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粒子的質量之謎

2021-01-19 中科院物理所

禁止二次轉載。

1.

中微子是一種極其難以捉摸的基本粒子。從太陽內產生的大量中微子會以接近光的速度傳播飛向地球,並穿過我們的身體。由於中微子幾乎從未與構成我們身體的原子發生作用,因此我們不會有任何察覺。它們是名副其實的幽靈粒子。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科學家都認為這些微小的粒子是無質量的。

○ 宇宙中包含著大量的中微子。它們沒有電荷,所以不會被自然界中的其他帶電粒子吸引或排斥。| 圖片來源:Arthur Loureiro

中微子有三種類型(或者說「味」),分別是電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上個世紀90年代,研究人員發現中微子在傳播的過程中,會從其中一種轉變成另一種,這被稱為中微子振蕩,是一個量子力學效應。

舉個例子,太陽產生了電子中微子。當這些中微子在抵達地球時,科學家卻只觀測到了三分之一發射的中微子。剩下三分之二的電子中微子變成了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而這之所以會發生的前提是中微子具有質量——發現者也因此獲得了2015年的諾貝爾獎。從過去的粒子物理實驗中,我們得知三種中微子中至少有兩種是有質量的。

基於量子力學的奇怪規則,中微子的味和質量之間的關係也異常複雜。在任何中微子束中,這三個質量總是存在的,只是比例不同。每種味都有三種質量的組合,每種中微子質量也都有三種味的組合。

○ 已知的中微子有三種:電子中微子(νe)、μ子中微子(νμ)和τ子中微子(ντ)。中微子在傳播的途中會發生轉變。

迄今為止,科學家對中微子的質量依然知之甚少。而一項剛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的新研究首次設定了最輕中微子的質量上限:至少比電子的質量輕600萬倍。

2.

中微子對理解宇宙非常重要。回到20世紀40年代,物理學家伽莫夫(George Gamow)和勳伯格(Mario Schoenberg)就指出,中微子在恆星演化和超新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點在1987年當科學家首次從超新星中發現中微子時就得到了證實,從而幫助科學家更好的理解超新星。

然而,在宇宙學尺度上,由於這些幽靈粒子具有質量,因此在引力的作用下,它們往往會拖曳一些物質。所以,中微子的質量越大,我們周圍星系的分布就會越「模糊」。這意味著通過觀察我們周圍的星系,就可以推斷出中微子的質量。這非常令人驚訝, 宇宙中最大的星繫結構竟暗藏著微小粒子的信息。

為什麼科學家如此熱衷於知道中微子的質量?這是因為它關係到我們對現實的終極理解。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是已知最精確、最成功的用於描述基本粒子的理論。然而,這個模型預測的卻是中微子應該是無質量的。

所以理解中微子的質量也是科學家尋找邁向新的、更好的粒子物理學理論的關鍵。在這個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像暗物質和暗能量等標準模型無法解釋的問題或許也終將得到解決。

3.

在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和巴西的國際研究團隊首次結合了宇宙學家和粒子物理學家收集的數據來計算中微子的質量。論文的第一作者Arthur Loureiro說:「我們使用了來自各種來源的信息,包括從天基和地基望遠鏡所觀測到的宇宙中最古老的光(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爆炸的恆星、宇宙中最大的三維星系地圖、粒子加速器、核反應堆等等。」

每種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當宇宙學家通過觀察星系的分布來確定中微子的質量時,他們只能確定三種中微子之和的最大質量。

粒子物理學實驗可以直接研究中微子,比如可以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一束中微子。但這無法告訴我們每個粒子的絕對質量,只能告訴我們三種中微子類型中的兩種的質量差。它也無法告訴我們兩種中微子中哪個更重。

遺憾的是,許多宇宙學家經常忽略粒子物理學的結果。一些粒子物理學家對宇宙學家的統計技術持懷疑態度,聲稱他們運用先驗知識的方式會影響他們的結果。

研究人員通過結合這兩種方法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型,他們通過研究重子振蕩光譜巡天(BOSS)中超過100萬個星系的大尺度結構,從而計算出中微子質量的總和。研究人員還必須考慮許多其他影響星系分布的參數,比如暗物質和暗能量。然後將從粒子物理實驗中得知的信息輸入,能非常精確地告知研究人員這些中微子質量之間應該有著怎樣的關係,使他們能夠計算出最輕中微子的質量上限:0.086eV(相當於1.5×10千克)。

