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築張拉膜結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作為21世紀建築結構業發展的主流,是最具有代表性和充滿前途的建築形式,其透光性能良好的優勢,又能節約能源,以其獨有的優美曲面造型,簡潔,明快,剛與柔,力與美的完美組合,呈現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給建築設計師們提供了更大的想像和創造空間。
張拉膜結構通過拉索將膜材料張拉於結構上而形成,是由穩定的空間雙曲張拉膜面、支承桅杆體系、支承索和邊緣索等構成的結構體系。張拉膜結構由於具有形象的可塑性和結構方式的高度靈活性、適應性,所以此種方式的應用極其廣泛。

而不同類型的膜材篷房高頻熱合機生產廠房與倉庫,其尺寸都比較規則,因而可採用膜結構並加以定型化,商品化,對於急救災或災後重建也十分有用。
近年來在籃球、兵乓球、羽毛球田徑等比賽的體育場中,越來越多的挑篷都採用膜結構,甚至在我國的農貿市場也可以大力推廣。

在改造其他建築物的同時,膜結構可以憑藉自重輕的優點,來代替傳統的屋蓋,以及搭設臨時用房,有效地擴大了空間的面積。
從1997年至2001年,五年內我國建造的膜結構達37萬噸;2003年建造的膜結構約18萬噸;2005年、2006年建造的膜結構分別超過33和40萬噸。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的舉行,以及各種類型的展覽館建設,使得我國迎來了膜結構建築的發展高峰期,這幾年間我國膜結構建築的建造規模擴張非常迅速,無疑這會是給我國帶來新的概念和先進的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