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電子質量的50萬分之一,中微子質量被測出,難怪能穿越地球

2020-11-24 騰訊網

中微子是自然界中的基本粒子之一,屬於輕子的一種,它有多小呢?說出來可能很多朋友都難以理解,物理學家認為這種小東西充斥在我們生存的空間中,每一秒鐘至少有數萬億個中微子穿越我們的身體,我們卻對它毫無感覺,就在我們的眼睛這麼大地方,每秒鐘都至少有100億個中微子穿越,然而我們卻根本看不見它。

實際上不只是我們的身體和眼睛,物理學家認為中微子可以輕鬆穿越地球,地球厚達12,756公裡,竟也難以擋住它的腳步,如果想將一書中為子全部攔截下來的話,需要厚達5光年的鉛板才可以,你沒看錯!是厚達5光年的鉛板!

這麼說來,中微子是可以到處穿越呀!它為什麼能這樣呢?說白了也沒別的,就是它實在太小了,無論是體積和質量,都已經小到了我們難以想像的程度。

一滴水對我們來說就已經很小了,但是一滴水中包含著大約1670億億個水分子,每個水分子有包含著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其中氫原子較小,如果把氫原子看作一個地球,氫原子內部的原子核大致也就相當於一座長寬高各200米左右的高樓大廈,而外圍的電子大致也就相當於一張書桌那麼大,那麼中微子呢?最新研究發現,中微子的質量只相當於電子的五十萬分之一。

美國《科學》雜誌網站近日報導稱,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進行了卡爾斯魯厄氚中微子(KATRIN)實驗,他們通過研究放射性氚的「β衰變」(一個氚核衰變成一個電子和一個中微子),精確測量了噴射出的電子的最大能量,從中推斷出未被觀測到的中微子的質量。

通過這次試驗, 他們對中微子的質量提出了新的限定值:不超過1.1電子伏特(eV),10萬年算起來還不到單個電子質量的50萬分之一,這一新結果只是以前質量限定值2eV的一半左右,說明其比原先預想的質量還要小。

