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病了需要看醫生,獼猴桃樹生病了怎麼辦呢?
「以前我只能砍了。」
楊凌湯家村異香園農場負責人湯長琪差點兒就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費盡心思種下的幾畝「臍紅」紅心獼猴桃,本指著賣個好價錢,但因為獼猴桃樹染了潰瘍病,果園基本上全軍覆沒。
「砍了再嫁接,第二年得病再砍,再嫁接……你看到的這些細杆杆樹,都是得了潰瘍病後砍了好幾遍的。」2020年12月29日,楊凌的室外溫度凍得人伸不出手,冷風「呼呼」刮著,湯長琪縮著脖子,站在自己園子裡感慨,「本該盛產果實的年份,純投入,沒產量,一年損失好幾萬元。想放棄的心比今天的冷風還要冷。」
剪枝毀樹、刮皮塗藥、挖坑加肥……湯長琪用了無數辦法,也沒能阻止獼猴桃樹不停生病流膿。也不只是在湯長琪的園子,這個病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都是獼猴桃安全生產的頭號大敵,流行廣、損失大。
「幸好遇見了『大救星』黃老師,按照她給我開的『處方』,2021年我的果園就要煥發新的生機了!」湯長琪嘴裡說的「大救星」,正是在他身後查看樹勢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黃麗麗。
△2020年12月29日,黃麗麗教授(左二)在果園指導病害防治
「老湯你看這個位置,就是之前發病的位置,現在就是防病的重點。噴淋以後藥會流下來,皮皮縫縫裡就都能防護。」「老湯,你剪枝的時候不要用84消毒液,要用酒精擦拭剪刀。」……黃教授一邊拿刮刀刮開樹皮查看樹幹裡的發病情況,一邊叮囑湯長琪各種注意事項。
講臺、實驗室以外的黃教授,腳上的鞋子常常沾滿泥土。多年來,她帶領團隊紮根果園,誓與獼猴桃樹潰瘍病「決戰到底」。黃麗麗團隊研究發現,獼猴桃樹潰瘍病是由細菌引起的病害。他們率先找到了獼猴桃樹潰瘍病在我國主產區的發病流行規律,改「被動治」為「主動防」。
△黃麗麗的新年寄語
黃教授告訴自己的學生,科研要圍繞生產中的問題,科研的成果要讓農民聽得懂學得會能操作,效果才會令人滿意。
「採果後、落葉前作為防病關鍵時期,用藥液噴淋或塗刷樹幹2次防控枝幹潰瘍。開花前、開花後全樹噴藥2次防控花腐和葉斑。」湯長琪笑呵呵地說,「多虧黃教授的指導,我們比過去提前防了5個月左右。這個細菌天冷了繁殖更迅速,因而防控更重要!2021年我發展產業更有信心了!」
近三年,在黃麗麗教授團隊的帶領下,獼猴桃樹潰瘍病防治技術在全國已累計應用185萬畝(次),獼猴桃枝幹潰瘍發病率穩定控制在3%以下,綜合應用防治效果超過85%,總增收節支15.21億元。在陝西,獼猴桃產業每畝平均防控成本下降22%。
向左滑動試試→
向左滑動試試→
向左滑動試試→
向左滑動試試→
到頭了,別滑了!
監製:賀 輝
審核:吉 燕
責編:胡小衛
編輯:武思佳
來源:陝西日報
作者:齊 卉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