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油田細化頁巖油開採技術 撬開效益開發「閥門」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長慶油田隴東國家級頁巖油示範區。(資料圖) 張佔聰 攝

中新網蘭州4月18日電 (高展 張佔聰)長慶油田第二採油廠通過實施「快速補能、穩壓生產、均衡洩壓、合理悶井」等一系列穩產技術,有效支撐了頁巖油高效開發。隴東國家級頁巖油示範區內日產油已達到1080噸,較去年底每天淨增油180噸。

頁巖油規模開發建設,已成為長慶二次加快發展的主要力量,也是隴東千萬噸能源基地建設重要支撐。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長慶油田採用「大井叢、立體布井和大規模細分切割改造工藝」,實現縱向多小層動用,有效提高了初期單井產量,實現頁巖油從「不可能開發」到「高效、規模」建產,穩步推進「國家級頁巖油百萬噸示範基地」的建設工作。

長慶油田第二採油廠技術人員現場攻關技術難題。 張佔聰 攝

長慶油田第二採油廠地質研究所副所長董文魁說:「頁巖油依靠體積壓裂的改造模式可實現初期高產,但開發早中期的穩產技術政策仍處在試驗探索階段,開發後期的能量補充方式也尚不明確。同時頁巖油注採輸矛盾突顯,嚴重製約快速上產,要實現頁巖油的平穩有序高效開發還需要合理規劃。」

頁巖油是「磨刀石」中的「磨刀石」,開發難度大,穩產難度更大。穩產沒有經驗可循,需要技術人員的創新探索。

「我們在悅34區域探索頁巖油穩壓生產試驗,合理優化生產流飽比,開發一年平均單產依然保持在15噸/天以上,實現了頁巖油初期高效穩產;在裡151區域探索合理悶井試驗,單井平均返排率下降3.5%,排液周期下降13天,減少無效液量707方。」長慶油田第二採油廠地質研究所水平井管理室主任付春波說。

如今,長慶油田通過對儲層有效動用、合理單井產量、能量補充方式等一系列難題的攻關探索,頁巖油開發已實現了由「快速建產」向「建產與穩產並重」的轉變,頁巖油最終採收率也得到有效提升。

「對於技術人員來講,頁巖油穩產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取得了頁巖油單井產量高、開發效益好等成果。」談到頁巖油持續穩產和效益挖潛,長慶油田採油二廠地質研究所所長李小軍自信地說。(完)

