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附近可能是人類最後的避難所

2020-07-28 花香遠方


只要有能量源,人類就可以在這個宇宙中生存,不幸的是,宇宙會死。經過許多許多萬萬億年,慢慢的死去,但是它確實會發生,從宇宙尺度來看,我們的太陽這樣的恆星,從出生到消亡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幸運的是,從人類的角度來看,還是有永久存在的地方,恆星的屍體,白矮星,他們可能是宇宙的死亡之前,人類最後的家園,這是些什麼奇怪物體,當他們最終死去時,會發生什麼?恆星能燃燒的時間長短,是非常不同的,這取決於他們的質量有多大,比如特別特別大的恆星,燃燒非常迅速,死亡也特別快,在他們形成幾百萬年後就會變成一顆超新星,爆炸死去,但他們是少數97%的恆星,他們最終將會變成白矮星,有兩種方式會發生這種情況,質量較小的紅矮星經過萬億年的燃燒,靜靜地變成一顆白矮星,中等質量的恆星,像我們的太陽,就很不同了。

白矮星附近可能是人類最後的避難所


想像太陽就好像一個巨大的壓力鍋,通過其巨大的重力使氫聚變成氨,聚變產生了及其大量的能量,向外推動,精妙的抵消了重力,當他這樣做的時候,最外層就會慢慢分離,當這個過程結束時,太陽大約一半質量的物質就會壯麗的散落在宇宙中,形成一個跨越百萬公裡的星雲,剩下的,是他之前的核心,白矮星就出現了,一顆恆星的屍體,它以前的直徑是現在的100倍,現在他只有地球那麼大,但是卻有之前一半的質量,這意味著他的密度極其高,一勺白矮星物質的質量大約等同於地球上一輛汽車,它的表面重力比地球高出10萬倍,如果你試圖降落在上面,你會立刻被壓縮成熱氣騰騰的一地,圍繞白矮星不太可能有生命,但是並非完全不可能。

白矮星附近可能是人類最後的避難所


現在大多數的白矮星,在他們變成白矮星的時候都會把身邊的行星給摧毀,但是,這還不是全部,因為他們是如此之小,他的軌道需要比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小75倍,這種距離具有兩面性,其一,他可能會將行星永遠的頂住,在行星上有永久的黑夜和永久的白天,而在日夜相隔的邊緣,是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但是白矮星有非常穩定的能量釋放,所以可能比居住在許多紅矮星身邊要安全,雖然這一點依然存在疑問,但是,如果我們能找到一顆有適當的條件的白矮星定居,我們就可以擁有一個可以居住數十億年的家,但是,他們為什麼他們能比其他的類型的恆星燃燒更長的時間?白矮星非常非常的熱,比我們的太陽更熱上40倍,在宇宙中屬於最熱的物體,但他們並不特別的活躍。

白矮星附近可能是人類最後的避難所


他們內部的所有熱量都被禁錮住了,無法逃出,只有在外層的熱量可以散發到空間中,但空間大部分是空的,所以熱量無法傳到,能量唯一可以散發的方法是通過輻射,這是效率非常低下的,白矮星將需要萬億年來慢慢降溫,這使它們成為人類的最後的避難所,他們可能是正在死去的宇宙中唯一光和能量的來源,他們可能是正在死去的宇宙中唯一光和能量的來源,據估計白矮星可能會燃燒萬億億年,比宇宙現在的壽命長上一百億倍,今後也不會再有普通的恆星在燃燒,星系已經蒸發,只有當第一顆白矮星變成黑矮星時,生命的最後希望才會破滅,黑矮星非常不活躍,將沒有能量給予生命,依然具有大到足夠殺死你的重力,極其寒冷,將會是宇宙中最冷的地方,太暗了,幾乎也看不見,宇宙將會到達他的最後階段:熱寂,宇宙也將會,一個絕對寒冷和黑暗的墳墓,

白矮星附近可能是人類最後的避難所


因為黑洞和黑矮星散落在億萬光年之間的宇宙中,我們無法確定當黑矮星最終的命運,如果組成原子的質子有有限的壽命,黑矮星會在很多萬億年間慢慢蒸發,如果質子不會衰減,黑矮星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因為量子穿隧效應慢慢變成一顆鐵球,所以可以認為他是永恆的,然後,這些鐵球將獨自運行在孤寂的宇宙中,再也不會發生什麼,永遠,雖然這聽起來樣的黑暗,距離我們非常非常的遙遠,在萬億億年以後發生什麼其實無所謂,我們恰好出生在一個充滿了無數恆星和光芒的時代,還有許許多多的行星,還有足夠的時間,去探索他們。