為了得到這些結果,研究人員不得不將宇宙學中的大數據分析推向極致,他們用了超過50萬個計算小時來處理數據。幸運的是,他們有一臺超級計算機。

雖然現有的數據還不足以探測到最輕中微子的質量下限——它仍有可能是無質量的——但這項工作表明,應用一種綜合的方法才是前進的道路。

未來,暗能量光譜儀(DESI)將要對比研究人員所能接觸到的星系還要多出十倍的數據進行分析,它將對所有中微子的總質量給出一個更可靠的估計——這或許能使計算出最小質量成為可能。令人興奮的是,這可能會開啟中微子物理學的新時代。

編譯:不二北鬥

參考來源:

https://theconversation.com/ghost-particles-how-galaxies-helped-us-weigh-the-lightest-neutrino-and-why-it-matters-122230

https://www.ucl.ac.uk/news/2019/aug/maximum-mass-lightest-neutrino-revealed-using-astronomical-big-data

https://arxiv.org/pdf/1811.02578.pdf

來源:原理

編輯:Major Tom

相關焦點

  • 中國建造超大玻璃球求解「幽靈粒子」之謎
    (中科院高能所供圖)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全曉書 王攀 荊淮僑)在一個12層樓高的玻璃球裡注入透明液體,中國科學家打算造一個全世界最大的「水晶球」來捕捉宇宙中的「幽靈粒子」——中微子,從而找到通向物理新世界的大門。他們將把一個直徑達35.4米的有機玻璃球安裝在廣東省江門市西南部的打石山中。
  • 幽靈粒子能夠穿越一切物質,你知道幽靈粒子的秘密嗎,快來看一看
    今天我們來探索一個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話題,那就是幽靈粒子,我們知道幽靈粒子可以穿越任何一種物質,所以科學家才這樣稱呼這種粒子,其實幽靈粒子真正的名字叫做中微子,是一種物理學中的粒子。首先要告訴大家的一點是中微子屬於輕子,是質量極小的一種粒子。
  • 科普貼:來自太陽的幽靈粒子八分鐘可到達地球
    幽靈粒子,是指中微子。中微子很神秘,一個小小的粒子,居然能穿過地球。從太陽出發的中微子,只要8分鐘就可以到達地球。1000億個中微子與地球相遇,幾乎全部都能順利地穿越地球,再次進入茫茫的宇宙之中,只有1個中微子可能與地球上的原子發生作用。
  • 《未解之謎》幽靈火車
    在歐洲東部和俄羅斯,最為奇特的神秘現象之一就是「幽靈」火車之謎,歷史上曾有過許多關於「幽靈火車」的報導,怪誕的「鬼火車」事件曾在俄羅斯的一些報紙媒體上多次報導,莫斯科大學的科學家也曾對「幽靈火車」現象進行過調查研究。但是由於鐵路部門一般不願將這類無法解釋的現象公布於眾,還有一些與「幽靈火車」有關的事件不為人知。
  • 自超大質量黑洞的「幽靈粒子」穿越太空,鑽進了南極冰層!
    這臺探測器能夠探測到來自深空的高能亞原子粒子——有著「幽靈粒子」之稱的中微子。中微子從深空來到地球,可能直接來自於超新星爆炸殘餘或者黑洞。普通的望遠鏡無法觀測到神秘莫測的中微子,但冰立方可以。它是迄今為止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望遠鏡。
  • 一個來自超大質量黑洞的「幽靈粒子」穿越太空,鑽進了南極冰層
    這臺探測器能夠探測到來自深空的高能亞原子粒子——有著「幽靈粒子」之稱的中微子。中微子從深空來到地球,可能直接來自於超新星爆炸殘餘或者黑洞。普通的望遠鏡無法觀測到神秘莫測的中微子,但冰立方可以。它是迄今為止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望遠鏡。
  • 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幽靈粒子」是何方神聖?
