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枕黃鸝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2021-02-08 飛彈牛

魔棒一揮,動物不請自來。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種配色醒目堪比交通警告標誌的鳥類,它就是黑枕黃鸝。

©eBird

黑枕黃鸝(Black-naped oriole, Oriolus chinensis)是雀形目黃鸝科的中型鳥類,長約24-28釐米,比我們一般見到的黃鸝更黃。它們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常綠森林,山區森林和低地森林裡,從俄羅斯到中國臺灣再到東南亞都有它們的足跡。意外的是,它們還是一種候鳥,儘管中國的南方已經很暖和了,但它們冬季會飛往更暖和的東南亞。

我能理解它們的行為,作為一名南方人,我冬天全靠一身正氣活著。

©Singapore Trivia

事實上,黑枕黃鸝還作為一種籠養鳥廣泛存在。據說最早流入新加坡的黑枕黃鸝就是1920年左右逃跑出來的籠養鳥。在1976年-1984年間發行的新加坡「Bird Series」紙幣中就印有黑枕黃鸝。另外,1991年新加坡發行的郵票中(Garden Birds系列)也有黑枕黃鸝的友情客串。

©Singapore Birds Project

黑枕黃鸝雄鳥雌鳥外形有些許不同。雄鳥的黃色非常均一,幾乎都是金黃色。它們的喙為粉紅色,有著黑色的翅膀和尾巴。有意思的是,它們的眼睛是紅色的,並有著濃厚的黑眼圈,黑眼圈從眼睛一直環繞到脖子後部。

以前我看過一本書,上面寫著,黃加黑的配色是最容易吸引人眼球的,所以經常被用作道路警示牌

©setn

不過相對於雄性黑枕黃鸝,雌鳥的頭部更偏黃綠色,上部羽毛也有黑色鑲嵌,也沒有濃厚的黑眼圈

©eBird

所以雄鳥常常質問雄鳥:「看你的黑眼圈,昨天晚上又去哪裡鬼混了?」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來。

然後雄鳥就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Aladdin

黑枕黃鸝有20個亞種,它們主要的差別在於羽毛顏色中黑黃的搭配有所不同。不過動物學家表示,根據這些顏色的變化推斷出黑枕黃鸝的進化和起源遠比我們想像中要更複雜。

另外,可能由於野外生存環境受限制,也有可能它們的顏色過於醒目,有資料顯示部分地區黑枕黃鸝大約只能活3.5年左右。

©eBird

黑枕黃鸝主要以昆蟲和果物為食。水果,漿果和無花果等它們都非常愛吃。它們一般在樹冠裡覓食,很少到達地面尋找食物,通常在葉片和樹枝中尋找蟲子和水果。它們還能從刺桐屬的大花中吸取花蜜。

©eBird

黑枕黃鸝屬於一夫一妻制的鳥類。繁殖期根據地點有所不同,平均為4月至6月。它們有很強的領地性,一般由雌鳥負責在樹叉上築巢,巢一般呈杯狀,並產下2-3個淺粉紅色帶有斑點的鳥蛋。

©josef hlasek

人們常說,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所以你看鳥類的巢打得結多麼精緻,非常值得我們人類學習。

©Pinterest

有一天,黑枕黃鸝在高速公路開車被交警攔了下來。交警詢問它黑眼圈那麼重是不是疲勞駕駛?它說冤枉。

交警又問它嘴巴那麼紅是不是酒駕。它支支吾吾。

所以交警給它貼了張罰單,並告誡他: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Artzine

黑枕黃鸝是個迷人的危險:

