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聯艾渝對話B.I.G創始人Bjarke:城市科技與建築藝術定義城市...

2020-12-06 中國網科學頻道

12月2日,特斯聯創始人兼執行長艾渝與B.I.G建築事務所創始人Bjarke Ingels在全球最大科技峰會Web Summit上就全球城市智能化的全新樣式與標準進行了一場特別的線上對話。作為城市智能化領域的先鋒和城市設計領域的鬼才,艾渝同Bjarke分別從城市科技及建築藝術的角度討論了下一代城市的全新標準並對城市智能化的未來進行了再定義。

12月2日艾渝和Bjarke在Web Summit討論城市智能化未來

未來,以特斯聯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為代表的下一代智能城市將是城市科技、建築藝術、人文情懷的縱深交互。城市不再是一座座僅具有單一物理觸感的建築疊加,依託全新一代ICT技術的底層架構,智能城市將是具有自我迭代、自主升級能力的智能城市生命體。

以下為對話實錄的精華:

1、特斯聯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建成後將帶給人們哪些不同於與以往的東西?

艾渝:作為城市智能化發展的高階形態,特斯聯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的核心發展目標是通過技術來保障城市中的每個人在可負擔的範圍內,都有平等的機會享受最佳城市體驗。在過去,普通人想獲得「予取予求」的城市體驗,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在智能城市發展的初級階段,貼心和定製化的服務可能只局限在少數的場景以及少數高端人群當中。現在,通過AI CITY的落地,我們期望用技術去彌合場景銜接不順暢和機會與資源錯配帶來的不平等,最終為每個人提供同樣優質的城市服務。體驗提升+機會均等是我們對AI CITY不同於以往的期待。

AI CITY的城市體驗提升首先體現在對每天至少8小時的城市公共生活的改造。在AI CITY架構中,依託於大量的傳感器和其他物聯網設備,整個城市的數位化程度達到了90%,城市會實時地產生和收集各種數據。以環境監測和治理為例,AI CITY可以收集城市不同區域的溫度、雨量、溼度、汙染程度等信息,並將所有信息集中分析,優化解決方案,為城市汙染治理提供及時的決策輔助。之於個人,AI CITY將使得身處其中的人們與城市形成更好的互動,推動城市空間環境自我調節以使人們獲得更好的體驗。

AI CITY將通過對個體的識別,以一次登錄,多點識別的方式為每個城市居民提供千人千面的城市服務。在AI CITY,由於技術的升級,整個城市的資源和服務體系將處於統一調度實時反饋的狀態,每一個人都是VIP,每一個人都會被貼心地照料到。設想這樣一個場景:即便你第一次來到AI CITY,城市的各項基礎通行設備會在你靠近時提供無感通行,在咖啡廳,機器人會為你端來溫度和口味合適的咖啡,在餐廳,不同國籍和區域的客人會看到不同的菜單推薦,而所有的基礎服務都將通過一個基於AIoT技術的統一城市平臺發出,為每個人輸出無差別的優質城市體驗。我們期待,AI CITY將是一個極具可塑性的,服務於每個人的「變形金剛」。

2、為什麼選擇在今年發布特斯聯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下一代城市「AI CITY」的核心架構是怎樣的?

艾渝:過去20年,ICT技術的迭代變化讓我們感受到了技術對於人類生活的改變。我們經歷了網際網路時代向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轉變,而站在5G、IoT和大數據等全新一代ICT技術架構升級的今天,完整的城市智能化方案讓城市孕育出全新的智能生命體,讓城市進化如同一部智慧型手機和智能汽車的升級改變。同時,建立在底層技術成熟基礎上的智能城市一體化解決方案也更具普適性和實操性。特斯聯自身通過近9000個智慧場景解決方案的規劃和實施,沉澱了大量的資源和經驗,這也讓我們在2020年推進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顯得更加得心應手。

特斯聯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的核心架構由城市實體和硬體、城市軟體、以及城市生態三部分構成。其中「城市實體和硬體」指的是城市本身以及城市中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及智能設備;「軟體」主要指的是智能城市作業系統,可以類比為城市級別的OS系統,它可以連接城市中的各種軟硬體,成為城市的基礎底座;第三是城市生態,可以聯想為城市級的「App Store」,包括智能停車、智慧能源、自動駕駛、智慧零售等一系列垂直解決方案都是根植在這個生態中的各種「應用」。而所有這一切融合在一起,就是我們定義的AI CITY,它仿佛一個巨量的、城市級別的智慧型手機或者智能汽車,通過內部三大核心架構之間彼此精密配合,環環相扣,為全體居民呈現出非同與以往的城市體驗。AI CITY是為數位化而生,為未來而生的,我們希望通過AI CITY向人們傳達全新的生活方式。

3、AI CITY被認為是全新一代的智能城市,它究竟「新」在哪裡?

