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早上8時,中央氣象臺發布每日天氣提示,稱今天白天到明天上午,本輪霧和霾天氣將進入最強時段,中央氣象臺已將預警等級提升至橙色,同時發布霾和大霧橙色預警。過去一天,華北中南部、黃淮北部以及陝西關中等地的霧和霾天氣持續發展發酵。為什麼霧霾遲遲散不去?為什麼偏偏就在我這個城市?
那麼霧霾到底是什麼引起的呢?
關於霧霾是怎麼來的,有關方面和專家竟莫衷一是。
以北京等地近期的重度霧霾為例,環保部門專家認為與採暖燃煤排放二氧化硫等汙染物密切相關。住建部門有關官員則認為,其主要原因是汽車尾氣,不是供暖。中國氣象局專家認為,主要是外來輸送。而北京市環保局不久前剛發布報告認為,霧霾成因中北京本地產生約佔七成。
不知道各位看清楚相關部門的解釋了嗎?環保部說是供暖引起的,直指住建部責任;而住建部又說是汽車尾氣引起的。
霧霾成因說法相互「打架」由來已久。以眾所關注的機動車與霧霾的關係來看,中科院研究員張仁健幾年前認為,汽車尾氣對北京PM2.5的貢獻不足4%;但北京相關部門則認為,機動車排放、燃煤和工業生產位列前三。更有專家甚至認為,連「廚房做飯」都是導致霧霾的重要原因,引起爭論。
對於成因推來推去,很難不讓公眾認為是想要撇清霧霾和自己的關係。這樣的態度不免讓民眾更加擔憂。
小編查了一下世界環境汙染最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分別是比利時的馬斯河谷煙霧事件、美國的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美國多諾拉煙霧事件、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其中,標粗的五起事件都是空氣汙染帶來的災難,但是成因卻不太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