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西方經濟學家追捧的「休克療法」,為什麼會失敗

2021-01-08 狐狸先森幾點鐘

01

蘇聯解體後,新誕生的國家都面臨惡性通貨膨脹、國有企業負擔重等宏觀經濟問題,加上對計劃經濟已經完全失去信心,急需新的藥方。

這個時候,用「休克療法」成功挽救玻利維亞的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興衝衝地來到剛剛發生過政治劇變的俄羅斯和東歐各國,兜售他的新處方。

一邊是病入膏肓,一邊是有藥,而且還有成功的案例,一拍即合。

經濟學家傑弗裡·薩克斯

薩克斯雄心勃勃,他的「休克療法」確實幫助玻利維亞實現了穩定經濟、抑制通貨膨脹的目標,但對於這些前蘇聯國家,他還新增加了一個新目標,那就是完成經濟轉軌。

這個也不難理解,這些新誕生的國家,以前都實行計劃經濟,要徹底治癒,就需要實現市場經濟的轉型。

為此,薩克斯給這些前蘇聯國家開的藥方是「三化」,即穩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

所謂穩定化就是通過嚴厲的緊縮性財政和金融政策以及一系列抑制社會總需求的強制性措施,迅速遏制惡性通貨膨脹,恢復經濟秩序,使宏觀經濟趨於穩定。

所謂自由化就是通過「一步到位的價格改革」實現價格的自由化,通過廢除對外貿易的國家壟斷實現對外貿易的自由化,以及通過放棄外匯管制和壟斷,實現外匯的自由化。

實行價格、對外貿易和外匯自由化的最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啟動市場機制,使其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應有的調節作用。

以上兩招都是用來抑制惡性通貨膨脹和穩定經濟。

所謂私有化就是通過歸還、出售、租賃、股份制改造等產權制度改革,將國有經濟民營化,最終塑造和確立市場經濟的主體。

這是針對國有企業的弊端用的。

薩克斯認為採納這「三化」的休克療法,俄羅斯和東歐各國便可在最短的時間內順利完成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

這藥方,看起來完全沒毛病,儼然就是對症下藥的好大夫。

從結果上,我們都知道了,「休克療法」致使俄羅斯GDP減少了一半,蘇聯留下的那點家底,差點被敗光。

下面我們就針對薩克斯的「三化」休克療法,來具體分析下,這看似完美的藥方,為什麼會失敗。

02

先說穩定化。

任何計劃經濟想轉型,都會引發通貨膨脹,這是無可避免的,這是因為民眾長期被抑制的消費一下子釋放出來,加上對手裡貨幣的不信任,大家都想兌換成實物,所以物價上漲就成了必然。

所以通過行政手段,抑制社會需求,這點沒問題。不是說不讓你買,而是分批買,不是說不讓你漲價,而是慢慢漲,實現經濟平穩過度,用時間填價格空間這個坑。

再說說自由化。

這招的重點就是價格自由交易,用價格導向來指導社會的經濟交易行為。

用了宏觀調控抑制惡性通貨膨脹了,但你不能光壓著,不然就是走回計劃經濟的老路了,所以你得放開價格。

路子確實沒問題。

03

放開價格管制最成功的案例,是二戰後的西德。

給大家講一個價格管制的故事。

很多人以為,二戰後德國的崛起,是因為德國人的國民性。

但同樣是德國人,為什麼西德的經濟就能短時間內成為歐洲老大,而且巔峰時還做到世界老二,而東德則陷於貧窮當中?

有人說,這是實行的制度不同,西德實行資本主義,東德實行社會主義,

但同樣是實行資本主義,為什麼英國和法國的經濟,就落後於西德?要知道,英國和法國可是戰勝國,論被戰爭破壞,西德的情況比它們嚴重多了。

還有人認為是美國的馬歇爾計劃,但這個計劃是面向全歐洲的,雨露均沾,西德並沒有得到特殊照顧。

西德經濟好於英法,是因為西德放開價格管制,比英法更早更徹底。

柏林圍牆都倒了二十多年了,東西德的經濟差距仍然存在,價格管制的危害,是巨大而持久的

價格管制,這聽起來很像計劃經濟的手段,但在二戰後的歐洲,信奉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在用。

