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葉爾欽的休克療法達到效果了嗎?

2021-01-08 深更讀史

1991年底,曾經不可一世的紅色蘇聯走向了解體,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自己過日子去了。表面上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的家當,還擁有170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繼續榮居世界第一的寶座。當然還包括了大部分的武器裝備等,雖然有一定削弱,但實力不容小覷。按說葉爾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應該喜上眉梢,做夢都會笑醒了。

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所謂蘇聯模式,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確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實也存在著不少問題,而蘇聯在對該模式進行改革過程中,出現了重大偏差。我們可以看出,縱觀蘇聯時代, 其實也一直在改革,但都是縫縫補補,誰也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等到了戈巴契夫時代,機制僵化、官員腐敗嚴重,內部早已經糜爛不堪,可以說整個國家已經積重難返。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不是老君的仙丹,那有這麼靈藥?但是戈巴契夫新思維那一套也並不適用,甚至還造成蘇聯黨和國家思想上、政治上的混亂和國家經濟的繼續惡化,也讓蘇聯走向了解體。

可以說俄羅斯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一大堆半死不活的企業,嚴重的通貨膨脹,外加很多外債,這些東西讓葉爾欽寢食難安。

葉爾欽與戈巴契夫是有過交集的,他也是戈巴契夫改革和蘇聯解體的親歷者,還起過相當大的作用。

現在葉爾欽成為了俄羅斯的領導人,他對於改革也是非常迫切,就像當年的戈巴契夫一樣,他也看到了俄羅斯得了病,而且病得不輕。

所以在1992年,葉爾欽提拔了年紀輕輕的蓋達爾為第一副總理、代總理,還聘請了美國人薩克斯為經濟顧問,開展了被稱作「休克療法」的自由主義經濟改革。

蓋達爾在八十年代是蘇聯第一批接受西方經濟學教育的青年學者,他們有一種開眼看天下的感覺,「青年改革派」就誕生於這批人頻繁的相互接觸中,蓋達爾堪稱其中的領軍人物。

所以蓋達爾被委以重任,葉爾欽希望他能讓俄羅斯起死回生。蓋達爾也沒有辜負葉爾欽的信任,上任伊始他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改革的第一步棋是放開物價。從1992年1月2日起,放開90%的消費品價格和80%的生產資料價格。剛開始效果還不錯,可沒多久,物價開始上漲,企業紛紛壓縮生產。通貨膨脹如脫韁的野馬一發不可收拾。

第二步政府又出臺了財政、貨幣「雙緊」政策。財政緊縮主要是開源節流、增收節支。稅收優惠統統取消,所有商品一律繳納28%的增值稅,同時加徵進口商品消費稅。政府削減了公共投資、軍費和辦公費,將預算外基金納入聯邦預算,限制地方政府用銀行貸款彌補赤字。

第三步是大規模私有化。原來的財產是大家的,現在變成個人的了,雖然這個過程中人人有份,但是每個人領到的這個私有化證券,根本不值錢,結果很多大型企業落入了特權階級和暴發戶手中。

休克療法並非俄羅斯獨創的,葉爾欽聘請的那個美國人顧問薩克斯才是「休克療法」之父。他在20世紀80年代擔任玻利維亞政府經濟顧問時期,制定了一整套經濟綱領和經濟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之後這哥們以此為資本,開始了在全球各個國家做顧問。除了南美的一些國家外,像波蘭這個國家還是比較信任他的,所以葉爾欽也把他請了過來。

但是俄羅斯和這些國家都不太一樣,玻利維亞只不過是南美的一個小國,地盤和人口都沒有多少,況且人家從一開始就實行的是自由經濟,大國稍微幫助一下,很容易走上正軌。

葉爾欽把休克療法當作了讓俄羅斯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希望可以創造奇蹟,可見他打錯了算盤。