艾渝:無論是底層架構還是運營機制乃至終端硬體,AI CITY都具有創新性甚至超前性,其中100%機器人友好社區和城市遠程升級OTA(Over The Air)是我認為的兩大亮點。首先,整個AI CITY將是100%的機器人友好社區,在可預見的未來,機器人將會在城市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當我們在設計AI CITY的時候,建立並規範了機器人標準,使其與整個城市相融合:多兵種機器人可以在AI CITY中自由穿行,並通過自身所攜帶的傳感器收集多維城市信息並反饋,同時,AI CITY還通過機器人平臺的架設促進了機器人在園區內實現自動駕駛。這一設計是特斯聯的獨創和首發,與當前世界上所有既有的建成社區都截然不同。同時,當我們在設計AI CITY的時候,我們採用了OTA遠程升級的技術架構,這使得整個AI CITY具有了生命力,是一種全新的物種。

OTA使得智能城市可以實現實時自我更新和迭代。城市自身通過不斷的數據收集、分析和反饋,進行自我學習,不斷提升綜合性能以應對當前城市發展落後於實際生產生活需求的矛盾。打一個簡單的比方,如果把特斯聯AI CITY比作一部智慧型手機的話,OTA就意味著城市能夠實現底層作業系統的迭代以及應用軟體的更新補漏。人們通常有這樣一個印象:一臺iPhone或者特斯拉使用超過5年後,無論從功能還是形態都與之前的普通手機或汽車截然不同,通過遠程升級,成為了一臺全新的智能設備。而城市OTA也與之相似:城市將自主收集數據,完成升級,並不斷從中自我學習,這使得AI CITY無論在城市結構還是建築設計乃至運營機制方面都與過去的城市完全不同。

4、AI CITY的設計靈感來自哪裡?體現了什麼樣的設計思維?

Bjarke Ingels:AI CITY是多種技術彼此融合的藝術品。而融合的最終結果是使人工智慧城市由理念變為現實。以全世界首個AI CITY範本特斯聯人工智慧城市「雲谷」為例,我們正在將物理空間和理念空間融合,讓城市變得具有感知和主觀能動性。

我們作為建築領域的一份子,很榮幸能夠和特斯聯這樣在世界範圍內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的領導者一起合作。我們希望以參與AI CITY設計的形式參與到構建人類未來的偉大行動當中。我們嘗試打破建築的室內和室外之間的區隔。當整個城市變得敏銳和可感知的時候,城市將可以「傾聽」人們內心的需求,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城市可以感知有人來了,各種門禁會提前開門,這樣人們就不必再去找門禁卡來刷卡。在AI CITY,你將會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城市能夠主動識別你,並且主動為你提供服務。最終,你將獲得更明顯地無縫銜接的城市體驗。

通過雲谷的建設,我們試圖將大自然元素重新帶回到都市當中,並使自然元素與人們的工作體驗融為一體。作為特斯聯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的全球首個範本,我們在設計雲谷時,充分考慮重慶當地的地勢特色,構建了新的「山」和「谷」,其中在「谷」的部分,我們設計了特斯聯的辦公區,我們在那裡預留了很多空間和接口以促進進一步的功能拓展。在「谷」中我們規劃了機器人博物館和機器人公園,將包括機器人在內的所有自動駕駛設備視為一種「移動元素」使其融入城市的基礎架構中。因此,綠色生態和自由移動是我們一切創新的源泉。我們期望人們在AI CITY看到一個由AI增強並支持的非常自然和具有動感的城市。

