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當你在動物園玩耍,你可能看到過獅子睡覺、老虎假寐,但卻不曾見到長頸鹿睡覺。事實上長頸鹿每天的睡眠時間可能只有2個小時不到,大多數時間都是站立著的。這不免就讓人想到一個問題:長頸鹿擁有龐大的身軀,每天卻只需要睡兩個小時,同為生物的人類為何不行?
人為什麼要睡覺?
睡眠是一種適應性行為,目的是在24小時中的某個時段內限制生物機體的活動,進而節約能量。節約能量對於新生兒來說尤為重要,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幼兒總是擁有時間更長的睡眠,一是為了減少能量消耗,二是睡眠狀態時的呼吸更輕,天敵無法及時發現。當生物的機體和運動能力趨向成熟後,睡眠時間自然會隨之減少。
睡覺的另一個作用是抗氧化,睡眠時間長短就意味著機體代謝程度的高低,而代謝率更高也意味著更高程度的抗氧化。在生物睡眠過程中,許多蛋白質開始合成,其中就包括抗氧化必需的蛋白質。
如果人類也只睡兩小時
人體是臺精密的儀器,只有睡眠時間充足,才能讓這臺機器運行得更加順暢。如果人類也像長頸鹿那樣只睡兩小時,將導致一系列的後果。
首先身體代謝會降低,通俗地講,你會發現自己既吃不下去,也無法順暢的排洩。再過段時間,你的記憶力可能也會變差。運動能力也將下降,更容易感到疲憊。並且發育也將受限,研究表明,如果剝奪了初生動物的睡眠權利,身體機能的發育會比正常睡眠的動物更加緩慢,尤其是視覺系統的異常,比如近視(動物也會近視)。
長頸鹿睡眠時間是進化的結果
而長頸鹿之所以每天只睡兩個小時,是因為睡覺會讓它們面臨危險。尤其是草原上生活的長頸鹿,通常是腦袋靠著樹枝,站著睡覺。只有站著,它的要害才不會受到攻擊,獅子也大多不會攻擊站著的長頸鹿。但長頸鹿也需要進入深度睡眠,這時它們才會躺下來休息,大約會持續二十分鐘的世界。但不要小看這短短的二十分鐘,長頸鹿如果在此時遇到危險,可能連站起來的機會都沒有。
不僅是躺著睡覺,長頸鹿站起來也要花費數十秒甚至一分鐘,所以對它們來說,減少睡眠時間是為了保證自己能夠生存下來。其實不僅是長頸鹿,很多食草動物的睡眠時間都不長,比如鹿和羚羊的睡眠時間也是兩小時。而食肉動物睡眠時間要更長,獅子一天甚至可以睡20個小時。這是因為植物的能量級別很低,食草動物需要更多的進食時間來獲取足夠的能量。
所以,雖然同是生物,但人類的睡眠時間永遠也不會像長頸鹿那樣,畢竟二者根本不是一個能量級別。
提問:有人說,人類之所以能睡得更久,是因為人類終日都在不停地思考,而動物卻不會,你認同這個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