留言板~

相關焦點

  • 如何飼養黃鸝鳥,黑枕黃鸝,白冠噪鶥的餵食要點
    黑枕黃鸝黑枕黃鸝,英文名Oriolus chinensis,也有稱「黃鸝」、「黃鶯」、「黃鳥」等。分類上屬鳥綱,黃鸝科。主要分布於舊大陸溫熱帶地區,特別是東洋界,有2屬28種,我國有1屬5種。在我國分布於東部地區,由內蒙的東北部、東北、華北地區、往南直到廣東、雲南,西達陝西、甘肅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為夏候鳥;在臺灣、海南為留鳥。
  • 蘇州這條標語被《流浪地球》導演翻牌了…
    講真,今天蘇州路面還是有些溼滑的小魚不禁為明天首個工作日早高峰捏了把汗這裡提醒大家,就像咱們道路指示牌說的: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影片中反覆出現的人工語音「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注意安全駕駛,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怎麼樣?腦內循環了沒?第一次播出時,確實有著一種幽默感,但等到姥爺去世後,再響起這句語音,卻很容易戳中淚點。
  • 黃鸝鳴翠柳
    美麗的黑黃色鳥(黑帽黃鶯,黃鶯)棲息在樹枝上棲息在花園裡樹上的鳥(黑嘴黃鸝,黃鸝)黃色黑枕黃鸝 (oriolus 羊草) 在斯裡蘭卡黃鸝鳴翠柳巴爾的摩黃鶯棲息在哥斯大黎加拍攝。雄性布洛克的黃鸝棲息在樹枝上衣索比亞黃鸝(黃鸝莫納卡)。
  • 周志宏:「五一」出遊 健康第一條
    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給大家帶來「五一」健康出行提示:道路千萬條,健康第一條! (央視新聞客戶端4月29日)另據4月28日出版的北京晚報報導,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日前召開的第五十八次會議也特別強調,要確保「五一」假期安全有序。
  • 北京市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皮一下很開心
    萬萬沒想到,《流浪地球》剛上映沒幾天,蘇州、深圳等地都出現了「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的標語!而且,炸出一堆官博……《流浪地球》最火情節成為現實!春節期間,電影《流浪地球》火了!
  • 「科學放大鏡」春運道路千萬條,牢記安檢第一條
    人體X光安檢X射線對人體可不是那麼友好,但X光安檢也在安全範圍內,這種方式多用於高度懷疑人員或犯罪嫌疑人。X光車輛檢查用於邊檢,公安部門等。行李安檢器內的X光有可能危害人體安全,但需要非常大的計量。國家對X射線的普通人年累積照射計量是有規定的。這個計量如何達到?
  • 鳥的世界:大自然的歌唱家黃鸝,調教餵養的技巧
    這時相信大家知道小編要介紹什麼了吧,對小編今天要說的就是黃鸝。還有很多關於黃鸝的詩句小編就不一一解說了。黃鸝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歌聲圓潤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韻律、非常清脆,歌聲是極其優美,十分悅耳動聽。那接下來就跟著小編走進黃鸝的世界瞧一瞧!黃鸝屬於鳥類羽毛最鮮豔的,一共有31種,為中型雀類。
  • 《最強蝸牛》2020最新50條密令大全 最新50條密令是什麼
    導 讀 最強蝸牛最新密令有哪些,相信很多小夥伴都不清楚,那麼最新50條密令大家該如何輸入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的攻略內容
  • 大風強降溫消息 固原交警提醒您出行注意安全!
    大風強降溫消息 固原交警提醒您出行注意安全! 寧夏氣象臺 2021年1月13日大風天氣行車大風來臨,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減少開車、減少出行。要密切留意電視、廣播、報紙、網絡、微信等媒體發布的大風預警信息,遠離臨時工棚、危舊廠房、磚瓦房、低洼區域,臨時構築物、建築設備、腳手架、戶外廣告牌等危險區域,儘量減少戶外活動,留在室內。
  • 線索千萬條,全等第一條,看圖不仔細,唯有淚兩行
    線索千萬條,全等第一條,看圖不仔細,唯有淚兩行平行四邊形中的全等,往往隱藏於更多已知條件之中,四邊形的複雜度比起三角形來,要更上一層樓,找準已知條件描述的對象,認真仔細看圖,是解幾何題的關鍵。全等三個條件中,最難找的一條,一般都有線索可尋。
  • 兩公布一提示 | 大慶交警溫馨提醒:冬季道路光滑 謹慎安全行駛
