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搞「休克療法」大錯特錯?

2021-01-08 騰訊網

圖註:戈巴契夫與葉爾欽

導語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出現嚴重經濟衰退。在總結原因時,有分析者認為,「休克療法」是俄羅斯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也是造就俄羅斯金融寡頭橫行的元兇;由此,許多人得出推論:激進改革將會使社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休克療法」果真是俄羅斯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

正文:

一、俄羅斯為何選擇「休克療法」

1、80年代戈巴契夫實行漸進式改革提振經濟失敗,人們對漸進改革失去耐心

80年代初期,蘇聯的經濟增長乏力,1980年到1985年GNP增長率一直在2%左右,戈巴契夫為了提振經濟實施了一系列漸進改革,可是他對經濟計劃抱有希望和眷戀,不願放棄計劃經濟,只是希望在計劃的框架內發揮市場的力量,亦即實行所謂「計劃的市場經濟」。

然而,戈氏漸進式改革收效甚微。1988至1989年之間,相比80年代初期,蘇聯的經濟更加惡化了。面對經濟衰退的蒼白現實,精英階層不再買戈巴契夫的帳,轉而鼓吹自由市場經濟和私有化。

1987年,一名名不見經傳的青年經濟學家發表一封信,公開挑戰計劃經濟體制。她主張,世界經濟經驗表明只有一種市場機制能夠帶來繁榮,計劃不可能和市場體制結合在一起。一開始,這些異端之言並不為人接受,但是兩年後被經濟學家們一致接受了。到了1990年,許多經濟學家在媒體公開發聲,稱國有企業是蘇聯經濟困難的根源,私有企業比公有企業更有優勢,在知識分子的布道之下,公眾開始接受,私有所有者才會自己有效地管理企業。在80年代中後期,蘇聯國內將國有企業轉變為資本主義式的公司的呼聲此起彼落。

乏力的經濟增長已逐漸消磨人民對漸進改革的耐心,激進改革的聲音日益高漲,甚至連戈巴契夫本人也相信「改革應該更激進一點。」當然,他對激進的改革依然猶豫不決:「他們想孤注一擲,讓所有的一切都向明天開放,把市場引進到一切地方,讓我們搞自由企業,給所有的所有制形式、私有制開綠燈……我不能支持這種觀點。」。

2、90年代初經濟瀕臨崩潰,葉爾欽推行「休克療法」並獲人民代表大會一邊倒支持

1990年至1991年,蘇聯的經濟已經到崩潰邊緣,GNP從1990年下降了2.4%,1991年則下降了13%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在1990年急劇下降了21%,在1991年估計下降了25%,政府預算赤字持續上升,通脹膨脹亦失去了控制。戈爾巴喬的經濟改革已經無力回天了。

圖註:1991年莫斯科精英分子的意識形態狀況

經濟瀕臨崩潰,戈氏漸進改革的失敗,人們對私有化、市場經濟的呼喚之聲愈發高漲,激進改革的思潮在蘇聯完全佔了上風。1991年8月政變後,葉爾欽終於掌權,他批評戈氏的漸進改革,指出蘇聯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改革,零打碎敲、修修補補,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使問題越來越嚴重,結果斷送了蘇聯的前程。俄羅斯要避免重蹈覆轍,應該大刀闊斧,進行深刻變革。

1991年秋,在經濟學家蓋達爾的協助下,葉爾欽提出一系列「休克療法」對經濟進行改革,他要求到年底放開一切價格,把工廠和土地私有化,大量削減政府支出,實行強硬的貨幣政策,強調了儘快採取這些措施的必要性。葉爾欽許諾,這些大膽的新政策很快就能見效。他說:

「向市場價格作一次轉變,是一項嚴峻的、強制性的、必要的措施……在最近大約六個月的時間裡,誰都會發現生活更艱難些。到1992年秋,正如我早就(1991年6月的總統選舉中)許諾過的,經濟將趨於穩定,人民的生活將逐步好轉。」

