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振放大器的穩定性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諧振放大器的穩定性及提高穩定性措施

發表於 2018-01-04 14:05:11

諧振放大器,就是採用諧振迴路(串,並聯及耦合迴路)作負載的放大器;根據諧振迴路的特性,諧振放大器對於靠近諧振頻率的信號,有較大的增益;對於遠離諧振頻率的信號,增益迅速下降。諧振放大器不僅有放大作用,而且也起著濾波或選頻的作用。

諧振放大器的穩定性

穩定係數S

諧振放大器的穩定性可以用穩定係數S衡量,它是放大器能穩定工作的條件,可表示為:

s=|2(gs+gie)(goe+gL)/yie||yre|[1+cos(φfe+φre](1)

式中,yfe、yre為電晶體y參數,φfe、φre分別為yfe、yre的相角,gs為信號源電導,gie為電晶體輸入電導,goe為電晶體輸出電導,gL為負載電導。

S=1時,放大器自激;S<1時,放大器更自激;S>1時,放大器存在潛在不穩定;只有當S>時;內部反饋最小,放大器才工作穩定。對於一般放大器來說,S≥5就可認為是穩定的,通常工程設計中取S=5-10。

諧振電壓增益Auo與穩定係數S的關係

式(1)中,gs和gL在計算上比較困難,特別是多級放大器,因此在這裡我們採用計算穩定電壓增益來對放大器的穩定問題進行比較說明。穩定電壓增益是指電晶體不加任何穩定措施,而滿足穩定係數S(例如S≥5)耀求時,放大器工作於諧振頻率的最大電壓增益。

如圖所示單級單調諧放大器,諧振電壓增益Auo與穩定係數S的關係可表示為:

(Auo)s是保持放大器穩定工作所允許的電壓增益,我們就把它稱之為穩定電壓增益,為保證放大器穩定工作,Auo不允許超過(Auo)s。在這裡,(Auo)s只考慮內部反饋,未考慮外部其他原因引起放大器工作不穩定的反饋。

諧振放大器提高穩定性措施

由於電晶體有反向傳輸導納存在,它實際上是一個雙向器件。所以當放大器的正反饋能量抵消了迴路損耗能量,且電納部分也恰好抵消時,放大器失去放大性能,處於自激振蕩工作狀態。為了抵消或減小yre的作用,應使電晶體單向化,其目的就是提高放大器的穩定性。單項化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中和法,直接消除yre的反饋作用;另一種是使負載電導gL或信號源電導的數值加大,使得輸入或輸出迴路與電晶體失去匹配,稱為失配法。

中和法

所謂中和法,是在電晶體放大器的輸出與輸入之間引入一個附加的外部反饋電路,以抵消電晶體內部yre的反饋作用。

圖2給出了中和電路的兩種形式。其中,圖(a)是較常用的一種形式。可以認為yre的反饋是由Cb′e引起,它的作用是U12通過Cb′e反饋引起電晶體輸入電流Ib變化。為了抵消這一反饋的影響,應選用一個與U12相位相反的電壓經中和電容反饋到輸入端抵消Cb′e反饋的影響。從電路可知U32與U12的相位正好相反,只要滿足

電路就能夠起到中和作用,提高放大器的穩定性能。圖(b)電路中,由於內部反饋Cb『e是通過U12實現的,外部反饋CN的電壓就不能從初級引入,只能從次級U45引入,但U45要保證與U12的相位相反,電路中同名端的標註就是保證這一點。在滿足

電路就能夠起到中和作用,提高放大器的穩定性能。

失配法

失配法是以犧牲增益來提高放大器的穩定性的。

如圖3所示,採用共射———共基級聯放大器。由於後級共基電晶體的輸入導納較大,對於前級共射電晶體來說,它是負載。大的負載導納使電壓增益降低,但它仍有較大的電流增益。後級共基放大的電流增益小,電壓增益大,組合後的放大器的總電壓增益和功率增益與單管共射放大器差不多,但穩定性高。

中和法和失配法的優缺點

中和法的優點是電路簡單,增益不受影響;但只能在一個頻率上完全中和,不適合寬帶放大器;因為電晶體離散性大,所以實際調整麻煩,不適於批量生產。採用中和法來穩定放大器工作,對由於溫度等原因引起的各種參數變化沒有改善效果。

