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風入海,踏浪騰空!「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

2020-08-26 BTV新聞

今天,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首飛前,中國民航局適航司司長徐超群向AG600現場總指揮、航空工業通飛董事長白小剛頒發了特許飛行證。隨後,AG600項目現場副總指揮趙靜波向AG600項目行政總指揮盧廣山報告首飛準備情況並申請放飛。盧廣山下令:「按計劃執行!」



約9時28分,由機長趙生、副駕駛劉汝欽、機械師魏鵬和監控觀察員焦連躍組成的首飛機組,按預定科目,駕駛AG600飛機從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滑行起飛,在空中飛行約28分鐘後順利抵達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



摶風九萬丈,擊水三千裡。只見遠處水天相連處,AG600如一隻矯健、潔白的海鷗,穿雲破霧而來,轉瞬即進入視野所及海域,10時14分,輕盈入水,平穩地貼著海面滑行,激起朵朵浪花。迴轉、調整方向、加速、機頭昂起……一氣呵成。10時18分,AG600宛如一條東方巨龍,再次迎浪騰空,直插雲霄,圓滿完成海上起飛。



在安全飛行約31分鐘,完成一系列既定試飛科目後,AG600飛機於10時49分順利返回日照,降落在山字河機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飛行試驗任務,型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


伴隨著《歌唱祖國》的激昂旋律,AG600飛機通過氣勢恢弘的水門回到主席臺前。機長趙生報告順利完成首次海上起降科研試飛任務。


已完成360餘小時的科研試飛

作為我國「大飛機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目前,AG600飛機已完成360餘小時的科研試飛,積累和獲取了大量飛行試驗數據。

  • AG600項目於2009年9月5日正式啟動。
  • 2017年12月24日,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成功實現陸上首飛。
  • 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完成水上首飛。
  • 為驗證AG600飛機海上特性,在成功完成水上首飛後,2019年全面開展了科研試飛及試飛員改裝培訓等一系列工作。

AG600有啥能耐?

AG600別名「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其最大特點是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

AG600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既可在水面汲水,也可在陸地機場注水,可最多載水12噸,單次投水救火面積可達4000餘平方米。擁有高抗浪船體設計,除了水面低空搜索外,還可在水面停泊實施救援行動,水上應急救援一次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

它在滿足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用戶的需要加改裝必要的設備,滿足其他特殊任務需要。

海上首飛有啥不同?

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完成水上首飛。那麼,水上首飛和這次海上首飛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 兩次首飛的「水」不同。


第一,水的鹽度不同。水上首飛選擇在湖面進行,湖泊中是天然淡水,水分鹽度相對較低,對飛機各系統的腐蝕防護考驗較小;而海上首飛在海上進行,海水鹽度明顯高於湖泊中的淡水,腐蝕性更強,因此,海洋環境對於試驗機的防腐蝕要求更高。


第二,密度不同。海水密度大,湖水密度小,飛機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起飛時需要克服水的「粘性」也會有差異。而這種差異在飛機高速滑行時會更加明顯,尤其在降落時,在同等飛行條件(飛行重量、飛行姿態、飛行速度、下降率等相同)下,海水密度大2.5%,飛機在海面降落時,海水對飛機的反作用力相對湖水要大,這種差異會讓飛行員覺得比淡水水面「偏硬」一些。


第三,波浪不一樣。內陸湖面一般是由風形成的風浪,是短碎波浪,浪高相對較小,且波浪傳播方向一般與風向一致,飛機在湖上起降時,一般選擇迎風迎浪起降。俗話說「海上無風三尺浪」,海面上波浪類型多(由風形成的風浪、水下的整體運動形成的湧浪、大型船行波等),浪高大、能量大,不同類型波浪可能同時存在,而且傳播方向不一致。同時,海面還伴有洋流和風等,會使得飛行環境變得更加複雜。


此外,兩次水上首飛中,飛行員的視覺感受和操縱要求不同。一方面,海面較湖面更為開闊,飛行員在降落時選擇參考點不如湖面容易。另一方面,海面環境較湖面環境相對複雜,試飛過程中需要全面考慮風向、風速、洋流和浪湧,以及高溫、高溼、高鹽環境的綜合影響;海上起降對飛機的波浪海面滑行穩定性、操縱特性、抗浪性、噴濺特性、防腐特性等要求更高,對飛行員的專業操作要求也更為嚴苛,相對應的海上試飛保障也更為複雜。

  • 水上首飛和海上首飛,對飛機試飛驗證的內容不同。


湖面浪高小、能量小,水上首飛主要是驗證飛機各系統在水面的工作情況,並初步檢查飛機水面起降操穩特性及性能,為後續飛機用於森林滅火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提供支持。


而海上首飛主要檢驗飛機遠海救援時,在海麵條件下飛機的起降特性,檢查飛機各系統在海洋環境下的工作情況,重點驗證飛機海上抗浪能力、腐蝕防控等性能。同時針對海洋高鹽度、高溼度環境下帶來的腐蝕防護問題,對飛機防腐效果進行評估,對未來飛機執行遠海貨物運輸、水上應急救援等任務的需要做好準備。