如此之小的質量說明中微子基本不會與原子中的電子、質子和中子等發生相互作用,所以才能任意地穿越原子空間,進而穿越地球這樣的物體都沒有問題。

中微子和光子的性質上十分相似,都通過高能量釋放事件中產生,其體積和質量都極小,都以光速運動,中微子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也十分微弱,被認為是一種隱身粒子,奧地利物理學家泡利在1930年提出中微子假說的時候,甚至認為這種東西永遠不可能被發現,不過在1956年,美國科學家柯萬和萊因斯在核反應堆旁發現了它的蹤跡。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測出中微子的質量不超過1.1eV!
    它們有幾個來源,其中一些自大爆炸以來一直在太空中穿梭,但地球附近的大多數中微子來自太陽。此前,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預測中微子和光子一樣沒有質量。但物理學家發現,三種類型的中微子在移動時可以相互轉化。根據物理學家的說法,它們只有在有質量的情況下才能做到這一點。於是物理界的難題之一來了:中微子的質量是多少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粒子物理學家。
  • 中微子新質量上限「出爐」:不超過一點一電子伏特
    現在,德國科學家對中微子的質量提出了新的限定值:不超過1.1電子伏特(eV),還不到單個電子質量的50萬分之一。新結果是以前質量限定值2eV的一半左右。  幾十年來,物理學家一直試圖測量中微子的質量,然而,這種粒子「神出鬼沒」,幾乎不與普通物質相互作用。  為了推斷其質量,科學家研究放射性氚的「β衰變」——一個氚核衰變成一個電子和一個中微子。
  • 我們身邊為何充滿了中微子?它有質量為啥感覺不到?
    當時對於太陽的壽命,最好的估計來自開爾文勳爵,他認為在長時間內,唯一能讓太陽發出如此巨大能量的力就是引力。引力收縮可以讓太陽在1000萬年的時間尺度上提供巨大的能量輸出。但是,鑑於生物學家或地質學家對地球上豐富的生命化石或巖石等特徵的年齡了解,發現這樣估計出來的太陽年齡嚴重不足的,可以肯定的是,太陽肯定不會比地球還年輕!
  • 中微子新質量上限「出爐」: 不超過一點一電子伏特
    中微子是自然界中迄今已知最「輕盈」的基本粒子,但其質量一直是個未解之謎。現在,德國科學家對中微子的質量提出了新的限定值:不超過1.1電子伏特(eV),還不到單個電子質量的50萬分之一。新結果是以前質量限定值2eV的一半左右。
  • 「宇宙幽靈」中微子到底有沒有質量,總量為什麼是其他粒子10億倍
    「宇宙幽靈」中微子到底有沒有質量,總量為什麼是其他粒子10億倍。在天然界中,中微子共有三種形態:電子中微子、繆子中微子、陶子中微子。它們雖然同屬構成物質世界的根基粒子,但因其極難探測,成為物理學界的「宇宙鬼魂」。中微子的質量極其微小,幾乎小於電子的百萬分之一。
  • 最輕中微子質量首次限定,為宇宙間最小最難研究組成部分之一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導,英國科學家使用與整個宇宙結構有關的數據,限定了宇宙間最小、最難研究的組成部分之一 —— 中微子家族中最輕成員的質量:不超過0.086電子伏特,約為單個電子質量的600萬分之一。
  • 最新實驗進一步縮小了中微子靜止質量的範圍
    「每個病毒由約一千萬個質子組成,」Formaggio介紹說,「質子的重量比電子大近2000倍,而中微子的質量不到單個電子的1/500000!」當然,對於中微子極小的靜止質量,人們倒是早有預料。實際上,當最初把它們納入物理學標準模型的時候,曾經假定過中微子的靜止質量為0。
  • 為什麼說中微子有質量呢?
    當時對於太陽的壽命,最好的估計來自開爾文勳爵,他認為在長時間內,唯一能讓太陽發出如此巨大能量的力就是引力。引力收縮可以讓太陽在1000萬年的時間尺度上提供巨大的能量輸出。但是,鑑於生物學家或地質學家對地球上豐富的生命化石或巖石等特徵的年齡了解,發現這樣估計出來的太陽年齡嚴重不足的,可以肯定的是,太陽肯定不會比地球還年輕!
  • 不超過0.086電子伏特,科學家算出了最輕中微子的質量!
    如果中微子真的具有這樣的能力,我們就可以用宇宙的形狀來稱量它們,近日,一支物理學家團隊就完成了這樣的工作,研究人員利用這一事實,從對宇宙大尺度結構的精確測量中,反向演算出了最輕中微子的質量(有三種中微子的質量)。
  • 科學家反向推算最輕中微子的質量:能發掘宇宙秘密
    在即將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雜誌上的一篇新論文中,研究人員利用這一事實,從對宇宙大尺度結構的精確測量中,反向演算出了最輕中微子的質量(有三種中微子的質量)。研究人員從重子振蕩光譜巡天中獲取了大約110萬個星系的運動數據,結合其他宇宙學信息,以及地球上規模小得多的中微子實驗的結果,然後把所有這些信息輸入一臺超級計算機。
  • 科學家反向推算最輕中微子的質量
    在即將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雜誌上的一篇新論文中,研究人員利用這一事實,從對宇宙大尺度結構的精確測量中,反向演算出了最輕中微子的質量(有三種中微子的質量)。研究人員從重子振蕩光譜巡天中獲取了大約110萬個星系的運動數據,結合其他宇宙學信息,以及地球上規模小得多的中微子實驗的結果,然後把所有這些信息輸入一臺超級計算機。
  • 哪種物質能穿透地球?中微子,暗物質暗能量,三選一,選對了嗎?
    已知的物質中肯定能穿透地球的也許只有中微子一種了,當然還有幾種不確定物質,比如暗物質,還有引起宇宙膨脹的暗能量。中微子是怎麼穿透地球的,又有什麼物質能擋住它,另外暗物質和暗能量到底能不能穿透,我們來做個簡單分析。
  • 科學網—PRL:英科學家測算出中微子質量上限
    據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網站
  • 一口氣讀懂最鬼魅粒子「中微子」
    它賦予了粒子質量。如果你要問在眾多粒子當中,誰是最讓物理學感到困惑的?那物理學家一般會說是中微子,物理學家至今也沒有完全搞清楚它的情況,甚至連它的質量都測不準,堪稱最鬼魅的粒子。因此,它有一個外號叫做:幽靈粒子。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波爾曾經就差點因為中微子而放棄能量守恆原理。
  • 中微子新質量上限不能超過0.1eV
    中微子是自然界中迄今已知最「輕盈」的基本粒子,但其質量一直是個未解之謎。現在,德國科學家對中微子的質量提出了新的限定值:不超過1.1電子伏特(eV),還不到單個電子質量的50萬分之一。新結果是以前質量限定值2eV的一半左右。幾十年來,物理學家一直試圖測量中微子的質量,然而,這種粒子「神出鬼沒」,幾乎不與普通物質相互作用。
  • 宇宙中最小「幽靈粒子」質量首獲上限!快抓住它
    近日,英國科學家使用與整個宇宙結構有關的數據,設定了宇宙間最小、最難研究組成部分之一——中微子家族中最輕成員的質量:不超過0.086電子伏特(eV),約為單個電子質量的600萬分之一。
  • 科學家利用離子「綁定」方法 測出更加精確電子質量
    【科技訊】5月13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在我們生活中,那些原子電子的質量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在基礎物理研究中來講,每一個電子的質量可意義重大。而對於電子質量的測算,是科學家一直在探索的。近期,科學家測出了比之前精確13倍的電子質量。  以一種碳-12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作為標準,其他粒子的質量與之相比所得數值即為相對質量。根據此次測得的結果,電子質量為0.000548579909067,這比2006年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採用的電子質量精確了13倍。  由於電子的質量極小,對其進行精確測定十分困難。
  • 幽靈粒子的質量之謎
    | 圖片來源:Arthur Loureiro中微子有三種類型(或者說「味」),分別是電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上個世紀90年代,研究人員發現中微子在傳播的過程中,會從其中一種轉變成另一種,這被稱為中微子振蕩,是一個量子力學效應。舉個例子,太陽產生了電子中微子。當這些中微子在抵達地球時,科學家卻只觀測到了三分之一發射的中微子。
  • 自超大質量黑洞的「幽靈粒子」穿越太空,鑽進了南極冰層!
    座落於南極的冰立方中微子觀測站2017年9月22日,一個來自遙遠超大質量黑洞的「幽靈粒子」,也就是中微子穿越太空,以略低於光速的速度鑽進南極冰層。它的能量達到300萬億電子伏特,幾乎是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大型強子對撞機(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所釋放能量的50倍。這個宇宙入侵者觸發了冰立方中微子觀測站的探測器並發出紅色警報。
  • 一個來自超大質量黑洞的「幽靈粒子」穿越太空,鑽進了南極冰層
    「幽靈粒子」,也就是中微子穿越太空,以略低於光速的速度鑽進南極冰層。它的能量達到300萬億電子伏特,幾乎是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大型強子對撞機(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所釋放能量的50倍。這個宇宙入侵者觸發了冰立方中微子觀測站的探測器並發出紅色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