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新質量上限「出爐」:不超過一點一電子伏特

2020-12-03 中國科學院

中微子新質量上限「出爐」:不超過一點一電子伏特

2019-09-19 科技日報 劉霞

【字體:

語音播報

  中微子是自然界中迄今已知最「輕盈」的基本粒子,但其質量一直是個未解之謎。現在,德國科學家對中微子的質量提出了新的限定值:不超過1.1電子伏特(eV),還不到單個電子質量的50萬分之一。新結果是以前質量限定值2eV的一半左右。

  幾十年來,物理學家一直試圖測量中微子的質量,然而,這種粒子「神出鬼沒」,幾乎不與普通物質相互作用。

  為了推斷其質量,科學家研究放射性氚的「β衰變」——一個氚核衰變成一個電子和一個中微子。通過精確測量噴射出的電子的最大能量,可以推斷出未被觀測到的中微子的質量。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近日報導,在新研究中,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進行卡爾斯魯厄氚中微子(KATRIN)實驗的科學家將這種經典方法發揮到了極致。他們使用一個23米長的飛船狀光譜儀,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測量氚核衰變發出的電子。

  新上限值僅基於28天的數據。KATRIN團隊希望最終收集1000天的數據,並將這個極限值再降低0.1—0.2電子伏特,或證明中微子的重量比這要重。

  宇宙學測量已經表明,中微子的質量不能超過0.1eV,但這個估計是基於幾個假設。KATRIN團隊認為,如果他們能更好、更直接地測量中微子質量的極限,可能會使宇宙學模型更可靠。


