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磁共振技術的持續發展對生命科學、醫藥、材料等多學科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相關學科的快速發展,對磁共振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方需求的碰撞下,核磁共振(NMR)、電子順磁共振(EPR/ESR)、磁共振成像(MRI)等不同分支的磁共振技術也逐漸「百花齊放」;DNP、超高轉速固體核磁、液相色譜核磁聯用等各種新的技術和應用層出不窮,為磁共振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其應用範圍跨越了物理、化學、材料、生物等多個學科。
對我國而言,近年來磁共振技術的發展一直備受關注,很多研究工作贏得世界的認可。但是,在儀器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方面與國外還有一定的差距,如何通過進一步加強與國外的開放交流進而促進我國磁共振產業的發展是一個值得大家深思的話題。
為了促進和加強國內外磁共振工作者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儀器信息網、北京波譜學會、《波譜學雜誌》將於2020年6月9-10日聯合舉辦「第四屆磁共振網絡會議」(iConference on Magnetic Resonance,簡稱iCMR 2020)」。點擊立刻報名》》》
在內容方面,本次會議開設了磁共振(MR)新技術及其應用、核磁共振(NMR)技術及其應用、順磁共振(EPR/ESR)技術及其應用、磁共振成像(MRI)技術及其應用四個專題,更大範圍涵蓋了波譜相關技術及應用,共計安排了11位專家報告,並吸引了布魯克、日本電子、國儀量子、紐邁分析、青檬艾柯等國內外的知名企業參與。
而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會議邀請到了清華大學寧永成教授分享其八本書的故事。非物理專業出身,如何深入理解和應用磁共振波譜?屆時,寧永成教授和楊海軍高工的專家對話環節或將讓您醍醐灌頂。
會議全日程
磁共振(MR)新技術及其應用(6月9日)
— 我要報名 —
核磁共振(NMR)技術及其應用(6月9日)
— 我要報名 —
順磁共振(EPR/ESR)技術及其應用(6月10日)
— 我要報名 —
磁共振成像(MRI)技術及其應用(6月10日)
— 我要報名 —
會議詳情請點擊》》》
特別驚喜:為了提高磁共振工作者工作和學習的熱情,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會議交流環節,本次會議還特別安排了抽獎環節,將從積極提問的參會者中抽取幸運者,送出主辦方精心準備的禮品(小度智能音箱、京東卡)!
掃碼報名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