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光學先鋒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12-05 第一財經

昨天,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布,將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兩名「量子光學」領域的先鋒——法國科學家塞爾日·阿羅什(Serge Haroche)與美國科學家大衛·維因蘭德(David Wineland),以獎勵他們「提出了突破性的實驗方法,使測量和操控單個量子體系成為可能」。

塞爾日·阿羅什和大衛·維因蘭德各自獨立發明和發展了測量及操控單個粒子的方法,並且在測量和操控時能夠維持粒子的量子力學性質,這種方法此前曾被認為是不可能做到的。

塞爾日·阿羅什現年68歲,為法國量子物理學家,曾先後任職於巴黎第六大學、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以及法國高等師範學校,主要的研究領域是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學,為量子光學的主要領域腔量子電動力學的研究做出過重要貢獻。1996年,他在與同事合作實驗時,發現了量子相干性。

他說,當諾貝爾的評審給他打來電話,通知他得獎時,他正與妻子在外散步。「我當時正走在街上,電話打來時我旁邊正好有一個長椅,所以我可以坐下來接電話,」阿羅什在接受媒體電話採訪時說,「消息來得太突然,殺了我一個措手不及。」

同樣68歲的大衛·維因蘭德,是美國物理學家,1970年於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任職於科羅拉多州博爾德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局(NIST)物理實驗室,1990年獲美國物理學會頒發的戴維森·傑梅爾原子與表面物理學獎,2007年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他們二人的發現,使得在觀察量子粒子的時候可以不再對它們產生破壞,這無疑為量子物理學的實驗打開了新的篇章。

兩位獲獎者都在量子光學領域裡研究光和物質的基本相互作用,這個領域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他們的突破性實驗方法使得整個研究領域邁出了建立新型超快量子計算機的第一步。

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從1901年開始負責頒發。每年於12月10日,即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以隆重的儀式在斯德哥爾摩的音樂廳裡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為了表彰在物理學領域有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的人。

今年的獎金為每人8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

這次諾貝爾物理學獎項的得獎大熱門——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於7月4日宣布他們發現了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玻色子的粒子,但無緣該獎項。

歷史上曾有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朱棣文、崔琦、高錕六名華人獲得這個獎項。

史上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是德國的科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Wilhelm Rontgen),正是他發現了X射線。至今為止,該獎項的獲得者已經累積到了194人。

