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類簡史》,看智人崛起

2020-08-21 育兒創可貼


我們人類是這個地球上唯一的人類物種嗎?


我們現在的人類也只不過是一種動物,一種沒什麼特別的動物。因為至今人類最近的親戚還是猩猩。那麼與我們同屬於人類的物種還有哪些呢?


在歷史上的某一段時間,在地球的不同角落,生活著不同的人種。


除了我們自稱為「智人」的人種,

同時還有有一群叫做「尼安德特人」的人類生活在歐洲和西亞;

一群「直立人」生活在亞洲;

一群「梭羅人」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

一群叫做「佛洛裡斯人」的小矮人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佛洛裡斯島;

還有一群「丹尼索瓦人」生活在西伯利亞;

還有「魯道夫人」和「匠人」生活在東非。


雖然人種不一樣,卻有著共同的祖先,就是生活在東非的古猿。


既然人類的物種這麼多,為什麼最後只剩下「智人」這一種了呢?


智人是大概15萬年前就生活在東非,到了7萬年前,才開始向阿拉伯半島擴張,很快將歐亞大陸收入囊中。到大概45000年前,智人還學會了穿越海洋,到達無人居住的澳大利亞大陸


那麼智人到達一個新的地域後,與當地的人種關係如何呢?


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當地人非常歡迎外來的智人,與其生活的其樂融融,而且還「結婚」生子,繁衍後代。另一種是當地人並不能與外來的智人和睦相處,雙方發生「戰爭」,最後智人獲勝,消滅了當地人,取代了他們。從考古上發現的證據證明當地人種被消滅的說法更正確。


智人是如何將所到之處的其他人種全都消滅的呢?按理說智人每到達一個新的地域,他們肯定沒有當地人更能適應環境。

到底在智人探索新大陸之前發生了什麼呢?


1. 智人一次偶然的基因突變,使得他們擁有新的思維和新的語言。這種語言與其他物種所使用的語言不同。這種新的語言使得智人的語言更靈活,智人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有效,他們能獲得關於一件事更多的信息。另外這種新的語言幫助智人之間建立更加可靠的關係,部落的規模越來越大。


2. 智人所擁有的新思維和新語言,不僅能夠表達現實的事物而且能夠表達虛構的不存在的事物。智人編造出守護神的故事,形成宗教,以便讓更多的智人服從領導。


3. 智人的認知發生了徹底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發明船、油燈、弓箭等工具。他們甚至發明了針,將動物的皮毛縫製成衣服,製作雪鞋,以便在寒冷的時候穿。


4.智人擁有更先進的技術,比如捕獵的技術,採集果實的技術,他們搶佔了當地人的更多生存資源,當地人生存困難,數量逐漸減少,最後全部滅絕了。


5.智人擁有更先進的思維,他們更懂得協作,當地人寡不敵眾,慘遭滅絕。

一句話智人開始探險之前他們變得更加聰明了。


直到12000年前,地球上的其他人類物種全部滅絕,智人成為地球上唯一的人種。


不僅如此,整個生態都在智人到來之後遭到了破壞。雙門齒獸、長毛象、馴鹿、乳齒象、地懶、劍齒虎、巨型獅子無一倖免。


據考古學家推測,澳大利亞90%的巨型動物,紐西蘭大多數巨型動物和六成的鳥類,美洲的巨型動物、哺乳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全都遭遇滅絕。原本在地球上生活了幾千萬年,幾百萬年的動物,就在智人崛起的幾萬年時間裡,有一半都滅絕了。


智人的崛起讓他們從食物鏈的中端一下到達了食物鏈的頂端,他們就是製造生態浩劫的主謀。現在我們人類知道自己曾經害死了地球上那麼多的動物,現在就應該更加努力的保護動物。最近發生的疫情就可以證明現代人類並沒有保護動物反而繼續殘殺各種野生動物。難道現代人的DNA裡還保留著智人殘忍的殺戮基因?


