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研究機構助力斯裡蘭卡附近海域油輪滅火

2020-09-10 光明網

9月3日,載有27萬噸原油的「新鑽石」號油輪在斯裡蘭卡以東海域起火,中國科學院中國—斯裡蘭卡聯合科教中心(以下簡稱中—斯中心)迅速聯合斯裡蘭卡盧胡納大學、中資企業等相關機構和國內氣象、海洋專家對該海域進行氣象海洋預報會商,並分析可能發生的漏油擴散影響。

中—斯中心第一時間向斯裡蘭卡海洋環境保護局和斯南部省減災部門通報了中科院自主研發的模式預測預警信息,包括3種不同時空解析度的預報產品:100米級高解析度的未來6天斯裡蘭卡海表流速預報結果、全球10千米渦分辨海洋模式LICOM的海流分析,以及FGOALS-f2天氣—氣候動力集合預報系統兩周內的海表風場。

收到預報資料後,斯方依據海氣變化實時調整滅火救援方案。斯裡蘭卡海洋環境保護局執行長特尼·普拉迪普感謝中國專家提供的非常實用的預報和觀測信息,最大限度避免大面積溢油導致的生態災難。

據了解,中—斯中心成立於2015年8月,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是該中心依託法人單位,中國科學院內成員單位包括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聲學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等。該中心已成為兩國科教界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平臺和樞紐。(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徐曉璐)

