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剩餘的高濃度濃縮鈾去了哪?絕大部分到了美國的手裡

2020-12-05 123觀察室

到今天為止,研究核武器的原材料早已不再成為秘密。然而,想要獲得濃度90%以上的高濃度濃縮鈾235卻十分困難。這是因為,這一級別的濃縮鈾已經達到了可以直接生產原子彈的地步。然而實際上,除過原子彈以外,之後的氫彈甚至中子彈的發展永遠離不開濃縮鈾。要知道,無論是氫彈還是中子彈,想要誘發第2級核變,必須要有濃縮鈾作為扳機,在初級爆炸結構引發內部小型原子彈爆炸以後,巨大的能量最終觸發氫彈的爆炸條件。因此可以說,直到今天,濃縮鈾的提煉依然一個國家諱莫如深的話題。

所以,一個國家一年所提煉的濃縮鈾純度和噸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國家核工業能力的發展程度。也正是因為如此,之前曾經因核武問題而飽受西方制裁的伊朗在權衡考慮之後最終籤訂伊核協議。該條約就是十分明確的規定伊朗濃縮鈾的最高保有量以及年產量,以確保伊朗方面沒有足夠的濃縮鈾私自研發核武器。但是,對於美國本身,自然就不會有相應的限制。早在冷戰時期,美國曾瘋狂的大肆提煉濃縮鈾,在前後30年的時間裡,美國用於提煉濃縮鈾的耗電量曾長期佔據全國發電量的1/6以上。

既然美國如此,那麼冷戰的另一個主角,前蘇聯自然也不會甘拜下風。但熟知冷戰的人都清楚,從二戰結束以後到冷戰爆發,再到最終前蘇聯的覆滅,前後幾十年時間中,前蘇聯儘管在軍事方面曾無比接近於美國,但是總體來講,綜合國力依然無法與當時的美國相匹敵。然而,即便是面對如此不利的處境,前蘇聯依舊花費了更多的電力與能源去提煉更高純度更多產量的濃縮鈾,而這些,很多都成為了後來6萬枚以上核彈的最終原料。

然而,令外界無法想到的是,儘管前蘇聯曾先後生產過數萬枚核彈,但是直到上個世紀前蘇聯覆滅為止,其所保有的高濃度濃縮鈾至少在900噸以上,要知道如此儲量的高濃度濃縮鈾是十分危險的存在。然而,彼時的前蘇聯境內一片混亂,很多國家都盯上了這批濃縮鈾。更令美國心驚肉跳的是,前蘇聯時代所掌握的諸多核技術以及900噸之巨的濃縮鈾已經在國際上形成了巨大的地下市場,就連網絡上所流傳的核武製造方法也令美國專家十分驚訝。

面對這種無比混亂的局面,美國想要遏制核武器的擴散,就必須要率先從擴散了源頭進行截斷。權衡利弊之後,美國推出了針對於俄羅斯的"兆噸換兆瓦計劃",該計劃的通俗講法就是美國花錢來獲得這批濃縮鈾。因此,這份協議還有另外一個名稱——"俄美高濃縮鈾協議"。當時的俄羅斯剛剛誕生,經濟運行十分混亂,俄羅斯急需這筆外匯,因此,美國當局與俄羅斯在1993年正式籤署了這項協議,由此展開了長達20年的濃縮鈾移交過程。

在1994年,俄羅斯開始正式向美國出售濃縮鈾,然而這一開始,便長達20年。據了解,俄羅斯當局為了防止美國直接獲得武器級濃縮鈾,決定向預定出口的500噸高濃度濃縮鈾參雜雜質和進行稀釋,這也導致在20年的時間中,俄羅斯一共向美國提供了14666噸濃縮鈾,比原來的500噸足足提升了30倍。而俄羅斯也是受益頗豐,在當時直接獲得了130億美金的資金。那麼,很多人又會講,既然美國擔心其他國家擁有這批危險的濃縮鈾,那俄羅斯為何不擔心美國呢?其實,答案就在於俄羅斯當年的出口做法。也就是說,美國人所獲得的濃縮鈾是經過稀釋以及摻雜過諸多同位素的鈾,美國即便獲得,也根本無法做成武器。美國當年所做的,不過就是花錢買個安心罷了!