因為戰爭破壞了正常生產活動,物資短缺,價格難免高漲。

為了抑制價格上漲,價格管制這個直接有效的手段就被搬出來了。

打完仗,除了子彈不缺,什麼都缺,生活物價上漲,是必然的

1948年6月19號,主管西德經濟政策的負責人艾哈德,偷偷跑進電臺,對全西德人民宣布,全境取消一切價格約束,讓民眾自由定價進行交易。

當時統管全局的盟軍司令盧修斯·克萊提到這個消息,嚇了一跳,趕緊找艾哈德質問:「我聽說你放鬆了這個國家的物價管制?」

艾哈德回答:「我沒有放鬆這個國家的物價管制,我是完全廢除了這個國家的物價管制。」

克萊說:「我所有的經濟助手都告訴我,你的做法是錯的!」

艾哈德回答:「我所有的經濟助手也告訴我,這是錯的。但我就是這麼做了,怎麼地?」

西德人民都以為艾哈德的講話是得到盟軍允許的,現在出爾反爾,盟軍的威信就沒有了。

沒辦法,只能愛咋咋地,由著艾哈德來了。

電臺講話第二天,西德正式開始實行貨幣改革。

艾哈德和西德歷史性的一天

結果西德一夜之間,解除了價格管制之後,十多年沒有出現在櫥窗裡面的商品出現了。

人們停止了囤積,人們開始了交易。

工廠也開始生產,開始供貨。

歐洲其他國家商人看到西德沒有價格管制,也紛紛把手裡的貨物運去西德賣。

為了搶佔西德市場,把工廠也設在西德。

就這樣,西德的市場經濟就這樣滾動起來了。

60年代的西德,基礎設施已經十分完善

04

看完西德的例子,是不是覺得放開價格管制,經濟就能實現欣欣向榮了呢?

如果你這樣想,那就too young too simple 了。

西德放開價格,是因為有力量在給政府做背書。

西德政府的背後是強大的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大家相信手裡的馬克(西德的法定貨幣)任何時候都能兌換成貨物,所以經過初期的哄搶物資後,很快就平靜下來,不再囤貨,價格導向作用就形成了。

而看看俄羅斯和東歐這些國家,老百姓剛剛經歷了蘇聯解體帶來的衝擊,手裡的錢一下子灰飛煙滅,現在新的政府告訴你要相信我的貨幣,你作為老百姓,你信不信?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更信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所以在這些前蘇聯國家,老百姓是不會停止購買行為的,只要有貨就會一直搶,拼命把手裡的鈔票花出去。

所以在俄羅斯和東歐,實行價格自由化的結果就是止不住的惡性通貨膨脹,價格自由化無效,那麼第一招穩定經濟也就無從談起了。

05

最後說說私有化。

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國有企業不能自負盈虧,所以沒有動力去生產迎合市場的產品,只要私有化,那麼在利益的驅動下,資本家就會想盡辦法讓企業活起來,企業活了,那麼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就不是問題了。

民營企業比國有企業效益好,這個我們都知道,畢竟花自己的錢,總要比花公家的錢要謹慎。

俄羅斯和東歐國家,本來財政壓力就大,把國企私有化後,不僅不需要再補貼了,還能從私營企業那裡收稅,這誘惑力可是大大的。

如此完美的方案,又是怎麼失靈了呢?

民企的確比國企更有效益,但不代表國企私有化後,就馬上變得有效益。

一家毫無競爭力、長期靠補貼、從來沒接觸過市場的國企,你憑什麼覺得私有化有就能得到市場的青睞呢?

能讓消費者掏錢的產品,只有質量和價格,任何商業的本質都離不開這兩樣。

國企的產品一沒質量保障,二沒價格優勢,私有化後就能神奇地改變?你當資本家是魔術師呢,上來就能就把產品變好。

不了解這點,國企盲目私有化的結果是什麼?

想像下,如果國家突然把一家產品沒有競爭力、組織機構又臃腫的國企交到你手裡,你會怎麼做?

你只有兩條出路,要麼賤賣資產,把家噹噹破銅爛鐵賣了,收回幾個錢,再拿個綠卡,隨時準備跑路。要麼繼續向政府要補貼,因為你的企業根本賺不了錢,想不倒閉,只能申請要錢。

所以私有化後的企業,根本減輕不了政府的負擔,反而要補貼更嚴重。之前政府還能根據企業的虧錢情況給,現在帳本在資本家手裡,他申報多少錢,你就要給多少錢,換成你也會多申報。

你說政府不補貼行不行?

