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差放大器的自激振蕩及解決方法

2020-11-27 電子產品世界

  目前隨著開關電源的廣泛應用, 控制IC 作為開關電源的心臟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開關電源的控制IC 一般都會包含一個誤差放大器,用來將輸出電壓的偏移等進行放大以控制主開關電路的動作,實現穩壓輸出。這個誤差放大器本身是一個運算放大器,在實際使用中會加入負反饋,而由於外部元件及PCB 等因素的影響,誤差放大器有時會產生自激振蕩,使開關電源不能正常工作。筆者分析了誤差放大器加入負反饋時產生自激振蕩的原理,並以UC3875 控制IC 為例設計了外部補償電路,並進行了實驗驗證。

  1 誤差放大器產生自激振蕩的原理

  1.1 自激振蕩產生的原因

  加入負反饋後誤差放大器的閉環增益G 的表達式為:

  

  其中A 為開環增益,F 為反饋係數,AF 為環路增益。

  由上式可知:當1+FA 趨近於0 時, |G| =∞。這說明即使無信號輸入也會有波形輸出,於是就產生了自激振蕩。

  放大器的增益和相位偏移會隨頻率而變化。當頻率變高或變低時,輸出信號和反饋信號會產生附加相移。如果附加相移達到±180°,則此時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同相,負反饋就變成正反饋。反饋信號加強,當反饋信號大於淨輸入信號時,即使去掉輸入信號也有信號輸出,於是就產生了自激振蕩。

  即:

  

  一個實際的運算放大器, 內部存在著許多天然極點,他們造成的附加相移會使輸出的相位偏移超過-180°, 當使用負反饋時會使放大器產生自激振蕩。因此運算放大器大多都有補償埠或為了使用方便直接在內部進行了補償,這些經過內部補償的運算放大器一般會補償到在增益0 dB 以上只有一個極點,單獨使用時即使將其用作單位增益放大器也不會自激振蕩。

  1.2 負反饋放大電路穩定性的判定

  判斷自激振蕩的方法首先是看其是否滿足相位條件,只有滿足相位條件才有可能產生自激振蕩。即如果當附加相移φ=±180°時,環路增益|FA |≥1,那麼電路就會產生自激振蕩。

  相反,如果當φ=±180°時,環路增益|FA| <1,那麼電路就不會產生自激振蕩。

  2 UC3875 誤差放大電路

  2.1 UC3875 誤差放大電路結構

  UC3875 是TI 公司生產的一款移相全橋軟開關控制器,廣泛應用於ZVS 和ZCS 拓撲結構的大功率開關電源當中。它內部包含一個誤差放大器,該誤差放大器輸出端的輸出電壓與斜坡發生器的輸出電壓進行比較從而產生移相信號。它的AB 和CD 兩組輸出可以分別設定死區時間,非常適合應用於全橋諧振開關電源。本文中所用UC3875 的誤差放大器部分電路接法如圖1 所示。

  

  誤差放大器的正相輸入端接參考電壓,輸出端通過一個150 kΩ 電阻反饋到反向輸入端,反相輸入端通過一個470 kΩ電阻與輸出電壓採樣電路相連。

  當對開關電源進行調試時測量其輸出,發現輸出非常不穩定。而後用示波器對UC3875 的控制輸出端OUTA 與OUTC 進行觀察,如圖2,發現輸出的移相信號產生了大幅度抖動,致使開關電源輸出變得不穩定。隨後在對誤差放大器的輸出進行觀察時發現誤差放大器產生了振蕩,在輸出端產生了一個不太穩定的正弦信號(圖3)。由於誤差放大器的輸出與斜坡發生器的輸出電壓比較之後產生移相控制信號,因此UC3875 的輸出控制信號會產生大幅抖動。

  

  

  2.2 UC3875 誤差放大器振蕩現象的分析

  根據UC3875 的數據表可知其典型帶寬與開環增益分別為11 MHz、90 dB。大多數控制IC 的誤差放大器已經過內部相位補償,且補償到即使閉環增益為0 dB(此時反饋量最大)時也不會發生振蕩。但是在實際使用中,由於外部元件等因素的影響, 有可能產生新的極點, 使電路附加相移超過-180°,從而發生振蕩。

  根據之前觀察到的誤差放大器輸出端自激振蕩波形可知其振蕩頻率大概在50 kHz 附近, 則此頻率時附加相位φ≥-180°,且其開環增益要大於0 dB。根據這些條件可估算出外部電路產生的極點頻率應該在5 kHz 附近,將其加入到誤差放大器的增益與相位的頻率特性簡圖中得到圖4。其中P1 為內部補償時設置的極點,P2 為外部電路產生的極點(圖中用實線表示增益,虛線表示相位,圖6 同)。

  

