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到底在哪兒?-中新網

2021-01-16 中國新聞網

  厄瓜多不看赤道,大概等於去中國沒看長城、去巴黎沒看艾菲爾鐵塔。齊貝爾在厄瓜多住了許多年,決定去赤道看看。沒想到,赤道之國找赤道還真不容易。他苦苦尋覓,還是一頭霧水。在厄瓜多(Ecuador,西班牙語「赤道」的意思)住了許多年,我覺得,真到了去赤道看一看的時候了。但是,後來的經歷證明,在赤道之國看赤道,比我想像的要困難許多。

  原因是,厄瓜多有好幾個地方都宣稱是南半球與北半球的精確分界點。

  尋求赤道,我總共跑了四個地方。

  線兒?

  第一個是位於厄瓜多首都基多(Quito)以北大約10英裡(16公裡)的「世界中心」(Middle of the World)主題園。

  這裡有一個巨大的「赤道紀念碑」,每年吸引大約13萬名遊客。地下劃著一條粗粗的黃線,通常,遊客兩腳分跨兩側照相留念,顯示自己同時站在南北兩個半球。

  導遊向我們詳細解釋了18世紀世紀法國天文學家的探測經歷。聽完導遊一番話,我問他,這兒真的就是赤道嗎?

  導遊說,「不是。赤道實際上位於這裡以北240米。」

  他接著說,法國天文學家劃定這裡是赤道的時候,還沒有今天的科學技術。

  「他們堅持說赤道就在這兒,所以紀念碑就建在這兒啦。不過,當地人一直認為赤道在別的地方。後來,他們的話得到了驗證。」

  條兒?

  導遊說的法國天文學家1736年來到厄瓜多,任務之一是完成對環繞地球中部圓弧的測量。

  後來人們發現,對赤道的詮釋很多,法國人的看法只是其中之一。

  「赤道紀念碑」導遊負責人拉奎爾•阿爾達茲(Raquel Aldaz)說,關於赤道的爭論由來已久,不同的看法早就存在。她說,「我們不應該把赤道看作一條只有幾毫米粗的線。赤道寬多了。」

  還是搞不懂,遊客標準照中的赤道和「真正」的赤道之間距離相差240米?我決定前往卡拉卡利(Calacali)鎮去看看另外一個赤道。

  鎮中心的廣場上,有一座10米高的建築,上面蓋滿了塗鴉。1936年,當地一批工匠為紀念法國人到來200周年修建。

  這就是赤道?厄瓜多中央大學的考古學家、人類學家霍爾格爾•哈拉(Holguer Jara)立即當頭給我潑了一大瓢冷水。

  點兒?

  他說,地球中間那條『線』不過是想像中的,也許,赤道更應該說是『條』。許多科學家都同意,赤道大約有5公裡寬。

  哈拉還說,還有另外一個地方標誌著地球的中間,不過,那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球形的點。

  他說,「那裡的人並不認為赤道只是一條線,而是地球南北之間最圓的那個點。」

  哈拉所說的這個地方是卡揚貝(Cayambe)。厄瓜多第三大火山就位於這裡,距離首都基多以北大約50英裡(80公裡)。

  不出所料,卡揚貝也為愛照相的遊客豎了一座紀念碑。

  不過,卡揚貝地方考古與天文研究員克裡斯託貝爾•科博(Cristobal Cobo)不同意赤道是一個「條」的看法。

  圈兒?

  他說,「歷史上,科學家低估了古時、土著人的天文研究。」他堅持說,一個歷史長達數百年的天文遺址就是證明。

  科博帶我來到位於卡揚貝和基多之間的卡蒂基拉(Catequilla)。在那裡,他帶我去參觀一個古代印加廢墟。他說,這就是赤道的準確地點。

  廢墟有受到摩託車輪破壞的痕跡。科博認為,古時候,當地的部落(包括印加人)可能對找到赤道很感興趣。但是,厄瓜多也有人並不同意這種看法。

  「厄瓜多舊金山大學」的佛洛倫西奧•德爾加多(Florencio Delgado)說,「這些古文明對地球的認識和我們有區別。」

  不同的觀點、詮釋迄今依然存在。作為21世紀的公民,手中掌握著現代科學技術,我還是找不到赤道到底在哪兒。

  越往深裡挖、諮詢的專家越多,我發現,赤道的地點好像也越多。

  德爾加多女士甚至還提到了幾百公裡遠的另外一個地方。該地點位於厄瓜多海岸,佩德納萊斯(Pedernales)鎮上的人在地下劃了一個圈兒,說這才是赤道線離開陸地、進入大海的地方。