    「幽靈」是何方神聖?我們的宇宙產生於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宇宙大爆炸在一秒鐘內產生了無數的中微子。宇宙大爆炸初期,由於光子無法擺脫引力外逃,而中微子卻與物質不發生任何作用,可以暢行無阻。所以,它們攜帶了比光更早的宇宙信息走到了現在。由於中微子難以探測,所以被科學界稱之為「幽靈粒子」。
  • 終於,物理學家弄清了南極高能幽靈粒子的來源之謎:耀變體黑洞!
    2017年9月22日,科學家通過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探測器——位於南極的「冰立方」(IceCube Neutrino Observatory),探測到了神秘的 「幽靈粒子」 。此次發現的粒子穿越40億光年到達我們身邊,普通人無從得知,科學家卻異常困惑。
  • 什麼是幽靈粒子?它的作用有多大?
    原來,中微子不帶電,自旋為1/2,以接近光速運動,質量非常輕,質量小於電子的百萬分之一。於2011年九月作為已發現可能超光速的粒子,像幽靈一樣的存在,科學家們就以「幽靈粒子」來描述它。泡利在會上提出衰變過程中能量守恆定律仍然是正確的,能量虧損的原因是因為中子作為一種大質量的中性粒子在衰變過程中變成了質子、電子和一種質量小的中性粒子,正是這種小質量粒子將能量帶走了。泡利預言的這個竊走能量的「小偷」就是中微子。
  • 上帝粒子被發現,破解物體質量和宇宙大爆炸之謎指日可待
    上帝粒子被被證實存在,鼓舞了眾多科學家。對於描述物體質量和研究宇宙大爆炸的具體情況,上帝粒子都會起到指引作用。一直以來,科學界對於物體的質量的定義都不夠清晰,物體為什麼會有質量?空間中的質量為什麼又是變化的?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上帝粒子出現,它完美契合了希格斯場,解釋了質量的定義,宇宙中的每個角落都有著它的存在。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是這麼描述上帝粒子的:希格斯場就像一碗黏稠的蜜糖,上帝粒子被蜜糖緊緊的黏住。
  • 波克捕魚達人首部資料片「幽靈船之謎」登場
    波克城市捕魚達人web版《航海大冒險》,開啟網頁版捕魚新篇章,首部資料片「幽靈船之謎」近期隆重登場!「幽靈之謎」、「奇異魚的逆襲」、「強化炮臺」等新玩法齊亮相,帶給您耳目一新的捕魚盛宴!  【幽靈船來襲】  海盜、殭屍、幽靈......海底世界的亡靈們在沉寂數千年後發出恐怖的呼聲,阻斷冒險者們的去路。
  • 光子是光明的「幽靈粒子」
    (3)「光子悖論」在於:光是一種電磁輻射現象,光子又是一種不帶電的中性粒子,光的電磁輻射屬性說明光子與電子存在相關性,電子的輻射和正負電子的湮滅作用產生了光,光也可轉化為電子的輻射和正負電子。光的電中性說明光子的運動不受磁場的影響。既然光子的運動路徑在諸如恆星和黑洞的周圍發生了偏轉,那麼這不是恆星和黑洞強大磁場作用的結果,而是反映了引力場或時空彎曲的影響。
  • 愛因斯坦的幽靈量子糾纏之謎
    ,每個都具備可測量特性,每次測量都有兩個概率相等的可能結果,隨後在同一粒子中測量相同性質將產生相同的結果。,但是測量結果決定了狀態,測量結果對其他屬性影響更大,如果你把一個粒子測量為狀態,然後再進行第三個屬性的測量你有50%的機會得到A或B,但如果你再重複第一次測量,你有50%的機會得到0,即使粒子已經被測量為,因此切換被測屬性會擾亂原始結果,從而產生新的隨機值,當你觀察兩個粒子時,當你觀察兩個粒子時事情變得更加奇怪,每個粒子都會產生隨機結果,但是如果你比較這兩者,你會發現它們總是完全相關的,例如如果兩個粒子的測量值均為
  • 「幽靈粒子」讓「穿越」成真?(圖)
    用月球探測中微子  日前,歐洲科學家稱發現了超光速中微子(又叫「幽靈粒子  A「幽靈粒子」速度超光速  幽靈粒子,是指中微子。中微子很神秘,一個小小的粒子,居然能穿過地球。說它神秘,還因科學家猜想,宇宙中的中微子,像一個幽靈在飄蕩,怎麼也捉不到它。甚至,每天可能有數以萬計的幽靈粒子穿過我們的身體,但我們根本感覺不到它。  如今,神秘的中微子終於在地下1400米深的實驗室裡露面了。科學家們捕捉到了它,而且發現了它的「超光速」。