我是愛閱讀的 ,閱讀讓生活更美好,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讀《人類簡史》的一些思考和疑問
    說讀了《人類簡史》這書,其實才讀了幾節,就是有關於智人的發展。對於《人類簡史》這部書的讚美,筆者覺得沒有比較寫那麼多,我想任何人去讀了,都會很快的吸引進去,他就如一個黑洞一樣,是一本奇書,吞噬一切。我就說筆者在讀的過程中的一些疑惑,以及想得到解讀的問題吧。《人類簡史》分析,今天世界上所有的人類,可能都起源於某一個智人。
  • 阿拉伯現12萬年前人類足跡,智人與動物蹤跡,覓食或同行?
    近期看到報導說在阿拉伯的內夫得大沙漠發現了12萬年前的人類足跡,考古學家兼團隊負責人麥可·彼得拉格裡亞和他的團隊在內夫得沙漠中的一個阿拉伯語意為「蹤跡」的古老淡水湖的湖床上發現了數百個腳印,動物留下了將近400條痕跡,其中包括野驢,巨型水牛,大象和駱駝。僅有七個被確定為人類足跡。
  • 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讀《人類簡史》
    首先我必須承認,我不是一個客觀的人,我不認為人類是一種沒什麼特別的動物。其次尤瓦爾·赫拉利是一個歷史奇人,他寫的人類簡史能「火」遍全球,我是真心佩服。這本書第一章標題就是: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 《人類簡史》三部曲 從動物到上帝,對人類社會最精確的剖析
    相信各位讀者都思考過,人類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為什麼只有人類有智慧呢?這本《人類簡史》用一個旁觀者的視角解釋了人類的發展史,包含了從原始智人到現在社會的發展全過程。《人類簡史》用一種物種研究的視角來觀察人類的發展過程,有講故事的方式來講述人類的進步。從第一個智人使用工具,發展到國家王權更替,再發展到現代社會,這本書詳細地描寫了人類的發展過程。即講述了外部原因,又描述了人類本身,看完這本書你會明白,原來人類是一種同時活在想像和現實中的物種,人類活在「雙重現實」中。
  • 《未來簡史》:從智人到神人,未來人類的終極命運將往何處?
    最近,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今日簡史》在國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部「簡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給我們又帶來了許多的震撼。但是實際上《今日簡史》的英文名叫「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直譯為二十一世紀的二十一個問題,在中國出版的時為了與其他的兩部作品相映,於是才改名為」今日簡史「。
  • 《一本好書》看人類起源,王自健解讀《人類簡史》
    不管事先有沒有閱讀,事後,我們都自然的拿起那本好書,不知疲倦的讀了起來,沉醉其中。本期薦書人正是王自健。王自健登場時,聽他說話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心中不免在想,為什麼不再是趙立新老師或者王勁松老師呢?源於《人類簡史》這本書的特殊性,王自健一個人站在舞臺上,從頭到尾一人解讀,發現很是有趣,也被王自健所折服。王自健已經從農業革命進入到科學革命,而我,還是處於認知革命時期。《人類簡史》講述了人類社會的四個時期: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以及科學革命。
  • 【院長「薦書」我來讀】對未來的遐想——《未來簡史》讀後感
    【院長「薦書」我來讀】對未來的遐想——《未來簡史》讀後感 2020-05-21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現象級神書《人類簡史》知識漫畫出版!把人類歷史變成脫口秀現場...
    能被稱為「現象級」,必是一本「出圈」的書,《人類簡史》「出圈」到什麼程度呢?先是得到了全球各領域大咖「破次元壁」的推薦:歐巴馬、比爾·蓋茨、《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賈雷德·戴蒙德、學者陳嘉映等都是這本書的粉絲。比爾·蓋茨說:「赫拉利以一種平易近人的方式講述我們的歷史,你讀起來就很難放下,我向所有對我們物種的歷史和未來感興趣的人推薦這本書。」
  • 解讀《人類簡史》:種族滅絕,當智人遇到尼安德特人(3,4合集)
    今天繼續讀書《人類簡史》。進行正題之前,我們要先搞清楚一個概念「生殖隔離」。生物學家通常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把所有生物劃分成為不同的「物種」。大概200萬年前,遠古人類開始走出非洲,足跡遍布歐亞大陸:在歐洲及中東地區的尼安德特人,身材魁梧,肌肉發達,能適應當時冰河時期的寒冷氣候,並且有明確的證據表示它們能夠照顧病人和弱者。
  • 世界讀書日,《人類簡史》推薦——講述人類從動物變成上帝的書
    很多看書的人也是抱著強烈的功利心,看那些適用於職場類型的書。然而,真正有內涵有價值的書,看的人是越來越少。現在,受疫情影響,很多人都閒著沒事,正好今天又是世界讀書日,我們真的應該停下來看看書,嘗試著淨化自己的人格,升華自己的靈魂。或許有人會很茫然不知該看什麼書,那麼筆者就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人類簡史》。
