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一篇關於《烏合之眾》的文章中引用了一些《人類簡史》的內容,這是簫葉最近在啃的書。
很多喜歡歷史的人都看過這本書,並稱之為「奇書」。雖然簫葉才看了一部分,但是對歷史有興趣的我也推薦大家可以去看看。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主任高毅也為這本書的中文版寫了序,並對這本書和作者有著非常高的評價。
人類歷史有三次重要的革命,第一次是大約7萬年前的「認知革命」,人類開始以不通過的視角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第二次是大約1萬2千年前的「農業革命」,人類從狩獵採集這種不穩定的生活向穩定的農業生活轉變;而第三次則是差不多500年前開始的「科學革命」,人類對世界的探索更加的深入。
《人類簡史》這本書,就是講述著三大革命如何改變了人類和其他生物的。
而從這篇開始,簫葉也將跟大家分享一些簫葉從這本書中的收穫。
人類其實很渺小
之前看過一個科普視頻,讓我直觀的了解到了地球的大小。找了上面2張圖片,大家可以看下。
第一張最大的是太陽,而地球在它邊上只是一個點。而放到更大的範圍,太陽相對於大犬座來說不過也只是一個像素而已。而我們人類呢?相對地球來說一個人也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
這是從體積角度考慮的,而我們還可以從時間角度來看下。
據科學家推測,宇宙大約是135億年前發生了大爆炸,才有了我們這個宇宙,而宇宙的塵埃在大約38億年前形成了地球。而「人類」最早的祖先——一種猿屬「南方古猿」——大約出現於250萬年前。
就中國人來說,中國人號稱上下五千年,按5000年計算,從「人類」開始出現,華夏民族存在的時間也只是「人類」歷史的1/500而已。而人類存在大約250萬年,對地球來說也不過只是它存在時間中佔到6.7/10000這樣。
所以,雖然人類現在站到了地球這顆藍色星球的頂端,但是無論從空間還是時間角度來說,人類都很渺小。
「人類」家族歷史
這裡要講的「人類」家族史可不是說某個家庭的歷史,而是我們人類這一物種的歷史。
舉個簡單的例子,貓和狗是我們人類很喜歡的寵物,雖然貓和狗都有很多不同的品種,但是各品種間都能生育下後代。對他們品種不熟的,我們簡單稱呼他們為貓或者狗也都是沒錯的。
像下面一張這個,就是柯基和阿拉斯加的串串,它結合了柯基的小巧的體型和阿拉斯加極具辨識度的外貌。
而我們人類目前雖然只剩下我們「智人」這一種,但是在歷史上人類家庭其實還有好多其他的「人」,上一篇的文章中簫葉也有提到。
大約在250萬年前,人類開始在東非演化出來,就是上文說過的「南方古猿」。而大約在200萬年前開始,一部分有冒險精神的遠古人類開始探索更加遙遠的世界,人類的足跡開始踏足北非、歐洲和亞洲。
而因為環境的因素,冰河時期氣候寒冷的歐洲和西亞人類進化成了「尼安德特人」,他們大約存在於40萬年-3萬年前。他們比我們「智人」更加魁梧,肌肉也更發達,或許我們現在小說和電影中出現的「巨人」原型就是他們。
這張圖是尼安德特男孩樣貌的復原圖,根據DNA的鑑定,至少某些尼安德特人可能有白皙的皮膚和柔順的頭髮。如果你原先不知道尼安德特人跟我們「智人」不一樣,你看到上面這張圖會不會以為只是一個普通的外國小孩呢?
亞洲除了西亞的尼安德特人,東亞還有一種就是「直立人」,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因為我們歷史書上應該是有提到的。直立人一共存續了將近200萬年,大約存在於200萬年-5萬年前!是目前所知存續最久的人類物種了。
在印度尼西亞,曾經存在著另外的兩個人種,一個是「梭羅人」,另一個則是「弗洛裡斯人」。
梭羅人生活在印尼的爪哇島,他們十分適應熱帶的氣候。
弗洛裡斯人則是生活在弗洛裡斯島,因為弗洛裡斯島的資源非常匱乏,所以高大的人常常因為消耗的能量太多而得不到補充死亡,慢慢的幾代下來,弗洛裡斯人都變成了小矮人,他們身高最高不超過1米,體重最重一般也達不到25公斤。有沒有覺得跟我們現在各種地方所看到的小矮人很像?