失配法的優點是性能穩定,能改善各種參數變化的影響;頻帶寬,適合寬帶放大,適于波段工作;生產過程中無需調整,適於大量生產。其缺點是增益較低。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UHF寬帶低噪聲放大器設計
    微波放大器根據功能可以分為低噪聲放大器(LNA), 功率放大器(PA)和驅動放大器(Driver Amplifier)。首先考慮放大器的穩定性,一般放大器不是全頻帶穩定的,將一個放大器簡化為一個二埠網絡,則無條件穩定條件可表示為: (1) (2) (3)從而可以得到輸入和輸出的穩定性判定因子及穩定係數分別為 (4) (5) (6)(其中:
  • 推挽功率放大器直流放大器這些概念你都熟悉嗎?
    放大器的級間耦合方式有三種: ①RC 耦合(見圖a): 優點是簡單、成本低。但性能不是最佳。② 變壓器耦合(見圖b):優點是阻抗匹配好、輸出功率和效率高,但變壓器製作比較麻煩。③ 直接耦合(見圖c): 優點是頻帶寬,可作直流放大器使用,但前後級工作有牽制,穩定性差,設計製作較麻煩。
  • 高頻放大器的工作原理_高頻放大器的作用
    諧振功率放大器與小信號諧振放大器   相同之處:它們放大的信號均為高頻信號,而且放大器的負載均為諧振迴路。   不同之處:為激勵信號幅度大小不同;放大器工作點不同;電晶體動態範圍不同。   高頻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統中發送裝置的重要組件。按其工作頻帶的寬窄劃分為窄帶高頻功率放大器和寬帶高頻功率放大器兩種,窄帶高頻功率放大器通常以具有選頻濾波作用的選頻電路作為輸出迴路,故又稱為調諧功率放大器或諧振功率放大器;寬帶高頻功率放大器的輸出電路則是傳輸線變壓器或其他寬帶匹配電路,因此又稱為非調諧功率放大器。
  • 高頻小信號調諧放大器
    在本實驗中,通過對諧振迴路的調試,對放大器處於諧振時各項技術指標的測試(電壓放大倍數,通頻帶,矩形係數),進一步掌握高頻小信號調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學會小信號調諧放大器的設計方法。二、實驗原理圖1-1 所示電路為共發射極接法的電晶體高頻小信號調諧放大器。
  • 高頻小信號諧振放大電路時域與頻域對比分析
    摘要:高頻小信號諧振放大電路,主要是用來放大採集的微小的高頻電壓信號,但是放大器的負載不是線性電阻而是具有選頻功能的諧振網絡。所以諧振放大電路能夠對不同頻率的信號進行不同增益的放大,在信號的選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 提高放大器的穩定性的方法
    使增益下降,提高穩定性。電晶體實現單向比,只與管子本身參數有關,失配法一般採用共發一共基級聯放大 ③ 採用中和對放大器由於溫度等原因引起各種參 數變化沒有改善效果。 失配法: 優點:①性能穩定,能改善各種參數變化的影響; ②頻帶寬,適合寬帶放大,適于波段工作; ③生產過程中無需調整,適於大量生產。 缺點:增益低。
  • 如何確保電流反饋放大器的穩定性?
    由於高增益峰值及其他各種原因,電流反饋(CFB)放大器可能變得不穩定,極端情況下甚至會進入振蕩狀態。放大器不穩定的原因有兩種:反饋電阻值過低以及引入對地的寄生輸入、輸出電容。小電容會導致放大器的頻率響應在高頻時達到峰值,同時高電容值會迫使器件進入自持振蕩,忽略任何輸入信號的激勵。
  • 射頻低噪聲放大器電路的結構設計
    LNA設計要求低噪聲放大器(LNA)作為射頻Inductive-degenerate cascode結構在輸入級MOS管的柵極和源極分別引入兩個電感Lg和Ls,通過選擇適當的電感值,使得輸入迴路在電路的工作頻率附近產生諧振,從而抵消掉輸入阻抗的虛部。在圖1中LNA的輸入阻抗為:
  • 乾貨| 小議運放構成的放大器的頻響與穩定性
    根據負反饋理論,閉環後放大器的頻率特性是Ac(jf)=A(jf)/[1+A(jf)*F]可以證明,在F較小(即放大器增益較大)的條件下,運放的高階零極點對於閉環後放大器的影響很小,可以忽略,因此用前面只考慮主極點的運放開環頻率特性代入上述關係,得到Ac(jf)=(1/F)*{1/[1+jf/(F*GBP)]}所以,閉環後放大器的幅頻特性是
  • 跨阻放大器在光電傳感電路中的穩定性分析與處理方法
    當放大器輸入、輸出管腳存在電容時,容易導致放大器電路不穩定,這個電容可以是電容器、也可以是具有容性特徵的器件。例如本篇將討論的光電二極體傳感器,筆者從事研發時也曾爬過這個坑。
  • 認識射頻功率放大器RFPA