葉爾欽的一些支持者也許對休克療法如何才能有效運行抱有懷疑,但它卻受到了西方經濟學家和權威性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高度評價,人們認為,西方經濟學家最了解資本主義,也最了解如何去建設它。因而,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們拋開了原有的一切疑慮,以876票對16票這種一邊倒的票數通過了葉爾欽的經濟計劃,同時投票贊成他享有執行經濟改革的立法權。儘管有些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後來抱怨說,打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旗號的西方勢力把休克療法強加給了俄羅斯,但實際上在當時人民對葉爾欽的激進改革措施是普遍接受的。1991年底,蘇聯解體,蘇共下臺,俄羅斯聯邦獨立,葉爾欽大權在握,「休克療法」為模式的改革便在俄羅斯聯邦全面鋪開。

二、「休克療法」失敗了麼?

1、「休克療法」實施後,俄羅斯經濟出現衰退,通貨膨脹嚴重,民眾收入下降

「休克療法」包含幾個重要措施,1、解除價格管制,實行價格自由化,2、減少政府支出以達到預算平衡,嚴格控制貨幣和信貸增長,降低通貨膨脹3、國營企業私有化、4、實行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

在實施休克療法後,似乎並不如葉爾欽所許諾的「經濟將趨於穩定,人民的生活將逐步好轉」,俄羅斯經歷了長達四年嚴重的經濟衰退,直到1995年底仍沒有結束。四年間,俄羅斯經濟衰退達到了40%。休克療法也沒有控制好通貨膨脹,到1995年底,消費品價格與1991年底相比上漲了1411倍,與1990年底相比上漲了3668倍。1991年在莫斯科乘一次地鐵只需要花5戈比(0.05盧布),到了1995年則漲到400盧布。此外,人民的實際收入也出現下降,到1995年初,俄羅斯工人的平均實際收入下降了一半以上,很多人節衣縮食來維持生活。此外,俄羅斯社會貧富分化加劇,反映「基尼係數」從1992年的0.289上升到1999年的0. 394,給俄羅斯社會的穩定造成了很大危害。

2、但經濟衰退是轉型常見的「陣痛」,「休克療法」是否造成經濟衰退存在爭議

就事論事地看,從短期看,俄羅斯實行「休克療法」效果並不好。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休克療法」與經濟衰退的關係,直到現在還是個有爭議的問題。有學者指出(金雁、秦暉等),與波蘭、捷克、匈牙利等國相比,俄羅斯的「休克療法」既不堅決也不徹底,但是俄國的經濟衰退卻比前者嚴重得多,而美國學者科茲則指出因為葉爾欽的獨裁,「休克療法」實際上持續運行了四年之久,是經濟衰退的元兇。可見,究竟俄羅斯經濟困難的原因是實施了「休克療法」,還是「休克療法」不徹底、半途而廢,目前依然有頗大的爭議。

圖註:俄羅斯真實工資和退休金變化趨勢(1991-1995)

此外,還有像白俄羅斯這樣的獨立國協國家,對「休克療法」抱有強烈的牴觸,結果其經濟困境比俄羅斯還嚴重。總之,不管是否採行「休克療法」、實施的力度如何,蘇聯東歐各國全都出現過一段經濟滑坡,就連有西德大力扶助的前東德也不例外。這或許可以說明,「休克療法」與經濟衰退的相關性並不明顯。 據一些經濟學家分析,1991年至1995年間,獨立國協各國的經濟滑坡幅度中約有50%以上是以前的統一經濟空間瓦解的後果。

3、而且「陣痛」過後,從1999年開始俄羅斯經濟逐漸復甦,通貨膨脹率逐年下降

評價一項重大的改革,不能孤立地看,短期地看。 那麼,從長遠來看,這次「休克療法」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呢?

