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村民發現疑似鱷魚大型爬行動物(圖)

2020-11-26 搜狐網
發現疑似鱷魚的魚塘

  東方八所居龍村驚現鱷魚

  事發該村一魚塘,村民目擊大型爬行動物,疑似鱷魚

  2005年夏天,東方八所居龍村村民符老養發現自家魚塘漂著一條「木棍」,他靠近時,「木棍」迅速潛入水中,不見蹤影。

  今年7月23日中午,符老養又在自家魚塘發現了一條形體巨大的「怪魚」,「怪魚」亦是迅速消失。

  7月24日上午7點30分,符老養到魚塘附近的小溪採野菜餵鴨子時,近距離目擊一大型爬行動物,疑似鱷魚。

  究竟是不是鱷魚?村民議論紛紛,村民們希望有關部門儘快介入調查。

  採野菜途中遭遇「鱷魚」

  符老養從事養殖已有近20年的時間,他家的魚塘位於村子南側一處高地,魚塘的土坡外是一條小溪,周圍還有兩口魚塘,四周是沙地,灌木雜草叢生。

  7月24日上午7點30分,符老養要小溪邊上摘些野菜餵鴨子。從魚塘到小溪邊上要翻過一道土坡,符老養翻過土坡時看見一隻巨大的爬行動物,他一下子愣住了。

  「完全沒有想到,會遇到那麼一個怪物,好像鱷魚。」符老養提起24日上午的遭遇仍激動不已。

  他說,那動物趴在土坡下的草叢裡,距離自己有6米,是只爬行動物,有小腿般粗的尾巴,4隻腳撐在沙地上,身長約1米7,黑色的皮膚很粗糙,體型有成年人的腰部一般粗。

  「我當時很害怕,不敢動。」他說,那爬行動物也察覺到有動靜,回頭看了看,然後慢悠悠地鑽進草叢中,消失了。

  「它爬起來,尾巴還一搖一晃,白色的肚皮離地面很近。」他說。

  符老養一邊說著,一邊在沙地上畫下那動物的模樣,他說,肯定是只爬行動物,從形狀上來看,和鱷魚很像。  

10多名村民搜尋未果

  突然而至的遭遇,讓符老養一時慌了神,他不敢在現場逗留,立即回到自家魚塘。「我想讓人和我一同去弄清楚那動物究竟是啥玩意。」他說,但是找不到人,於是便離開了魚塘。

  當天中午,符老養帶著10多名膽大的村民拿著刀和棍棒來到魚塘,試圖尋找那條貌似鱷魚的爬行動物。他說,大家來到自己和「鱷魚」遭遇的土坡下面尋找,沒有結果,僅發現了一些可疑的腳印。但是,大夥還是有了發現。他說,在距離目擊現場不遠的地方有一魚塘的排水洞,裡面有異動,該排水洞長10米,裡面都是水和淤泥。排水洞內傳出翻水聲,聽起來好像是大魚撲騰的聲音,出於安全考慮,眾人不敢進入洞內查看。

  他說,在洞口向裡看,但由於裡面都是淤泥加上光線昏暗,沒有太多的發現。

  眾人只好離開,符老養還留了個心眼,他將一個白色塑膠袋放在洞口的淤泥上,因為如果有爬行動物經過,白色塑膠袋肯定會沾滿淤泥。

  當天下午6點他再次回到洞口查看,發現放置在洞口的塑膠袋已完全被淤泥掩蓋,一條伴有淤泥的腳印從洞口延伸出來,一直到魚塘邊上才消失。

  「這說明當時洞內確實有動物,很可能就是那條貌似鱷魚的爬行動物留下的。」符老養說。  

魚塘老闆曾見過「鱷魚」

  在採訪中,記者也隨同符老養到魚塘附近查看,但是沒有發現異常。

  「就在23日,我妻子也看見一條"怪魚",很可能就是24日我見到的爬行動物。」符老養說,23日中午,他妻子來到魚塘邊,發現離岸邊不遠的地方漂著一個黑色物體,露出白色的肚皮,看樣子是條魚,很長很大,在水中一動不動。

  當時他妻子打電話給他,說一條體型和豬一般大小的魚死在了魚塘裡,趕緊過來打撈。「哪有那麼大的魚,我當時沒理會她。」符老養說。

  後來,他妻子準備找其他人幫忙打撈時,發現漂在水面上的「大魚」已經不見了。符老養判斷,妻子所見到的那條「大魚」很可能就是自己見到的那條爬行動物。

  類似的遭遇,符老養在4年前也遇到過。他說,2005年夏天的一個中午,他來到魚塘邊上查看,看見岸邊漂著一條「木棍」,黑色的,長1米,有大腿般粗細。「我當時準備過去拉上來拿回家當柴火燒。」他說,當靠近那條「木棍」時,「木棍」突然「長」出4條腿,撲騰起來,很快便潛入水中,消失了。

