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光:最高能達1萬億電子伏特

2020-11-28 環球網

你知道目前自然界最強的光是什麼樣的嗎?

據《自然》雜誌最新刊登的論文看,今年1月,人類觀測到有史以來最強的伽馬射線暴,其釋放的光子能量在0.2—1萬億電子伏特之間,其總輻射能量甚至超過了太陽在過去100億年中釋放的能量總和,堪稱「史上最強的光」。

伽馬射線是一種電磁輻射,主要來源於原子核的衰變,一個伽馬光子的能量是普通可見光中光子能量的100萬倍。伽馬射線暴,簡稱伽馬暴,是宇宙中伽馬射線強度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強,隨後又迅速減弱的現象。

伽馬暴的持續時間不長,通常只有幾毫秒到幾千秒,分為持續時間小於2秒的短暴與大於2秒的長暴。伽馬暴的威力如此之強,所以一旦發生,被它近距離照射的區域將被「徹底清空」,任何生命都逃不過它的攻擊。

以前探測到的伽馬暴的光子能量相對比較低,是電子同步輻射驅動的結果,這種情況比較常見。但是此次探測到的伽馬射線光子能量極其驚人,顯然不是來自同步輻射。科學家將它與2018年7月的GRB 180720B伽馬暴進行對比研究,有了進一步發現,認為這種輻射機制來自逆康普頓散射。