本文由花香遠方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離開太陽系人類能去哪裡!未來,或可在白矮星附近居住
    最近科學研究發現了第一顆行星繞a軌道旋轉的白矮星,後者命名為WD 1856b,它繞軌道運行一圈大約是每1.4天一次。值得注意的是,這顆巨大的白矮星WD 1856 b比它所穿越的恆星殘骸大7倍。在這種情況下,極大的可能有地球大小的行星在與白矮星合適的距離下運行,它們的表面溫度類似於地球,而且,它離現在我們所處的太陽系很近。
  • 人類最後的避難所?
    我們其實可以發現,我們雖然居住在地球上,但是對於地球我們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了解的,地球上仍然存在著很多我們所不了解的角落,不僅僅是深海之中,甚至是陸地上,雖然人類的數量那麼多,科技那麼先進,但是也依舊沒有完全了解。
  • 人類最後的避難所?
    我們其實可以發現,我們雖然居住在地球上,但是對於地球我們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了解的,地球上仍然存在著很多我們所不了解的角落,不僅僅是深海之中,甚至是陸地上,雖然人類的數量那麼多,科技那麼先進,但是也依舊沒有完全了解。
  • 「大象最後的避難所」幾周內,有近90頭大象被捕殺……
    BBC報導,動物保護主義者在波札那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附近發現了近90頭大象的屍體。波札那是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境內有13萬頭大象,佔總數量的37%,是非洲各國中數量最多的。由於良好的反偷獵武裝管理,波札那被認為是「大象在非洲最後的避難所」。
  • 天災人禍,末日情結與廢土世界(第一期)最後的避難所
    倖存的人類紛紛躲入各個避難所之內。食物危機是他們最大的生存挑戰,倖存者小心翼翼提取植物的種子以備不時之需,與此同時還要提防來自同類的傷害。七號站偶然收到來自五號站發來的求救信息,為了一探究竟,並且尋找可以回收利用的設備,布裡格斯決定帶領小隊出發,而山姆亦隨隊前行。
  • 天文學家團隊首次證明行星能夠存活於白矮星附近
    一個天文學家的團隊首次偵測到一顆行星以非常近的距離繞著一顆白矮星(white dwarf)旋轉,其旋轉周期為 34 小時。最令人興奮的是,這個發現指出行星最終是可以存在於白矮星的適居帶(habitable zone),也就是它們理論上能夠持續生命之處。
  • 零號避難所
    獵荒者小隊的人沒有回話,因為他們只能靠羅承了,他們要給他分擔壓力,羅承大人是他們最後的希望了!  羅承飛速的衝向了鬣狗王,鬣狗王看見速度如此之快的人類也有點吃驚,但是他更快,抬起爪子就向羅承拍去。  羅承雙眼突然散發出紫光「炙炎」鬣狗王身體一頓,羅承大喊「炙炎斬!」他的大劍上燃氣劇烈的黑炎,一刀斬斷了鬣狗王的巨爪。
  • 在距地球8.6光年的天狼星附近,存在著一顆白矮星,它有點危險
    以人類的尺度來看,天狼星距離我們很遠,而從宇宙的尺度來看,天狼星其實和我們很近,它與地球的距離只有8.6光年左右,也就是說天狼星所發出的光經歷8.6年的時間就能夠到達地球,而我們所見的天狼星實際上也就是8.6年以前的天狼星。
  • 輻射避難所OL避難所科技介紹 避難所科技是什麼
    ——避難所科技公司口號  在《輻射》系列宏大的世界觀背景中,於2054年開始,漸漸開始有人覺得:這個世界是否即將大難臨頭了?通貨膨脹越來越離譜,資源越來越短缺,世界的秩序也正在崩潰的邊緣。出於對飄渺未來的恐懼,避難所科技啟動了「安全屋項目」:為了讓人類能夠在劫難中延續下去,122座超一流水準的地下避難所在各地建起。
  • 輻射:避難所避難所編號大全
    輻射:避難所遊戲中有許多不同的避難所,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輻射:避難所避難所大全。 27號避難所 本來僅可容納1000人的避難所塞進了2000人 29號避難所 進入這個避難所的居民均不超過15歲, 他們的父母都被有意的安排到了其他的避難所. 據信Harold就是來自此地.
  • 白矮星一生歷程(白矮星簡史)