來源:綜合BTV新聞(記者:顏葵 攝像:禕泉河)、央視新聞聯播

相關焦點

  • 國之重器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一個不走尋常路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鯤龍AG600上天為鯤鵬,入海為蛟龍。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2020年,海上首飛。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踏浪而來 一飛沖天——「鯤龍」AG600現場副總指揮趙靜波詳解其...
    「鯤龍」AG600海上首飛。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其踏浪騰空那一刻,人類自古「飛天入海」的夢想終於成真。「鯤龍」AG600現場副總指揮趙靜波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上天為鯤鵬,入海為蛟龍,「鯤龍」由此得名。
  • 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首飛,回顧AG600航展記憶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
  • AG600,工大助力!
    ,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AG600如一隻矯健、潔白的海鷗,穿雲破霧而來,輕盈入水,平穩地貼著海面滑行,激起朵朵浪花。迴轉、調整方向、加速、機頭昂起……一氣呵成。在完成一系列既定試飛科目後,AG600飛機於10時49分順利返回日照,降落在山字河機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飛行試驗任務,型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鯤龍」AG600有何特點?
  • 飛天入海:AG600的「前世今生」
    」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不久前,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珠海造」大國重器馭風入海、踏浪騰空。飛天入海,珠海科技創新一路蓬勃發展。在完成海上首飛、水上首飛前,AG600早在2017年便在珠海完成了陸上首飛。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AG600逐步降低高度,平穩入海。10時14分入水,10時18分海上起飛。隨後在完成了迴轉、調整方向、加速、機頭昂起等一系列動作後,又如一條東方巨龍,再次迎浪騰空,直插雲霄,圓滿完成海上起飛。在完成既定試飛科目後,AG600飛機10時49分順利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機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飛行試驗任務,型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
  • 「鯤龍」AG600順利完成海上首飛
    7月26日,在珠海總裝下線的「鯤龍」AG600,再次迎來重大裡程碑!繼「上天」「下水」兩次試飛成功後,AG600又順利完成海上首飛。這次的海上首飛有多酷炫?直擊霸氣現場!此次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AG600逐步降低高度,平穩入海。10時14分入水,10時18分海上起飛。隨後在完成了迴轉、調整方向、加速、機頭昂起等一系列動作後,又如一條東方巨龍,再次迎浪騰空,直插雲霄,圓滿完成海上起飛。
  • 兩棲飛機「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本報青島7月26日電 (記者趙展慧)今天上午,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的第三次首飛。「鯤龍」AG600飛機是為滿足我國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需要,首次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飛機,具有速度快、搜索範圍廣、安全性好、裝載量大等特點。本次海上首飛,為測試飛機海上抗浪性、操控特性、結構與系統的工作特性奠定了基礎。
  • 電子科技大學助力「鯤龍」踏浪騰空
    似魚翔淺底、如鷹擊長空,能摶風九萬、可擊水三千——2020年7月26日,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成功實現海上首飛。作為構建國家應急救援體系的重要拼圖,「鯤龍」海上首飛的成功,距離其投身一線實用又近了一步。
  • 天問一號升空、「鯤龍」AG600首飛成功……大國重器印證我國科技創新的銳意突破
    央廣網北京10月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年,雖然有疫情的幹擾,但在科技領域,從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到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順利著陸,從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首飛成功到量子糾纏實驗跨越「千裡」,從上天到入地,這些大國重器前行的步伐印證著我國科技創新的銳意突破
  • 「鯤龍」出海!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7月26日上午,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也為飛機下一步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基礎。
  • AG600首飛成功,未來鯤龍定位與功能拓展
    7月26日,我國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鯤龍AG600水陸兩用飛機(以下簡稱鯤龍)在日照附近海上實現順利首飛根據鯤龍的性能速度中等,可在大水域面積上起降、裝載量較大的特性。經過改裝與加裝部分組件後,就能立馬成為海上多面手。譬如,可以成為海洋監視、島礁補給、反潛巡邏、反艦載機、海上搜救等諸多方面應用。
  • 記者探「鯤龍」:半船半飛機 獨特造型造就AG600獨特能力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AG600代號「鯤龍」,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個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既能上天又能入海,這樣的能力到底是如何而來的呢?在此次海上首飛之前,我們的記者近距離探訪了AG600,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架「鯤龍」的獨特之處。
  • 中國大飛機三劍客之一,迎來海上首飛,姍姍來遲的鯤龍-600,有何特殊之處?
    前段時間,我國大飛機&34;之一的鯤龍600剛剛進行了一次首飛,並且也是三架飛機中最晚登場的一個,可謂是姍姍來遲。那麼這個鯤龍600究竟是什麼來頭呢?它能發揮什麼作用?>據媒體報導,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標誌著鯤龍600的研製已經進入了尾聲,但事實上這是它的第三次首飛。
  • 航空工業通飛:強化黨建引領 確保AG600首飛成功
    7月26日上午,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12月24日陸上首飛、2018年10月20日水上首飛後取得的又一重大裡程碑節點,標誌著項目研製向前邁進了關鍵一步。
  • 劈波斬浪 競飛蒼穹——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成功紀實
    「按計劃執行海上首飛!」隨著一聲洪亮的指令傳來。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的4個渦槳全開,轟鳴的發動機響聲與強勁的風力交織在一起,劃破了這個海濱城市的安靜,在陽光照射下,藍白色相間的機身格外器宇軒昂。起飛!在跑道滑行不久後,AG600從日照機場昂首從容地向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急速飛去。
  • 鯤龍」出海,陝西智慧貢獻力量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逐步降低高度平穩入海10時14分入水10時18分海上起飛飛機10時49分順利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機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飛行試驗任務型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而在「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的背後,也聚集著陝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