    兩公布一提示 | 大慶交警溫馨提醒:冬季道路光滑 謹慎安全行駛 2020-11-08 0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全與法」圖解《道路交通安全法》
    交通法規,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制定的法規。最新修訂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充分體現了尊重人的生命,體現以人為本。
  • 哈爾濱東部地區5條道路今天通車
    18日上午,由哈爾濱市政府投資工程項目服務中心組織實施的哈爾濱東部地區長江路拓寬工程,以及華南四路、晶城一路、晶城二路、五洲動漫城-香坊南北路17(暫定名)等5條新建道路工程通車。此前,東部地區煉油路、千山路已完工通車。由此,主城區東部地區共7條道路順利通車。
  • 紅嘴相思鳥排名躍居第一
    前日排名第一的家燕退居第三位,而當時排名第19位的紅嘴相思鳥則躍居第一位。  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排在前十位的鳥依次為:紅嘴相思鳥、白鷺、家燕、黃腹角雉、環頸雉、灰胸竹雞、鴻雁、白冠長尾雉、喜鵲、畫眉。排在第11至第25位的鳥分別為:白鷳、普通翠鳥、金雕、紅腹錦雞、山斑鳩、雀鷹、燕隼、棕背伯勞、紅嘴藍鵲、原鴿、壽帶、黑枕黃鸝、戴勝、大斑啄木鳥、鸕鷀。
  • 袁隆平抖音一天粉絲數破千萬!第一條抖音將是這個內容
    昨日,在抖音平臺上一個開通不久的帳號,還未發布一條視頻粉絲數就突破千萬隻因這個帳號的認證是袁隆平!網友紛紛留言:果斷關注!那麼,在袁隆平發表第一條抖音之前,我們一起來探尋這條「拓荒人」之路。談拓荒人之前,還是要從袁隆平的「海水稻」說起。我國有15億畝荒蕪的鹽鹼地,其中約有2-3億畝具備改造成農田的條件。基於此,袁隆平提出了一個十年「小目標」:向一億畝鹽鹼地要糧,每年增產300億公斤糧食,多養活8千萬人口。
  •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第一章
    (2013年1月23日交通運輸部發布 根據2016年4月11日《交通運輸部關於修改〈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9年11月28日《交通運輸部關於修改〈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的決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規範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市場秩序
  • 勇立潮頭看雁塔|和空中「蜘蛛網」說拜拜 西安雁塔區百餘條道路...
    如果說地上建築、街道的整潔與否影響城市的「面子」,那麼城市上空密密麻麻、縱橫交錯的電線、電纜不僅影響市容市貌,還會帶來安全隱患。要提升城市環境面貌,「城市蜘蛛網」的整治工作是繞不開的重要一環。近年來,雁塔區以迎接十四運會和創文覆審為契機,大力推進「三改一通一落地」,著力提升城市品質。「雁塔北路是2020年西安市第一條電力架空線全面完成落地的項目。」
  • 日照有了第一條彩虹斑馬線
    本報9月13日訊(記者 徐豔 通訊員 張文忠 孟超) 9月12日,日照市第一條「彩虹斑馬線」在威海路與膠南路路口成功施劃並投入使用,這是日照交警直屬大隊繼「學生綠道」「學生禮讓手旗驛站」之後,助推日照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呵護平安幸福童年
  • 司機最怕的三條公路,一個在3500米懸崖無護欄,一個漲潮就會消失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這句大眾標語最近是經常出現在影視節目裡面,同時也是在提醒路上的司機們要注意開車時的安全保護措施。在正常的道路上只要不違反交通法律法規,也就不會出什麼大問題。首條公路是連接中國和巴基斯坦的的喀喇崑崙公路,這條公路是在亞歐板塊和印度板塊碰撞產生的破碎地帶。大背景是在上世紀的第二次巴印戰爭以後,巴基斯坦方面和中國政府進行了接觸,經過商討很快就達成了建設一條中巴友誼之路的共識。期間一共有兩萬多名工人和技術人員參與其中,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才宣告成功。
  • 地下穿越9條道路+4條軌道+3條河道!副中心這條大隧道迎重大...
    地下穿越9條道路+4條軌道+3條河道!>「9.2公裡長的隧道段,將成為全國最長的地下道路隧道、中國內地直徑最大盾構隧道。」在接下來的兩年多裡,盾構機將從京榆舊線北側的始發井出發——在地下深處由北向南穿越9條道路、4條軌道和3條河道,到達接收井,打通東六環改造工程的西線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