    質量大的恆星可能以黑洞或中子星的形式結束生命。一顆低質量或中等質量的恆星(質量小於我們太陽質量的8倍)將變成白矮星。一個典型的白矮星其質量大約和太陽一樣,但體積只比地球稍大一點。白矮星,也被稱為簡併矮星,主要是由電子簡併物質組成的恆星核心的殘餘物。白矮星的密度非常高:如果其質量與太陽相當,那麼體積只與地球大小差不多。
  • 紅矮星是壽命最長的恆星,它的行星也許將成為人類最後避難所
    發現這些類地行星意義十分重大,因為紅矮星既穩定又長壽,這些都是創造出生命以及生命向更高級進化所必須的。所以在紅矮星的類地行星上發現生命,甚至發現高級生命的可能性也就更大。甚至有科學家斷言,總有一天太陽系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人類文明最理想的移居之地就是圍繞紅矮星的類地行星。
  • 讓一個避難所重歸「正常」總共分幾步
    除了玩家出生的避難所,《輻射4》中的81號避難所,實驗目的是用人類進行醫學實驗,希望通過病毒抗體培育,製造能夠治癒人類所有疾病的「萬能藥物」,以便「人類種族」能夠在戰後世界得以延續。而監管者奧利薇博士想方設法破壞這個實驗,避難所便得以平安無事地運作了幾個世紀。
  • 太陽能量耗盡會變成白矮星,那麼到時候人類會何去何從?
    人類存在於宇宙之上或許有一天能源將會枯竭,那麼人類滅亡的時刻就也到來了,當宇宙終將滅亡之時,那麼人類將會何去何從呢?宇宙能夠消亡將會在數十億年之後,宇宙的消亡就象是太陽一樣轉瞬即逝,那麼恆星消失之後,它們的屍體就是白矮星,或許它將成為了人類在於宇宙的最後一站地,那麼太陽毀滅人類的最終歸束為什麼是白矮星呢?當它消亡之後又會有怎樣的情景出現呢?
  • 《輻射4》避難所DLC全任務圖文流程攻略
    觀看地圖,會在東南方向的採石場附近找到88號避難所的位置。 避難所的入口在底部的一條石頭通道裡,注意一側露出的黝黑土洞就是了。 制服在避難所大門附近的接待區,從一隻藍色大箱子裡找到。 從一隻大箱裡拿到化學研究報告,回到88號避難所交給巴斯託。
  • 《輻射76》94避難所通關指南
    在《輻射76》這款遊戲中是有著很多的副本存在的,94避難所就是其中之一。在沒有其他玩家配合的情況下要單刷還是相當有難度的。想要順利過關的玩家可以看看「qd58gp」分享的這篇《輻射76》94避難所通關指南。
  • 《輻射4》88號避難所精緻建造圖文說明 88號避難所改造一覽
    488號避難所精緻建造圖文說明,讓大家看看這位玩家是怎麼建造的,喜歡的不要錯過。 《輻射4》88號避難所是個建造的好地方,很多玩家都喜歡在這裡發展自己的建造事業,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輻射488號避難所精緻建造圖文說明,讓大家看看這位玩家是怎麼建造的,喜歡的不要錯過。 本來感覺,打算修建88號避難所的計劃就是自己腦抽找虐。但是沒想到自己居然被自己虐了兩次。
  • 如果把太陽換成一顆白矮星,太陽系會怎麼樣?
    如果此時我們的地球和其他行星依舊存在的話,首先是,如果我們地球還保持自轉嗎,那麼自然也還會產生晝夜,但白天可能不會像現在那麼亮了,因為白矮星其實就是恆星燃燒掉外殼後剩下恆星核,一般大小和地球差不多大,較遠的火星、木星等幾乎只能感受到一點點微弱的光。即使白矮星雖然還會發光,但是亮度卻遠遠低於太陽。亮度沒有那麼強烈了,輻射減少,溫度會下降?
  • 距離太陽系附近最近的恆星,人類發現「第二地球」,驚喜萬分!
    距離太陽系附近最近的恆星,人類發現「第二地球」,驚喜萬分!,溫度降低則會變成白矮星,白矮星就是晚年的恆星。 剛才也說了黃矮星的壽命大概在一百億左右,而太陽現在只有是四十多億年的年齡,可以說是正當壯年了,所以起碼我們人類幾十代都不用擔心太陽的壽命問題,人類和太陽相比較。
  • 向死而生:人類首次發現一顆圍繞白矮星旋轉的完整行星
    這表明即使在典型的恆星死亡後,它們仍可能擁有行星。我們的太陽在膨脹變成紅巨星後,最終也將變成白矮星。而同樣的命運等待著銀河系中超過90%的恆星。 此前的研究發現,當紅巨星在變成白矮星的過程中不斷吞噬附近的行星時,這些行星就會解體。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是否有行星可以在這樣的破壞下倖存並最終圍繞白矮星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