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軍中「女漢子」,軍事訓練場上,都留下她鏗鏘、奮鬥的足跡。她是軍中「花木蘭」,衛勤保障任務,都留下她美麗、拼搏的身影。她是軍中「好姐姐」,負責新訓期間,都留下她暖心、感人的鏡頭。她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又有哪些成長經歷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她的強軍風採吧!
第一年被評為優秀士兵,第二年光榮入黨,第三年當新兵班長。她叫李英,一個來自「攻堅勁旅」勤務保障營的醫療救護員。入伍前,她是一名在讀大學生,從小就喜歡運動,身體素質不錯。徵兵的時候,一名幹部對她說:「女兵在部隊可是每天都要跑3公裡的,你這身板能行嗎?」當時信心滿滿她回答:沒問題!
可是當她到了部隊,第一次站在三公裡的起跑線上時,她才發現自己當時有多麼不知天高地厚。雙腿像灌了鉛似的,每邁一步都如同千斤重。好不容易挨到終點,等到的卻是「不及格」的結果。她的自信心被擊的粉碎,入伍前的種種美好願望似乎都正在離他遠去,她的情緒低落到了極點。這時候,班長找到了她,對她說:「李英,我知道你現在很累,既來之則安之,穿上了這身軍裝,就要對得起它,遇到問題不要輕言放棄,軍人的字典裡是沒有困難二字的!
從小到大一直很要強的她,被班長的一番話給激活了,提高軍事素質沒有捷徑,只能靠一點一滴的刻苦訓練,別人跑3000米,她跑5000米,別人跑一個3公裡,她跑2個。當時每個新兵營都知道有一個訓練不要命的女兵叫李英。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最後新兵下連前的考核,她的成績全部達到優秀。用她的話說,當兵就要能吃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收穫成長和進步!
入伍前她學的是護理,下連時,她被分到了旅醫院,成了一名衛生員,每天的工作是給病人配藥扎針。但是,她以前只在人體模型上練過針,沒有參加過實習。她扎的第一個病號是一名幹部。當時,她心裡一直打鼓,扎針的手也在顫抖,越緊張越扎不上,最後,還是班長替她扎了針。
那天晚上她輾轉反側,如果這是在炮火連天的戰場,我面對的是一個掙扎在生死邊緣的重傷戰士,沒有班長的幫助,沒有過硬的專業素質,我還有機會給他扎第二針、第三針嗎?我還能幫他脫離生命危險嗎?通過這件事,她看到了自己專業素質上的差距。從那以後,她投入到了更加刻苦的專業訓練中去。老班長們對她真心幫帶,針扎不好,他們會主動給她當模擬病號,急救器材不了解,班長們給她耐心講解並手把手教她如何操作……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專業素質突飛猛進!
2014年,組織上推薦她去旅裡帶女新兵,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她先是一陣激動,但激動過後,她立刻有些發怵了,從來沒帶過新兵,能帶好她們嗎?儘管開始有些犯愁,但任務來了,就要頂得上去!協理員看到她難為情的樣子,立馬給她加油打氣:「李英,你不是號稱女漢子嗎?加油,我們相信你能行!只要你用心去帶她們,一定可以帶好。」領導的鼓勵讓她又找回了自信,她迫不及待地接受了此次挑戰!
用她的話說,以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但現在,作為一名新訓班長,她要操心的不僅僅是自己,更重要的是新兵們,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她充當的角色太多了:狠心的教官、知心的姐姐、耐心的老師……帶新兵的幾個月裡,她收穫的不僅僅是軍事素質上的提高,還有思想認識、表達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收穫濃濃的戰友情。新訓工作結束後,她所帶的班被評為先進班,個人也被評為優秀新兵班長。
戰場只論輸贏、戰士不論男女。無論是男兵女兵,首先都是戰鬥員,只有平時過得硬,才能戰時打得贏!她就是這樣一位永遠不服輸的衛生尖兵,屬於她的強軍風採,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