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舒爽,陽光明媚。5月13日,「相約看滄州」一行人走進青縣美麗鄉村,在嫋嫋炊煙處,觀園林美景,品鄉村文化,感受現代農村新風尚。
古老的京杭大運河蜿蜒曲折,流經青縣多個村莊。離城區最近的清州鎮司馬莊,就是運河沿岸的一個明星村。村莊四面環水,綠樹成蔭,蔬菜和紅木兩大產業遠近聞名。只見村中道路通衢寬闊,全部硬化的路面乾淨整潔。商業街兩側的手繪文化牆吸引了眾人目光,紅木文化、蔬菜文化、運河文化、八極拳文化……一牆一風景,一牆一內容,通俗易懂,形象生動。村民們每天耳濡目染,對司馬莊乃至青縣的特色和文化都了如指掌。「開門就是風景,所見即是文化。」村民張曉田說,生活在這樣的村子很愜意。
沿運河而行,來到胡白莊村,村中主街道上一片綠色讓人眼前一亮。街道兩側冬青翠綠,花樹挺拔,月季花開得紅豔豔,一條小溪水輕輕流淌,讓小小的村莊充滿生機。在村子南頭,運河岸上楊柳依依,岸的另一側是利用廢棄地建造的遊園,綠意濃濃,花香撲鼻,九曲十八彎的溪水造型,宛如運河流淌的樣子,一位村民扶著割草機隆隆作業,孩子們戲水遊玩,一派祥和美好。「沒想到農村都有了遊園廣場,街道綠化得這麼好,和過去的農村天壤之別。」滄州市民周曉娟感嘆,幾年沒來農村,漂亮得不認識了。
齊家圈村與胡白莊村相鄰,位於運河之畔,並在村南頭打造了一個遊園。路西側,一片水塘裡荷葉青青,涼亭作伴,一組水缸營造出農家景觀;路東側,一片月季花海,粉嫩嬌豔,以運河歷史文化為內容的背景牆,襯託著花兒,更具韻味……「這個荷塘過去是臭水坑,這些水缸都是村民不用的,文化牆記載的都是運河歷史文化。」村幹部介紹說,自從有了這個遊園,每天都有村民來遊玩、消遣,晚上跳跳舞,散散步。
看過遊園,一行人在齊家圈村北頭的新民居前駐足,5棟樓房嶄新靚麗。樓前小廣場上,孩子們玩耍,老人健身,怡然自得。「我們住上了樓房,乾淨舒服,冬天還能享受集中供暖,和城裡人沒啥區別。」老人滿臉自豪,不住誇讚黨的政策好。
11時許,一行人來到馬廠鎮東姚莊村。此時的村莊,透著靜謐。村中街道乾淨整潔,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輛垃圾運轉車,對村民生活垃圾實行集中清運,街道上找不到一片垃圾的影子。「我們村不僅垃圾統一清運,旱廁也改成了水廁,村裡聞不到異味,走到哪裡都很乾淨。」隨著村民張建軍的指引,人們看到村裡小廣場、小學幼兒園、街道胡同,都非常乾淨,有一種清新舒爽的感覺。
在流河鎮人和鎮村,街路兩側月季花開,海棠鬱鬱蔥蔥,松柏造型獨特,各家大門上的紅旗迎風飄揚,文化牆上,不同時期的「和」字異常醒目,將人和鎮的和氣文化彰顯得淋漓盡致。和睦街上,村民馬淑雲家的小院裡花兒盛開,馬淑雲和丈夫澆花、修剪,打理花草,和其他村民一起創建「美麗庭院」。
在這個以火鍋雞聞名滄州的村子,環境衛生由義工維護,垃圾實行集中清運,旱廁分批改成水廁……走在街上,伴隨行人的,是清新舒適,是幸福安逸。
如此美好的鄉村環境,得益於青縣始終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來抓。尤其是近兩年,將「兩高一大」(高鐵、高速、大運河)沿線106個重點村,作為整治重點,村裡不僅硬化、綠化、美化,還集中清理積存垃圾,建設小遊園、小菜園,繪製文化牆,創建「美麗庭院」……鄉村美了,村民生活環境大大改善,幸福指數也大大提升。
來源:滄州晚報 記者 趙寶梅 通訊員 邊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