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存儲,已經是人們逐漸認識並接受的一項新技術,說是新技術,但是幹細胞已經不是「新人」。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和複製的能力,可以分化成多種細胞,從而達到修復組織細胞的作用,這在很多的研究學當中並不陌生。
幹細胞存儲是幹細胞治療的基礎,是幹細胞治療的必要環節。胎盤和臍帶當中含有豐富的幹細胞,所以現在很多機構都是通過存儲胎盤和臍帶來達到存儲幹細胞的目的的。那幹細胞到底是怎麼樣實現存儲的呢?
幹細胞存儲是將幹細胞從不同的人體組織中分離、培養以及檢測鑑定後,再凍存於-196℃的深冷低溫中,以便於在臨床需要時可以將幹細胞復甦用於治療疾病。看似簡單的幹細胞存儲,其實是有非常多的注意事項的。
首先從樣本的採集和運輸就是需要嚴格遵循標準的。正因為幹細胞是特殊的生物樣本,所以對於溫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在運輸過程中,溫度有很大的波動,會造成這份樣本的活性喪失。與此同時,對於微生物、病毒等檢測的環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一份幹細胞已經存在了汙染,那即時存儲起來,也是毫無用處的,而且還會汙染其他客戶的樣本,造成其他客戶的樣本產生了不可逆的損傷。幹細胞存儲的每個環節都十分關鍵,所使用到細胞分離和低溫保藏等技術設備以及操作流程對整體存儲質量至關重要。
就像疫苗一樣,細胞也需要輸入人體才能夠治療疾病。怎麼能保證用於治療的細胞是活的、同時是有效的細胞?對細胞處理和存儲的技術要求就更高了。用戶在做幹細胞存儲的決定時除了做好幹細胞知識的充分備課,還要充分考慮幹細胞存儲機構的服務能力,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例如資質認證、實驗室人員的配置、實驗室環境、樣本的運輸條件、實驗室配套設備水平、高效的細胞處理技術、以及臨床研發能力等。
如果一家企業可以同時獲得國際和國內的資質檢驗,可以充分說明,這家企業的技術和存儲環境過硬,達到國際標準。其次,要重視企業在幹細胞臨床轉化上的能力,單純的做存儲,門檻較低,只有發展臨床,與醫院合作解決真正的疾病問題,才能促進幹細胞行業的發展,這種能力也能充分體現存儲機構的實力。目前國內已經有成熟的幹細胞存儲機構,例如博雅幹細胞庫,是國內擁有同時通過國際AABB、澳大利亞NRL、和美國病理學會CAP三大國際認證及實驗室能力檢測。截止2019年,已經有超過7萬家庭在博雅幹細胞庫存儲了。此外,全球超過100萬家庭通過博雅的AXP®專利技術保存了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