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域或迎來巨變,AG-600試飛結束,外國人:難以置信的領先

2020-12-03 大國新觀察

我國的大型水上飛機AG-600傳來新的好消息,一旦服役,將助力我國對海域的實力控制!

據報導,近日,航空工業試飛中心(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赴某空海域順利完成了AG-600飛機海上勘察試飛任務。

AG-600是我國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航空工業通飛珠海基地研發、總裝、試飛和交付。那麼,AG-600的性能如何呢?

不負眾望!在任何江海湖泊,只要給它一片長1500米、寬200米、深2.5米的水域,它都能說走就走。

這是一位吃苦耐勞的「大力士」。依託良好的氣水動融合布局和先進的海洋環境下耐腐蝕技術最大巡航速度500公裡/小時,最大航時12小時,最大航程4500公裡。也就是說,它可以從三亞飛抵我國整個南海海域執行各項任務。

「除了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需要外,它還具有突出的改裝潛力,可以在海洋資源開發、海上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發揮關鍵性作用,可在島礁間穿行,執行海洋監測、海關緝私、航空運輸等任務,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中航工業民機工程部通飛辦主任說。

AG-600切入了一塊空白的市場。國外的大型水上飛機市場這麼多年都不溫不火,沒什麼換代需求,但AG-600有可能憑藉優秀的性能,攪活這灘水。

那麼,我國這款水上飛機的價值何在?它可以身兼數職,但在國內有的功能實現不了。一,森林救火方面,我國需要有,但數量不會太多。二,內陸湖交通方面,並不適合我國國情,十幾年後可以考慮看看。三,海上救援方面,可以說是非常靠譜了。

至於軍用的話,中國海域或迎來巨變,首先海巡巡邏方面是有可能的,但AG-600飽滿的體態不可能用於對抗性場合,更多可能是快速到達以及大面積巡視。其次,反潛方面,不是不可能,但得看海軍有沒有興趣和預算。至於,反艦空降等作戰方面,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AG-600不能孤立地作為一型特種運輸機理解,要和整個海域的支撐點戰略結合起來看。

在越來越多的人工島出現後,我國海軍如何有效地在南部海域存在,控制周邊海域是個問題。人工島是不沉的航母,和平年代講的是實力與實際控制。那麼,怎樣才算是對海域的實際控制呢?

就是不管誰在中國海域遇到海難危險,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向中國求援,因為中國才有能力最快用水上飛機抵達。海巡船永遠是不夠多的,效率上還得靠飛機,不是每次海巡都在邊上護漁的,巡視作業飛機的效率是船不可能達到的。支撐點不是每一個都有機場的,只能靠小型礁堡快速補給支援,因此在海上直升機是遠遠不夠的,而像AG-600這樣50噸級水上飛機就顯得遊刃有餘,物資人員可以單架次搞定。

也難怪當AG-600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就有外國網友稱讚到,「AG-600在技術領域的領先水平令人難以置信。接著加油幹吧!」(育宏)