行啊,那就等著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社會動蕩吧,這個時候,你看看維穩的錢,會不會比補貼的錢少。

06

綜上分析,這就是為什麼理論完美的「休克療法」,不僅沒有用,還讓俄羅斯損失慘重。

你可能會說了,價格不能放開,國企又不能私有化,那還怎麼改革啊,不是要繼續走計劃經濟老路麼,這也是等死的一條路啊。

計劃經濟國家怎麼改革,中國提供了最佳模版。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面臨的困境和俄羅斯是一樣的。

我們來看看,中國是怎麼改革好價格和國企的。

1984年,國家領導人多次強調,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難度最大的是價格改革,而價格改革又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成敗的關鍵。今後5年主要是過價格改革這一關,這一關過好了,其他事情就好辦了。

中國實行雙軌制,在經濟特區開放價格做試點,而絕大部分地區,還是繼續實行價格管制。

1988年,國家嘗試價格闖關,但隨之而來的惡性通貨膨脹又中斷了改革。

直到1992年,條件成熟了,中國才全面放開價格。

1979年到1992年,中間13年的時間,就是用國家穩定和經濟發展,來增強老百姓對手裡鈔票的信心,而隨著市場上商品增多,老百姓也不需要再擔心物資短缺,所謂的哄搶情況,自然就不會出現,這時候,價格才闖關成功。

對於國企,中國也是放一下,收一下。

國內經濟學家楊凱生提出「冰棍理論」,許多國有資產是冰棍,不用也會自然消失的,只有運作起來才會產生效益。

這個理論也得到不少經濟學家的認可。

簡單地說,就是那些半死不活國企,你放到最後也是死,不如私有化了,讓私人老闆來管,可能還有一條出路。

這個理論當時很受歡迎,所以出現了國企MBO(管理層收購)的風潮。

而經濟學家郎鹹平則炮轟MBO,認為國企的管理層做不好不僅沒有懲罰,還把企業交給他們,哪裡有這樣的道理。

郎鹹平認為,一些國企管理層故意把國企做壞,就說是國企體制的原因,這樣說服政府把國企賤賣給管理層後,管理層搖身一變成為企業老總,就開始努力做好企業。這當中不是體制問題,而是信託責任問題,你見過美國哪家公司請回來的CEO沒做好,不僅沒被炒魷魚,還把企業送給他的。

經過著名的「郎顧之爭」後,國企MBO被叫停了。

後來的實踐證明,許多國企私有化後,新主人只是對國企的收益部分感興趣,把債務丟給政府,把職工炒掉推向社會。

其實國企問題,不是冰棍問題,也不是信託責任問題。

國企並不是不能搞活,所以並不會像冰棍那樣,放在那裡會融化掉。

而國企搞不好,也不是管理層沒有責任心,上面提到過,國企的產品沒有競爭力,不管誰來了,都不可能搞好。

現在國企改革還在進行中,並不能說已經有了完美的方案。

但從以往的經驗,我們知道,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建立董事會、監事會、股份制,國企的競爭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大型國企,還是由國家牢牢掌控。

中小型國企,國家讓出管理權,只作為財務股東並擁有一票否決權,只要管理層沒做出什麼壞事,國家不會幹涉其經營。

就像格力電器那樣,大股東是珠海國資委,企業經營完全由董明珠做主,而格力電器在董明珠的帶領下,發展得非常好,不管是董明珠個人,還是珠海國資委,都實現了雙贏。

走市場經濟道路是正確的,但怎麼走,就是考驗智慧了。

當年,俄羅斯和東歐國家實行「休克療法」,中國實行雙軌制。

西方經濟學界都認為中國這樣做是錯的,因為這樣不倫不類的做法,比原來計劃經濟更糟糕。

如果當時中國的領導人頂不住壓力,也隨大流實行「休克療法」,那後果不堪設想。

回頭看,中國改革開放之路,每一步都艱險,已經在河對岸的人,一天天在喊,「聽我的,趕緊過來」,而中國不緊不慢地摸著石頭,自己過河。

有人說,河對岸已經摸出正確的路了,為什麼中國還要自己摸石頭呢?