相關焦點

  •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國內最大頁巖油示範基地實現規模效益開發
    在「技術+管理」雙輪驅動下,國內最大頁巖油示範基地實現質量效益雙提升。鄂爾多斯盆地頁巖油資源量佔盆地總資源量的25%,是長慶油田未來最現實的接替資源。長慶頁巖油的含油儲層極其緻密,主要滲流喉道半徑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直徑的1/30,被稱為「磨刀石中的磨刀石」。
  • 長慶油田頁巖油開發取得重大突破!
    (慶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劉易萌 石強 鎮原臺 杜毅)「十三五」期間,長慶油田在傳統油氣資源開發的基礎上加快頁巖油開發力度,頁巖油開發取得重大突破。實現原油開採連續7年穩產5000萬噸,在甘累計生產原油3878.8萬噸,累計生產天然氣7.85億方,累計實現工業產值1065.73億元。
  • 長慶油田探索鄂爾多斯盆地頁巖油高效開發模式
    這是長慶油田繼建成全國陸上最大水平井平臺華H60平臺之後,再次刷新單平臺水平井井數的全國紀錄,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  據頁巖油項目組經理吳志宇介紹,該平臺首次創新「一隊多機」組織模式,將以前需要4支鑽井隊的工作量優化成1支鑽井隊承擔,現場工作人員、設備設施管線大大減少,為頁巖油規模效益開發再創新路徑,為國內油田高質量開發頁巖油提供了成熟的整體開發方案。  作為長慶油田二次加快發展的最現實接替資源,如何實現頁巖油規模效益開發,在低油價形勢下顯得尤為關鍵。
  • 長慶油田公司慶城油田勘探開發重大成果情況介紹新聞發布會實錄(文...
    三、管理創新全面提升了長慶油田源內非常規石油勘探開發效益  長慶油田源內非常規石油勘探開發堅持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雙輪驅動」。  非常規油氣是地層中難以流動的油氣,需用新技術改善儲層才能經濟開採的油氣資源。與常規油氣的主要差異為:一是油氣大面積連續分布,圈閉界限不明顯,二是儲層孔隙度小、滲透率低,無自然工業穩定產量,必須要採取壓裂等技術手段才可以開採。  二、長慶油田長7源內非常規油藏具有哪些特點?
  • 長慶油田創新壓裂技術 國內陸上最大水平井施工時率翻番
    中新網蘭州3月20日電 (高展 李忠斌 張佔聰)「長慶油田在隴東地區華H60、華H40分別部署實施作業的20口水平井,是全球陸上現有資料記錄井數最多、兩個最大的水平井平臺,單井產量由9.6噸提升到18.6噸,新建產能近120萬噸。」長慶油田頁巖油項目組常務副經理王瑞傑介紹說,非常規油氣藏已經成為推動長慶油田增儲上產重要的接替領域。
  • 大港油田實現陸相頁巖油工業化開採
    在大港油田之前,國內多個油田曾有過頁巖油開採嘗試,但受制於單井出油量有限等原因,一直未能實現工業化開採。大港油田的探索改變了這種頁巖中有油但採不出的尷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長郝芳認為,大港油田的探索是我國陸相頁巖油工業化開採上的一次突破。「頁巖油是大港油田未來實現產量提升的關鍵領域之一。」大港油田公司資源評價處處長王文革說,為保障我國能源供給,大港油田制定了原油年產量2022年達到500萬噸並保持較長時期穩產的目標,頁巖油開採將為該目標實現提供支持。
  • 頁巖油新突破 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形成億噸級增儲
    截至2月27日,大港油田頁巖油水平井官東1701H井、官東1702H井已自噴超260天,原油日產穩定在20-30立方米,官東地區已形成億噸級增儲戰場,標誌著中國石油在渤海灣盆地率先實現陸相頁巖油工業化開發。
  • 長慶油田技術變革引領高質量發展 「三維鑽井」助推緻密氣效益開發
    「與常規二維技術相比,採用三維靶體追蹤鑽井技術,儲量控制程度將提高30%。」11月10日,長慶油田緻密氣項目組副經理費世祥說,「長慶油田首次實現水平段沿河道方向精準導航,這項技術有效提高了盆地儲量動用程度。」
  • 國內頁巖油勘探開發現狀與發展透析
    那麼,頁巖油是什麼類型的石油資源?國內勘探開發的進展以及前景如何?對於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又意味著什麼?  4月8日,記者從大港油田獲悉,為加快推進頁巖油勘探開發,大港油田2019至2025年整體計劃部署井位105口。隨著頁巖油勘探規模開發,實現工廠化作業,開發成本還將大幅度攤薄,預計2025年將迎來頁巖油開發高速發展期。