如今的俄羅斯經濟,總體上看,儘管還有種種問題,但經過了1993年到1998年五年的低迷後,從1999年開始復甦,俄羅斯通貨膨脹率逐年下降,經濟已趨於穩定。2000年至2006年之間,俄羅斯GDP平均增長率大概在6.7%左右,通貨膨脹亦逐漸得到控制。2006年俄羅斯人均GDP達到4000美圓以上,醫療幾乎免費,中小學上學免費還免費提供午餐,60歲以上無論工人農民都享受養老保險衣食無憂,實行個人12%、企業25%單一無累進稅制,政府機構大量精簡,國家財政1/4用於教育、醫療、養老和社會救濟。2007年年初,俄羅斯財政部長宣布,計劃用3年時間,把俄羅斯全民人均收入在2006年基礎上增加50%。到2007年,俄羅斯國民經濟已經連續第8個年頭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如今,俄羅斯人在最近10多年裡第一次重新感覺到「終於鬆了一口氣」。根據俄羅斯民意調查機構的詢問結果,70%以上的接受詢問者認為近年國家形勢好轉,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明天會更好」取代了過去多年來一直壓在人們心頭的恐懼感和擔憂感。當然,這不能說是由於俄羅斯實行了「休克療法」才有經濟復甦,但至少說明,那種認為激進改革會讓社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的看法是不正確的。

4、「休克療法」致國有資產流失的看法值得商榷,金融寡頭並非私有化造成,而是民主不足

目前抨擊「休克療法」的一個火力點集中在對國有資產的私有化上。其中最流行的說法便是「休克療法」對國有資產進行「證券私有化」造成了大量的國有資產流失。這種說法值得懷疑。

在私有化一開始的時候,俄羅斯政府內部就有「賣還是分」的爭論,尤其是在1992-1993年間通貨膨脹劇烈,赤字嚴重的情況下,「主買派」力主大幅升高國有資產價值,以便通過「改分為賣」來增加國庫收入,舒緩財政困難。通貨膨脹,貨幣急劇貶值,國有資產價值估計不準,致使私有化證券長期有價無市,在不穩定氣氛下人們也沒有持券信心,因此儘管俄政府一再號召公眾慎用證券,許多人還是為一瓶酒之類的代價便出讓了自己的一份。

更重要的是,蘇聯時期形成的官僚利益集團對證券私有化的抵制,「內部人」要求關門分肥直接以權力攫取公共資產,而不想通過什麼私有化證券的交易與集中這類費時費力的方式來實現這一點。正因為這樣,才一方面導致私有化證券不值錢,另一方面導致國有資產的主體成分根本沒有被私有化證券「化」掉,而是通過另外的途徑形成了寡頭資本。於是在證券私有化結束時,俄羅斯的「私有化」企業絕大部分股權控制在「內部人」手裡,外部的持券公民,實際擁有的產權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據俄羅斯政府調查,1994年這些企業有65%的股權為內部人所掌握,13%仍在國家手裡,而外部的自然人與法人總共只控股21%,其中,投資基金所佔份額到1995年也只有6%,次年更降至5%。

圖註:實際上在私有化過程中,許多企業並沒有私有掉而是被內部瓜分了

其實已有不少學者指出,當代俄羅斯寡頭是由蘇聯時期的權貴階層或官僚階層演變而來的,現在的寡頭壟斷脫胎於過去的國家壟斷,寡頭制源於過去的集權制。俄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所副所長西蒙尼亞更指出:所謂金融寡頭不是一般的官僚資本,而是「官僚國家資本主義」。在這種情形中,「官員並不非法佔有國營企業的資本,而是在國營部門內部非法利用所有這一切」。他們「用各種形式上合法而事實上違法的方式把私人利益和國企活動聯繫在一起」,從而建立了「官僚資產階級對大型國營企業的控制」。而俄國學者巴弗連科更認為:「金融官僚資本並非私有制,而是由私人管理的國家所有制」。換言之,寡頭資本與其說是被不公平地私有化了的原國有資本,不如說是在市場條件下經營的國家資本,這些資本由於國家的民主程度不夠而被官僚控制並用以謀私。可見,形成寡頭的必要條件並非私有化過度,而是民主不足。