相關焦點

  • 曾經的蘇聯與美國都平分秋色,為何要解體,答案有這幾點
    蘇聯,曾經一個無比強大的國家,不僅世界地位居高,而且也是當時唯一和美國能並駕齊驅的國家,科技及軍事和美國勢均力敵。而且蘇聯國家政策和社會福利要比美國還好,一度成為世界各國有權有錢的人想移民之地。可是誰知道歷史會發生戲劇性的反轉,在1991年,蘇聯居然解體,國家四分五裂,並且都逐漸走向了衰落。其實這一切都不是偶然,和蘇聯政府當時幾點錯誤決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不然,一個鼎盛的王朝,不會瞬間崩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原因究竟是什麼。
  • 蘇聯解體前最慘太空人,蘇聯解體後去遺忘在太空,近一年才被想起
    人類渴望能夠飛上太空,希望能夠了解到在太空裡面的一切,而這個願望一直陪伴著人類,長期以來得不到實現,直到萊特兄弟發明了第一架飛機,才能夠引領人類走向那虛無縹緲的宇宙,去探知未知的領域。而每一個飛天的人都會成為很多人心中的英雄,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律,這也是人們對那些航天員的崇敬和尊重,但是我們今天故事中所處的一個人,他卻沒有這樣的待遇,他被遺忘在了太空,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蘇聯解體之後,秘書送來一份機密文件,曝出一個大秘密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形成了以美國和蘇聯兩極分化的趨勢,而也正是在這個趨勢之下,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要選擇自己究竟是站在哪一方,是代表社會主義的蘇聯,還是代表著資本主義的美國?但是在長期的冷戰當中,蘇聯還是漸漸地落入了下風。
  • 戈巴契夫辭職第二天蘇聯就解體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真相不...
    在一九九一年末,十二月份的時候,蘇聯宣布了解體。蘇聯解體這個行為影響了當時很多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蘇聯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多的人口國家,能和蘇聯相比並論的數來數去也沒有幾個,美國算是一個很強勁的大敵人。蘇聯的突然解體使美國特別的開心。
  • 喬治亞截獲黑市濃縮鈾 專家稱純度夠造核武
    走私者將18克濃縮鈾裝入煙盒過境,警察扮買家交易;專家稱鈾純度夠造核武兩名攜帶高純度濃縮鈾的走私者,本以為將手裡貨賣給某個宗教極端組織,就可以大賺一筆,但沒想到來交易的是喬裝的警察。7日,喬治亞政府通過媒體公布了他們今年破獲的一起核材料走私案件。
  • ...濃縮設施的6臺並聯離心分離機輸送已經濃縮到4.1%的鈾-235,以...
    文 / 蘇懷瑾2021-01-04 23:18:50來源:FX168 聯合國核監督機構表示,伊朗今天開始向福爾多濃縮設施的6臺並聯離心分離機輸送已經濃縮到4.1%的鈾-235,以進一步濃縮20%的鈾。
  • 向美國出口500噸濃縮鈾,不夠就拆原子彈,俄羅斯得到了什麼?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失去了東歐傳統勢力範圍,生存空間被擠壓;對內面臨著社會改制帶來的一系列矛盾和問題,私有制改革失敗,國有資產大量流失;蘇聯錯誤的經濟模式導致俄羅斯重工業產能過剩、輕工產能不足,只好拿坦克換麵包。為了生活,俄羅斯甚至把賴以生存的核武器都賣了。
  • 哈佛大學教授:美蘇關係的微妙變化,美國當時根本不希望蘇聯解體
    曾先後居住在俄羅斯和烏克蘭,有著對兩國民族矛盾的深入觀察,這啟發他去研究二者的衝突在蘇聯解體中的作用。他用第一手資料揭開了蘇聯解體之謎,美國在蘇聯解體後將自己視為冷戰贏家,這種說法其實是老布希為自己邀功的競選策略,而非歷史真相,蘇聯解體後布希的演講就換成了勝利者的口吻,他告訴美國人民:我們終於贏了,蘇聯垮臺了,核戰爭的陰影已經過去了,我們的孩子再也不用像我們一樣生活在一個擔驚受怕的時代啦。那麼老布希為什麼要改口徑呢?因為馬上又要總統選舉了。
  • 蘇聯解體後,加裡寧格勒為何沒有改名?
    這兩座城市和列寧格勒一樣,都是用蘇聯領導人的名字命名的,因此並稱三大格勒。不過到現在,三大格勒,兩個已經改名,其中史達林格勒於1961年改為伏爾加格勒。列寧格勒,於蘇聯解體後,改回了聖彼得堡舊名。只有加裡寧格勒,到現在也沒有改名,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 曾預言蘇聯解體的「和平之父」,預言美國2020將崩潰,能否應驗?
    可能正因為約翰時常周旋在多起的國際紛爭中,所以對於世界的格局變化,約翰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曾經做出蘇聯解體的預言就是他的成名之戰。約翰見證了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冷戰,兩方都企圖用謀略來取得世界霸主的地位。人人都在坐等這場無聲博弈的結果,蘇聯和美國註定會一敗一勝。但是約翰卻在這其中看到不同的角度。
  • 《鈾工程》——追憶蘇聯核武器開發計劃(二)
