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共有兩種漠虎,全部分布於新疆,分別是隱耳漠虎和新疆漠虎,它們是新疆體型最小的爬行動物。隱耳漠虎常見於北疆的荒漠地帶,主要分布於準噶爾盆地周緣和伊犁地區,成年隱耳漠虎體長僅有5釐米,它們頭部較小,卻有一對大眼睛,軀體細長,尾部短粗。幼年時期的隱耳漠虎身體為半透明的肉色,看上去仿佛吹彈可破。成年後,它們體色變為土黃色,另外從頸部到尾巴尖還長有一道道深棕色的橫向花紋,這樣的體色接近於荒漠土壤的顏色,為它提供了絕佳的保護。另外,隱耳漠虎的頭部兩側沒有像其他蜥蜴一樣的明顯耳孔,這也是它們得名「隱耳漠虎」的原因。
隱耳漠虎每年3月末出蟄。它們是典型的夜行性壁虎,白天為了躲避炎熱的高溫,躲藏在土縫或洞穴中,夜晚外出遊蕩覓食。隱耳漠虎行動速度飛快,因為體型小,所以它們的食物就是那些體型更小的昆蟲。有時隱耳漠虎還會爬上一些低矮的草本植物上捕食。遇到危險時,隱耳漠虎會來回扭動尾巴,吸引捕食者注意,危急時刻尾巴還會斷裂,斷掉的尾部會在地面彈跳,隱耳漠虎則趁機逃之夭夭。每年6月是隱耳漠虎的繁殖期,這段時間的荒漠夜晚會傳來雄性隱耳漠虎那微弱的「啊--啊」求偶聲。到了7月,雌性隱耳漠虎會在洞穴中產下幾枚小巧的卵,這些卵和生活在潮溼地區的蜥蜴所產的革質卵不同,隱耳漠虎及其他生活在乾旱荒漠地區的蜥蜴,產下的則是硬殼卵,這有利於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分流失。隱耳漠虎的卵孵化期大概有一個月時間,8月中旬,新生的隱耳漠虎就開始外出活動。
而新疆漠虎生活在南疆,分布於塔裡木盆地和哈密盆地,常見於荒漠、胡楊林,或廢棄的房屋和墳地附近。它們的體型接近於隱耳漠虎,但身體顏色較深,為棕色,還有數道淺棕色的縱向花紋,另外新疆漠虎的尾巴要明顯長於隱耳漠虎。新疆漠虎也在夜晚外出活動,捕食小型昆蟲和節肢動物。灰中趾虎在中國僅分布於新疆,棲息於準噶爾盆地南部、天山山脈北麓。荒漠、半荒漠、沙漠、廢棄的建築物內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灰中趾虎體長可達10釐米,它們有著方形的大腦袋,扁平的身體和一條長長的尾巴。成年灰中趾虎的體色為淺灰色,幼年時期體色較深,還帶有多道黑色的橫向花紋,這是天然的保護色。灰中趾虎雙眼很大,瞳孔形狀似一串佛珠,動物學家稱之為「念珠狀」,非常有趣。灰中趾虎沒有眼瞼,在新疆這樣乾旱的環境,為了保證眼部的溼潤和舒適,灰中趾虎會時常用舌頭舔舐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