別人走過的路,不代表中國也能走,「休克療法」對玻利維亞有用,不代表對其他國家也有用。對別人來說,這裡可能是堅硬的石頭,對中國來說,可能就是一個大坑。

走自己路,讓別人閉嘴去吧。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狐狸先森幾點鐘。我們一起漲知識。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休克療法」:為何在玻利維亞成功實施,在俄羅斯卻失敗
    「休克療法」是美國經濟學家,傑弗裡薩克斯提出新經濟政策,原本是運用於醫學領域的名詞,卻在這裡被引入了經濟學。而休克療法究竟講的是什麼?其實,休克療法通過對經濟自由化、私有化、穩定化等重要支點,對本國進行經濟改革,而經濟改革需要對金融和財政進行緊縮政策。
  • 葉爾欽最信賴的人,在俄羅斯推行休克療法導致失敗,此人是誰?
    葉爾欽最信賴的人,在俄羅斯推行休克療法導致失敗,此人是誰?蘇聯解體後,15個加盟共和國獨立後,立即拋棄蘇聯體制,在國內全面推行西方自由化市場經驗,導致蘇聯積攢80年的財富落入個人手中,很多加盟國獨立後面臨經濟崩潰,特別是俄羅斯推行「休克療法」,不僅沒有使俄羅斯實現經濟發展,反而製造了大量寡頭,強大的寡頭勢力甚至參與政治,險些造成俄羅斯再度解體。
  • 俄羅斯搞「休克療法」大錯特錯?
    在總結原因時,有分析者認為,「休克療法」是俄羅斯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也是造就俄羅斯金融寡頭橫行的元兇;由此,許多人得出推論:激進改革將會使社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休克療法」果真是俄羅斯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
  • 深挖| 「休克療法」之父,為什麼在美國被逼刪號了?
    文 | 金小猴2019年第一天,小猴想要給大家介紹一位遠在大洋彼岸的有擔當的經濟學家。此人上個月在西方媒體上刊文為中國的華為公司說了兩句公道話,並批評了美國政府的做法,就遭到網絡「圍攻」,不得不刪除了自己的社交帳號。
  • 俄羅斯的休克療法,到底是怎麼回事?
    而蘇聯時期遺留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卻沒有得到糾正,所以,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俄羅斯開始了激進的經濟改革,所以就有了後來的所謂的「休克療法」。「休克療法」作為一種經濟手段,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所提出,其核心內容就是通過放開物價,緊縮貨幣和財政,實行自由貿易等手段來實現私有化。
  • 俄羅斯「休克療法」:背棄傳統,全盤西化,蛻變成一場魚肉國本的狂歡
    而在經濟上,採取了激進的「休克療法」,然而俄羅斯這個風雨中飄搖的巨輪,駛向的不是理想的彼岸,而是無底的深淵。作為超級大國繼承者的俄羅斯聯邦,為什麼會主動給自己灌下這杯致命的毒酒?
  • 「休克療法」創造者批政府迫害華為 被罵「美奸」
    原標題:厲害厲害,你們贏了因為在西方媒體上刊文為中國的華為公司說了兩句公道話,並批評了美國政府迫害華為的做法,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知名經濟學家傑弗裡·薩克斯竟遭到了意想不到的網絡暴力。
  • 俄羅斯的一段慘痛教訓:休克療法讓國家元氣大傷
    1992年,蘇聯解體後成立的俄羅斯聯邦,從西方經濟高參那裡,引進「休克療法」,進行了一場激進的經濟改革,希望藉此跨入市場經濟軌道,躋身西方發達國家之列。不料事與願違,俄羅斯經濟非但沒有起色,反倒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不顧國情盲目改革,使俄羅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休克療法本是醫學術語,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引入經濟領域。
  • 休克療法到底有什麼「魔力」 讓俄羅斯的經濟至今都沒有起色?
    俄羅斯這種「先天不足」與蘇聯搞得「休克療法」有直接性的關係,那麼為這麼這個「治療方法」會對俄羅斯造成如此長的影響力呢?休克療法實現的理論基礎休克療法這種經濟改革在1975年的智利和1985年的玻利維亞相繼取得了成功,因此被當時的經濟學家認為是將集權專制型經濟轉化為資本主義經濟的良方,而飽受通貨膨脹困擾蘇聯領導的共產主義陣營輕信了休克療法的「神奇療效」,主動接受由美國財政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幫助」。
  • 經濟概念的休克療法
    「休克療法」這一醫學術語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美國經濟家傑弗裡.薩克斯引入經濟領域。人們借用醫學上的名詞,把薩克斯提出的這套穩定經濟、治理通貨膨脹的經濟綱領和政策稱「休克療法」。由於休克療法的調控重點放在社會總需求上,加之實施措施的力度較大,所以極易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 休克療法給俄羅斯帶來了什麼?我被任命為億萬富翁!