相關焦點

  • 中國科技助力斯裡蘭卡附近海域油輪滅火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 通訊員 徐曉璐9月3日凌晨,「新鑽號」油輪在斯裡蘭卡以東海域失火記者了解到,中國科學院中國-斯裡蘭卡聯合科教中心(中-斯中心)迅速聯合斯裡蘭卡盧胡納大學、中資企業等相關機構和國內氣象海洋專家對該海域進行氣象海洋預報會商,並分析可能發生的漏油擴散影響。
  • 斯裡蘭卡油輪著火,為什麼要關注大洋環流?
    斯裡蘭卡油輪失火,科研機構緊急評估 2020年9月3日,斯裡蘭卡海軍證實,當天凌晨在斯裡蘭卡東海岸約38公里海面,一艘滿載的油輪起火,船上23名船員中,1人失蹤(後證實死亡),1人受傷,目前多國船艦正在實施緊急救援。
  • 斯裡蘭卡油輪著火,為什麼要關注大洋環流?丨大氣悟理
    斯裡蘭卡油輪失火,科研機構緊急評估2020年9月3日,斯裡蘭卡海軍證實,當天凌晨在斯裡蘭卡東海岸約38公里海面,一艘滿載的油輪起火,船上23名船員中,1人失蹤(後證實死亡),1人受傷,目前多國船艦正在實施緊急救援。
  • 外媒:油輪會成打擊目標嗎?油輪運營商這樣說……
    從今年6月開始,荷姆茲海峽一帶發生了多次油輪遇襲事件,美國指責伊朗是這些油輪遭攻擊的黑手,但是伊朗一一否認同這些事件有關。  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4日報導,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伊朗已掌握該國油輪在紅海遭到飛彈襲擊時的錄像。  魯哈尼在記者會上說:「這是來自外部的襲擊。一艘艦艇發射了數枚飛彈,至少兩枚擊中我國油輪。
  • 海盜所劫巨型油輪天狼星號已接近索馬利亞(圖)
    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18日報導,美國海軍說,在印度洋被海盜劫持的巨型油輪「天狼星號」,已經接近索馬利亞北部海岸。美國海軍表示,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劫船行動,同時表明海盜劫持船隻的能力出現了根本的改變。被劫持的這艘油輪為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下屬「天狼星」號,遭劫時懸掛賴比瑞亞旗。它是16日在肯亞外海約450海裡的地方被劫持的。
  • 日本油輪觸礁漏油,釀模里西斯生態浩劫,驚見14頭海豚擱淺亡
    日本商船三井集團營運的大型油輪若潮號,上月25日在印度洋島國模里西斯近海航行時觸礁,導致大量燃油外洩,釀當地生態浩劫,昨日在事故現場附近發現14頭海豚擱淺亡,由於當地海豚大量擱淺情況罕見,當局將解剖以釐清是否與油輪漏油事件有關。
  • 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8.9級地震 (組圖)
    2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8.9級地震,截至今日凌晨統計,東南亞、南亞七國共8700多人死亡,造成巨大人道主義災難。(新華社/路透)  40年來最強烈地震  印尼當地時間26日上午7時59分(北京時間26日上午8時59分),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突然發生了強烈地震。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波及印尼、斯裡蘭卡、泰國、印度、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緬甸、馬爾地夫等國。  印尼棉蘭氣象和地理局測定震級為芮氏8.1級,震中位於北緯3.6度,東經96.28度。
  • 伊朗截獲外國油輪 國際油價直線拉升
    央視網消息:據美聯社18日消息,據伊朗國家電視臺報導,伊朗截獲一艘外國油輪。更多報導:出面認領?伊朗證實上周日截獲一艘外國油輪【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波斯灣緊張局勢繼續發酵。
  • 凌晨,油輪集體海上「轉圈圈」?或與地球磁極倒轉有關
    據英國天空新聞報導,5月31日凌晨1時許,掛著賴比瑞亞國旗的Willowy號油輪船員發現,他們的船竟然在海上莫名其妙地轉圈,而附近的4艘船也出現同樣情況。不知為何,當時船沒法人為操控,幾艘船的航線幾乎就要因此被繞到一起了。
  • 日本阿波丸號沉沒我國海域,美國希望能一起打撈,被我國直接拒絕
    日本的阿波丸號油輪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日本人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建造了它,當時的日本狼子野心,他們還做著稱霸整個亞洲的美夢,所以整個阿波丸號完全就是按照軍事性能打造的,它根本上就是一艘軍用運輸艦。阿波丸號製造完成之後,日本人還非常的驕傲,他們把這艘遠洋油輪稱為是不沉之艦。
  • 外媒:伊朗扣押一懸掛韓國國旗油輪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日剛剛消息稱,根據海事網站MarineTraffic的衛星數據,一艘懸掛韓國國旗的油輪偏離航線,4日駛入伊朗「領海」。有報導稱,這艘油輪被伊斯蘭革命衛隊扣留。
  • AG600,工大助力!
    「鯤龍」AG600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該機型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它和我國的大型運輸機運-20、大型客機C919並稱為國產大飛機「三劍客」。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十年如一日助力海軍遠徵
    中國貨輪途中遭遇劫持 團隊迅速提供實時海況助力營救2009年10月19日,中國籍散貨輪「德新海」輪由南非開往印度。在塞席爾島東北320海裡、摩加迪沙東偏南980海裡處被索馬利亞海盜武裝劫持。貨船上載有164人,其中25人為中國籍。奔赴陌生海域實施營救,海洋環境狀況是關鍵信息之一。
  • 海洋局正式發布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海洋環境預報
    2012年9月11日起,國家海洋局國家海洋預報臺正式發布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海洋環境預報。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釣魚島附近海域也是中國的傳統海疆,中國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9月10日,中國政府宣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線。
  • 中國金融機構與斯裡蘭卡最大銀行「雲籤約」支持斯抗疫
    新華社科倫坡6月30日電(記者唐璐)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與斯裡蘭卡最大商業銀行錫蘭銀行30日通過視頻連線方式籤署合作協議,提供貸款支持斯裡蘭卡抗擊新冠疫情及恢復經濟。  斯裡蘭卡財政、經濟與政策發展部副常秘拉特納亞克、中國駐斯裡蘭卡大使館商務參贊楊作源、錫蘭銀行董事長拉特瓦特在科倫坡,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行長梅世文在中國南寧共同見證了此次「雲籤約」。  拉特瓦特在籤約儀式上說,感謝中國政府一直以來對斯裡蘭卡的支持,本次斯中兩家銀行強強聯合,將進一步深化兩國之間緊密合作關係。
  • 伊朗油輪奔赴南美,美軍艦再闖後院12海裡領海,委內瑞拉迎來挑戰
    在今年5月份伊朗就向委內瑞拉提供了5艘油輪的成品油,這也讓委內瑞拉國內緊張的局勢得到了部分緩解。美軍艦「自由航行」再闖入12海裡領海範圍,究竟為何?據美媒體報導,在近日美海軍平克尼號宙斯盾飛彈驅逐艦,在委內瑞拉海域附近進行了一次「自由航行」,在航行期間甚至直接闖入12海裏海域,美國的這一做法無疑是在不斷挑釁國際公約,這也並不是美國第一次有這樣的行為,多年來美國憑藉自己海軍擁有69艘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飛彈驅逐艦,頻繁闖入多個國家的12海裡的領海範圍。
  • 上百頭鯨魚在斯裡蘭卡擱淺 村民與海軍聯手救援
    上百頭鯨魚在斯裡蘭卡擱淺當地時間11月2日,斯裡蘭卡科倫坡附近海灘上大約有100頭領航鯨被衝上岸,這是當地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鯨魚擱淺事件。當地村民集體出動試圖把它們推回海裡,但鯨魚不斷被衝上岸,最後斯裡蘭卡海軍也前來救援這些鯨魚。海洋生物學家稱,這是發生在斯裡蘭卡的最大規模鯨魚擱淺事件,鯨魚是高度社會化動物,但擱淺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 中國海域或迎來巨變,AG-600試飛結束,外國人:難以置信的領先
    我國的大型水上飛機AG-600傳來新的好消息,一旦服役,將助力我國對海域的實力控制!據報導,近日,航空工業試飛中心(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赴某空海域順利完成了AG-600飛機海上勘察試飛任務。AG-600是我國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航空工業通飛珠海基地研發、總裝、試飛和交付。那麼,AG-600的性能如何呢?不負眾望!
  • 沙特又被「拖鞋軍」痛打:大型油輪爆炸!遊擊戰把石油富豪打懵了
    26日,停泊在沙特紅海港口的一艘希臘油輪發生爆炸! 沙特指責說,葉門胡塞叛軍發動了對這一油輪的襲擊! 這艘懸掛馬爾他國旗的希臘油輪的船主於周三表示,該油輪在準備離開港口時遭到了「不明來源的襲擊」。
  • 青島找到新冠病毒物傳人證據鏈;美國阿拉斯加州附近海域發生7.5級...
    青島找到新冠病毒物傳人證據鏈;美國阿拉斯加州附近海域發生7.5級地震丨科技早新聞 2020-10-21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