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四溢,空氣混濁,石子亂濺的爆炸、血肉模糊的血腥場面,電影《第九區》毫不避諱地將這些畫面呈現在了觀眾眼前,一劑重口味的大餐填充著我們許久沒有滿足的視覺欲。而影片在恐怖畫面背後體現的卻是人性的考驗,儘管影片裡充斥著外星生物、飛船以及機器人,但觀眾很難將它看做一部科幻片…[我來說兩句]
《第九區》:殘忍畫面折射善良明明是對異族的排斥,明明是對外星人的驅逐,但《第九區》裡的人們都是那麼虛偽地掩飾了自己真面目,如同救世主一般出現在外星人面前,挨家挨戶地籤訂搬遷協議,打著維護「人」權的幌子變相排斥。在搬遷中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思想有著充分展示,主人公wikus在用武器掃射外星人時並沒有手軟,在拔掉外星人卵上的瓶子時並沒有心軟,而是獲得了更多的快感。一種虐殺,一種種族間的踐踏,完完全全地展示在我們的面前,強硬的手段逼迫外星人,讓我們了解人類內心的陰暗面,讓我們知道了人性的邪惡面。霸道地掠奪和不擇手段地毆打總是在腦中浮現,殘忍都似乎不足以形容他們。
看完《第九區》後,感觸極深,影片的重口味演繹出了別樣感觀效果,近似真實的畫面充斥著眼球,讓人們值得深思的是殘忍畫面的背後是人類的善性和惡性的激烈鬥爭。越是噁心的畫面卻越深深打動著我們的心靈,給我們的靈魂一次洗禮。善待每一個人,關愛每一個人,這些wikus最後的感悟或許值得我們挖掘自身,人性本善,當面對險惡時不要同流合汙.還原真實的本性,每一個人都能具有wikus的光輝形象,每個人都能在別人的眼中永垂不朽。活出真正的自己,多為他人著想,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有價值。…[查看全文]
辯論:《第九區》用科幻題材折射人性是否成功?《第九區》把戲劇化的情結和科幻結合,更加引人思考。在《第九區》中我們看到了太多在現實中人們不敢去正視的問題,種族歧視、貧富差距、人與人關係的異化。
《第九區》畫面噁心殘酷,讓人很壓抑,影片脫離現實,讓人很難入戲。導演要表達的太多,有些東西也就沒有分析透徹,用科幻題材反應現實問題很難讓觀眾引起共鳴。
票數:
票數:
「龍蝦」變身外星人
與許多科幻片一樣,《第九區》也在外星人身上大做文章,該片中的外星人相貌醜陋,長著魷魚須,身披「蝦殼」,「竹竿」身材,貌似咱們餐桌上的美味——龍蝦,而向來被各種影片塑造成擁有超能力的它們,到了這裡卻成了任由地球人欺負的難民,更出人意料的是,這群外星人最愛的食物竟是貓糧…[查看全文]
上演真人版變形金剛大戰
雖然只花費了3000萬美元,但《第九區》決戰不斷,爆炸不斷,給觀眾帶來了不小的視覺和聽覺震撼,特別是當男主角變異成為半人半蝦的怪物,並穿上「外星盔甲」與人類展開大戰的一幕,令人感覺上演了一場真人版的變形金剛,不同的是,眼前的這一幕則會令你更緊張,更加擔心主人公的生死,畢竟盔甲裡面,是活生生的人啊…[查看全文]
折射人性 發人深思
相比起有些電影一味的追求大場面,大製作,而忽略劇情和立意來說,《第九區》折射出來的人性,絕對能引發人的深思。片中的外星人們落難於地球,它們的友好並未能換來人類的友善,為了研究它們的超能力,人類不斷地折磨和追殺它們,充分展現出了人類對不同種類的防備和野性…[查看全文]
中國版《第九區》上演別樣精彩未曝光畫面演繹另類精彩
《第九區》作為科幻影片在多個方面體現了對傳統科幻影片的超越,給觀眾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在視覺衝擊力上。儘管以往的科幻片中外星人的形象也足夠讓人恐懼,但是真正展示外星人生活場景的影片就只有這部影片了。據悉,這部中國版的《第九區》添加了很多尚未曝光的畫面,這些畫面將延續這樣一種場景安排,持續的視覺衝擊將會為觀眾帶來更加深入持久的震撼…[查看全文]
最本真的配音重現美國風情
對於國外引進的大片,國語的配音非常重要。簡單的翻譯很容易做到,但要原汁原味的表現出電影原音的風格,與影片畫面和情感相適應就需要精心的準備和製作。據悉,這部影片由上海電影譯製廠負責譯配,該廠動用了17位最精銳的配音演員,經過長達10天的精心工作才譯製完成。中國版《第九區》在配音方面,很好的克服了這些困難,用最本真的配音重新了美國風情…[查看全文]
中國式的結局吊足觀眾胃口
影片的結局關乎電影的成敗,可謂是影片的點睛之筆。原版影片中維庫斯蛻變成外星大蝦在垃圾堆上擺弄一個鐵製玫瑰時的場景讓觀眾印象深刻,這個結局頗有悲悽之感,受到了觀眾的好評。但中國版的《第九區》不再延續這樣一種結局。或許維庫斯在飛船離開之前得到了及時的治療,或許大蝦父子在返航途中遇到了接應的飛船,或許外星大蝦們找回自己的武器和人類爆發了戰爭…[查看全文]
《第九區》在後現代語境中的精彩表現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我們既可以深入影片,窺探人類社會的種種,也可以跳出影片,來看電影這種藝術形式的發展突破之路。這些留給人們的思考的總結,也正是《第九區》成就其經典地位的原因。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