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老媽的生日,猶豫了很久是在家做頓大餐還是出去吃。結果前幾天,下班路上,無意間在新聞中聽到成都新開了一家火鍋店,環境優美,食材新鮮,不僅可以吃到正宗的火鍋,還可以看表演,而且可同時容納2千人就餐。聽到這裡,就在想要不到時去嘗一下,結果訂餐時晚上已經滿了,只有中午還有位置,於是我們破天荒的第一次中午去吃頓火鍋。但其實挺後悔的,如果給我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我一定提前預定晚上的位置,因為在成都吃火鍋這件事還是更適合晚上。
去了之後,才發現,這不僅僅是一家火鍋店,完全是一家火鍋城,門頭的裝飾與火鍋城的名稱交相呼應,真的是非常有氣勢。去了之後,不僅有各種古色古香的裝飾,還有兒童遊玩的區域。初步在裡面遊玩了一圈,大概到了12點,便開始點菜,沒有服務員介紹,也沒有紙質的菜單,而是掃桌上的二維碼進行線上點菜,不知道菜的分量,只記住服務員說的按照每個人2葷1素的原則進行點餐就差不多了,於是就點了下面這些菜餚。
招牌菜:魚躍龍門(68元/份)
菜單上特別標註說是招牌菜,當然我也是提前做了點攻略確認了此項菜確實不錯。魚的造型確實符合這道菜名,不過說實話,我並沒有吃出來是什麼魚,而且第一次因為煮的時間沒控制好,反而顯得魚肉的肉質偏老,不過吸取了教訓之後,在煮另一半魚的時候就特別注重了火候,味道不錯。
第二道葷菜:草船借箭山椒牛肉(32元/份)
這道菜的前4個字道出了這道菜的整體造型,確實像草船借箭。而後4個字便是這道菜的主體了,有山椒有牛肉,牛肉僅僅的包裹著山椒,煮熟之後如果你嫌太辣,想撇去中間的山椒不要,其實很難,因為他們已經融合在一起了。
第三道葷菜:極品千層肚(58元/份)
這道菜勝在菜品新鮮,而且千層肚的質量不錯,再加上分量確實夠極品的,所以整體也還比較划算,畢竟,在成都吃火鍋,在毛肚和千層肚中總是要選一樣的,否組就失去了吃火鍋的意義。
第四道葷菜:愛心蝦滑(28元/份)
這道菜是為了家中小寶點的,她不能跟我們一樣吃辣的,只能吃清湯。猶如其名,蝦滑做成了愛心的形狀,讓普通的蝦滑吃出了不同的儀式感。
第五道葷菜:農家酥肉(18元/份)
在成都吃火鍋,酥肉基本上是標配,可這次我點錯了,看到酥肉2個字我就心慌地點了,結果這個農家酥肉是需要放鍋裡煮熟了才可以吃。而我們本來想要的是現炸酥肉,上桌就能吃的那種。不過,這個煮熟了味道也非常不錯,也很適合小朋友吃。
第六道葷菜:鵪鶉蛋(16元/份)
好像,在成都吃火鍋,鵪鶉蛋也是標配。哈哈,在成都吃火鍋,必點的菜餚似乎太多了,可惜我們只有3個大人和1個小孩,於是要點一些大人和小孩都可以而且都喜歡的菜餚,那鵪鶉蛋便屬於其中之一了,用胡蘿蔔絲做了個鳥巢的造型,甚是養眼。
第七道葷菜:鴨腸(26元/份)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成都每家火鍋店,不管是否正宗,也不管規模的大小,肯定有一道菜,那就是鴨腸。還很奇怪,為什麼沒有雞腸,雖然至今都沒明白這個問題,但是我也屬於特別愛吃鴨腸的那類人群。或許是喜歡燙鴨腸時的那種感覺,鴨腸不同於其他的菜餚,不能隨便丟進鍋裡的,因為這樣就意味著你很可能找不到它了,而且鴨腸不宜燙得太久,燙至鴨腸髮捲就可以食用了。
第八道葷菜:脆皮腸(13元/份)
這應該是最雞肋但又是每次要點的菜,因為脆皮腸是最容易成熟的葷菜,煮開花便可食用。不過其實在火鍋店點這道菜時最不划算的,畢竟在超市很便宜就可以買到。
素菜:鮮鴨血+海帶+土豆(22元)
素菜:天然腐竹+藕(23元)
素菜:平菇(8元/份)
小吃:八寶粥+印度飛餅(23元/份)
以上便是我們今天吃火鍋的全部菜餚了,火鍋都是越吃越辣,越吃越有味道。但是我們點的菜餚實在太多了,肚皮都撐得鼓鼓的還沒吃完,看著剩的那麼多菜只有打包回家了。總的來說,這家火鍋店的人均消費比一般的肯定要高,但食材新鮮,而且裡面的環境也非常不錯,所以還是值得去的,不過點菜時一定要循序漸進,不夠時再增加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