  2.3 外部補償網絡的設計

  由於零點能產生超前相移, 可抵消極點產生的滯後相移。因此如果在電路中加入補償網絡,設置一個零點將能夠抵消外部電路產生的極點,從而抑制放大器的自激振蕩。由於誤差放大器沒有設置補償埠,因此補償網絡需要設置在外部。如圖5 所示,在反饋電阻Rf兩端並聯一個電容Cf,由此可產生一個零點。通過恰當設置此零點的頻率就可抵消新極點產生的附加相移,使總的相移不超過-180°。因為所估算的外部極點頻率為5 kHz,所以零點頻率就要設置在5 kHz 附近。

  

  根據公式:

  

  將fz=5 kHz 帶入,可得Cf=212 pF。

  選擇Cf為220 pF 即可。由於在電路中放入電容Cf,因此將產生一個新的極點,它的頻率為:

  

  將數值帶入上式可得新的極點頻率為1.5 MHz, 這相當於將外部極點P2 移動到了如圖7 所示的P2′的位置。

  由圖6 可以看出儘管在增益0 dB 以上存在兩個極點,但是當增益降為0 dB 時,相移依然沒有超過-180°,所以自激振蕩條件就被破壞,電路不會產生自激振蕩。同時從圖上可以看到,使用這種方法時放大器的帶寬損失很小。但是根據式(3)可以看出,新極點的頻率與放大器的增益有關,如果放大器增益過小,則會因為極點向高頻率移動距離太小而大大影響到補償的效果。特別地當作為電壓跟隨器使用時(此時放大器輸出與反相輸入端直接相連,反饋電阻為零),新極點的頻率不會向高頻移動,則此電路就會完全沒有效果。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以及估算的誤差,實際的特性曲線會與理論有一些差距,因此所設置的零點還需要通過實驗來進行調整(後面的實驗也證實了這一點)。

  

  3 外部補償網絡的實驗驗證

  實驗電路的連接依照圖5 所示, 分別將容值為22 pF,100 pF,220 pF 的Cf接入電路中, 並觀察UC3875 的控制輸出波形。如圖7 所示為使用22 pF 電容時的波形。此電路中由於所設置零點在極點之後距離較遠的地方,波形抖動有一些減弱,但是其抖動幅度依然很大。

  

  圖8 為使用100 pF 電容時的波形,可以看到其抖動幅度大幅減小。此時電路中所設置的零點頻率比較靠近極點位置,已經體現出振蕩抑制的效果,但輸出的振蕩幅度仍很明顯。

  