  中微子是自然界中迄今已知最「輕盈」的基本粒子,但其質量一直是個未解之謎。現在,德國科學家對中微子的質量提出了新的限定值:不超過1.1電子伏特(eV),還不到單個電子質量的50萬分之一。新結果是以前質量限定值2eV的一半左右。
  幾十年來,物理學家一直試圖測量中微子的質量,然而,這種粒子「神出鬼沒」,幾乎不與普通物質相互作用。
  為了推斷其質量,科學家研究放射性氚的「β衰變」——一個氚核衰變成一個電子和一個中微子。通過精確測量噴射出的電子的最大能量,可以推斷出未被觀測到的中微子的質量。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近日報導,在新研究中,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進行卡爾斯魯厄氚中微子(KATRIN)實驗的科學家將這種經典方法發揮到了極致。他們使用一個23米長的飛船狀光譜儀,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測量氚核衰變發出的電子。
  新上限值僅基於28天的數據。KATRIN團隊希望最終收集1000天的數據,並將這個極限值再降低0.1—0.2電子伏特,或證明中微子的重量比這要重。
  宇宙學測量已經表明,中微子的質量不能超過0.1eV,但這個估計是基於幾個假設。KATRIN團隊認為,如果他們能更好、更直接地測量中微子質量的極限,可能會使宇宙學模型更可靠。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中微子新質量上限「出爐」: 不超過一點一電子伏特
    中微子是自然界中迄今已知最「輕盈」的基本粒子,但其質量一直是個未解之謎。現在,德國科學家對中微子的質量提出了新的限定值:不超過1.1電子伏特(eV),還不到單個電子質量的50萬分之一。新結果是以前質量限定值2eV的一半左右。
  • 中微子新質量上限不能超過0.1eV
    中微子是自然界中迄今已知最「輕盈」的基本粒子,但其質量一直是個未解之謎。現在,德國科學家對中微子的質量提出了新的限定值:不超過1.1電子伏特(eV),還不到單個電子質量的50萬分之一。新結果是以前質量限定值2eV的一半左右。幾十年來,物理學家一直試圖測量中微子的質量,然而,這種粒子「神出鬼沒」,幾乎不與普通物質相互作用。
  • 不超過0.086電子伏特,科學家算出了最輕中微子的質量!
    我們對中微子幾乎一無所知,甚至不知道它們有多重。但是,在科學家看來,中微子有著改變整個宇宙形狀的能力。由於物理學的原因,最小粒子的行為可以改變整個星系和其他巨大天體結構的行為,如果你想描述宇宙的行為,你必須考慮到它最小組成部分的性質。
  • 中微子新質量上限「出爐」,怎樣探索無處不在的中微子?
    中微子是自然界中迄今已知最「輕盈」的基本粒子,但其質量一直是個未解之謎。現在,德國科學家對中微子的質量提出了新的限定值:不超過1.1電子伏特(eV)。 前面說的三種中微子,一種中微子是太陽發出的電子中微子,傳播到地球的過程中,變成了另外兩種中微子。戴維斯的實驗只能看到電子中微子,所以電子中微子就少了。
  • 科學網—PRL:英科學家測算出中微子質量上限
    通過分析宇宙星系3D圖像
  • 科學家發現中微子的質量上限 竟然比之前的估計值輕了一半!
    科學家發現中微子的質量上限 竟然比之前的估計值輕了一半! 日前,一個國際研究小組使用了一種新的光譜儀來尋找和設定了中微子質量的上限
  • 超過太陽質量兩百多倍的恆星,刷新了恆星質量上限
    太陽又因為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個恆星,其質量大約在2億億億噸左右,佔據的太陽系質量的九成以上,相當於地球的三十多萬倍左右。如此巨大的數字著實令人吃驚。但事實上,這個數字在更加廣闊的宇宙中並不算什麼。因為科學家們在探索宇宙的時候發現了大量恆星的質量都比太陽的質量要大。
  • 中國慧眼:>200千電子伏特!
    目前,解釋低頻QPO現象最流行的模型包括:過去,X射線天文衛星只具有在30千電子伏特(keV)以下的能區研究低頻QPO的能力,這就使天文學家難以判斷輻射是來自於高溫氣體的熱輻射,還是高能粒子的非熱輻射,並進而確認其準確的產生區域。
  • 科學家首次測出中微子的質量不超過1.1eV!
    此前,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預測中微子和光子一樣沒有質量。但物理學家發現,三種類型的中微子在移動時可以相互轉化。根據物理學家的說法,它們只有在有質量的情況下才能做到這一點。於是物理界的難題之一來了:中微子的質量是多少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粒子物理學家。
  • 第三代輕子夸克質量下限設定 至少為0.98-1.73太電子伏特
    粒子的質量至少為0.98—1.73太電子伏特(TeV,萬億電子伏特),這是科學家迄今對這一粒子進行的最嚴苛質量限定。輕子包括電子、繆子、陶子和與之相應的中微子;夸克則包括上夸克、下夸克、粲夸克、奇異夸克、頂夸克和底夸克,這些夸克組合在一起形成了質子、中子和其他複合粒子。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表明,輕子和夸克都有三代,其質量不斷遞增。而且,這兩類粒子迥然不同。
  • 第三代輕子夸克質量下限設定至少為0.98—1.73太電子伏特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緊湊渺子線圈(CMS)國際合作組近日發布了其尋找第三代輕子夸克的最新結果:他們未曾在質子-質子對撞中發現第三代輕子夸克的「芳蹤」,但對其質量進行了進一步的限定——這種粒子的質量至少為0.98—1.73太電子伏特(TeV,萬億電子伏特),這是科學家迄今對這一粒子進行的最嚴苛質量限定
  • 宇宙中最小「幽靈粒子」質量首獲上限!快抓住它
    近日,英國科學家使用與整個宇宙結構有關的數據,設定了宇宙間最小、最難研究組成部分之一——中微子家族中最輕成員的質量:不超過0.086電子伏特(eV),約為單個電子質量的600萬分之一。
  • 最輕中微子質量首次限定,為宇宙間最小最難研究組成部分之一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導,英國科學家使用與整個宇宙結構有關的數據,限定了宇宙間最小、最難研究的組成部分之一 —— 中微子家族中最輕成員的質量:不超過0.086電子伏特,約為單個電子質量的600萬分之一。
  • 150萬億倍太陽質量!亮度超過銀河系兩千倍,刷新黑洞質量上限
    感謝在眾多的文章當中點開《150萬億倍太陽質量!亮度超過銀河系兩千倍,刷新黑洞質量上限》的各位,這裡是每天給大家帶來新鮮有趣的天文科技信息、盤點宇宙中的特殊的天體、討論宇宙中各種各樣有趣或者有意義的事情。
  • 雷射等離子加速器再破紀錄 20釐米內產生了能量高達78億電子伏特的...
    近日,美國伯克利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刷新了雷射等離子加速器產生能量的世界紀錄:在20釐米長的等離子體內產生了能量高達78億電子伏特(7.8GeV)的電子束,是以前世界紀錄的2倍;而使用常規技術將需要約91米長的等離子體才能獲得如此高的能量。
  • 天文學家從伽瑪射線暴GRB 190114C中檢測到成兆的電子伏特的發射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已經從名為GRB 190114C的伽馬爆中檢測到了兆電子伏特(TeV)發射。這一發現可以增進對宇宙中超高能量(very high energy,簡稱VHE)來源的理解。在最近的arXiv預印本信息庫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詳細介紹了這一發現。
  • 不到電子質量的50萬分之一,中微子質量被測出,難怪能穿越地球
    ,如果想將一書中為子全部攔截下來的話,需要厚達5光年的鉛板才可以,你沒看錯!最新研究發現,中微子的質量只相當於電子的五十萬分之一。),精確測量了噴射出的電子的最大能量,從中推斷出未被觀測到的中微子的質量。
  • 大型強子對撞機對撞總能量達到7萬億電子伏特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視頻消息稱,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開始實施總能量達7萬億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對撞,這是迄今最高能量的質子束流對撞試驗。
  • 最新實驗進一步縮小了中微子靜止質量的範圍
    經過多年的校準和測試,卡爾斯魯厄中微子(KATRIN)實驗項目於去年春天開始啟動,目標是得到中微子的靜止質量。本月初,研究人員在日本的一次會議上發布了他們的第一批成果。儘管具體內容尚未公布,但研究團隊已將原來的估計值減半,從先前的約2電子伏的上限降低到僅為1電子伏。與磅和千克這類的質量單位不同,精確到單個電子伏這樣的測量很難想像。
  • 大型強子對撞機創造8萬億電子伏特對撞能量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5日發表公報稱,歐洲中部時間當天00時38分,大型強子對撞機值班組報告對撞機達到束流穩定運行模式,兩束各為4萬億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在4個交匯點發生對撞,質子束流總能量達8萬億電子伏特,創造了一項新世界記錄,大幅增加了對撞機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