在外出冒險的人類因為環境因素進化成不通過的人種的時候,人類的搖籃東非的人類也一直在「培育」著許多新品種,例如「魯道夫人」、「匠人」和我們「智人」
魯道夫人生活在距今大約200萬年前,而我們智人出現在東非大約是15萬年前,然後在7萬年前左右,開始擴張到阿拉伯半島和亞歐大陸。
在2010年,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發現了一種新的人類—丹尼索瓦人,隨著未來更多的挖掘,我們智人可能會發現更多的「親戚」。
有一種常見的錯誤,是認為這些人種呈線性發展,從「匠人」變成「直立人」,「直立人」再變成「尼安德特人」,而尼安德特人最終變成了我們智人。但事實上大約200萬年前到大約1萬年前為止,整個世界其實同時存在許多不同人種。就像今天,地球上還是有許多種的狐狸、熊或是豬,而在幾十萬年前的地球上,至少有6種不同的人。從整個歷史來看,過去多種人種共存其實是常態,現在地球上只有「一種人」,才是異常!——《人類簡史》
人類崛起
所有的人類相對於其他動物有個明顯的區別,就是人類大腦明顯大於其他動物。
對於60公斤的哺乳類來說,平均腦容量是200立方釐米,但早在250年前的人類,他們就擁有600立方釐米的腦容量。而現代的智人,平均腦容量高達1200-1400立方釐米。至於尼安德特人,他們腦容量更大!
人類擁有較大的腦容量、會使用工具、有更強的學習能力,但長久以來,人類會獵殺小動物,採集種種能得到的食物,但人類同樣也是較大型肉食動物的獵物。
但是聰明的人類學會了使用「火」這一神器!通過使用火烹飪,人類通過食用熟食慢慢進化了自己的身體。
因為熟食更加容易食用和消化,所以消化器官消耗的能量開始減少,而多出的能量開始促使大腦發育。
人類大約在80萬年前開始嘗試使用火,而到了40萬年前,人類開始捕食大型動物,30萬年前,人類開始熟練的使用火,能夠很好的控制火用來烹飪、焚燒叢林、和嚇唬其他動物,人類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往食物鏈的上端行去。而到了10萬年前,智人崛起,人類位列食物鏈頂端。
其他「人類」哪裡去了?
把時間撥到現在,歷史上的其他人種在我們生活中已經找不到蹤跡,我們也是根據一些久遠的遺蹟才知道有一些「親戚」的存在。
那麼,他們為什麼消失了呢?
目前對於我們消失的「親戚」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解釋。
一種是「混種繁衍理論」,就是說我們智人祖先從非洲出來之後,和當地原先的人種混種繁衍了,然後有了現在的我們。如果是這樣,那如今我們東亞人身上就應該有著直立人和智人的基因。
另一種完全相反的理論則是「替代理論」。根據這個理論,智人和其他人種生理結構不同,基因也相差甚遠,無法繁育後代。因為種種問題,其他人種可能自然滅絕了,或者被智人「種族淨化」了,智人替代了其他人種。
想想有記錄以來人類因為膚色、信仰等因素發生戰爭,完全是可能發生種族清洗這種情況的。
而種族替代理論也是目前大家基本贊同的。根據這一理論,現代人追本溯源,最終都能找到共同的「純種」智人祖先。
但是在2010年底,一項為尼安德特人基因組測序的研究結果發表之後,引起了軒然大波。
基因學家從化石裡收集到足夠的尼安德特人DNA,與現代人DNA進行全面比較之後,發現現代中東和歐洲的人類而言,有1%~4%的尼安德特人DNA。而之後從丹尼索瓦恩的手指化石中提取到的DNA測序對比後,發現現代美拉尼西亞人及澳大利亞原住民最高有6%的丹尼索瓦人的DNA。
2014年,考古學家們公布了一項研究結果,也就是尼安德特人的全套DNA序列圖。通過對比可以清楚地發現,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和現代人類的DNA序列非常相似,而我們和黑猩猩的DNA序列也非常相似。
這些都證明了第一種「混種繁衍理論」的可能性,也不能就說替代理論是完全錯誤的,具體的還需要等待科學家繼續證實。
結語
許多很久以前的事情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通過了解這些,為我們打開了了解「人類」的新世界。
我們目前還在向外尋找其他的「同類」,但其實一萬年前,我們地球上就有不同的「人類」了。
—本文完。
謝謝你看到這裡,若覺得簫葉寫的還可以,請給個贊、收藏、轉發或留言跟我分享你的看法。
我是簫葉,認真做有用信息的傳播者,歡迎你點個關注。
往期文章
莫被《烏合之眾》的名聲嚇到,帶你認識「烏合之眾」的真正意義
被美國通緝,被俄國庇護,從斯諾登身上找到美國針對中國的原因
《美國的傷痕》,解構美國建國神話,分析美國政治和社會暴力基因
《老師的謊言》,全美銷量超100萬冊,揭露了美國歷史中的謊言
美國國父們的謊言—建國244年卻從未實現的諾言,且差之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