相關焦點

  • 自激振蕩產生的原因
    打開APP 自激振蕩產生的原因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2-27 15:38:59   自激振蕩產生的原因   自激振蕩的引起,主要是因為集成運算放大器內部是由多級直流放大器所組成,由於每級放大器的輸出及後一級放大器的輸入都存在輸出阻抗和輸入阻抗及分布電容,這樣在級間都存在R—C相移網絡,當信號每通過一級R—C網絡後,就要產生一個附加相移
  • 自激振蕩的判別條件
    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一個比較簡單的判別方法,具體內容如下:     通常,我們'判別電路能否產生自激振蕩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個是相位平衡條件,另一個是振幅平衡條件,這兩個條件中有任何一個不滿足,電路就不能產生自激振蕩。
  • 自激振蕩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自激振蕩的引起,主要是因為集成運算放大器內部是由多級直流放大器所組成,由於每級放大器的輸出及後一級放大器的輸入都存在輸出阻抗和輸入阻抗及分布電容
  • 運算放大器自激震蕩電路設計大總結
    運放振蕩兩個條件  1、環路增益大於1(|AF|大於等於1) 2、反饋前後信號的相位差在360度以上,附加相位180以上(由於負反饋接反向端)。消除自激的方法:  由自激震蕩條件可知,消除震蕩可從兩個方面著手:  (一)減少環路增益(但該方法增加了運放增益誤差)  對運放來說,就是減少反饋係數F,換句話說,F越大,產生自激震蕩的可能性越大。對於電阻反饋網絡,F的最大值是1,F=1的典型電路就是電壓跟隨電路。
  • 運放震蕩自激原因及解決辦法
    在負反饋電路時,反饋係數F越小越可能不產生自激震蕩。換句話說,F越大(即反饋量越大),產生自激震蕩的可能性越大。對於電阻反饋網絡,F的最大值是1。如果一個放大電路在F=1時沒有產生自激振蕩,那麼對於其他的電阻反饋電路也不會產生自激振蕩。F=1的典型電路就是電壓跟隨電路。
  • 運算放大自激震蕩電路設計大總結
    運放振蕩兩個條件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9278.htm  1、環路增益大於1(|AF
  • 誤差放大器常見的使用錯誤講解
    本文集中介紹一些您可以很輕鬆避免的電源誤差放大器使用錯誤,主要包括錯誤計算誤差放大器的增益,從而讓放大器完成某些超出其能力的工作以及錯誤地對電路進行布局。圖 1 顯示了一款典型的電源,其使用一個具有內置誤差放大器的控制 IC。放大器正輸入連接至一個內部參考電壓,負輸入經 FB 引腳引出,而輸出經 COMP 引腳引出。電源輸出電壓由分壓器 R5 和 R7 設置。 第一種常見誤差放大器錯誤是在 AC 小信號增益計算中使用 R5,儘管其實際沒有影響。如果誤差放大器使用正確,則其輸入就為一個虛假接地。
  • 運算放大器的分類與運算放大器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運算放大器(常簡稱為「運放」)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數的電路單元。在實際電路中,通常結合反饋網絡共同組成某種功能模塊。由於早期應用於模擬計算機中,用以實現數學運算,故得名「運算放大器」,此名稱一直延續至今。運放是一個從功能的角度命名的電路單元,可以由分立的器件實現,也可以實現在半導體晶片當中。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如今絕大部分的運放是以單片的形式存在。
  • 運算放大器會發生振蕩的原因是什麼
    打開APP 運算放大器會發生振蕩的原因是什麼 衡麗電子 發表於 2020-11-19 16:19:35 反饋為電路的穩定性帶來了諸多好處,如減小非線性失真的影響,降低對外界幹擾的增益靈敏度,然而反饋的引入也帶來了相應的問題:可能出現振蕩。
  • 運算放大器增益誤差設計的解決方案分析
    打開APP 運算放大器增益誤差設計的解決方案分析 Bonnie Baker,德州儀 發表於 2021-01-15 14:48:00
  • 安裝手機信號放大器之後的常見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打開APP 安裝手機信號放大器之後的常見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發表於 2020-03-13 15:35:00 手機手機信號放大器的調整詳細說明 1.
  • STS-LNP型微波電晶體前置放大器
    摘要:介紹了STS-LNP型微波電晶體前置放大器的電路結構與功能,詳細闡述了該放大器在獲得低噪聲係數、低電壓駐波比、平坦的增益特性、較好的工作穩定性等方面所採用的特殊方法
  • 手機信號放大器安裝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眾所周知,安裝手機信號放大器是手機信號弱的最佳方案.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高大建築物裡邊、地下室、商場、餐廳、卡拉OK桑拿按摩等娛樂場所、地下人防工程、地鐵站等許多地方都安裝了手機信號放大器,以解決這些信號盲區、弱區等信號差的問題。
  • (灣流G550)一部GPS天線自激幹擾導致兩套GPS失效故障分析及處理技巧
    原因分析天線分為接收/發射兩種類型,接收天線又可分為有源(電源)和無源(電源)兩種,無源接收天線是不會發生自激振蕩幹擾的,但有源接收天線,因內部有一個前置放大器及濾波器等電路是可能發生的。有源接收天線發生自激振蕩幹擾的具體過程為,當前置放大器的反饋電路(自動增益控制AGC電路)不能正常控制增益且濾波器性能下降不能有效濾除雜波,使得信號被一直放大直到放大器阻塞,使有用的信號也不能通過放大器,所以GPS天線無法正常工作,就像在歌廳裡當麥克風離揚聲器太近會發生嘯叫,無法聽到歌聲是一個道理,如想深入了解可參考振蕩電路工作原理。
  • 使用運算放大器需要注意這6個事項!
    運算放大器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數的電路單元。在實際電路中,通常結合反饋網絡共同組成某種功能模塊。它是一種帶有特殊耦合電路及反饋的放大器。
  • 推挽功率放大器直流放大器這些概念你都熟悉嗎?
    下圖是一個兩級直耦放大器。直耦方式會帶來前後級工作點的相互牽制,電路中在 VT2 的發射極加電阻 R E 以提高後級發射極電位來解決前後級的牽制。 直流放大器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零點漂移。所謂零點漂移是指放大器在沒有輸入信號時,由於工作點不穩定引起靜 態電位緩慢地變化,這種變化被逐級放大,使輸出端產生虛假信號。放大器級數越多,零點漂移越嚴重。
  • 運算放大器使用的6個注意事項
    運算放大器是作為最通用的模擬器件,廣泛用於信號變換調理、ADC採樣前端、電源電路等場合中。
  • 諧振放大器的穩定性
    諧振放大器,就是採用諧振迴路(串,並聯及耦合迴路)作負載的放大器;根據諧振迴路的特性,諧振放大器對於靠近諧振頻率的信號,有較大的增益;對於遠離諧振頻率的信號,增益迅速下降。諧振放大器不僅有放大作用,而且也起著濾波或選頻的作用。
  • 互阻放大器的穩定工作及其評估
    有些應用中採用圖3所示電路,光電二極體跨接在運算放大器的輸入端。該電路可以避免光電二極體的反向偏壓,只是需要一個額外的緩衝參考。緩衝器必須具有足夠快的響應速度,以吸收必要的光電二極體電流,這意味著放大器A1必須具備與放大器A2相同的響應速度。
  • 正弦波振蕩電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1253.htm  振蕩電路是指在沒有輸入信號的條件下,能夠自行產生一定幅度、一定頻率輸出信號的電路,由放大電路、反饋網絡、選頻網絡、溫服環節等幾大部分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