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最大的恆星是什麼,最大的星系是哪個,但是最大的星系團是誰呢?可能還有好多同學不太清楚,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迄今為止,最大的星系團,是由NASA的斯皮策望遠鏡和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經過拍攝,科學家從2.5億個天體中發現的,遠在85億光年外,目前它只有一個名稱,(MOO)J1142+1527。
該圖中心的紅色斑點便是星系團中央的星系
這是人類目前為止在這麼遠的地方發現的最大的天體結構。天文學家認為,它是宇宙中存在的五個最大的天體結構之一。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一星系團實際上是它在85億年前的模樣,85億光年之遙,也就意味著該星系團形成要比地球早很多,也可以說,該星系團存在時,太陽系還沒出生呢。
星系團通常由上千個星系組成,而每個星系中又分別含有上千億顆恆星。隨著更多的星系加入其中,星系團會慢慢變得越來越大。
就我們所知,星系團從宇宙誕生之初就開始形成了,在這一理論基礎上,這一星系團將是當時宇宙中質量最大的五大結構之一。
由於光需要經過一定時間才能傳到地球上,因此我們所看到的遙遠天體實際上已經是它們過去的樣子了。例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一星系團——名為大規模稠密體
(MOO)J1142+1527,實際上是它在85億年前的模樣
而在光線從遙遠的星系傳到地球的過程中,由於宇宙膨脹,光線的波長會被拉長,即出現譜線紅移現象。這也正是斯皮策望遠鏡和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發揮其作用的地方。
對於紅外線空間望遠鏡來說,從宇宙中挑出遙遠的星系就像從櫻桃樹上挑出熟透的櫻桃一樣簡單。在由斯皮策望遠鏡拍攝的紅外線照片上,這些遙遠的星系呈紅點狀,顯得十分突出,而離我們較近的星系顏色則偏白。
天文學家先是梳理了一遍由WISE衛星給出的「名單」,在其中尋找遙遠星系團的候選人。2010年至2011年間,WISE共列出了數億個天體,範圍囊括了整個星空。
接下來,他們再用斯皮策望遠鏡將範圍縮小到200個最有意思的天體上,這項任務名為「WISE發現的遙遠行星系」(Massive and Distant Clusters of WISE Survey)。
雖然斯皮策天文望遠鏡無法像WISE一樣觀察整個天空,但它卻可以看到更多的細節。
經過斯皮策望遠鏡和WISE衛星的強強聯手,科學家成功地從2.5億個天體中找到了宇宙中最大的星系團。
在他們的觀察中,MOO J1142+1527星系團無疑是最奪目的結構之一。
根據毫米波射電研究聯合陣列望遠鏡(CARMA)傳回的數據,科學家通過計算得出,這一星系團的質量是太陽的一千萬億倍,無論是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來說,它都是人類已知的質量最大的星系團。
根據科學估計,宇宙形成之初能有這樣質量規模的星系團並不多,而MOO J1142+1527就是其中之一。
該星系團,由萬有引力將幾千個星系束縛在一起而成,而每個星系都包含幾百億個恆星,總質量大概相當於1千萬億個太陽。
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它還會不斷吸納新成員,變得越來越大。
未來幾年內,科學家還會利用斯皮策繼續觀察其他1700多個星系團,看有沒有更大的,從而研究它們在極端環境中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