相關焦點

  • 蘇聯解體「功臣」蓋達爾逝世 休克療法成歷史
    俄羅斯回顧經濟改革15年    新華網北京12月17日電(劉莉)以"休克療法"改革著稱的俄羅斯經濟學家尤戈蓋達爾16日在家中逝世,終年53歲。美國媒體在報導蓋達爾時援引蘇聯問題專家、蓋達爾前經濟顧問安德斯阿斯倫德的話說,人們為俄羅斯取得的經濟成就稱頌普京,而起鋪墊作用的是葉爾欽和蓋達爾。
  • 葉爾欽最信賴的人,在俄羅斯推行休克療法導致失敗,此人是誰?
    葉爾欽最信賴的人,在俄羅斯推行休克療法導致失敗,此人是誰?蘇聯解體後,15個加盟共和國獨立後,立即拋棄蘇聯體制,在國內全面推行西方自由化市場經驗,導致蘇聯積攢80年的財富落入個人手中,很多加盟國獨立後面臨經濟崩潰,特別是俄羅斯推行「休克療法」,不僅沒有使俄羅斯實現經濟發展,反而製造了大量寡頭,強大的寡頭勢力甚至參與政治,險些造成俄羅斯再度解體。
  • 俄羅斯搞「休克療法」大錯特錯?
    圖註:戈巴契夫與葉爾欽導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出現嚴重經濟衰退。儘管有些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後來抱怨說,打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旗號的西方勢力把休克療法強加給了俄羅斯,但實際上在當時人民對葉爾欽的激進改革措施是普遍接受的。1991年底,蘇聯解體,蘇共下臺,俄羅斯聯邦獨立,葉爾欽大權在握,「休克療法」為模式的改革便在俄羅斯聯邦全面鋪開。二、「休克療法」失敗了麼?
  • 俄羅斯的休克療法,到底是怎麼回事?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社會並沒有很大起色,因為蘇聯解體而帶來的巨大衝擊使得整個俄羅斯在90年代初仍然處於混亂和失序的狀態。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在90年代初斷崖式下降,僅僅相當於蘇聯1989年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失業率更是高的驚人,失業人口最高的時候曾經多達1000萬人。
  • 休克療法幾乎摧毀了俄羅斯!若無普京,俄羅斯就真的永遠休克了
    二戰結束以後,美國和蘇聯成了全球兩大超級強國。為了稱霸世界,美蘇兩國以各種方式,在各個領域展開了你死我活的爭鬥,數十年來都是以冤家對頭的狀態存在的。但是,上個世末蘇聯解體後,美國竟然對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期一反常態,給予它極熱情的幫助,積極幫助俄進行「休克療法」式的改革。但結果卻是,美國的這些幫助,幾乎讓俄永遠的「休克」了,給俄羅期造成了一場大災難!
  • 經濟學「休克療法」:為何在玻利維亞成功實施,在俄羅斯卻失敗
    也因此,休克療法對於經濟的平穩發展、通貨膨脹的治理效果卓然;而休克療法,被譽為國家經濟平穩的促進劑,其最卓越的成就是運用在玻利維亞國家經濟治理,採取,放開物價,實現自由貿易,充分利用市場機制調節等手段,刺激經濟發展,玻利維亞也因此經濟迅速發展崛起。
  • 俄羅斯「休克療法」:背棄傳統,全盤西化,蛻變成一場魚肉國本的狂歡
    1991年,蘇聯解體,新生的俄羅斯聯邦,繼承蘇聯的政治遺產,在滿目瘡痍中蹣跚前行。,採取嚴厲的行政和經濟手段,在短時期內強制性地大幅度壓縮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使社會總供求達到人為的平衡,以此遏制惡性通貨膨脹,恢復經濟秩序在短期內可能使社會的經濟生活產生巨大的震蕩,甚至導致出現「休克」狀態。
  • 葉爾欽顧問談蘇聯解體:葉爾欽只是「開死亡證明」,頭號罪人是他
    【南方+12月9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2月8日,正值關於成立獨立國協取代蘇聯,並使蘇聯解體的《別洛韋日協議》籤訂29周年之際,創建獨立國協計劃的發起人、俄羅斯首任總統葉爾欽的顧問謝爾蓋·沙赫萊接受了採訪,並就蘇聯解體相關事件作出了回應。沙赫萊表示,戈巴契夫是蘇聯解體的頭號罪人。
  • 俄羅斯緣何實行「休克療法」激進式轉型
    陸南泉我們在前八篇論述了蘇聯各歷史時期的經濟體制改革,接下來將研究蘇聯解體後,作為蘇聯繼承國的俄羅斯在獨立執政後的經濟體制轉型進程、成效、問題與趨勢。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論述這個時期經濟體制轉型問題之前,有必要對以下問題作一個簡要說明。
  • 葉爾欽欲哭無淚:為何其他國家用休克療法成功了,我卻遭遇慘敗?
    休克療法,原本是一種被應用於醫學上的治療手段,指的是在病人腦袋上通過一定電流,刺激病人大腦,讓病人全身抽搐,以達到治療的效果。後來這種療法的名稱被引入了經濟領域,指的是通過一個系列強衝擊力的政策改革,完成自己想達到的目的,雖然這些政策在短期內可能會造成經濟的震蕩,甚至「休克」,但是陣痛之後就是新生。我們最熟悉的運用這個治療方法的國家就是俄羅斯了,而且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很悲慘,俄羅斯差點為此墜入深淵。
  • 蘇聯解體誰是罪人?俄政治家:葉爾欽是第一責任人,卻很難清算
