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從擁有了進入太空的科技實力之後,就一直沒有間斷過對宇宙的探索。為了搶佔先機,各國紛紛在航空航天事業上加大投入,其中人造衛星就是重要的一項,人造衛星的技術越成熟,就代表著能獲得的太空資源越多。
衛星定位系統是在現代社會中應用最廣的技術之一,小到手機導航,大到軍事定位,要想獲得高精度的位置信息,都需要用到衛星定位系統。如今,擁有獨立的衛星定位技術的國家不多,其中主要就是中美俄三國。對衛星導航系統來說,精度是檢驗其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那麼三個國家的具體數據究竟如何呢?
美國的衛星導航系統就是大名鼎鼎的GPS,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處於壟斷地位,以至於現在提到衛星導航,大家就會條件反射地想到GPS系統。美國在這個系統上起步早、投入多,所以技術水平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截至目前,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衛星定位仍然要依賴GPS,同時,這也是目前最成熟,最完善的衛星導航系統。
這樣的局面無疑是美國想要看到的,也是其搭建GPS定位系統的目的之一。掌握了這門技術,就掌握了巨大的優勢,可以從民用和軍用兩個方面牢牢地牽制其他國家。而在衛星的精度方面,美國同樣展示了其強大的科技水平,GPS系統的精度達到了驚人的0.1米,這個誤差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了。
除美國以外,俄羅斯也擁有自己獨立的衛星導航系統,名叫「格洛納斯」。這套系統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前蘇聯時期就開始建設,多年以來的總投入並不如美國的GPS系統多,因此在技術水平上和GPS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在精度方面,格洛納斯是1.2米。
格洛納斯直到2009年都僅供俄羅斯軍方使用,並沒有向大眾開放,因此在普及率上遠不如GPS系統。目前在使用格洛納斯系統時,也往往會和其他的衛星導航系統同時使用,以最大限度消除誤差,實現精確定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俄羅斯並沒有足夠的資金來維持改系統的運行,未來很有可能就是名存實亡。
在美國和俄羅斯之後,我國也在全球性的衛星導航系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2020年6月23日發射了北鬥系統的第55顆導航衛星,並於7月底正式開通了北鬥衛星定位系統,成為了繼美國、俄羅斯、歐盟以外,第四個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認定的供應商。在精度方面,北鬥系統達到了0.4米,雖然比不上GPS系統,但也達到了非常優秀的水平。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同樣是面向全球開放的,可以為世界範圍內的用戶提供區域導航、授時、定位等功能,並在我們的手機定位系統中也開始了應用。或許有人會問,現在手機上不還繼續顯示的是GPS定位嗎?其實這只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名稱問題,北鬥系統實際上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了。
衛星系統在現代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遠比我們想像中更多,在國土資源管理、農林牧漁、氣象測繪、地震監測等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從這方面來看,我國為研發獨立自主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所投入的大量時間和資源都是值得的。
在對比了中、美、俄三個國家的衛星導航系統之後,相信大家也對各國系統的技術水平有所了解了。相信在未來,人們還會持續發展這門技術,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