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SEE基金會、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專家一行到大相嶺自然保護區...

2020-12-05 瀟湘晨報

近日,阿拉善SEE基金會副秘書長楊彪、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生態保護與自然教育高級項目經理蔣澤銀、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戴強等一行到大相嶺自然保護區考察大熊貓棲息地景觀恢復工作。

專家組一行實地考察了泥巴山及大相嶺大熊貓野化放歸區域項目試驗地,了解項目具體開展情況,並召開大熊貓棲息地植被恢復改造技術專家諮詢會。

諮詢會上,專家組聽取了相關報告,對前期大熊貓棲息地植被恢復及監測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對下一步改造、監測工作提出了更加科學、規範、具體要求。會議為總結提升大熊貓棲息地森林經營管理模式、有效促進大熊貓棲息地恢復、改善棲息地森林質量和景觀提供了更堅實的理論基礎。

【來源:市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孟曉林赴中科院成都分院調研
    12月28日,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孟曉林一行訪問成都分院,雙方就深化院區合作、謀劃新一輪戰略合作進行實地調研並座談。西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旦增倫珠、科技廳廳長赤來旺傑,中科院成都分院分黨組書記王嘉圖,三級職員、四川省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王學定,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崔鵬院士,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所長吳寧等領導、專家出席會議並交流發言。成都分院簡要介紹了中科院與西藏自治區科技合作概況。
  • 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分享會暨《大相嶺飛羽》《世界本來的樣子:唐家河鳥獸物語》圖書首發式舉行
    人民網成都10月17日電 (王波)今日上午,2020年天府書展開幕次日,「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分享會暨《大相嶺飛羽》《世界本來的樣子:唐家河鳥獸物語》圖書首發式」在文軒BOOKS九方店舉行。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工作人員、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處長諶利民、滎經縣大相嶺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監測股負責人付明霞、四川美術出版社副社長唐海濤分別作了精彩的發言和分享,活動由西南山地CEO巫嘉偉主持。大熊貓,世人皆知。那大熊貓國家公園又長什麼樣?
  • 紐約氣候行動峰會 阿拉善SEE向世界展示15年環保歷程
    會上,阿拉善SEE分享展示了中國房地產行業綠色供應鏈行動最新成果。這也是阿拉善SEE成立15周年之際,在國際舞臺展示中國環保公益機構的成長曆程及環保實踐成果。從2004年成立至今,阿拉善SEE已經走過15個年頭的環保歷程。
  • 「聚力重慶·鱘夢長江」阿拉善SEE長江鱘保護項目在渝啟動
    重慶項目中心的企業家會員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會員、知名學者、愛心人士齊聚一堂,回顧阿拉善SEE重慶項目中心過去一年工作,共同見證長江鱘保護項目啟動,並以「長江鱘保護」為主題,探討如何進一步推動長江上遊地區的生態保護與建設問題。
  • 成都生物所等揭示海拔梯度上溫度控制溼地甲烷排放規律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吳寧團隊在喜馬拉雅山脈南坡(尼泊爾境內)選取位於山麓和中山地帶的兩處典型溼地作為野外定位研究對象,開展了長期的溫室氣體排放監測,在已獲取的數據基礎上,分析發現了土壤溫度是影響溼地甲烷排放的關鍵控制因素。
  • 成都市市長王鳳朝調研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
    、市長王鳳朝一行來到中國科學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調研。  成都分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王嘉圖介紹了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的建設規劃和重點平臺項目,表示中科院充分發揮建制化優勢,正在加快集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交叉研究平臺等科技創新資源,對標科技創新中心,高質量建設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積極引進中科院優秀團隊和資源,打造全國領先的科研體系。中科院作為成都科學城的重要支撐,將為成渝科創中心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 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一行到訪廣田