參考資料:《十年滄桑》,金雁、秦暉;《來自上層的革命》,科茲、維爾;等等

結語

不論是激進還是漸進,都只不過是一種手段與方式。人們對激進過渡方式所產生的問題容易看得比較清楚,如經濟衰退,通脹失控,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等等。以此來否定激進改革或者說漸進比激進更可取,這種看法顯然是不客觀的,因為漸進改革容易把問題掩蓋起來,改革過程也有諸如腐敗、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而且搞不好或許還會使問題積重難返,導致改革停滯。

出品:今日話題歷史版 責編:黃家楊

查看網友評論,請點擊「閱讀原文」

瀏覽獲得更多獨家新聞評論,請微信搜索「今日話題」公眾帳號或者加「622002625」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的休克療法,到底是怎麼回事?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社會並沒有很大起色,因為蘇聯解體而帶來的巨大衝擊使得整個俄羅斯在90年代初仍然處於混亂和失序的狀態。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在90年代初斷崖式下降,僅僅相當於蘇聯1989年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失業率更是高的驚人,失業人口最高的時候曾經多達1000萬人。
  • 經濟學「休克療法」:為何在玻利維亞成功實施,在俄羅斯卻失敗
    不過葉爾欽政府很顯然沒有那種耐心,他們認為俄羅斯經濟需要快速有效的復甦;於是當俄羅斯人蓋達爾就找到了傑弗裡教授,他從傑弗裡教授的想法中得到了靈感,於是自己也搞了一套山寨版的「休克療法」,而這套休克療法,其實和傑弗裡教授在玻利維亞的政策一模一樣。
  • 休克療法幾乎摧毀了俄羅斯!若無普京,俄羅斯就真的永遠休克了
    但是,上個世末蘇聯解體後,美國竟然對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期一反常態,給予它極熱情的幫助,積極幫助俄進行「休克療法」式的改革。但結果卻是,美國的這些幫助,幾乎讓俄永遠的「休克」了,給俄羅期造成了一場大災難!動蕩(來自網絡)美幫助俄進行「休克療法」俄在經濟改革方面,在美國的鼓勵和推動下,在放開物價、貨幣供給和使企業非國有化等方面,俄羅斯沒有經過分步驟、分領域的漸進式改革,取而代之的是美國專家建議的在所有經濟領域進行全面的
  • 俄羅斯的一段慘痛教訓:休克療法讓國家元氣大傷
    1992年,蘇聯解體後成立的俄羅斯聯邦,從西方經濟高參那裡,引進「休克療法」,進行了一場激進的經濟改革,希望藉此跨入市場經濟軌道,躋身西方發達國家之列。不料事與願違,俄羅斯經濟非但沒有起色,反倒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不顧國情盲目改革,使俄羅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休克療法本是醫學術語,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引入經濟領域。
  • 俄羅斯緣何實行「休克療法」激進式轉型
    史達林時期形成、鞏固與不斷發展並凝固化的傳統體制模式,在以後的蘇聯各個歷史時期未能進行根本改革,俄羅斯面臨的體制轉軌任務最為艱巨。激進式「休克療法」轉型的歷史背景有關轉型方式的爭論在戈巴契夫執政末期,即1990—1991年討論向市場經濟過渡時爭論已十分激烈,並提出了一些過渡方案。這些方案分別被稱為「漸進的」、「激進的」(後來被稱為「休克的」)和「適度激進的」三種。
  • 休克療法給俄羅斯帶來了什麼?我被任命為億萬富翁!