    在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夥同烏克蘭總統和白俄羅斯領導人,籤署了《別洛韋日協議》,根據這個協議,蘇聯解體,獨立國協建立。可以說這份協議是蘇聯解體的路線圖。日光荏苒,轉眼間過去了28年。在當地時間12月8日,《別洛韋日協議》籤署28周年之際,俄羅斯人回顧歷史。
  • 「休克療法」導致俄羅斯出現經濟危機?
    [導讀]經濟轉型的危機決不能僅僅只歸結為「休克療法」一個因素。關於對葉爾欽時期經濟轉型的評價問題,在俄羅斯國內與在國際社會一直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否定葉爾欽時期俄羅斯經濟轉型的一個基本觀點是,把俄羅斯經濟大幅下降完全歸結為激進式的「休克療法」。這樣,很長一個時期,在國內的一些論著中,經常看到的是以下公式化的結論——由於葉爾欽推行「休克療法」的轉型政策,導致俄羅斯出現嚴重經濟危機和經濟大幅度的下降。這似乎成了不可討論的公理。
  • 俄羅斯的一段慘痛教訓:休克療法讓國家元氣大傷
    1992年,蘇聯解體後成立的俄羅斯聯邦,從西方經濟高參那裡,引進「休克療法」,進行了一場激進的經濟改革,希望藉此跨入市場經濟軌道,躋身西方發達國家之列。不料事與願違,俄羅斯經濟非但沒有起色,反倒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不顧國情盲目改革,使俄羅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休克療法本是醫學術語,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引入經濟領域。
  • 戈巴契夫說:蘇聯解體不能怪自己,也不怪葉爾欽,都怪這四個人
    最典型就是蘇聯的解體,到現在大部分人都至今想不明白,那麼強大的蘇聯,那麼發達的蘇聯,為何會走向解體呢!而且作為責任人的戈巴契夫,還有葉爾欽,都不承認自己解體蘇聯。而且戈巴契夫甚至還說,蘇聯解體不能怪自己,也不能怪葉爾欽,而是這四個人的錯。
  • 休克療法給俄羅斯帶來了什麼?我被任命為億萬富翁!
    1991年,支持葉爾欽的經濟學家葉戈爾·蓋達爾,提出了一套推進經濟改革的方法——這就是大家熟知的休克療法。而實行休克療法的根本原因就是,葉爾欽想快速、有效地擺脫蘇聯體制,與過去的蘇聯徹底告別。於是,他決定推動這項激進的經濟改革方案。
  • 俄「休克療法」啟示錄
    其實給每個公民分一萬元的做法早在1992年,俄羅斯請哈佛大學教授薩克斯制定的"休克療法"改革中就給1.49億俄羅斯公民每人分了1萬盧布的私有化券,然而對那場最初人們無不歡欣鼓舞的改革,至今多數俄羅斯人仍不堪回首。  不堪回首的"休克療法"  1991年前蘇聯解體,1992年葉爾欽上臺即急於推出私有化的系統改革。
  • 三大命門貫穿沙俄、蘇聯、俄羅斯,破局太難
    由此可見,西伯利亞雖大,卻很難開發,除了蘇聯時期之外,哪裡的人口一直都是流出狀態,人口都沒有,氣候嚴寒,難以開發,一千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除了資源,就沒別的產業了。(西伯利亞資源分布圖)最後:蘇聯解體後的相關問題。這其實涉及到了蘇聯和俄羅斯更迭期之間。
  • 導致蘇聯解體的罪人是葉爾欽?事實並非如此,他才是拆家小能手
    導致蘇聯解體的罪人是葉爾欽?事實並非如此,他才是「拆家小能手」說起蘇聯,想必跳入大家腦海的可能是輝煌的它最終難逃解體,為什麼之前的超級大國會在一九九一年宣布解體呢?自從蘇聯成立以來,四面就狠狠的被包圍著,蘇聯同周圍的國家和白俄羅斯進行長期的爭鬥,這讓那些在前線的指揮官地位非常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政委對於部隊的統治才是最高的。再者,在那個時候,保護戰鬥秩序的是糾察隊。由此可見,直到蘇聯解體之後,蘇聯的紅軍始終都是在政府之外的,對於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誰才是真正的罪人呢?
  • 看完後明白了!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葉爾欽的領導下進行了長達十年的休克療法,使得俄羅斯經濟發展每況愈下,逐漸滑落到崩潰的邊緣,經濟發展長期疲軟。 今天的俄羅斯領土面積高達1707萬平方公裡,其軍事力量在國際上也是屈指可數。但是與俄羅斯的肌肉極不相稱的是俄羅斯孱弱的經濟。
  • 49年後才明白:當年蘇聯挖穿地球,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12月21日,蘇聯的11個加盟共和國中,除喬治亞和波羅的海三國外,都籤署了《阿拉木圖宣言》。六日之後的12月26日,舉行最後一次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會議後,蘇聯正式解體。蘇聯政府是地心挖掘工作隊的物質、技術和人員保障,政府的解體給工作隊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俄羅斯繼承前蘇聯的部分財產之後,政局並沒有因此而好起來,倒是一直處於動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