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流量有異常了,注意注意,攻擊開始了!」8月17日,陳瀾濤帶領公司團隊,立即登錄後臺,尋找可疑的數據源,與入侵黑客展開激烈攻防戰,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陳瀾濤一方成功守住信息系統安全,將入侵流量封堵,恢復系統的正常運行。這樣的「戰場」,在全國多家企業進行,這是由公安部統一安排的網際網路信息模擬安全演練,貴陽高新區企業貴州派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我省數家公司的信息安全責任單位,參與到演練中,對企業的信息系統進行安全防護。
「我進入這行已經有18年了,一直都在追尋一個目標,做大數據的安全衛士。」貴州派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瀾濤說道,作為一個從貴州商業專科學校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的專科生,他最終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在學校時,陳瀾濤就酷愛電腦,經常是裝了拆拆了裝,從大二開始,還到貴陽電腦城勤工儉學,大三和同學一起辦了一個電腦工作室,為此,同學們還給他起了一個雅號,叫「陳一手」。畢業後不久,不滿足於自己所學的東西,隻身來到北京,當時國內知名的IT高地中關村,想看看自己仰慕已久的精英們到底是啥樣。這段時間,他勤奮工作,受到公司領導的賞識,業務水平、個人收入、行業地位以及自信心都得到迅速提升,同時,他還考入了北京涉外經濟大學專升本計算機應用專業,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理論水平也同步增長。
為了進一步發展,2004年,陳瀾濤來到了上海,當時,數據存儲方面的人才十分稀缺,藉助豐富的工作經歷,他應聘進入到世界500強、IT技術前沿企業IBM公司。之後,又轉到惠普公司,擔任第一任存儲產品經理,負責亞太地區近百家代理商管理。整整五年時間,他從純技術轉向信息管理,年薪已達40萬元,完全可以在上海買房定居,但他卻選擇回鄉創業。
「那時碰巧有個獵頭公司,在全國『捉人』,想為一個公司了結電力信息化項目,考慮到雲南離家比較近,我就答應了。」陳瀾濤說,隨著自己的加入,公司業務不斷拓展,其中他負責的雲南電網容災系統,作為南方電網投資上億的標杆性項目,形成了一系列的標準,其成功經驗已向全國推廣,公司員工也由當初的100餘人發展到500多人,年經營收入從 6000萬元發展到4、5億元。
2013年,陳瀾濤入職中國移動貴州分公司,真正回歸家鄉,2015年,他代表貴州移動參與了省經信委主持的「雲計算戰略發展規劃」制定工作。規劃上報國家工信部,為貴州國家級大數據試驗區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這期間貴州大數據發展拉開序幕,陳瀾濤按捺不住創業的衝動,最終選擇辭職創業。「正是起步階段,貴陽高新區給我們提供了辦公場地,還有不少優惠政策,實實在在幫助我們解決了不少困難,所以我們決定在這裡入駐。」他說道。
數據安全是一個企業和單位發展的基本保障,但卻沒有引起單位和個人足夠重視,於是,陳瀾濤決定公司的發展目標是做一個「大數據安全衛士」。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公司成立不久,就有部門向其緊急求救,當時受黑客攻擊,部門內部所有數據都無法打開,若要贖回數據,就得繳納數個比特幣,而一個比特幣相當於一萬美金,如此巨大金額,確實難以承擔。陳瀾濤接到任務後,第一時間組織團隊開展數據恢復,「當時這個病毒確實很厲害,我們想了很多辦法,徵戰數個日夜,最終只成功找回近半的數據。」他說道。
這次事件,更堅定了他維護數據安全的決定,通過與貴州省通信管理局、貴州省總工會、貴州省人社廳合作,公司連著兩屆作為組織支撐,參與到網絡信息安全職業職工技能競賽中。
2018年,公司聯合貴州大學重點工程實驗室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理工大學等,歷時半年調查研究,發布《貴州省移動網際網路的威脅報告》,其中,結合貴州網際網路發展現狀及信息安全存在手機中毒、電信詐騙等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來了解決方案和措施。
「數據安全不僅是一個企業、部門的事情,更與每位市民的切實利益息息相關,作為企業,我們現在越來越深感自身肩負的責任。」陳瀾濤說,鑑於此,他們已加強與公安等部門的合作,針對公共網絡安全方面,從技術角度進行支持,今後,公司還將朝著這個方向,做好大數據安全衛士。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曾帥
編輯 王霽雯
編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