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之後的大廈將成為高檔酒店 Niccolo Hotels,造價高達 78 億港幣,計劃於今年早些時候開業。
位於香港中央區紅棉路的美利大廈(The Murray),由現實主義建築師 Ron Phillips 設計完工於 1969 年,憑藉其獨特的三層樓高拱廊和嵌入式窗戶而聞名。
這座大廈曾是不少政府部門的辦公之處,也被視作是 70 年代香港流行的摩登風格的象徵。它簡單有序的白牆設計表現出了謙厚氣質,外牆即結構的系統在一眾玻璃幕牆的現代建築中格外突出。基於香港炎熱氣候設計的凹陷式窗洞可以避免太陽直射,這種超前的設計手法直到 1994 年才獲得了建築物能源效益獎的認可。
圖 thenewstand
隨著 2011 年添馬艦大樓落成,政府部門逐步遷入,美利大廈開始閒置。由於它位於中環的核心地段,因而後來被列為「活化中環」項目之一。儘管比推倒重建的費用要高很多,但香港政府仍然希望這棟大樓可以被改造成新的用途繼續在城市中生存下去,因此要求必須保留建築外觀,僅對內部進行改裝。
九龍倉旗下企業在 2013 年以 44 億港幣的價格收購了美利大廈的活化項目,並請來了著名的 Foster+Partner 建築事務所進行改造設計,翻新之後的大廈將成為高檔酒店 Niccolo Hotels,造價高達 78 億港幣,計劃於今年早些時候開業。
由福斯特建築事務所香港分布的 Colin Ward 和倫敦分布的 Armstrong Yakubu 領導團隊設計,美利大廈的改造工作主要圍繞著保留和創新兩部分展開。
建築師大致保留建築的外觀,顧客將穿過宏偉的拱廊步入酒店大堂。這棟 25 層高的建築內部改造成了 336 間客房及套房,並配備會議廳、餐廳和露臺酒吧等,還把屋頂改造出了一個擁有花園的宴會廳。
受益於原本的建築內部平面沒有柱子支撐,客房的設計擁有極高的自由度,因而呈現出了開放式的布局。房間內部的裝修走的是時下流行的優雅簡潔風,為了突出物料本身的質感,並未加入多餘的飾面,黑白雲石地板搭配拋光金屬材質,同時還加入了手工玻璃等工藝元素。
此外,為了消除原先政府大樓的威嚴感,對外展示開放、友好的氛圍。建築師保留了拱廊及廊前巨大的紅棉樹,設立一個透明、溫馨的臨街入口,並將建築周圍的場地進行景觀美化,形成了一個公共太極區域。
拱廊入口
客房內部
屋頂
目前,這座酒店已經開放網站預訂。1 月 15 日的房間價格為 4000 港幣起,相比之下,臨近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四季酒店的最低房價為 5100 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