  「那玩意動作很快。」符老養推測,那就是24日他所見到的「鱷魚」 。  

魚塘鴨子莫名失蹤

  「這幾年來,魚塘裡的鴨子常常會莫名減少,減少的數量很大。」符老養說,這很可能是被「鱷魚」吃了。

  符老養說,養鴨子是他的副業,每次都進1000隻小鴨,在魚塘內飼養52天後便上市,上市前清點鴨子時常常發現鴨子的數量減少很多。他說,最近一批鴨子就少了100多隻,讓人感到苦悶。

  「當初以為是鴨子被人偷了,或者被村子裡的狗叼走了。」他說,但是現在看來很可能是那隻爬行動物幹的。

  「不光是鴨子,魚的數量也少了不少。」符老養無奈地說。

  據符老養介紹,他們村子及周邊都沒有人飼養鱷魚,突然出現一條類似鱷魚的爬行動物,讓很多村民感到納悶。

  也有村民推測,那條大型爬行動物不是鱷魚,而是大蜥蜴。「不管它是鱷魚還是蜥蜴,萬一它傷到人就不好了。」村民們感到很憂慮。因此,村民們表示,希望東方市有關部門儘快介入調查,確定魚塘附近出現的是不是鱷魚或者其他動物。本報將繼續關注事態發展。 (來源:南國都市報)