  • 《人類簡史》之現代人類起源揭秘—人類是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前言上一篇關於《烏合之眾》的文章中引用了一些《人類簡史》的內容,這是簫葉最近在啃的書。很多喜歡歷史的人都看過這本書,並稱之為「奇書」。雖然簫葉才看了一部分,但是對歷史有興趣的我也推薦大家可以去看看。《人類簡史》這本書,就是講述著三大革命如何改變了人類和其他生物的。而從這篇開始,簫葉也將跟大家分享一些簫葉從這本書中的收穫。人類其實很渺小之前看過一個科普視頻,讓我直觀的了解到了地球的大小。找了上面2張圖片,大家可以看下。
  • 《人類簡史》讀書感悟——智人的發家史該何去何從?
    本書名氣很大,也是我一直想讀的一本書,終於有機會在周末看完它,看完後思路很發散,思維得到了很好地延展,有很多從不曾思考的問題從未覺得與自己相關的事物都納入了我的認知之中。這就是讀書的好處之一吧,不見得獲得令人醍醐灌頂的頓悟,但多少能引起一些個人的思考和反省。
  • 未來簡史:大部分人類將淪為無用階層
    2014年,一位年輕的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寫了一部叫做《人類簡史》的書。這本被稱作奇書的《人類簡史》以其宏大的歷史視角和獨到的觀點,顛覆了人們對人類歷史的認知。他認為人類祖先智人之所以能夠崛起統治地球,是因為其擁有強大的虛構能力,人類現存的一切——國家、宗教、企業等都是虛構出來的現實,是一種基於想像的共同體。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共同認知,人類才能夠有效協作,形成更大規模的全球性連接。
  • 一生必讀的人類簡史,從人類進化感悟人生得失與未來
    人類簡史,一本穿越時空的人類歷史,究竟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發。在看了太多文學、小說之後,這類科普性質的讀物特別能滿足我。作者很會打比方,類比,讓很多事情變得簡單易懂,充滿想像。換一種視角來縱觀社會和歷史。
  • 《人類簡史》用宏觀的視角解讀世界
    《人類簡史》這本書早就是推薦書目榜上赫赫在目的書籍了,不過因為字數繁多,內容稍顯生澀,一直沒有靜心下來讀過。新修訂版根據中國文化、歷史做了內容上的改進,更加貼近中國國情,讀起來有種親切感,所以讓人讀得下去。我的《人類簡史》讀書日就開始了,並且不斷從中發現新視野,欲罷不能了。
  • 今日薦書:《未來簡史》
    讓我們大膽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長期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瘟疫、饑荒和戰爭都已經被攻克,人類的生活將會如何?今日薦書:《未來簡史》——這部21世紀的腦洞大作,一起來看看!本期讀書《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這本書被稱為21世紀的腦洞大作,大致講述的是曾經長期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瘟疫、饑荒和戰爭已經被攻克。
  • 豆瓣評分9.1的《人類簡史》,到底揭開了哪些人類秘密?
    他的代表作有簡史三部曲:《人類簡史》,《今日簡史》和《未來簡史》。當然了,馬虎的朋友注意了,《時間簡史》可不是他的喲,而是霍金大大的科學著作。此書的簡介提出了一個饒有趣味的問題:「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6種不同的人,為什麼現在只剩下我們自己?」
  • 人類進化簡簡簡史!
    相對於60kg的哺乳類動物來說,平均腦容量是200立方釐米,但是在大約250萬年前的古人類腦容量就已經有600立方釐米,而作為現代人類-智人,平均腦容量1200-1400立方釐米,但是腦容量越大並不能證明其擁有更高的智慧。但是有一點可以推出的是隨著人類的進化其腦容量在不斷增大。人類的大腦也是所有肢體中消耗能量最高的器官。
  • 《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開啟抖音直播
    他的《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為人類歷史與未來建構了一套宏大的敘事,滿足了人們對於宏偉歷史的久違渴望,這也是它們得以成為全球超級暢銷書的原因。近日,赫拉利又一次與中國網友隔著屏幕相見。作為「都來讀書」全民閱讀計劃的領讀人,他通過自己的抖音號@尤瓦爾·赫拉利直播,與網友分享了對未來世界的洞見。
  • 品一品《人類簡史》金句語錄,有哪些話顛覆了你的認知
    《人類簡史》講述人類發展史。#人類簡史Px2.長久以來,智人一直只是穩定位於食物鏈的中間位置,直到最近才有改變。在先前長達數百萬年的時間裡,人類會獵殺小動物、採集種種能得到的食物,但同時也會遭到較大型肉食動物獵殺。一直要到40萬年前,有幾種人種才開始固定追捕大型獵物,而要到10萬年前智人崛起,人類才一躍而居於食物鏈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