相關焦點

  • 特斯聯艾渝:城市科技與建築藝術定義城市智能化新標準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2月2日,特斯聯創始人兼執行長艾渝與B.I.G建築事務所創始人比格·英格斯(BjarkeIngels)在全球科技峰會Web Summit上就全球城市智能化的全新樣式與標準進行對話,雙方分別從城市科技及建築藝術的角度討論了下一代城市的全新標準並對城市智能化的未來進行了再定義
  • ...艾渝與B.I.G創始人Bjarke城市智能化全新樣式與標準進行了線上...
    12月2日,特斯聯創始人兼執行長艾渝與B.I.G建築事務所創始人Bjarke Ingels在全球最大科技峰會Web Summit上就全球城市智能化的全新樣式與標準進行了一場特別的線上對話。
  • 艾渝受邀Web Summit全球科技峰會,剖析城市智能化未來前景
    ,與全球超過10萬名科技領域的創業者、投資人、政府首腦及行業意見領袖一起,分享城市智能化帶給人類社會的改變。艾渝受全球頂尖科技峰會Web Summit邀請剖析城市智能化未來前景Web Summit被譽為全球科技界的風向標,是當前全球規模最大、擁有最多頂尖演講者的超級科技盛事,素有"科技極客的達沃斯論壇"美譽。
  • 艾渝受邀WebSummit全球科技峰會,剖析城市智能化未來前景
    特斯聯創始人兼執行長艾渝受全球頂尖科技峰會Web Summit邀請,將於北京時間12月2日晚10點深度剖析城市智能化的未來前景,並將全球首座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搬至線上,與全球超過10萬名科技領域的創業者、投資人、政府首腦及行業意見領袖一起,分享城市智能化帶給人類社會的改變。
  • 艾渝受邀出席Web Summit全球科技峰會,剖析城市智能化未來前景...
    ,並將全球首座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搬至線上,與全球超過10萬名科技領域的創業者、投資人及行業意見領袖一起,分享城市智能化帶給人類社會的改變。艾渝受全球頂尖科技峰會Web Summit邀請剖析城市智能化未來前景  一直以來,Web Summit
  • 領銜「智慧城市」:特斯聯科技獲工信部2016年度物聯網解決方案大獎
    10月31日,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期間,特斯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特斯聯科技」)榮獲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2016年度物聯網解決方案大獎,位列「智慧城市」類解決方案第一名。同時獲得本屆「年度物聯網解決方案」大獎的有京東智能、阿里雲、騰訊、艾拉物聯、中科曙光、聯想集團等知名企業。
  • 從建築藝術中看見淄博的城市理想
    當代藝術史家傑克遜曾說過:「當我們想起任何一種重要文明的時候,有一種習慣,就是用偉大的建築來代表它」實景圖  在J STUDIO建築創始人兼首席建築師蔡捷先生看來,>淄博的城市客廳,擁有傳統與現代交互著的豐盈界面、擁有重現淄博城市多元活力的區域地標、還擁有商業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佳體驗;而且還是不乏有張力、吸引眼球的建築形象,是被時代銘記的城市地標,是能望見未來淄博城市美好生活的微縮演繹。
  • will.i.am用科技打造潮牌新寵BUTTONS耳機
    起初will.i.am希望通過創立BUTTONS品牌將時尚和科技融合起來,讓人們藉由與眾不同的產品去表達自我 。在will.i.am眼中,科技並不一定是冰冷無趣的電子產品,科技產品不僅需要具備強大的功能性,外觀也要美觀時尚,完美契合用戶的日常著裝風格,一樣可以表達自身的個性、態度和精神,做到有趣有靈魂,而不是將產品和風格割裂對立,will.i.am理解的科技產品,更像一個充滿未來時尚特徵的潮流配件。will.i.am通過智能可穿戴品牌BUTTONS打造「將音樂戴在身上」的概念。
  • 荷蘭建築事務所MVRDV聯合創始人韋尼·馬斯:建築傳遞城市氣質
    荷蘭建築事務所MVRDV聯合創始人韋尼·馬斯:建築傳遞城市氣質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4 18:57:25
  • 城市的進程標杆丨ZUZEUM多功能藝術中心
    ZUZEUM Multifunctional Art Center / Annvil由專築網小R編譯來自建築事務所的描述:Zuzeum是波羅的海藝術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位於一個工業區域之中,其發展很好地推動了拉脫維亞首都裡加的城市進程。Text description provided by the architects.
  • 聚焦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 藝術讓城市更時尚