    射頻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於丙類, 但丙類放大器的電流波形失真太大,只能用於採用調諧迴路作為負載諧振功率放大。由於調諧迴路具有濾波能力,迴路電流與電壓仍然接近於正弦波形,失真很小。   除了以上幾種按照電流導通角分類的工作狀態外,還有使電子器件工作於開關狀態的丁(D)類放大器和戊(E)類放大器,丁類放大器的效率高於丙類放大器。
  • 電荷放大器和電壓放大器各有何特點
    電荷放大器   電荷放大器由電荷變換級、適調級、低通濾波器、高通濾波器、末級功放、電源幾部分組成。,Qi 是此時充到Ci 中的電荷,Gi 是放大器的輸入電導;Ud 是此時在運算放大器反相輸入端上產生的差動電壓;Cf 是電荷放大器的反饋電容,作用到Cf 兩端的電壓是Ud 和輸出電壓U0 的差值,Qf 是此時充入Cf 的電荷,Gf 是放大器的反饋電導;運算放大器的開環係數為A,由於電壓是反向輸入,所以:   U0=-A×Ud   因此作用在Cf 兩端的電壓為:
  • 功率放大器那點事
    射頻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於丙類, 但丙類放大器的電流波形失真太大,只能用於採用調諧迴路作為負載諧振功率放大。由於調諧迴路具有濾波能力,迴路電流與電壓仍然接近於正弦波形,失真很小。除了以上幾種按照電流導通角分類的工作狀態外,還有使電子器件工作於開關狀態的丁(D)類放大器和戊(E)類放大器,丁類放大器的效率高於丙類放大器。
  • 電壓放大器工作原理_電壓放大器的特點
    電壓放大器(VoltageAmplifier)是提高信號電壓的裝置。對弱信號,常用多級放大,級聯方式分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和變壓器耦合,要求放大倍數高、頻率響應平坦、失真小。當負載為諧振電路或耦合迴路時,要求在指定頻率範圍內有較好幅頻和相頻特性以及較高的選擇性。
  • 射頻功率放大器RFPA的功能及分類
    射頻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於丙類, 但丙類放大器的電流波形失真太大,只能用於採用調諧迴路作為負載諧振功率放大。由於調諧迴路具有濾波能力,迴路電流與電壓仍然接近於正弦波形,失真很小。除了以上幾種按照電流導通角分類的工作狀態外,還有使電子器件工作於開關狀態的丁(D)類放大器和戊(E)類放大器,丁類放大器的效率高於丙類放大器。
  • MAX2640低噪聲放大器(LNA)的S參數測量和穩定性分析-電子發燒友網
    MAX2640低噪聲放大器(LNA)的S參數測量和穩定性分析 不詳 發表於 2006-05-07 13:29:16 MAX2640低噪聲放大器(LNA)的穩定性分析可以通過對S參數的測量來實現。
  • 如何輕鬆穩定帶感性開環輸出阻抗的運算放大器?
    可以看到,等效阻抗在大約40 kHz時(此時Zout的感性區域與容負載相交)具有諧振頻率。此共振頻率會引起運算放大器輸出振蕩,從而導致不穩定。圖3:1-μF電容阻抗、閉環輸出阻抗和等效閉環輸出阻抗圖4顯示了運算放大器輸出上由諧振頻率引起的大量過衝。
  •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組成和功放所用有源器件的組成
    (圖3)末級功率放大器。同時,它本身又是一種電流放大器,將輸入的電壓信號轉化成電流信號,並給予適當的放大。  2、 驅動放大器起橋梁作用,它將前置放大器送來的電流信號作進一步放大,將其放大成中等功率的信號驅動末級功率放大器正常工作。如果沒有驅動放大器,末級功率放大器不可能送出大功率的聲音信號。  3、末級功率放大器起關鍵作用。
  • 射頻E類功率放大器並聯電容技術
    對於A、B、C類功率放大器來說,由於功率放大管工作於有源狀態,集電極電流ic和集電極電壓vc都比 較大,因而,電晶體的集電極耗散功率也比較大,放大器的效率也就難以繼續提高。功率放大器效率的提高,主要反映在放大器工作狀態的改進上。A、B、C功率 放大器提高效率的途徑是以減小導通角和增大激勵功率為代價。
  • 誤差放大器的自激振蕩及解決方法
    開關電源的控制IC 一般都會包含一個誤差放大器,用來將輸出電壓的偏移等進行放大以控制主開關電路的動作,實現穩壓輸出。這個誤差放大器本身是一個運算放大器,在實際使用中會加入負反饋,而由於外部元件及PCB 等因素的影響,誤差放大器有時會產生自激振蕩,使開關電源不能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