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線上「望聞問切」,中藥「海外飄香」——深圳中醫海外抗疫記
在尚無西醫特效藥和疫苗的情況下,中醫藥獨特的中國思維以及其包含的整體觀、治未病等思想成為國內防控新冠疫情的一大亮點,在本次抗疫的主戰場,與西醫結合打出了漂亮的「組合拳」。然而,在旅英中醫師謝明的堅持下,他終是開啟了他的中醫療程,誰知,中醫卻不是「慢郎中」,兩天後,Michael的睡眠逐漸好轉,十天症狀就已基本消失,並且沒有出現任何併發症。△旅英中醫師謝明。
-
【最美科技人】陳平:中醫抗疫 仁心仁術
2月11日,陳平終於接到醫院領導的電話,通知他帶領醫院醫護人員加入廣西赴湖北(十堰)抗疫醫療隊,第二天奔赴前線。陳平的愛人是一名護士,平時工作繁忙,兩人聚少離多。同為醫護人員,陳平的愛人深知湖北疫情的兇險。面對妻子憂心的臉龐,陳平安慰道:「我搞中醫呼吸系統疾病10多年,萬一我不幸感染,相信有能力把自己治好!我在湖北前線抗擊疫情,你安心在南寧工作吧。」
-
世衛組織無視中醫藥巨大作用,誰在向世界隱瞞中醫抗疫真相?疫情...
但在這樣高級別而又重要的新聞發布會裡,很遺憾,我們沒看到任何有關中醫的消息!現在中國抗疫成功了,他們又認為「中國提供的數據不透明」。對於新冠肺炎,西醫沒有特效藥,這是全世界醫學界公認的。這些西方媒體因為不了解中國抗疫成功的中醫中藥巨大作用,所以恰恰忽略了或者說是被「蒙蔽」了一個重要是事實,那就是:中國中醫的三藥三方,卻是最好的特效方案。
-
臨床療效是評價中醫優勢的金標準(一線抗疫群英譜)
從1月25日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就率領第一支國家中醫醫療隊奔赴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至今,黃璐琦和他的團隊仍在武漢抗疫一線。目前黃璐琦和他的團隊在為已出院的患者配恢復期的中藥,並給予指導,形成了一套完整改善肺功能的方法和技術,患者症狀明顯減輕,改善率達到70%,患者回訪效果滿意。
-
來自羅馬尼亞的感謝信——謝謝揚州中醫寄香囊、組群幫助抗疫
據悉,為幫助羅馬尼亞人民與當地華人共同抵禦疫情,揚州市中醫院不僅寄去抗疫香囊、口罩、抗疫中藥顆粒劑等防疫物資,還共同組建中醫抗疫微信群和WhatsApp群(類似微信的APP),指導羅馬尼亞人民與當地華人如何做好居家防疫。
-
中醫科學院院長回答抗疫問題,中藥是不是安慰劑!
中醫能治好我,我就是活生生的證據。「說中藥是心理安慰?理解有誤,身處疫區才能有感受!」兩個月前,中國抗疫決戰時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寥寥數語回復《中國科學報》後,便斷了聯絡。會後,他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回應了外界對中醫藥在此次抗疫治療中的種種質疑。《中國科學報》:我們都知道中醫是因人施治的,給大規模人群用一樣的方子可行嗎?黃璐琦:《素問》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
-
探訪「壯鄉故宮」廣西忻城莫土司衙署
探訪「壯鄉故宮莫土司衙署被譽為「壯鄉故宮」。楊志雄 攝 發布時間:2017-03-03 08:37:58 【編輯:李泊靜】 探訪「壯鄉故宮」廣西忻城莫土司衙署
-
紮根壯鄉的新時代優秀黨代表——記全軍典型、武警廣西總隊柳州...