    1991年,支持葉爾欽的經濟學家葉戈爾·蓋達爾,提出了一套推進經濟改革的方法——這就是大家熟知的休克療法。而實行休克療法的根本原因就是,葉爾欽想快速、有效地擺脫蘇聯體制,與過去的蘇聯徹底告別。於是,他決定推動這項激進的經濟改革方案。
  • 經濟概念的休克療法
    「休克療法」這一醫學術語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美國經濟家傑弗裡.薩克斯引入經濟領域。人們借用醫學上的名詞,把薩克斯提出的這套穩定經濟、治理通貨膨脹的經濟綱領和政策稱「休克療法」。由於休克療法的調控重點放在社會總需求上,加之實施措施的力度較大,所以極易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 「休克療法」導致俄羅斯出現經濟危機?
    [導讀]經濟轉型的危機決不能僅僅只歸結為「休克療法」一個因素。關於對葉爾欽時期經濟轉型的評價問題,在俄羅斯國內與在國際社會一直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否定葉爾欽時期俄羅斯經濟轉型的一個基本觀點是,把俄羅斯經濟大幅下降完全歸結為激進式的「休克療法」。這樣,很長一個時期,在國內的一些論著中,經常看到的是以下公式化的結論——由於葉爾欽推行「休克療法」的轉型政策,導致俄羅斯出現嚴重經濟危機和經濟大幅度的下降。這似乎成了不可討論的公理。
  • 葉爾欽最信賴的人,在俄羅斯推行休克療法導致失敗,此人是誰?
    葉爾欽最信賴的人,在俄羅斯推行休克療法導致失敗,此人是誰?蘇聯解體後,15個加盟共和國獨立後,立即拋棄蘇聯體制,在國內全面推行西方自由化市場經驗,導致蘇聯積攢80年的財富落入個人手中,很多加盟國獨立後面臨經濟崩潰,特別是俄羅斯推行「休克療法」,不僅沒有使俄羅斯實現經濟發展,反而製造了大量寡頭,強大的寡頭勢力甚至參與政治,險些造成俄羅斯再度解體。
  • 俄「休克療法」啟示錄
    其實給每個公民分一萬元的做法早在1992年,俄羅斯請哈佛大學教授薩克斯制定的"休克療法"改革中就給1.49億俄羅斯公民每人分了1萬盧布的私有化券,然而對那場最初人們無不歡欣鼓舞的改革,至今多數俄羅斯人仍不堪回首。  不堪回首的"休克療法"  1991年前蘇聯解體,1992年葉爾欽上臺即急於推出私有化的系統改革。
  • 俄羅斯改革設計師去世 休克療法助俄經濟轉型
    中國網12月16日訊 據路透社12月16日報導,幫助俄羅斯實現經濟轉型的改革設計師葉戈爾-蓋達爾(Yegor Gaidar)本周三去世,享年53歲。蓋達爾1992年6月至當年12月曾任葉爾欽政府的代總理,是俄羅斯當時經濟改革的主要設計師,也是極具爭議性的「休克療法」的主要推行者。
  • 俄羅斯「休克療法」:背棄傳統,全盤西化,蛻變成一場魚肉國本的狂歡
    而在經濟上,採取了激進的「休克療法」,然而俄羅斯這個風雨中飄搖的巨輪,駛向的不是理想的彼岸,而是無底的深淵。作為超級大國繼承者的俄羅斯聯邦,為什麼會主動給自己灌下這杯致命的毒酒?
  • 休克療法到底有什麼「魔力」 讓俄羅斯的經濟至今都沒有起色?
    轉眼間蘇聯已經解體了快30年的時間,俄羅斯繼承了當初紅色帝國的衣缽。作為曾經超級大國的傳人,俄羅斯現在混得並不如意,在政治和軍事上俄羅斯仍然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國,但是在經濟上一直瘸腿,讓其難以與美國抗衡。俄羅斯這種「先天不足」與蘇聯搞得「休克療法」有直接性的關係,那麼為這麼這個「治療方法」會對俄羅斯造成如此長的影響力呢?
  • 俄羅斯為什麼沒有自己的華為?是太過依賴石油還是因為休克療法?
    在世界主要強國當中,經濟實力最薄弱的恐怕非俄羅斯莫屬。俄羅斯目前的經濟規模甚至比不上義大利,與韓國相差無幾。世界500強企業數量,俄羅斯只有4家,其中三家是石油,天然氣公司。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俄羅斯企業寥寥無幾,除了能源類企業,最著名的就是卡巴斯基實驗室了,石油加軍工,就是今天俄羅斯工業真實的寫照。在前蘇聯時代,俄羅斯的工業門類還是比較齊全的,擁有規模龐大的國有工廠。俄羅斯獨立後進行了大規模的經濟調整,大力發展私營企業,不過幾十年過去了,為什麼俄羅斯沒有一直沒有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沒有培育出自己的華為?
