓補償網絡
    較舊的樓宇,未必有良好的接地,大地和建築物地可能存在電位差。由於參考電平和本地地是不同的,這可能會導致視頻信號傳輸中的幹擾。通常的方法是在接收端補償這種幹擾,但如果你不知道接收機的情況,可以在發射機補償共模電壓。  這兩種解決方案都有價值。我們從發射機開始,然後接著分析接收機,最後以關於120VAC共模電壓解決方案的簡短討論作為結束。
  • 高電壓高精度電流檢測和輸出電平轉換電路圖
    AD8210 等集成器件可提供高電壓接口,並能夠在分流電阻上進行雙向電流監控,從而簡化高端電流監控。它具有高共模抑制(CMR)特性和出色的溫度性能,可在應用中實現最佳精度。該器件放大經分流電阻流至負載的電流,並提供以地為參考、與負載電流成比例的輸出電壓。   在採用雙電源的應用中,AD8210的輸出可以驅動 AD8274等精密、低失真差動放大器,如圖1所示。
  • 如何高效選擇和使用精密運算放大器
    前端信號調理系統設計時,相較於分立式解決方案,設計人員往往更傾向於使用應用廣泛的大規模高集成度數據採集 IC,以降低成本和時間並縮小尺寸和物料清單 (BOM)。不過,在高性能測試、測量和儀表系統等應用中,設計人員也可以考慮使用分立式運算放大器連接專用傳感器作為關鍵前端組件。
  • 有線電視信號放大器知識大全
    系統中的重要器件,正確設計和調試它的工作狀態、保證它在系統網絡中穩定運行,對於提高系統的質量指標和質量指標的穩定性至關重要。有線電視放大器的工作方式在CATV網絡中放大器的幅頻特性必須與電纜傳輸特性相關,為此,放大器主要有如下三種工作方式。①、 使放大器的輸入信號電平與頻率無關(即輸入信號是平坦的),輸出信號電平補償電纜的衰減變化值,即輸出信號的正斜率(高低端輸出電平差為正值)剛好補償電纜所產生的負斜率(高低端輸出電平差為負值),該方式稱為全傾斜輸出方式。
  • 簡化電流感應,如何使用電流檢測放大器進行設計(五)
    TI 提供了各種用於電壓和電流分流檢測的隔離式分流放大器,可滿足基本或增強型隔離要求。對於需要增強型隔離的應用,AMC1301 輸出圍繞 1.44V 共模電壓變化的全差分信號,可以直接饋送到獨立模數轉換器 (ADC) 中(如圖 1 所示),或者饋送到 MSP430TM 和 C2000TM 微控制器系列的板載 ADC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