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在5月份中國將發射最後一顆北鬥衛星,這顆衛星發射成功後,中國的北鬥將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大全球定位導航系統,屆時中國的飛彈才可以真正意義上做到打遍全球。與此同時,世界上最少會有一半的國家受益。而隨著中國北鬥即將實現全球組網,今天咱們就來對比一下,世界各大導航的探測精度。
眾所周知,世界上能算得上真正意義的導航系統的,只有美國的GPS、中國的北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以及歐盟的伽利略;而此外,很多國家都在發展自己的導航系統,從而實現在對GPS的依賴,比如我們的鄰國日本和印度也各自都有發展本國導航系統的計劃,不過由於這些國家,所計劃發射的衛星數量較少;與此同時,由於歐盟伽利略現在也因為各成員之間存在紛爭,目前也處於停滯狀態,因此今天咱們在這裡就不做討論。
說起來衛星導航系統,中國作為後來者,我們的科研人員逐漸通過不斷的努力,才逐漸使我國的衛星定位系統走到世界前端。要知道美俄兩國的衛星導航系統都是上個世紀的產物,而此前我國也是一直在使用美國GPS,不過隨著銀河號事件發生,這也使我國深刻認識到對於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的技術,我們必須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只有自己擁有才行。因此,從本世紀初期,我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絕對高處一套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定位導航系統。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北鬥赫然出現在了世人的面前。而北鬥導航系統的出現,也被很多國家認為是可以取代美國GPS的全新定位系統。但就探測精度而言,佔據軌道優勢美國GPS,目前仍然還是遙遙領先北鬥和格洛納斯的。那麼,中美俄三國的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的探測精度又分別是多少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GPS。GPS由於是第一個實現全球定位的導航系統,並且由於美國這款導航系統發展得比較早,因此美國的GPS也佔據了搶險佔據了近地面衛星軌道。在海灣戰爭以及之後的多場戰爭當中,GPS都發揮很大作用,並且在海灣戰爭中,美軍通過GPS的精確制導也讓全世界對現代化戰爭有了新的認識。而如今GPS導航系統經過不斷的升級,現在的精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0.1米。
接下來我們在看一下俄羅斯的導航系統,我們都知道格洛納斯作為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的產物,1991年後很有遠見的俄羅斯並沒有放棄在這款導航系統上的投入,雖然說現在格洛納斯只能夠是在俄羅斯本土的全部覆蓋,但這也表明了俄羅斯可以擺脫對GPS的依賴,以後可以通過增加衛星發射數量來實現其全球定位的戰略部署;不過近年來由於受經濟發展緩慢的影響,據傳俄羅斯有將該系統與北鬥合並的打算。而對於俄羅斯這款定位導航系統,其目前的探測精度為1.2米左右。
最後來看一下我國的北鬥,相比於俄羅斯的1.2米和美國的0.1米,我國的北鬥導航探測精度為0.4米左右;但由於北鬥起步較晚,因此在中國的北鬥上還具有沒有GPS所不具備的一些功能。
從1985年立項到今年的全球組網,北鬥定位導航系統的建成,中國整整花了30多年的時間,而這離不開一大批優秀的航天技術人才的努力,才可以讓中國在與美歐的大國博弈之下獲勝,成功建設北鬥系統,從此不再受GPS的威脅,中國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眼睛"。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不宜成江河。如今我國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是離不開那些無私奉獻的科學家們。建國初期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我們的兩彈元勳愣是靠算盤計算出了核武器研製過程當中要使用的數據。
然而當時老一輩科學家們用算盤等初始工具去計算核武器研製的各種參數,這在當時也遭到了很多美國人的嘲笑,在他們看來用算盤去計算核武器的參數是根本不可完成的一件事情,但結果美國人卻遭打臉,因為美國人不知道的是,我國早在民國時期就注重對下一代人的數學教育,因此我國老一輩科學家們都是擁有相當紮實的數學基礎。
從民國開始我國就興起了數學教育熱,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數學教育家就是劉薰宇,他曾經歷任河南省立一師、湖南常德二師、上海大學附中、浙江春暉中學、立達學院教員。後來去巴黎考察了兩年,研究了當時最先進的數學教育方法。
他覺得傳統的死記硬背絕非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真正的教育應該是興趣教育。所以他提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生活處處皆數學。他教育出來的學生都對數學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絕大多數在畢業後都主動投身於高等數學研究或者其他理工專業。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他寫的《數學三書》更是啟蒙了一代科學家。可以說正因為有包括劉薰宇在內,一代中國數學家的努力,中國才能有今天的成果。所以美國人想要重建工業體系,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
如今經過整理劉薰宇的作品,被整合到《數學三書》(共3冊)當中。書中作者用接近日常生活的枯燥、困難和令人頭痛的數學題材和算法,經過巧妙地書寫,變成有趣可讀的文字。如果你正在為孩子不願意學習數學而煩惱的話,可以嘗試讓孩子去讀一些劉燻宇先生的《數學三書》。(無敵軍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