  • 捕捉到超光速幽靈粒子 就能玩「穿越」?
    歐洲一隊科學家日前稱發現了超光速中微子(又叫「幽靈粒子」):同樣的時間內,在長達730公裡的隧道裡,中微子比光子多跑了18米——具體算下來,每秒鐘比光速多「跑」6公裡。  那麼,原本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最快的速度是光速,沒有任何速度能超越光速,因此有了「相對論」。如果超越光速的物質真的存在,是不是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都要被顛覆?
  • 科學家發現幽靈粒子 手機有望一年一充電
    中國的一個研究小組聲稱,他們成功捕捉到一種困擾物理學家近一個世紀的「幽靈粒子」(即外爾費米子)。  1929年,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赫爾曼·外爾最先提出了這種無質量的粒子——外爾費米子。參與該項目的研究員翁紅明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你可以將它想像成一個極小的、只有一個磁極的磁棒。」  翁紅明說,在自然界中,無論你將磁鐵切割成多小,它始終都帶有南北兩個磁極,磁場在磁極之間流動。作為僅有一個磁極且沒有質量的粒子,外爾費米子能夠完成諸多當前科技不可企及的任務。
  • 中國科學家捕捉到「幽靈粒子」 只有一個磁極
    資料圖:中國軍民融合技術裝備博覽會原標題:中國科學家捕捉到「幽靈粒子」 只有一個磁極據新華社電 港媒稱,中國的一個研究小組聲稱,他們成功捕捉到一種困擾物理學家近一個世紀的「幽靈粒子」(即外爾費米子)。1929年,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赫爾曼·外爾最先提出了這種無質量的粒子——外爾費米子。參與該項目的研究員翁紅明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你可以將它想像成一個極小的、只有一個磁極的磁棒。」翁紅明說,在自然界中,無論你將磁鐵切割成多小,它始終都帶有南北兩個磁極,磁場在磁極之間流動。作為僅有一個磁極且沒有質量的粒子,外爾費米子能夠完成諸多當前科技不可企及的任務。
  • 我國發現幽靈粒子 和鋁離子電池可讓手機逆天
    我國發現幽靈粒子了,真的是很給力啊,因為要知道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爭相創造可能存在它的人工環境。你問這種東西有什麼用?用處大了,舉個例子它可以實現手機電池一年充一次電。我國發現幽靈粒子了,不知如果它和鋁離子電池結合是不是手機就可以逆天了。
  • 光子之謎:光子到底有沒有質量?
    光子是宇宙核心的內容,解開了光子之謎宇宙之謎也就有了很大的進展,誰能完整詮釋光子的屬性毫無疑問將獲得諾貝爾獎,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現階段未經理論證實,只是用於實際生活中而已,光子屬於量子理論研究的範圍,量子理論如今有了很大的進展,已經不在那麼玄妙了,像那種什麼波粒二象性,薛丁格的貓這種有時代局限性的解釋只是表達不到位而已
  • 中國科學家捉到"幽靈粒子"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的一個研究小組聲稱,他們成功捕捉到一種困擾物理學家近一個世紀的「幽靈粒子」(即外爾費米子)。這項突破性的發現將極大地推進未來技術的發展,例如比目前的超級計算機運行速度更快的量子計算機以及能夠實現一年一充電的智慧型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