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04 18:57:25
每經記者 謝陶 每經編輯 杜毅
「成都這座城市充滿了現代和古典的元素。我看到許多建築正在拔地而起,體現出城市蓬勃的生命力。」荷蘭頂級建築事務所MVRDV的聯合創始人韋尼·馬斯(Winy Mass)表示。韋尼·馬斯曾多次到訪成都,見證了這座城市的飛速變化。
11月4日,由英國《Monocle》雜誌與成都傳媒集團聯合主辦、《每日經濟新聞》承辦的成都「品質生活論壇」正式拉開帷幕,來自藝術設計、生活時尚、建築等領域的專家齊聚蓉城,共話一座城市的品質生活建設。
韋尼·馬斯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人性化建築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韋尼·馬斯作為歐洲知名建築師,同時也是一名城市化領域的專家,他參與過中國許多大城市的城市化項目。比如,此前韋尼·馬斯就率領團隊參與杭州京杭大運河旁的改造項目,將運河旁老舊的工業產業區,進行新的功能區劃,逐步轉變成為城市居民區。
「如果是開發商得到這樣一片土地,(出於利益最大化)他們肯定會修建很多塔樓,這並不是一種好的利用土地資源的方式。我觀察到,目前,中國很多城市規劃者仍然是採用比較傳統的方式。」 韋尼·馬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韋尼·馬斯說:「我認為房子應該變得更加有趣和性感,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傳遞城市的精髓和氣質,以此來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質。譬如,我們之前參與了鹿特丹的藝術改造,我們打造了一片藍色屋頂,讓每戶居民都可以在自己的屋頂上建造出一個充滿想像力的空間。」
韋尼·馬斯 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同時,韋尼·馬斯認為:「我們應該多使用小的建築空間,區隔化設計,採取化大為小,化繁為簡的設計理念,讓建築自然地融入環境,服務於居民的生活。這樣的建築物更加具有人情味,這樣社區也十分人性化,可及性也高。」
此前,韋尼·馬斯曾參與的首爾規劃項目,就試圖通過各種綠色的親近自然的設計理念與手段,改變這座工業城市的灰色底色。
成都建築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
杜甫草堂、青羊宮、太古裡、金融城雙子塔、歐洲中心,從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築到充滿未來感的現代建築,無處不彰顯著成都這座城市的建築多元性,也折射出這座城市細膩豐富的生活品質。
近年來,成都不斷加大對於傳統建築的保護和傳承,同時以開放的心態包容不同風格、不同理念的現代建築。韋尼·馬斯認為:「建築的本質就是滿足城市不同群體的需求。」而成都的建築無論是從文化性、審美性、多元性上都能滿足不同人群。
記者了解到,上月底,成都為了發展傳承天府文化,深入實施《成都市歷史建築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條例》,進一步增加全市歷史建築保護數量,公布了新一批的歷史文化建築。截至目前,成都全市歷史建築數量已達到229處,第十五批歷史建築保護建議名錄共有41處。
除此之外,成都也特別重視培育現代建築文化,通過凝聚國內國外的建築設計力量,提升城市品質生活。10月29日,成都錦城公園國際建築設計競賽全球招募正式開啟,將邀請全世界的頂尖設計師來設計錦城公園的7座建築單體,藉由國際性的賽事來表達城市與建築的共生關係、為廣大居民營造更為宜居的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