    5月18日,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理事、合作夥伴及工作人員一行蒞臨深港國際科技園(廣田國際),舉行基金會在復工復產後的首次傳播委員會理事會議。基金會理事、廣田控股集團葉遠西董事長熱情接待了桃花源來賓一行。
  • 全國土地日|阿拉善沙漠大改造!這兒有你種的梭梭樹嗎?
    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的阿拉善,騰格里、巴丹吉林、烏蘭布和三大沙漠橫貫全境,一直被視為國內沙塵來源地之一,也是沙塵進入祖國腹地的主要路徑。全盟27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93%的地表為沙漠和戈壁,乾旱缺水、植被稀疏、風大沙多、生態環境脆弱,就是阿拉善的標籤。
  • 富豪扎堆傾金申請成立"四川大自然保護基金會"
    2010年12月,阿里巴巴的馬雲、百仕達的歐亞平、北京中坤的黃怒波、春華資本的胡祖六、上海復星的郭廣昌、老牛基金會的牛根生等共計16人,向四川省民政廳申請成立「四川大自然保護基金會」。他們執意要將至少5000萬元的真金白銀,投入不到10萬公頃的高山密林。他們彼此約定,回絕所有媒體,在一切還未落定之前,低調,低調,再低調。
  • 【生化】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孫媛霞研究員團隊和孫周通研究員團隊在支鏈酮糖生物合成方面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孫媛霞研究員帶領的功能糖與天然活性物質研究團隊,在研究醛縮酶催化酮與醛之間的碳碳連接反應基礎上,發現了一種醛縮酶具有催化酮與酮之間的羥醛縮合功能。該研究團隊與天津工業生物所孫周通研究員帶領的酶分子工程與工業生物催化研究團隊合作針對該酶的新功能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和解析,揭示了該酶催化機制;構建了體外多酶級聯催化體系,利用C1化學反應實現了以甲醛為原料製備支鏈酮糖,其轉化率達到86%;同時,以穀氨酸棒桿菌為出發菌株,構建細胞工廠,利用葡萄糖或者甘油合成支鏈酮糖的產量達到36.3 g/L。
  • 中科院鄧子新院士一行到安琪參觀考察
    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鄧子新院士、中國工程院徐建國院士帶領中國微生物學領域專家、學者一行到安琪公司參觀考察。 鄧子新院士一行參觀了安琪總部酵母廣場、生物產業園及展廳、酵母生產線、中試放大平臺,聽取了公司俞學鋒董事長關於企業經營發展情況的介紹,並饒有興致地了解了公司多款健康產品和電商業務。
  • 中科院院士王恩哥一行到工程熱物理所訪問交流
    中科院院士王恩哥一行到工程熱物理所訪問交流 2019-03-16 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3月1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恩哥一行到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訪問交流
  • 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一行訪問海南大學和中科院南海所熱帶海洋生物站
    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一行訪問海南大學和中科院南海所熱帶海洋生物站 時間:2020-01-09 來源: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
  • 姜清春與大自然保護協會一行到煙考察
    >   煙臺齊魯網12月1日訊(記者 盧偉霞)煙臺齊魯網記者從山東海洋與漁業局獲悉,為推進與中國開展海洋環境和可持續漁業方面的項目合作,2014年11月19-20日,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全球辦公室---全球可持續漁業策略部門主任卡門·芮文卡女士一行
  • 北京中醫藥發展基金會醫學專家委員會「硒與健康專家研討會」召開
    2019年5月10日,由北京中醫藥發展基金會主辦醫學專家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硒與健康專家研討會在京拉開帷幕。國醫大師金世元、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教授賴聲漢、北京同濟醫院院長吳大真、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秘書長常明等參加會議,會議由北京中醫藥發展基金會羅蘇東會長主持。
  • 中科院專家研製出鉻汙染修復磁性材料 可實現重金屬回收
    新華社合肥7月4日電(記者楊丁淼)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專家在六價鉻汙染治理的基礎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能夠在水體和土壤中實現重金屬的磁回收,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10家中國公益基金會獲獎---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深圳商報訊】(記者 鍾國斌)13日,中歐社會論壇和中國公益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生態文明與綠色轉型」研討會暨「中歐十佳綠蔭基金會獎」頒獎典禮在深交所舉行。阿拉善生態基金會等10家中國公益基金會獲頒「中歐十佳綠蔭基金會獎」,以表彰他們在推動節能減排方面的努力。 深交所總經理助理李輝表示,基金會可以更多運用PPP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