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數位相機都設計了LCD顯示屏,在按下快門後,可以隨時查看照片成像是否清晰、曝光是否合適、色彩是否正常……非常便捷!但是實際拍攝中,眼睛的瞳孔會隨現場亮度的變化而變化、不同相機的顯示屏亮度也不一樣,所以很多場景是無法單純通過顯示屏來判斷曝光是否合適的,因此我們就需要一個量化的曝光水平顯示,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藉助與直方圖了。
直方圖,是一種二維統計圖表,它的兩個坐標分別是統計樣本和該樣本對應的某個屬性的度量。照片的直方圖其實就是反映照片暗部、中間調、高光信息分布量的柱狀圖表。直方圖中橫向坐標軸是從暗到亮的過度,縱向坐標軸是從低到高的顯示像素的密集度,通過直方圖可以看到照片信息在暗部、中間調、高光的分布量。
下面我們先來看幾張圖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圖一的大部分信息都分布在左側(暗部),看片子嚴重曝光不足;圖二的大部分信息就集中到中間調附近了,片子看起來曝光比較正常,影調也顯得比較豐富;圖三的大部分信息都分布在右側了,甚至在白場的位置有峰值,看片子明顯曝光過度。
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一張曝光合適的片子所呈現出來的直方圖應該是峰值在中間,中間高兩邊低。
假如峰值在兩側,那就意味著照片對比強烈、影調不夠豐富,有死黑和白色溢出。比如逆光下拍攝的片子。
無論什麼樣的直方圖,沒有好壞之說;實際運用中,我們需要把直方圖和照片結合起來看,才能夠正確的依據直方圖來判斷照片曝光是否合適,單純看直方圖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比如下面這個直方圖,僅從信息分布上看,這個片子似乎嚴重曝光不足:
但是實際上這是一張弱光環境的片子,這樣的效果正是我們想得到的效果,因此這個直方圖是合適的。
了解直方圖不但可以幫我們判斷曝光是否合適,還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運用向右曝光原則。所謂向右曝光,是指在保證需要的高光不溢出的前提下,適當加大曝光量,讓直方圖的信息儘量往右靠。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暗部的曝光更加充分,讓數碼感應器捕獲更多的暗部信息,後期調整畫質損失相對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