    次月,美國就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投擲了一枚原子彈(在廣島爆炸的是鈾彈,在長崎投放的則是鈽彈),並造成了大量人員死傷。而多虧了克勞斯·富赫斯(德國物理學家,參與了美國和英國的核項目工作)和情報機關,蘇聯物理學家和軍人當時已經知道了1945年7月16日美國在阿拉莫戈多沙漠進行試驗的鈽原子彈的詳細圖紙和描述,特別是這枚核彈的尺寸、總重、10個主要部件的名稱、關於釙-鈹中子源結構的詳細說明等。
  • 伊朗已經貯存300公斤鈾,俄專家:一年內可造出原子彈
    因為使用鈾235裝藥的原子彈結構簡單,伊朗底下的工業能力可以掌握,只是高濃度鈾-235的生產較為棘手,但這是有科技暗箱可以操作的;而使用鈽239的原子彈結構複雜,伊朗深知自己沒那個金剛鑽,因此寧願在原材料上下功夫去研發鈾彈,也不肯走到「鈽彈」這條捷徑上來,鈽239的提純生產相對簡單得多。
  • 蘇聯首顆氫彈誕生記:差點毀在情報機構手裡
    中國網8月15日訊 1953年8月12日,蘇聯在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試驗場試爆了蘇聯也是世界上第一顆氫彈。這是蘇聯進行的第4次核試驗。這顆代號為РДС-6с的氫彈TNT當量高達40萬噸,相當於美國或蘇聯第一顆原子彈TNT當量的20倍。氫彈試驗成功以後,蘇聯著名的核物理學家、蘇聯核科學技術權威、第一顆原子彈研製工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時年已50歲的蘇聯科學院院士伊戈爾•庫爾恰託夫對年僅32歲的青年核物理學家安德列•薩哈羅夫畢恭畢敬地說:「真的要感謝你,蘇聯的救星!」
  • 蘇聯解體後,葉爾欽的休克療法達到效果了嗎?
    1991年底,曾經不可一世的紅色蘇聯走向了解體,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自己過日子去了。表面上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的家當,還擁有170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繼續榮居世界第一的寶座。當然還包括了大部分的武器裝備等,雖然有一定削弱,但實力不容小覷。
  • 蘇聯為什麼解體?車諾比核爆炸是一個轉折點
    就當時蘇聯的整個核工業來說,烏克蘭的這個車諾比核電站算是重點發展的一個。蘇聯為什麼要搞這麼個東西呢?因為當時美蘇在進行軍備競賽,1983年美國的裡根總統上來以後就提出了一個600艘艦艇的計劃,說美國要造600艘艦艇,而且相當多的潛艇都必須是核動力的,這個對蘇聯刺激特別大,美國要造核動力的,我也要趕緊跟上。
  • 美國十分慶幸蘇聯解體,當年的武器層出不窮,十個最為嚇人
    上世紀的冷戰讓美蘇關係陷入了寒冬,為了知道蘇聯鐵幕內的軍事狀況,美國中央情報局專門聘請了一個藝術團隊利用搜集到的各種情報來繪製圖像蘇聯層出不窮的武器,而這些主題是當年是絕密的。在1965年至1989年間,他們創作了超過1000幅的繪畫和素描 ,今天我們看看蘇聯當年發展十個最為嚇人的武器。1987的天基戰略防禦系統,它是蘇聯專門用來反制美國「星球大戰」的,是莫斯科附近陸基、空基和天基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一部分。
  •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為何直接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繼承蘇聯大量遺產蘇聯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蘇聯解體後唯一能代表蘇聯的也就是俄羅斯。蘇聯的主體就是俄羅斯,大量的核武器以及軍事工業都在俄羅斯,蘇聯解體後遺產的分割,主要是按照在誰的地盤上就歸誰。總體而言,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百分之75到80的軍事力量。蘇聯主要的遺產被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這三個國家繼承了,其中屬俄羅斯最多。
  • 蘇聯解體後披露出的韓戰真相
    (蘇聯對此的反應更為激烈。當時史達林要毛澤東發表一個官方聲明反駁,蘇聯和蒙古也同時發表。據師哲的回憶,毛澤東問清楚了官方聲明就是要外交部發表正式聲明,卻故意只讓胡喬木以新聞署長的名義發表一個非官方的與記者談話來應付。聲明見報後,史達林莫洛託夫都非常生氣,把毛澤東找去責問,說這種私人性質的談話「一文不值」。毛澤東卻不予理睬,甚至要師哲收回為緩和僵持緊張氣氛而請史達林去住所做客的話,「不請他」。)
  • 蘇聯解體後,裏海艦隊慘遭分家
    流經城市的伏爾加河航段裡有個巨大的河心洲,河心洲的南線,一條河流向西流去,這條河流同樣很著名,它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肖霍洛夫著作《靜靜的頓河》裡的頓河。但是頓河實際上與伏爾加河並不連通,為了實現裏海和黑海之間的連接,讓裏海艦隊能夠出海到達大西洋。1948年,蘇聯政府耗費巨大人力物力,歷時三年,修建了長達100公裡的伏爾加河——頓河運河。
  • 蘇聯解體後,那個被「遺忘」在太空太空人,如今怎樣了?
    到了1988年的時候,蘇聯已經挺強大的,科技發現也很快,這就有了載人技術送入空間站的情況,有一個「幸運兒」克裡卡列夫,憑藉著出色的實力,勝任了首次入駐空間站之旅。克裡卡列夫卻一直待在空間站,沒有接收到地面關於返還地球的命令,這是怎麼回事呢?蘇聯政權分化,克裡卡列夫「被遺忘」在太空。也就在克裡卡列夫一臉懵逼,繼續在太空中鑽研的時候,並不清楚自己每天能看到的國家,看著看著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