  想與赤道合個影,已經用了我這麼多天。這個新地點好像太遠了。

  (摘編自BBC中文網 文:馬蒂亞斯•齊貝爾(Matias Zibell))

相關焦點

  • 赤道無風帶 到底是怎麼回事?
  • 謎團:伊巴卡到底飛哪兒去了?
    文/水清清  北京時間11月21日,NBA自由市場大門於早上7點正式打開,截至目前,坊間關注的一個焦點,伊巴卡的飛機到底飛哪兒去了
  • 張學友、張家輝、張震為電影《赤道》造勢
    張學友、張家輝、張震為電影《赤道》造勢 (1/4) "← →"翻頁
  • 英國飛行員:赤道和山區
    中新網2月3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3日報導,英國飛行員協會成員、安全專家斯圖爾特·克拉克表示,飛機在飛越赤道或山區時最常陷入氣流區域。  克拉克說:「當飛機越過赤道時,有一條叫做『熱帶輻合帶』的天氣帶。隨著季節的變化,它向南北移動。我過去常常從倫敦希思羅機場飛往南非。當我到達赤道地區時,總是會遇到雷暴。」
  • 重慶天氣坐「過山車」 像「穿越」赤道與南北極
    重慶天氣坐「過山車」 像「穿越」赤道與南北極 2015-04-22 19:48: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重慶
  • 聯合國高級別會議斡旋赤道幾內亞和加彭邊界爭端
    中新網6月12日電 有關赤道幾內亞和加彭邊界爭端的高級別會議11日在聯合國紐約總部召開,會議旨在為下一階段的調解進程確立框架。潘基文秘書長在會上對兩國繼續承諾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表示讚賞,重申聯合國將繼續就此提供協助。
  • 在赤道附近有一個區域常年「寒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加拉帕戈斯群島從緯度上看,介於北緯1度40分到南緯1度25分之間,可以看出赤道從中穿過,所處的區域均分布在非常靠近赤道的地方,但是有科學家卻表示,這個群島卻終年寒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據監測,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年平均氣溫為25攝氏度左右,不過一年中的氣溫變化較為明顯,在雨量充沛的12月至次年6月,平均溫度為能達到28攝氏度,而在每年6月至11月的旱季時平均溫度較低,僅為20攝氏度左右,相較於位於赤道的絕大多數地區,這裡的溫度顯得就比較「寒冷」了。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洋流運動在這裡起到了使氣溫發生波動的狀況。
  • 人死後到底去了哪兒了?
    人死後到底去了哪兒了?說我有一個朋友,人都稱他半仙,他曾告訴我,說他曾上過天堂,和下過地獄的事,讓我保密。我就給大家透漏一點吧!當人死後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火葬場。
  • 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
    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小朋友們好,我是小周博士,歡迎光臨科教茶小屋。我們今天來講講,地球上的水,到底來自哪裡。這個問題,猜想很多,但其實目前沒有公認的答案。小周博士在這裡給小朋友們介紹兩種。小朋友聽說過彗星嗎?聽說過地震和火山嗎?別看他們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可能他們都是水的來源。兩種水來源的假說,第一種「自源說」。
  • 興業銀行成都分行落地首筆赤道原則項目貸款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3日電 (張東升)近日,興業銀行成都分行首筆赤道原則項目貸款——樂山高能時代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樂山高新區犍為新型工業基地靜脈產業園固體廢棄物處理項目
  • 世界上最炎熱的地方在哪兒?