相關焦點

  • 美、法、加科學家分享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6位華人曾獲此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前頒111次 207人獲獎自1901年至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項已經頒發111次,其中,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這6年未頒獎。在207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中,僅有2名女性。
  • 揭秘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3位獲獎者履歷!看看他們到底有多牛
    乾明 一璞 李根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剛剛,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1999年,Mourou獲得IEEE David Sarnoff獎。2004,他獲得IEEE LEOS量子電子獎;2005,獲得Willis E. Lamb雷射科學和量子光學獎。
  •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歷屆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2日電 據外媒消息,北京時間2日下午,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因在雷射物理學領域的奠基性工作,獲得此獎項。作為根據諾貝爾遺囑設立的五大獎項之一,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百餘年的歷史上,有著諸多優秀的獲獎者。
  • 科學至高獎「諾貝爾物理學獎」為何從未涉足力學領域?
    自1901年以來,縱觀歷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從未涉足過力學領域,這其實與力學的學科特徵有關。這些領域之間本身也會存在著交叉,比如量子力學與基本粒子,基本粒子與宇宙學。從結果來看,基本粒子的相關研究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寵兒,它包括基本粒子的預測、發現、模型、應用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楊振寧的獲獎研究(1957年)宇稱不守恆定律就是預測基本粒子的。
  • 神奇黑洞,跟「上帝粒子」、引力波、量子光學終於圍成諾貝爾物理學...
    新聞多一點:諾貝爾物理學獎近10年獲獎者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頒發給兩個領域的科學家,其中,加拿大裔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的獲獎理由是他在物理宇宙學領域的理論性發現;而瑞士科學家米歇爾·馬約爾與瑞士科學家迪迪埃·奎洛茲則因「發現了圍繞其他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 朱隸文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教育背景:1970年畢業於羅徹斯特大學,獲數學學士和物理學學士。1976年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工作經歷:1976-1978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後研究。1978-1983任電磁現象研究貝爾實驗室研究人員。1983-1987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貝爾實驗室量子電子學研究部主任。1987-至今史丹福大學物理和應用物理教授。
  • 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觀點專家:3位獲獎者為人類研究天體物理開闢新領域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主席戴維·哈維蘭德給予獲獎者高度評價:「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物體之一」。■ 連結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3根據諾貝爾網站信息,在所有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中,包括3位女性,分別是居裡夫人瑪麗·居裡、美國物理學家瑪麗亞·梅耶和2018年獲獎者唐娜·斯特裡克蘭。
  • 世界欠中國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一半頒給了但是,世界欠中國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欠一個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觀測到正電子,實驗發現反物質的中國人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教授曾經評論:「要不是他在30年代對正負電子湮滅發現做出的巨大貢獻,我們就不可能有正負電子對撞機,也就沒有今天的物理研究。」他就是趙忠堯。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研究黑洞獲獎
    196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1992年畢業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1994年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並開始研究黑洞,她的研究涉及使用高空間解析度成像技術,例如凱克望遠鏡的自適應光學系統,來研究恆星形成區域和銀河系中心被稱為射手座A *的超大質量黑洞。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次頒獎是在1901年,迄今為止共有215位獲得該獎。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上帝粒子」、引力波、量子光學等研究者都曾獲獎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公布了獲獎者,這次頒發給了黑洞發現者。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
    原標題: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上帝粒子」、引力波、量子光學等研究者都曾獲獎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公布了獲獎者,這次頒發給了黑洞發現者。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芭蕾舞者變成探索宇宙奧秘的先鋒!
    值得一提的是,蓋孜是有史以來第四位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學者。百年回眸: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自1901年起一年一度頒發。很多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發明和發現都促進了科技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基本事實:以下是有關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些基本數據:1901至2019年間,共授出113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 三位日裔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迄今已有22名日本人獲諾獎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物理學獎於今日揭曉,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因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赤崎勇,日本工程學、物理學家,曾任松下電器研究員,現任名城大學終身教授、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近10年得主及成就都有哪些?
    中新網10月6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因黑洞研究方面的貢獻,德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因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方面,共同分享這一獎項。
  •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上帝粒子」、引力波、量子光學等研究者都曾獲獎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公布了獲獎者,這次頒發給了黑洞發現者。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共頒發過114次,共有215名科學家獲得過該獎項,其中包含4名女性科學家。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及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以表彰其在雷射物理學領域取得的突破性貢獻。2017年,雷納·韋斯、巴裡·巴瑞斯和吉普·索恩因引力波探測研究獲獎。2016年,英國科學家大衛·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麥可·科斯特利茨,因在理論上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而榮獲該獎項。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近10年得主及成就都有哪些?
    中新網10月6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因黑洞研究方面的貢獻,德國科學家當地時間6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德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貢獻在諾貝爾寫於1895年、要求設立五大領域獎項的遺囑中,物理學是他最先提到的領域。諾貝爾要求物理學獎被授予「在物理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 PUP作者喜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與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的賴因哈德·根策爾 (Reinhard Genzel) 以及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愛德莉亞·蓋茲 (Andrea Ghez) 共同分享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其在天體物理學方面的發現。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3.66萬美元,彭羅斯獲得獎金的一半。
  • 諾貝爾物理學獎:1990年至今,這就是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史
    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物理學獎將頒給「在物理學領域做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除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外,諾貝爾物理學獎每年都頒發一次。以下是近30年來獲獎者的完整名單。
  • 了解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語:Nobelpriset i fysik)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首次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甄選委員會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頒獎典禮於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並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獎 。
  • 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 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一百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 113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