  • 國內頁巖油重要突破 中石油率先實現工業化開發
    近年來,中國石油在渤海灣盆地、松遼盆地、鄂爾多斯、準噶爾等大型沉積盆地開展先導試驗,加大風險勘探投入,把頁巖油列為四大勘探領域方向之一,將大港油田、新疆油田、吐哈油田和長慶油田列為頁巖油開發重要示範區。此次取得重要突破的大港油田,是中國石油所屬的以油氣勘探開發為主營業務的地區分公司,勘探開發範圍地跨津、冀、魯25個區市縣。
  • 中國首個頁巖油開採將在大港油田實施
    日前,中國石油昨天宣布,我國陸相頁巖油勘探開發實現重大突破,中國石油大港油田新增億噸頁巖油儲量,年內將實現五萬噸頁巖油產量,這標誌著我國在渤海灣盆地頁巖油的工業化開發實現零的突破。據介紹,我國頁巖油資源豐富,可採資源量約50億噸,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全球排第三位。
  • 低滲透油氣田怎麼效益開採?多位院士出主意...
    10月22日,由長慶油田主辦的《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科技論壇》在西安召開,包括9位院士在內200餘人參會。圍繞頁巖油氣、緻密油氣等低滲透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眾多行業大咖出謀劃策,做了精彩的主題報告,剖析了頁巖油和複雜油氣藏勘探開發的重大理論和技術問題。
  • 中石油重大突破,中國頁巖油革命初露曙光
    顯然,頁巖油規模商業化開發也是我國原油產量增長的重要資源來源和重要途徑。要儘快把規模可觀、潛力巨大的頁巖油資源開發出來,為中國經濟加油打氣!不過,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據專家介紹,我國頁巖油勘探開發與北美相比,地質條件上有差別,技術上也有差距。
  • 「三低」油氣藏成效益「泉眼」
    10月12日是長慶油田開發建設50周年,這個在5000萬噸之上穩產了7年的特大型油氣田,已轉入衝刺年產6000萬噸的緊要時刻。  長慶油田開發的鄂爾多斯盆地油氣,是國際上典型的「三低」(低滲、低壓、低豐度)油氣藏,其經濟有效開發是世界性難題。長慶油田如何走出困境、後來居上?源於長慶人數十年主攻盆地油氣勘探開發,進而形成的原創性地質理論貢獻、關鍵核心技術和高效開發模式。
  • 長慶油田在陝西榆林緻密氣開發示範區建成10億立方米生產規模
    長慶油田供圖 中新網西安7月17日電 (記者 阿琳娜)17日,記者從位於陝西榆林的長慶油田緻密氣示範區獲悉,該區累計投產水平井61口,日產天然氣超300萬立方米,已建成年產天然氣10億立方米的生產規模,可滿足500多萬戶居民的一年的用氣需求。鄂爾多斯盆地緻密氣資源豐富,但由於儲層緻密,開發難度極大。
  • 金之鈞院士:中國的頁巖油開發仍面臨四大挑戰
    在4月28-29日舉辦的第二屆頁巖油資源與勘探開發技術國際研討會上,國際能源署、國內外各大石油公司及油田服務公司、國內外相關高校及研究院所等單位近400名代表相聚北京昌平,共同探討頁巖油勘探開發的最新進展、技術挑戰以及中國的頁巖油發展戰略。究竟什麼是頁巖油?
  • 頁巖油開發:從夢想到現實
    中國的頁巖油開採已近十年,但目前國內的勘探開發進度和我國頁巖油資源的資源稟賦相比,顯然相對落後。 為此,中國科學院院士金之鈞近日在第二屆頁巖油資源與勘探開發技術國際研討會上呼籲,我國亟待加強頁巖油基礎理論及勘探開發關鍵技術的研究,應儘快制定頁巖油發展戰略規劃,確保該產業的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 渤海灣發現億噸油田!為何不急著開採?看看美國頁巖油慘狀就知道
    據中國海洋石油公司5月26日消息,自然資源部完成了對渤海灣墾利6-1油田探明工作其石油儲量超過一億噸。提煉柴、汽油後,可供100萬輛汽車行駛20多年,該油田也是渤海萊州灣北部地區首個億噸級別的大型油田。新增一億噸石油儲量對我國的石油供應安全來說無疑是件重大利好消息。但與此同時,也有業內人士卻指出,我國不需要著急去開採,這是為何呢?
  • 科學網—頁巖油開發:從夢想到現實
    中國的頁巖油開採已近十年,但目前國內的勘探開發進度和我國頁巖油資源的資源稟賦相比,顯然相對落後。 為此,中國科學院院士金之鈞近日在第二屆頁巖油資源與勘探開發技術國際研討會上呼籲,我國亟待加強頁巖油基礎理論及勘探開發關鍵技術的研究,應儘快制定頁巖油發展戰略規劃,確保該產業的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