    世界上最炎熱的地方在哪兒?一般人都會說是赤道吧。但是,實際地球上有幾個地方比赤道熱得多。美國的死谷,它是一片谷地,在加利福尼亞州與內華達州交界處的一片山區裡。這裡常年高溫乾旱,最高溫度56.7℃。就是在地球上,並不是我們想像的是赤道地區才是最熱的,這些地區很熱而且都處在亞熱帶地區。赤道是平均太陽高度角最大的地方,但是在地球上赤道地區大部分地方都是茫茫一片的海洋,雖然赤道地區的太陽光很灼熱,但是都用來蒸發海水了。海水得到蒸發後,反而使得這裡的大陸熱帶雨林繁茂,又使得赤道地區的氣候變得溼潤起來。
  • 火星上的水到底去哪兒了?
    那麼,火星上的水到底去哪兒了?新研究表明,絕大部分水都被鎖在巖石裡面。火星上的巖石好比巨大的海綿,吸收了液態水。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火星之所以變得乾旱,是因為太陽風颳走了它的大氣層。
  • 赤道2要開拍了嗎?
    自2015年《赤道》上映後就取得很大的反響,論這部電影的明星陣容也是很強大的,單單有主演張學友張家輝兩兄弟就已經很勁爆了,就連餘文樂、張震、崔始源也參與在其中,除了看劇情之外,這批型男也滿足了大批觀眾的眼福啊!
  • 彭加木到底去哪兒了?因為他隨身帶著科考筆記,所以眾說紛紜
    彭加木,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在當時那個年代人們對科學有著無比的熱情,所以彭加木的知名度是相當高的,但是在進入羅布泊科考的時候意外失蹤,當初每個人都試圖用自己掌握的一些觀點來對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一事進行解釋,進行所謂的理性分析彭加木到底去哪兒了。
  • 懷孕8個月的硬核孕婦,陳意涵到底把肚子藏哪兒了?
    娛樂圈的明星到底能有多瘦,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不過最神奇的就是,有些女明星都快要生產了,肚子還能這麼平坦?!對,O姐說的就是陳意涵。賈靜雯發了條微博感慨陳意涵的肚子到底藏到哪裡。當然當然,作為硬核孕婦的陳意涵還解鎖了孕肚倒立,O姐放大照片看了半天也沒看到這孕肚在哪兒......
  • 東風卡友的逆行力量:半月運營裡程達赤道周長200倍
    東風卡友的逆行力量:半月運營裡程達赤道周長200倍發布時間:2020年02月28日 21:55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2月28日電  在這次疫情期間,有很多卡車司機滿載四面八方的物資駛向武漢,為武漢輸送必需的動力,保證當地的正常生活運轉。
  • 七夕之夜,牛郎織女星到底在哪兒?上哪兒能看銀河?
    牛郎織女星到底在哪裡?哪兒能看銀河?仰望星空,尋找象徵著「忠貞不渝、情比金堅」的牛郎星和織女星,是七夕之夜的傳統。
  • 人類的記憶,到底是儲存在哪兒的?為什麼有的事一輩子都忘不掉?
    人類的記憶,到底是儲存在哪兒的?為什麼有的事一輩子都忘不掉?說起人的記憶,其實這是一個許多科學家都無法做出準確解釋的領域。那麼我們人類的記憶一般都是儲存在哪兒的呢?為什麼有的事一輩子都忘不掉呢?當人體接收到各個感官部位傳遞過來的訊息之後,由神經傳入大腦。在這個步驟之前其實已經有很多信息被刪除掉了,接下來的這部分信息就是要進入到大腦皮層當中的,一般會現在海馬體當中暫時停留一段時間。可能是幾秒鐘也可能是幾個星期,這一部分都被稱為短時記憶。
  • 中新網金融頻道
    本網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稿件,務經書面授權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 赤道逆流簡介 赤道逆流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在大洋中赤道的南北兩側各有一直龐大的海流,它們自老家大洋東部開始萬裡「西徵」,到達大洋西部後,又各自有一部分「辭別」主流,「會師」赤道附近,然後轉向東流,再萬裡迢迢地返回東部老家,這就是赤道逆流。  赤道北部的低緯度海洋長年吹刮的東北信風將表層海水帶動起來,從大洋東部一路浩浩蕩蕩地向大洋西部流去,形成北赤道海流;赤道南部海水受東南信風的吹刮則形成南赤道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