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棒一揮,動物不請自來。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種配色醒目堪比交通警告標誌的鳥類,它就是黑枕黃鸝。
©eBird
黑枕黃鸝(Black-naped oriole, Oriolus chinensis)是雀形目黃鸝科的中型鳥類,長約24-28釐米,比我們一般見到的黃鸝更黃。它們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常綠森林,山區森林和低地森林裡,從俄羅斯到中國臺灣再到東南亞都有它們的足跡。意外的是,它們還是一種候鳥,儘管中國的南方已經很暖和了,但它們冬季會飛往更暖和的東南亞。
我能理解它們的行為,作為一名南方人,我冬天全靠一身正氣活著。
©Singapore Trivia
事實上,黑枕黃鸝還作為一種籠養鳥廣泛存在。據說最早流入新加坡的黑枕黃鸝就是1920年左右逃跑出來的籠養鳥。在1976年-1984年間發行的新加坡「Bird Series」紙幣中就印有黑枕黃鸝。另外,1991年新加坡發行的郵票中(Garden Birds系列)也有黑枕黃鸝的友情客串。
©Singapore Birds Project
黑枕黃鸝雄鳥雌鳥外形有些許不同。雄鳥的黃色非常均一,幾乎都是金黃色。它們的喙為粉紅色,有著黑色的翅膀和尾巴。有意思的是,它們的眼睛是紅色的,並有著濃厚的黑眼圈,黑眼圈從眼睛一直環繞到脖子後部。
以前我看過一本書,上面寫著,黃加黑的配色是最容易吸引人眼球的,所以經常被用作道路警示牌。
©setn
不過相對於雄性黑枕黃鸝,雌鳥的頭部更偏黃綠色,上部羽毛也有黑色鑲嵌,也沒有濃厚的黑眼圈。
©eBird
所以雄鳥常常質問雄鳥:「看你的黑眼圈,昨天晚上又去哪裡鬼混了?」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來。
然後雄鳥就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Aladdin
黑枕黃鸝有20個亞種,它們主要的差別在於羽毛顏色中黑黃的搭配有所不同。不過動物學家表示,根據這些顏色的變化推斷出黑枕黃鸝的進化和起源遠比我們想像中要更複雜。
另外,可能由於野外生存環境受限制,也有可能它們的顏色過於醒目,有資料顯示部分地區黑枕黃鸝大約只能活3.5年左右。
©eBird
黑枕黃鸝主要以昆蟲和果物為食。水果,漿果和無花果等它們都非常愛吃。它們一般在樹冠裡覓食,很少到達地面尋找食物,通常在葉片和樹枝中尋找蟲子和水果。它們還能從刺桐屬的大花中吸取花蜜。
©eBird
黑枕黃鸝屬於一夫一妻制的鳥類。繁殖期根據地點有所不同,平均為4月至6月。它們有很強的領地性,一般由雌鳥負責在樹叉上築巢,巢一般呈杯狀,並產下2-3個淺粉紅色帶有斑點的鳥蛋。
©josef hlasek
人們常說,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所以你看鳥類的巢打得結多麼精緻,非常值得我們人類學習。
有一天,黑枕黃鸝在高速公路開車被交警攔了下來。交警詢問它黑眼圈那麼重是不是疲勞駕駛?它說冤枉。
交警又問它嘴巴那麼紅是不是酒駕。它支支吾吾。
所以交警給它貼了張罰單,並告誡他: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Artzine
黑枕黃鸝是個迷人的危險: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