    「藝術+科技」精品展位驚豔亮相2020藝博會以「藝術讓城市更時尚」為主題,除在雲平臺呈現一場可看展、可直播、可諮詢、可招聘的線上繽紛藝術大餐外,更在線下精心布置了一臺驚豔十足的「藝術+科技」時尚大秀。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裡,就是要推動藝術與城市,與生活,與產業,與民生,與教育的對話。」在她看來,藝術與城市對話,不僅在於提升城市的形象,更在於可以促進城市發展。「提到巴黎,人們會馬上聯想到羅浮宮,它是一座藝術之都,在藝術之都我們不僅能體會到過去的歷史文明,傳統的展示,更能體會到當下的時尚氣息。青島要建設我們國家最美的時尚之城,就要用藝術裝點城市,用藝術鑄魂城市。」
  • 城市夜景亮化工程_照明的定義與內涵
    城市夜景亮化工程_照明的定義與內涵,燈飾包含了城市功能照明和城市景觀照明的雙重內容。住建部下發的文件,明確了城市照明的含義,即城市照明是城市功能照明和景觀照明的統稱,主要是城市範圍內的道路、街巷、居住區、橋梁、隧道、廣場、公園、公共綠地及建築等功能照明和夜景照明。
  • 藝術介入理想城市,點亮常德文化新地標
    香港匯創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呂達文致辭藝術設計策展人,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副主任、策劃總監曾輝在現場接受藝術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我把常德稱之為一個慢城市,它是有著一種慢生活態度的城市。第一板塊「EUA城市藝術生態」主題論壇,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藝術介入聯合發起人趙力擔任主持,藝術家隋建國,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李振宇,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建築學院景觀系主任、藝術介入聯合發起人丁圓分別以《藝術實踐如何融入日常,並與城市生活發生密切關係》、《空中讀城如讀詩》、《沒有圍牆的美術館-代官山和立川案例分享》為題進行主題演講。
  • 繼北上廣深後,一座「鯉魚跳龍門」的城市,成功晉升為新一線城市
    如果你問年輕人想去哪裡發展,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北上廣深,因為這幾個城市都發展特別快,科技水平也比較高,很多人都願意去那邊創業、淘金,是不是其他的城市就不好呢?也並不是這樣,但想要短時間超越這幾個城市難度是很大的了,然而,國內有一座城市新晉升為了新一線城市。
  • 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立體城市:未來中國」建築與藝術跨學科論壇
    :未來中國_開幕現場_MVRDV作品《中國山》     (2009年10月15日,北京)繼「山水——綜合藝術視界中的自然生態」之後,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將攜手北京萬通立體之城投資有限公司,隆重推出「綠色藝術計劃之二」——「立體城市:未來中國」。
  • 藝術的「上海時間」|景觀設計師眼中的「城市即展場」
    本期對話的是上海市政總院景觀院院長鐘律,作為「景感空間」理論的提出者,她認為,城市設計應當從空間特徵、自然和文化氛圍以及各種感知存在出發,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城市即展場」。 後世博十年,濱江見證了美術館的勃興。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⑦|景觀設計師眼中的「城市即展場」
    本期對話的是上海市政總院景觀院院長鐘律,作為「景感空間」理論的提出者,她認為,城市設計應當從空間特徵、自然和文化氛圍以及各種感知存在出發,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城市即展場」。後世博十年,濱江見證了美術館的勃興。「藝術空間成為濱江岸線重生的重要推動力,面對大眾的藝術文化活動是一次對於建築空間、公共藝術、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的整合,是記憶與現在的耦合,是瞬間與永恆的邂逅。」
  • 翻開」城市想像力」,滿京華集團《M LIFE》雜誌首刊正式發布
    深圳市滿京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宋志遠,趣城工作室創始人、主持設計師、詩人、策展人、建築師張宇星,肅木丁建築事務所創始合伙人紀嘯林,小庫科技COO、聯合創始人楊小荻,握手302藝術空間合作創始人、人類學博士馬立安,藝術家張丹燕等多位文化、建築及藝術行業意見領袖出席活動,以「在地深圳觀生活」為主題展開關於深圳本土生活的進化與未來想像。
  • 科技自立自強 我們要這樣幹!
    科技驅動創新助力數位化經濟和產業智能化升級特斯聯科技集團創始人兼執行長艾渝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 遠洋集團走出建築窄門 用「建築健康」定義城市更新
    作為今年的大熱詞,城市更新是不少房企轉型的一個大方向,不過相較於其他業務,城市更新有著更高門檻,對開發運營的要求更高、更複雜。城鎮化進入中後期,一二線城市中心區域的招拍掛機會變少,城市更新的需求上升。通過參與城市更新項目,開發商可以獲得城市中心區域的開發機會,並助力推動城市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