2017年12月29日 08:09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李賢 李國闖 編輯:覃鴻圖 紮根壯鄉的新時代優秀黨代表
-
...最美】抗疫路上保安人,「硬核力量」守健康 ——記保衛科陳建忠
【青醫·最美】抗疫路上保安人,「硬核力量」守健康 ——記保衛科陳建忠 2020-07-24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響「壯鄉浪漫遊」品牌
如今,這個坐落在大石山區的古老縣城,因有被譽為「壯鄉故宮」的莫土司衙署、連片薰衣草莊園、紅水河七彩畫廊、神秘湖的獨特風情等風光,備受國內外遊客青睞。去年,全縣接待遊客由2010年的67萬人次增加到280.7萬人次,旅遊收入由2010年的2.42億元增加到16.4億元。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
「壯鄉故宮」忻城莫氏土司衙署五十年興衰
「壯鄉故宮」忻城莫氏土司衙署五十年興衰 2008年12月11日 01: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來賓十二月十日電 題:「壯鄉故宮」忻城莫氏土司衙署五十年興衰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當年我爺爺的生活,哪能跟我現在的生活相比!」
-
董瑞榮獲北京市「抗疫先進個人」
9月29日上午,北京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北京康益德中西醫結合肺科醫院董事長兼院長董瑞被評為"抗疫先進個人",以表彰他在抗擊新冠肺炎 疫情中所做的重要貢獻。
-
邊東,在非洲施展中醫藥抗疫優勢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受國家委派馳援非洲抗疫工作,獲得剛果(金)衛生部、剛果(布)衛生部抗疫榮譽證書,河北省衛健委、外事辦抗疫榮譽證書,所屬的中國(河北)援剛果(金)抗疫醫療專家組獲得全國抗疫先進集體。6月12日,經過三十多天的連續奮戰,河北省中醫院腎病二科副主任醫師邊東終於圓滿完成了援助剛果(金)的國際使命,踏上了祖國的土地。
-
古老天琴從壯鄉登上世界大舞臺
每當壯鄉人輕輕撥動琴弦,富有民族特色的唱詞伴隨著古老的琴音緩緩流出,時而婉轉悠揚,時而輕靈飄逸,令人陶醉其中。 日前的一次文化活動中,記者與龍州天琴非遺傳承人李海燕不期而遇,聽她聊天琴是如何從最初的藏在「深閨無人識」,到唱響國內外大舞臺,其間又走過了怎樣的傳承之路。
-
廣西忻城莫氏土司衙署,探訪你未知的「壯鄉故宮」
不僅如此,這裡還藏著一座「壯鄉故宮」, 是中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壯族土司建築物。 這座土司衙署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尋這座神秘的「故宮」 莫土司衙署 這座神秘的「壯鄉故宮」就是莫土司衙署,位於廣西來賓忻城縣城關鎮翠屏山北麓。
-
廣西忻城莫氏土司衙署,《劉三姐》莫老爺的原型,被譽為壯鄉故宮
始建於明萬曆十年,是全國僅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長的古建築群,被譽為「壯鄉故宮」。雖然只是一個3a級景區,但是也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看一看這歷史最長的土司衙署,感受一下中國的古建築群。俯瞰之下的土司衙署,讓人們再次感受到了這裡曾經的雄霸一方。忻城莫氏土司,始祖莫保,在明代的時候被罷官,攜帶一家兒女來到這裡。在清朝的時候,莫氏土官獲世襲,一統忻城天下。
-
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情鐫刻岐黃心
從抗瘧到抗疫,青蒿素精神代代傳 2020年12月31日,屠呦呦研究員工作室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揭牌。呦呦初鳴、向醫而行、矢志尋蒿、中國神藥、享譽世界,38平方米工作室整潔簡樸,引人回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我是組長,我有責任第一個試藥。」以屠呦呦研究員為代表的一批中醫藥人為尋找抗瘧藥物艱苦奮鬥的畫面觸人心弦。
-
「耕石記疫 以藝抗疫」石家莊印人的「雕蟲」小記
在這非常時期,各行各業的人們以自己的行動默默付出,攜手抗疫,共克時艱。莊裡的篆刻家們也積極響應,用金石篆刻記錄當下,創作藝術作品,弘揚正能量,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役加油鼓勁。策劃人:趙工、成君參展作者(按姓氏筆畫排序):馬軍、王新民、王昭、尤帥、成君、劉路軍、劉小平、劉曉東、李國良、趙工、秦鋒、臧振利
-
蔡傳慶:探尋中醫智慧 服務「一帶一路」
世界需要以完全不同的視角,來重點研究中醫的傳承和智慧,並致力於將其用於維護全人類的健康。因為千年歷史的中醫藥,是中國健康養生經驗的積累與實踐,是獨一無二的智慧。——尤利婭·季莫申科8月23日烏克蘭前總理、祖國黨主席季莫申科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且病情嚴重,24日晚接受呼吸機治療。
-
張伯禮:這次抗疫,增強了我們對傳統醫藥信心
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上張伯禮院士指出——這次抗疫,增強了我們對傳統醫藥的信心本報記者 張蓋倫12月8日,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主旨報告環節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張伯禮走上臺,講起了他熟悉的話題——「中醫藥抗疫」。最近,張伯禮在疫情初期的一張照片感動眾人。今年2月份,張伯禮率領中醫「國家隊」進駐武漢方艙醫院。因為過度勞累,他膽囊炎發作,在武漢接受了微創膽囊摘除手術。術後沒幾天,因為要開疫情研討視頻會議,張伯禮怕同事擔心,拿出衣服穿在病號服外,遮住病號服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