相關焦點

  • 「鯤龍」AG600順利完成海上首飛
    7月26日,在珠海總裝下線的「鯤龍」AG600,再次迎來重大裡程碑!繼「上天」「下水」兩次試飛成功後,AG600又順利完成海上首飛。這次的海上首飛有多酷炫?直擊霸氣現場!隨著盧廣山一聲令下,9時28分,由機長趙生、副駕駛劉汝欽、機械師魏鵬和監控觀察員焦連躍組成的首飛機組,按預定科目駕駛AG600飛機從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滑行起飛,在空中飛行28分鐘後順利抵達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
  • AG600,工大助力!
    「鯤龍」AG600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首飛,回顧AG600航展記憶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
  • 「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
    今天,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AG600 一架名副其實的「國產大飛機」,100%國產配套
    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成功之後,項目研製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對於中國航空工業而言,研製這麼大體量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的特種飛機,當屬首次。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經過約28分鐘飛行,抵達青島附近海域上空。AG600逐步降低高度,平穩入海。10時14分入水,10時18分海上起飛。隨後在完成了迴轉、調整方向、加速、機頭昂起等一系列動作後,又如一條東方巨龍,再次迎浪騰空,直插雲霄,圓滿完成海上起飛。
  • AG600閃耀「四川元素」
    AG600閃耀「四川元素」     承制了機頭大部件,保證了「耳聰目明」  本報訊(記者朱雪黎)開車、滑行、入水、加速、機頭昂起,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
  • AG600:你的三個第一次和我的三個第一次
    此時的趙玉河已經來到珠海基地,全面負責AG600飛機的試驗試飛工作。比AG600飛機早了快4個月就到了水上試飛現場考察準備的他,親眼看著AG600飛機「顫顫巍巍」地第一次下水、第一次水上低滑、中滑、高滑,在一次次的嘗試和日復一日的陪伴中,他知道,「水上首飛沒問題」。
  • 飛天入海:AG600的「前世今生」
    日前,南方日報記者走進航空工業通飛珠海總裝基地,與王彬進行面對面交談,揭秘AG600一路走來的「前生今世」。三次「首飛」檢驗水陸兩棲性能與一般飛機不同,AG600最大的特點是水陸兩棲,這也決定其「首飛」的次數要多於其他飛機。
  • 中國已發生巨變,西方:中國速度我們難以阻擋
    如今隨著我們國家基建走出國門,在5G方面領先於西方許多國家,因此一些西方國家開始有壓力,害怕我們「彎道超車」。如今海南一聲巨響,中國已發生巨變,西方表示:中國速度我們難以阻擋。其實我們能夠迎來這一突破已經非常了不起了,畢竟很多都需要突破,要麼沒有錢,要麼沒技術,這一次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也意味著我們向世界宣告,我國已經發生巨變,已經今非昔比。
  • C919迎來「6機4地」大強度全新試飛
    來自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航空工業)最新消息,C919大型客機10105架機已於3月5日在南昌瑤湖機場開展科研試飛,這也是在研C919大型客機的新年第一飛,標誌著該項目正式迎來「6機4地」大強度全新試飛階段。 航空工業試飛中心負責人介紹,C919大型客機10105架機主要承擔剎車調參、排液、電源、防火、環控等試飛任務,以及高溫高溼和高寒等專項試飛。
  • 中國自動駕駛器在首爾試飛,中國或擁有「空中計程車」?
    據悉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智能自動駕駛飛行器科技企業,致力於讓每個人都享受到安全、自動、環保的空中交通。而這次在韓國試飛的原因,是因為韓國首爾市政府11日在首爾汝矣島上空開展了「空中計程車」無人試飛活動,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的這架無人機作為選手參加。
  • 中國又一大飛機海上首飛,30年空缺終於補上
    出品|國器中國四艘水上飛機水轟5在服役30年後終於迎來了繼任者而且不同於傳統的水上飛機,AG600的特殊機身構造使得其既能在海面上起飛,還能在地面上起飛,實現了隨時隨地在80%的各類海域環境上執行任務。而且AG600以500公裡的飛行時速,可以在4小時內到達我國海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價值意義十分重大。
  • 城運巨變,為什麼是金昌?
    2020年尾,中國石油總市值7597億元,就在同一天,一個來自福建的民營企業,寧德時代的市值定格在了8179億元,比中國石油高出582億元。也許95%以上的老百姓都不知道寧德時代是什麼,但是就是這樣一家民營企業,在短短的十年內,成為這個時代資本眼中最美的大紅花。市值的超越也許並不意味著石油時代的落幕,但是卻一定意味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
  • 中國研製的自動駕駛飛行器在韓國首爾試飛
    韓國首爾市政府11日在首爾汝矣島上空開展了「空中計程車」無人試飛活動。一款中國研製的自動駕駛飛行器參加試飛。韓國首爾市政府11日在首爾汝矣島上空開展了「空中計程車」無人試飛活動。一款中國研製的自動駕駛飛行器參加試飛。
  • 天問一號升空、「鯤龍」AG600首飛成功……大國重器印證我國科技創新的銳意突破
    央廣網北京10月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年,雖然有疫情的幹擾,但在科技領域,從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到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順利著陸,從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首飛成功到量子糾纏實驗跨越「千裡」,從上天到入地,這些大國重器前行的步伐印證著我國科技創新的銳意突破
  • 中國深海通信技術領先世界——助力戰略核潛艇巡航全球海域
    「北鬥」導航衛星組網完成,讓我國潛艇在地球上任意一個海域、任意一個深度都能夠實時信息傳輸、視頻通話,這個意義不亞於兩彈一星。「北鬥」導航衛星組網完成就能讓中國潛艇在全球任意海域、任意深度實現信息傳輸、視頻通話?美國GPS早就全球組網完成了,人家美國潛艇不是更早實現了在全球海域的水下視頻通話嗎?中國怎麼能算領先世界呢?沒錯!恰恰是在深海通信領域美國已經落後了,而且被中國甩在了幾十條街以外!衛星導航系統與深海通信技術是兩回事,但是,兩者結合就是巨大的飛躍!
  • 盲降測試結束!成都天府國際機場12月底將開始試飛
    【盲降測試結束!成都天府國際機場12月底將開始試飛】11月28日上午,隨著一架「獎狀560」校飛飛機,降落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東一跑道,天府國際機場校飛測試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盲降」測試結束。中國民用航空飛行校驗中心副駕駛王子豪:盲降這個系統,是下滑臺和跑道末端航向臺組成的,它是往天空中發射一種波段,給飛機一個引導落地的信號,讓飛機能夠在低能見或者在惡劣天氣下,安全地到跑道上落地。 從11月3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開啟校飛流程起,目前,總共進行了超過40次、時長超過110小時的飛行校驗,對機場跑道燈光系統、通信系統等進行了全方位測試和檢查。
  • 這一年,這些突破彰顯中國實力
    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最新進展 C919迎來「6機4地」試飛C919大型客機科研又有新進展。來自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以下簡稱航空工業)的消息,C919大型客機10105架機於3月5日在南昌瑤湖機場開展科研試飛,這也是在研C919大型客機的新年第一飛,標誌著該項目正式迎來「6機4地」大強度全新試飛階段。航空工業試飛中心負責人介紹,C919大型客機10105架機主要承擔剎車調參、排液、電源、防火、環控等試飛任務,以及高溫高溼和高寒等專項試飛。
  • 第15號颱風在韓國登陸 明日起結束影響中國海域
    第15號颱風在韓國登陸 明日起結束影響中國海域 2002年9月1日14: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9月1日消息:今年第15號颱風鹿莎(R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