  • 深挖| 「休克療法」之父,為什麼在美國被逼刪號了?
    他就是哈佛畢業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休克療法」(Shock Therapy)之父傑弗裡·薩克斯(Jeffrey David Sachs)。刪號事件始末2018年12月11日,薩克斯在《世界報業辛迪加》(ProjectSyncicate)上發表文章《關於華為的戰爭》(The War on Huawei)。
  • 私有化和休克療法究竟給俄羅斯帶來了什麼?
    在此問題上,俄羅斯社會內部更是莫衷一是,中俄改革比較成為報刊文章、大學講臺,甚至議會論壇的熱門話題。1996年4月18日,《真理報》發表了駐北京記者克魯申斯基搜集的一組數字(見表9-1)。俄羅斯居民普遍認為,「休克療法」的社會效果不佳,主要表現為百姓生活水平下降、貧富分化、治安狀況惡化等幾個方面。
  • 備受西方經濟學家追捧的「休克療法」,為什麼會失敗
    這個時候,用「休克療法」成功挽救玻利維亞的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興衝衝地來到剛剛發生過政治劇變的俄羅斯和東歐各國,兜售他的新處方。一邊是病入膏肓,一邊是有藥,而且還有成功的案例,一拍即合。薩克斯認為採納這「三化」的休克療法,俄羅斯和東歐各國便可在最短的時間內順利完成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這藥方,看起來完全沒毛病,儼然就是對症下藥的好大夫。從結果上,我們都知道了,「休克療法」致使俄羅斯GDP減少了一半,蘇聯留下的那點家底,差點被敗光。下面我們就針對薩克斯的「三化」休克療法,來具體分析下,這看似完美的藥方,為什麼會失敗。
  • 葉爾欽欲哭無淚:為何其他國家用休克療法成功了,我卻遭遇慘敗?
    休克療法,原本是一種被應用於醫學上的治療手段,指的是在病人腦袋上通過一定電流,刺激病人大腦,讓病人全身抽搐,以達到治療的效果。後來這種療法的名稱被引入了經濟領域,指的是通過一個系列強衝擊力的政策改革,完成自己想達到的目的,雖然這些政策在短期內可能會造成經濟的震蕩,甚至「休克」,但是陣痛之後就是新生。我們最熟悉的運用這個治療方法的國家就是俄羅斯了,而且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很悲慘,俄羅斯差點為此墜入深淵。
  • 蘇聯解體後,葉爾欽的休克療法達到效果了嗎?
    可以說俄羅斯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一大堆半死不活的企業,嚴重的通貨膨脹,外加很多外債,這些東西讓葉爾欽寢食難安。葉爾欽與戈巴契夫是有過交集的,他也是戈巴契夫改革和蘇聯解體的親歷者,還起過相當大的作用。現在葉爾欽成為了俄羅斯的領導人,他對於改革也是非常迫切,就像當年的戈巴契夫一樣,他也看到了俄羅斯得了病,而且病得不輕。
  • 「休克療法」創造者批政府迫害華為 被罵「美奸」
    而薩克斯便是「休克療法」的創造者。上世紀他和他的「休克療法」理論曾經在南美的智利、玻利維亞以及東歐的波蘭、愛沙尼亞、捷克、斯洛維尼亞等國創造了經濟「奇蹟」,遏制住了這些國家的惡性經濟通脹,卻也因為種種內外部的原因在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栽了大跟頭」,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全球最知名的經濟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