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早上好!今天是2020年12月4日,星期五,歡迎來到健康界早報時間,一汽-大眾奧迪邀您共同關注全球醫健新鮮資訊!
【蘭州布菌抗體陽性事件追蹤:10528人抗體陽性】
3日,蘭州市政府介紹蘭州獸研所布菌抗體陽性事件善後處置工作。截至11月30日,當地累計檢測79357人次,重複檢測10786人次,實際檢測68571人,經省疾控中心覆核確認,抗體陽性人員10528人。當前有2人正住院治療。11月24日,蘭州市對賠償賠償協議進行細化並增設補充協議。到12月2日,已有3244人籤訂補償賠償協議。【詳情點擊】(人民日報客戶端)
【第三批國家集採藥品已在全國落地,高血壓等多類藥品將降價】
隨著廣東、廣西、雲南3省區啟動實施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第三批國家組織集採的55個品種藥品已在全國公立醫院落地。按約定採購量計算,每年相關費用將從集採前的232億元下降至37億元,節省了195億元。第三批集採的55個中選藥品覆蓋高血壓、抗感染、抗腫瘤等多個治療領域,都是臨床用量大、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品規,平均降價達53%。其中鹽酸二甲雙胍0.5g單片平均價為6分錢。【詳情點擊】(新華社)
圖源:圖蟲創意
【世衛組織: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6371萬例】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2月3日10時13分(北京時間12月3日17時13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3719213例,累計死亡病例1482084例。(央視新聞)
【官方發布調研建議:給公衛醫師一定的臨床處方權】
12月3日,最新一期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簡報發布,本期簡報摘編刊發了農工黨中央針對公衛服務能力的的調研報告。報告明確提出,完善公共衛生執業(助理)醫師相關政策,在一定範圍內賦予其臨床處方權。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全公共衛生投入保障機制。(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六部門:支持物業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
日前,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文,提出推動和支持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應當內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部門,專門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行、助醫、照料看護等定製養老服務。(@新華視點)
奧迪10(標清)
【7000多個!全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發熱門診數量創新高】
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介紹發熱門診在傳染病監測方面發揮著重要的預警和哨點作用。截至目前,全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已建設完成發熱門診7000多個,當前的重點是綜合醫院、兒童醫院的建設和改造。(中國新聞網)
【點讚!國內首例高難度縮乳乳房重建手術成功實施】
庫欣症候群是一種好發於女性的內分泌代謝系統的疾病。近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分泌乳腺外科厲紅元教授參與手術,切除了患者雙乳1100g左右的腺體和組織,並通過乳頭移植,再造乳房,免受病痛的折磨。這也是國內目前成功開展的首例高難度縮乳+乳房重建手術。【詳情點擊】(科技日報)
【梁萬年:醫院要提升核心競爭力,必須員工第一!】
3日,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梁萬年發文表示,醫院要提升核心競爭力,管理者必須樹立員工第一的理念,在讓員工擁有體面的收入、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和安全的工作環境方面下功夫,強化公立醫院全面質量管理、成本控制制度設計和現代醫院管理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地,推動公立醫院實現集約式發展,用好每一分錢。(健康報)
【焦雅輝:兩種原因導致院感必須嚴肅查處,追究責任】
12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在發布會上表示,院感防控是不可突破的底線和紅線。無論日常醫療管理還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院感防控都是重中之重。提出了「醫療機構零感染」的目標,也是「零容忍」的原則。如果因為管理不到位或者責任心問題導致院感事件,要堅決嚴肅查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決不姑息。(北京日報)
【我國新冠病毒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啟動Ⅲ期臨床試驗】
12月3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官微消息,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與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智飛生物)聯合研製的新冠病毒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在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開始國內部分的III期臨床試驗。(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信公眾號)
【華道生物完成近2億元C輪融資】
12月3日,華道(上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完成近2億元C輪融資,浙江華睿控股有限公司領投。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基地工程建設和完成產品臨床試驗。華道生物是一家專業從事細胞免疫治療的高科技生物醫藥公司。公司的CAR-T細胞製品生產全產業鏈生產體系,涵蓋工程菌發酵、質粒純化、病毒包裝、病毒純化、T細胞獲得、T細胞轉染和T細胞擴增收穫冷凍等全部相關工藝。(新浪醫藥)
【「死神」不收!躲過當年大流感,102歲老人又兩次戰勝新冠病毒】
據美國媒體報導,紐約一位102歲老人出生於1918年大流感期間,如今又兩次戰勝新冠病毒。老人名叫安吉麗娜·弗裡德曼,今年3月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反覆出現發熱症狀數周后,於4月20日時核酸檢測轉陰。然而10月底,她新冠病毒檢測又呈陽性,並伴隨發燒、乾咳等症狀。經過治療,11月17日老人的核酸結果再次轉陰。(央視新聞)
【荷蘭戴口罩法律生效,違者罰款95歐元】
為遏制新冠疫情,荷蘭室內公共場所強制戴口罩的法律12月1日生效,違反者將面臨95歐元(約合753元人民幣)罰款處罰。這項法律涉及的室內公共場所包括商店、政府建築的公共區域、學校、博物館。(新華網)
【再次開庭,「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生母起訴開封衛健委】
3日,「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姚策生母杜女士透露,開封衛健委對於事件六名當事人提交的《關於「錯換人生28年案」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書》未做出任何回應,她已經起訴開封市衛健委,開封市金明區人民法院已經受理,將於今日(12月4日)開庭審理。(齊魯壹點)
【醫學史上最瘋狂的環鋸術治療方法】
古代人得了偏頭痛該怎麼治療呢?答案就是醫生會在你的頭骨上鑽一個洞,並且手術期間不使用麻醉藥物(當時沒有麻醉)。這種有意在頭骨上鑽孔手術叫做「環鋸術」,主要針對癲癇、精神病和頭痛患者。
環鋸術治療方法起源很早,至少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科學家們在秘魯帕拉卡斯以及附近的納斯卡河谷、印卡人古都庫斯克的郊區和莫奇卡文化代表的北方,都能找到有過類似手術殘痕的遺骸,只是帕拉卡斯最多罷了。
今天的全球醫健資訊,就為您播報到這裡,歡迎下載健康界APP,獲取更多價值資訊。下周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