    1991年,支持葉爾欽的經濟學家葉戈爾·蓋達爾,提出了一套推進經濟改革的方法——這就是大家熟知的休克療法。而實行休克療法的根本原因就是,葉爾欽想快速、有效地擺脫蘇聯體制,與過去的蘇聯徹底告別。於是,他決定推動這項激進的經濟改革方案。
  • 葉爾欽欲哭無淚:為何其他國家用休克療法成功了,我卻遭遇慘敗?
    休克療法,原本是一種被應用於醫學上的治療手段,指的是在病人腦袋上通過一定電流,刺激病人大腦,讓病人全身抽搐,以達到治療的效果。後來這種療法的名稱被引入了經濟領域,指的是通過一個系列強衝擊力的政策改革,完成自己想達到的目的,雖然這些政策在短期內可能會造成經濟的震蕩,甚至「休克」,但是陣痛之後就是新生。我們最熟悉的運用這個治療方法的國家就是俄羅斯了,而且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很悲慘,俄羅斯差點為此墜入深淵。
  • 蘇聯解體「功臣」蓋達爾逝世 休克療法成歷史
    俄羅斯回顧經濟改革15年    新華網北京12月17日電(劉莉)以"休克療法"改革著稱的俄羅斯經濟學家尤戈蓋達爾16日在家中逝世,終年53歲。美國媒體在報導蓋達爾時援引蘇聯問題專家、蓋達爾前經濟顧問安德斯阿斯倫德的話說,人們為俄羅斯取得的經濟成就稱頌普京,而起鋪墊作用的是葉爾欽和蓋達爾。
  • 俄羅斯為什麼沒有自己的華為?是太過依賴石油還是因為休克療法?
    俄羅斯獨立後進行了大規模的經濟調整,大力發展私營企業,不過幾十年過去了,為什麼俄羅斯沒有一直沒有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沒有培育出自己的華為?應該說獨立後,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大部分的工業體系和生產企業,尤其是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雖然技術裝備都比較落後,不過條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的。俄羅斯後來推行私有化,大部分國有企業轉為私營企業。
  • 休克療法幾乎摧毀了俄羅斯!若無普京,俄羅斯就真的永遠休克了
    但是,上個世末蘇聯解體後,美國竟然對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期一反常態,給予它極熱情的幫助,積極幫助俄進行「休克療法」式的改革。但結果卻是,美國的這些幫助,幾乎讓俄永遠的「休克」了,給俄羅期造成了一場大災難!動蕩(來自網絡)美幫助俄進行「休克療法」俄在經濟改革方面,在美國的鼓勵和推動下,在放開物價、貨幣供給和使企業非國有化等方面,俄羅斯沒有經過分步驟、分領域的漸進式改革,取而代之的是美國專家建議的在所有經濟領域進行全面的
  • 俄羅斯緣何實行「休克療法」激進式轉型
    激進式「休克療法」轉型的歷史背景有關轉型方式的爭論在戈巴契夫執政末期,即1990—1991年討論向市場經濟過渡時爭論已十分激烈,並提出了一些過渡方案。這些方案分別被稱為「漸進的」、「激進的」(後來被稱為「休克的」)和「適度激進的」三種。據當時社會民意調查,贊同第一種方案的佔10%;贊成第二種方案的為30%,贊成第三種方案的為60%以上。
  • 「休克療法」對症嗎(圖)
    通俗來說,似乎可以把這招「殺手鐧」稱為「休克療法」,置之死地而後生。  從邏輯上看,如此「狠招」是能夠成立的。像這種提高首付的「殺手鐧」,臺灣地區曾經用過。臺灣房地產價格經歷三輪火爆上漲後上漲了3.8倍,首付比例提高至五成後,樓市持續低迷了13年。通過如此辦法,多少可以規避一些銀行風險,好像也可以減弱一點買房者的投資風險,並且,提高首付並沒有增加購房的總支出。
  • 俄「休克療法」啟示錄
    其實給每個公民分一萬元的做法早在1992年,俄羅斯請哈佛大學教授薩克斯制定的"休克療法"改革中就給1.49億俄羅斯公民每人分了1萬盧布的私有化券,然而對那場最初人們無不歡欣鼓舞的改革,至今多數俄羅斯人仍不堪回首。  不堪回首的"休克療法"  1991年前蘇聯解體,1992年葉爾欽上臺即急於推出私有化的系統改革。
  • 失血性休克分哪三期?休克療法是什麼意思?
    休克分為低血容量休克、分布性休克、心源性休克3種。導致休克的原因有很多,比較常見的像是低血容量休克和心源性休克,常見的休克主要有低血壓、口乾、少尿或無尿等;休克症狀若不能及時緩解,會有生命危險。失血性休克分哪三期?
  • 蘇聯解體後,葉爾欽的休克療法達到效果了嗎?
    所以在1992年,葉爾欽提拔了年紀輕輕的蓋達爾為第一副總理、代總理,還聘請了美國人薩克斯為經濟顧問,開展了被稱作「休克療法」的自由主義經濟改革。蓋達爾在八十年代是蘇聯第一批接受西方經濟學教育的青年學者,他們有一種開眼看天下的感覺,「青年改革派」就誕生於這批人頻繁的相互接觸中,蓋達爾堪稱其中的領軍人物。所以蓋達爾被委以重任,葉爾欽希望他能讓俄羅斯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