相關焦點

  • 大型強子對撞機創造8萬億電子伏特對撞能量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5日發表公報稱,歐洲中部時間當天00時38分,大型強子對撞機值班組報告對撞機達到束流穩定運行模式,兩束各為4萬億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在4個交匯點發生對撞,質子束流總能量達8萬億電子伏特,創造了一項新世界記錄,大幅增加了對撞機的潛力。
  • 大型強子對撞機對撞總能量達到7萬億電子伏特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視頻消息稱,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開始實施總能量達7萬億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對撞,這是迄今最高能量的質子束流對撞試驗。
  • 13萬億電子伏特!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再創紀錄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22日發布的一份聲明中宣稱:「昨天夜裡,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內的粒子碰撞能量創下新紀錄,第一次達到了13TeV(萬億電子伏特)。」此前LHC的最高撞擊能量紀錄是2012年創下的8TeV。今年4月,LHC在經歷了兩年的翻修設計和升級改造後重新啟動,歐核中心稱它有潛力達到14TeV。
  • 第三代輕子夸克質量下限設定 至少為0.98-1.73太電子伏特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緊湊渺子線圈(CMS)國際合作組近日發布了其尋找第三代輕子夸克的最新結果:他們未曾在質子-質子對撞中發現第三代輕子夸克的「芳蹤」,但對其質量進行了進一步的限定——這種粒子的質量至少為0.98—1.73
  • 第三代輕子夸克質量下限設定至少為0.98—1.73太電子伏特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緊湊渺子線圈(CMS)國際合作組近日發布了其尋找第三代輕子夸克的最新結果:他們未曾在質子-質子對撞中發現第三代輕子夸克的「芳蹤」,但對其質量進行了進一步的限定——這種粒子的質量至少為0.98—1.73太電子伏特(TeV,萬億電子伏特),這是科學家迄今對這一粒子進行的最嚴苛質量限定
  • 「冰立方」捕獲第三個千萬億電子伏特的中微子
    原標題:「冰立方」捕獲第三個千萬億電子伏特的中微子    數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搜尋中微子這種「幽靈」粒子。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設在南極洲的「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發現了兩個能量大於1000萬億電子伏特的中微子,研究人員借用《芝麻街》裡的人物名字將其命名為「伯特」和「厄尼」。
  • 雷射等離子加速器再破紀錄 20釐米內產生了能量高達78億電子伏特的...
    近日,美國伯克利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刷新了雷射等離子加速器產生能量的世界紀錄:在20釐米長的等離子體內產生了能量高達78億電子伏特(7.8GeV)的電子束,是以前世界紀錄的2倍;而使用常規技術將需要約91米長的等離子體才能獲得如此高的能量。
  • 中微子新質量上限「出爐」:不超過一點一電子伏特
    中微子新質量上限「出爐」:不超過一點一電子伏特 2019-09-19 科技日報 劉霞 【字體現在,德國科學家對中微子的質量提出了新的限定值:不超過1.1電子伏特(eV),還不到單個電子質量的50萬分之一。新結果是以前質量限定值2eV的一半左右。  幾十年來,物理學家一直試圖測量中微子的質量,然而,這種粒子「神出鬼沒」,幾乎不與普通物質相互作用。  為了推斷其質量,科學家研究放射性氚的「β衰變」——一個氚核衰變成一個電子和一個中微子。
  • 天文學家從伽瑪射線暴GRB 190114C中檢測到成兆的電子伏特的發射
    伽瑪暴是目前天文學中最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曾兩度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列。伽瑪暴是宇宙中最活躍和最具爆炸性的事件之一。儘管它們主要是柔和的伽瑪射線的短而強烈的閃光,但有些持續約兩秒鐘以上,被稱為長時間伽瑪爆。
  • 能量達到每光子的一萬億倍!這是史上最強大的伽馬射線爆發!
    而來自宇宙的伽馬射線威力無窮,因為伽馬射線會發生伽馬射線暴,伽馬射線暴是宇宙中發生的最劇烈的爆炸,目前來說沒有之一。關於γ射線爆發的起源有一種理論認為是巨大恆星在燃料耗盡時塌縮爆炸成超新星或者兩顆鄰近的緻密星體碰撞產生的,它們相當於具有無窮能量的「巨超新星」。
  • 2019年中國GDP或接近100萬億元,那美國能達多少人民幣呢?
    2019年中國GDP或接近100萬億元,那美國能達多少人民幣呢? 近期,中國以及海外多家媒體都撰文表示:2019年全年,中國的GDP總量很可能會接近或達到100萬億元人民幣,折合美元將超過14萬億美元,人均GDP將邁上1萬美元的新臺階。
  • 中微子新質量上限「出爐」: 不超過一點一電子伏特
    中微子是自然界中迄今已知最「輕盈」的基本粒子,但其質量一直是個未解之謎。現在,德國科學家對中微子的質量提出了新的限定值:不超過1.1電子伏特(eV),還不到單個電子質量的50萬分之一。新結果是以前質量限定值2eV的一半左右。
  • 福能達空氣制水機讓您淨享安心健康生活
    [導讀]能達空氣制水機這一高新科技產品的面世,是福能達為應對人類水危機而提出的解決方案
  • 從伽馬射線爆發中,發現最高能量的光子!能量達到太電子伏特
    這一事件被命名為GRB190114C,在22秒內,它在天空中的坐標作為電子警報分發給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包括Magic Collaboration,他操作著位於西班牙拉帕爾馬兩個直徑為17米的切倫科夫望遠鏡。
  • 中國慧眼:>200千電子伏特!
    目前,解釋低頻QPO現象最流行的模型包括:過去,X射線天文衛星只具有在30千電子伏特(keV)以下的能區研究低頻QPO的能力,這就使天文學家難以判斷輻射是來自於高溫氣體的熱輻射,還是高能粒子的非熱輻射,並進而確認其準確的產生區域。
  • 強光探照燈散熱的一些基礎知識
    一般而言,金屬的導熱係數最大,非金屬和液體次之,氣體的導熱係數最小。導熱係數越大,說明其導熱性能越好。由下表1-1可以看出各類物質導熱係數的一般大小順序。表1-1 常溫常壓下各物質熱導係數的取值範圍材料結構的變化與所含雜質對導熱係數都有明顯影響。
  • 科學家檢測到破紀錄的伽馬射線,比可見光強1萬億倍
    當高能伽馬射線撞擊地球大氣層時,這種相互作用會使空氣分子變成一連串的正負電子對。這些電子對在大氣中加速,釋放出切倫科夫輻射。在GRB 190114C的餘輝(發射的衰落部分)中,神奇的探測到了超過萬億電子伏特(TeV)範圍的光子能量,這是可見光的一萬億倍
  • 科學家檢測到破紀錄的伽馬射線,比可見光強1萬億倍
    事實上,其中一個的威力是可見光的一萬億倍。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發現,它將幫助我們發現宇宙中更多的奇異事件,並使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宇宙數十億年前遙遠地方的情況。「伽馬暴比我們所知道的要強大得多,」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兩篇論文的合著者之一拉茲米克·米爾佐揚說。「這絕對是驚人的。」
  • 6500光年外的訪客——目前觀測到的能量最高的光子束
    圖 1 蟹狀星雲(圖源:Futurism)來源: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局及哈勃團隊(空間望遠鏡科學研究所)西藏一臺天文望遠鏡捕捉到了迄今為止能量最高的光子束一份由來自中國,日本等28個科研機構的科學家發表的報告中提到,他們觀測到大量光子及粒子形式的電磁輻射及超過100萬億伏特的能量,甚至相當於一隻飛行中的大黃蜂所產生的動能(對於個體光粒子而言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量)。而這些能量的來源蟹狀星雲——一顆旋轉的中子星,其驚人的物理特性一直讓天體物理學家們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