相關焦點

  • 隆德縣一村民發現疑似豹貓的野生動物
    隆德縣一村民發現疑似豹貓的野生動物 2020-12-01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凱裡一村民主動上交疑似國家級保護動物「灰林鴞」一隻
    2020年6月13日15時許,接凱裡市公安局舟溪派出所電話稱,有村民交來一隻疑似國家保護動物的幼鳥,不知如何處置。希望出警處理。 接報後,凱裡市森林公安局值班民警立即前往舟溪派出所,經了解,舟溪鎮一村民吳某兵到山上抓到一隻幼鳥
  • 浙江三門一村民自家田地發現兩隻「鱷魚」 系鬃獅蜥
    圖為:浙江三門一村民自家田地發現兩隻「鱷魚」 黎小雨 攝中新網台州6月5日電 (見習記者 範宇斌 通訊員 黎小雨)5日記者獲悉,浙江省三門縣亭旁鎮一村民王女士近日在自家田裡幹農活時,突然發現兩隻長得很像鱷魚的「怪物」,嚇得她丟掉鋤頭就往派出所跑。
  • 臺江一河邊發現大型動物腳印,疑似貓科動物
    4月17日,在臺江縣萃文街道伍寨村「噶養八略」(地名)的山林河邊,有村民發現一連串的大型動物腳印。
  • 常見的健身方法鱷魚爬行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種國外傳來的鱷魚式伏地挺身。 美國健身學家發明的鱷魚式伏地挺身,具有明顯的健身效果。不但可以鍛鍊你傳統意義上的上肢、腹部、腰部,還有肌肉組織方面的胸大肌外側、肱二頭肌、三角肌前束、肱三頭肌,更重要的是可以讓你的全身都動起來,形態有如鱷魚在地面上爬行。
  • 美國科學家在韓國發現化石,說古鱷魚可能像鴕鳥一樣,愛用兩隻腳奔跑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科學家們剛剛驚訝地發現,一些白堊紀的鱷魚可能是用兩隻腳走路的。其證據來自韓國保存完好的化石足跡。 這一發現背後的國際團隊表示,這可能會挑戰我們對鱷魚的認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名譽教授馬丁·洛克利在接受BBC新聞採訪時表示,「人們傾向於認為鱷魚是不怎麼活動的動物;它們常常在尼羅河岸邊或哥斯大黎加的河邊懶懶散散地待一天。沒有人會想當然地認為,如果這種生物是兩足動物,像鴕鳥或霸王龍那樣奔跑的話,它會是什麼樣子。」
  • 印尼一村民河邊垂釣被鱷魚吃掉,警民聯手殺死鱷魚破肚取出殘骸
    近日,印度尼西亞一名村民與一個朋友在河邊釣魚時,不幸遭一條鱷魚抓走。他的朋友們驚嚇之餘,喊來了警方的救援人員。救援小組趕到後對這條鱷魚展開搜捕,第二天才找到它,將它射殺。隨後村民對它進行開腸破肚,取出了被啃食的村民的遺體。
  • 鱷魚爬進居民家 酒店老版索要稱是自家寵物(圖)
    大雨中鱷魚闖進居民家 專家初步認定這條鱷魚是原產地在東南亞的灣鱷,尚不清楚它是被如何運到南陽的   □首席記者郭啟朝通訊員唐果文圖  本報南陽訊19日傍晚,南陽市城區大雨不停,家住濱河東路的市民梁先生家來了位不速之客——一條1米多長的鱷魚。
  • Nat Commun:最早的「胎生」爬行類動物是什麼?
    (圖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2017年2月17日 生物谷BIOON/ --每一個化石的發現都能夠幫助我們更多地了解過去的生物,但最近發現的一個懷孕海洋生物的化石缺失的該領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該化石的胚胎並不在蛋殼內部。
  • 大型動物的時光
    還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古怪蟲子和小型爬行動物。但如果有幸去古生代和新生代參觀的話,你恐怕不會太注意那些小東西,你光顧著看恐龍、劍齒虎和猛獁在蠻荒而充滿生機的大地上走來走去了。有時它們看起來像在散步,而有時候,它們一副窮途奔命的樣子。它們的動靜很大,成天轟隆隆的,以至於一般的打雷聲都聽不見。當然,那時候打雷的聲音也比現在響多了。
  • 五指山發現疑似「水中大熊貓」的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疑似瀕危物種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現身五指山。通訊員 李方遠 攝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4日消息 (記者沙曉峰)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以其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世界級瀕危物種。近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一水井內就發現了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種。
  • 緬甸伊洛瓦底江邊,有人發現鱷魚,有人發現「國寶」
    緬甸11歲男孩下河遊泳,下一秒就被鱷魚拖走》《緬甸9歲女童鱷魚口脫險,被救時驚魂未定》而在伊洛瓦底省班德瑙鎮的欣多村,一位漁民出海捕魚的時候,也遇到了鱷魚。不過,這一次,這位漁民算是比較幸運的。據了解,7月10日下午,班德瑙鎮欣多村內,一位漁民在伊洛瓦底江安放捕魚工具捕魚時,竟然捕撈到一隻長3英尺左右的鱷魚幼崽。
  • 廣東再次監測到「世界上最神秘的鳥」海南虎斑鳽
    海南虎斑鳽是顴形目鷺科水鳥,有犁頭、黑冠、海南三種,原棲息於海南島,故取名海南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為全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之一,有「世界上最神秘的鳥」之稱。海南虎斑鳽的數量非常稀少,分布區域也十分狹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全球極少發現海南虎斑鳽的蹤跡,全世界的海南虎斑鳽野外成年個體的種群數量低於1000隻。
  • 爬行動物什麼鬼之通俗版
    首先,爬行動物是四足脊椎動物,身體有一根由脊椎連接組成的脊柱,這根脊柱包裹了脊髓,也給身體一個堅強的支撐。它們要麼有四肢,要麼四肢退化成蛇或蛇蜥那樣。而蜘蛛、蠍子等「爬著走」的無脊椎動物都沒有脊椎。圓口類和魚類也沒有四肢。
  • 廣東再次監測到「世界上最神秘的鳥」——海南虎斑鳽
    日前,視界紀錄科研監測團隊通過紅外監控相機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極度瀕危鳥類海南虎斑鳽,這是自 2007 年以來我省第三次在廣東南嶺地區發現這種神秘的鳥,這也是我省野生動植物科研監測的一個重要發現。
  • 動物世界之爬行世界:神話裡的爬行動物,都是些什麼怪獸?
    資料圖相信看過《西遊記》的朋友們,都對真假美猴王那一集有印象,佛祖為了向孫悟空解釋六耳獼猴的由來,詳細地介紹了因四象而化的幾種動物,所謂四象就是青龍,白虎,朱雀以及玄武,其中青龍和玄武是我國爬行動物的始祖。
  • 科莫多龍VS鱷魚 兩大頂級爬行殺手 誰更勝一籌?
    談到冷血動物,首先進入腦海的便是鱷魚。其實除了鱷魚,科莫多龍也是一種窮兇極惡的冷血動物。科莫多龍,也稱「科莫多巨蜥」,是現存蜥蜴中體型最大的,體重能達到165kg,體長能達到3米。除了體型優勢,科莫多龍的口腔內還含有大量細菌和病毒,能夠侵襲獵物的傷口,造成感染,致使獵物死亡。
  • 別再誤解爬行動物了,這個叫法本就是不科學的
    無孔亞綱(缺弓類),沒有顳顬孔,包括最原始的爬行類——杯龍類、中龍類。龜鱉目一度被歸於本亞綱,後來發現它是有顳顬孔的,只是退化了,是一種基礎雙弓類。這個共同祖先可追溯到最原始的羊膜動物,也就是地球上第一個會下蛋的動物。雙弓類就是冠群——真爬行類。缺弓類在恐龍時代之前(三疊紀末)就已經全部滅絕了,現在沒有活著的後代,我們稱之為副爬行類。合弓類是似哺乳的爬行類,它是哺乳動物的直系祖先。
  • 鱷魚害怕貓科動物?看看鱷魚殺死過哪5種貓科動物就知道了
    鱷魚害怕貓科動物?看看鱷魚殺死過哪5種貓科動物就知道了 鱷魚是一類兇猛的動物,它們擁有大大的嘴巴、鋒利的牙齒和不可小覷的力量,是天生的殺手。鱷魚喜歡隱藏在水中,等待獵物到來後猛地發生攻擊;也會來到陸地上,主動向獵物發動攻擊。
  • 撫寧臺營山裡現大型動物,是真的嗎?
    前幾天,臺營鎮沙金溝村的小寧在該村的北山上發現了疑似大型動物的腳印,因為擔心是野生動物會襲擊村莊,小寧發一段視頻提醒大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