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2001年的遼寧宏圖創展測繪勘察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航空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地籍測量、三維仿真系統開發、地圖編制、地理信息系統應用與資料庫建設為一體的綜合性高新技術企業。它從代工起步,用15年的時間,「殺入」全國地理信息產業百強,成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測繪企業之一。該公司董事長劉莉萍坦言,這些成績離不開雙創引擎的推動,可以說,宏圖創展本身的成長曆程就是一部雙創協奏曲。
孵化「小老闆」
「要說我們公司最大的特點,莫過於平臺型企業建設。」宏圖創展總經理韓國超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早在「雙創」戰略提出之前,宏圖創展便已經開始進行類似的探索。他們將員工的創新能力與員工個人職業規劃掛鈎,鼓勵有能力、肯創業的年輕創客在宏圖創展平臺上創業。
陳友吉便是這一思路的受益者。如今已是宏圖創展一分院院長的他,當年可是出了名的「不安分」,這不,公司創業平臺一成立,他便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陳友吉告訴記者,2009年,他承包了一個生產部門,搞起了「單飛」。「公司創業平臺相當於孵化器,保證創業者能在公司這個保溫箱裡穩步成長。在平臺上『飛』的好處是不用擔心資金困境,也不用擔心沒有項目可幹,公司會把這些問題都處理好。至於吸納人才、團隊建設則放手給我們的創業團隊。當時,我們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如何保質保量地按時『交活』。」陳友吉說,幾年時間下來,他的團隊已經由創業之初的8人增加到150人,從只能完成一個任務的一小部分,到可以接手整個項目,再到能夠獨立完成區域性的大項目……2013年,陳友吉成立了第一分院,擔負起公司江蘇和福建兩個區域市場,成了名副其實的「小老闆」。
如今,陳友吉已經成為公司裡年輕人的榜樣,越來越多的員工開始瞄著「陳老闆」的成功之路前進。
「我們希望,宏圖創展能夠成為一艘創業旗艦,載著一隻只創業小舟,在雙創的大潮裡破浪前行。」劉莉萍告訴記者,目前,宏圖創展23家分公司和7個生產部門都已經走上了平臺型企業建設的路子。
「摳門」出效益
基礎測繪數據生產是標準的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種,要確保測繪的質量和速度,必須在人力資源和管理上捨得投入。可有意思的是,宏圖創展卻多少有些反其道而行之的味道,不僅在人才培養上儘量節省資源,在項目中也能省則省,簡而言之,就是「摳門」得要命。
「『摳門』不要緊,關鍵要『摳』對地方。」劉莉萍笑談,別看宏圖創展「摳」到了骨子裡,可人才隊伍建設沒打折扣,項目質量更不打折扣。
在人才方面,宏圖創展的絕招是校企合作。劉莉萍說,校企合作,說穿了就是人才的訂單式培養,這樣既能解決企業的用工荒,又能緩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更重要的是,經過定向培養的學生畢業後,甚至不需要企業進行再培訓就能直接上崗。
統計顯示,近10年來,宏圖創展每年平均投入300萬元用在校企合作上,先後和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設立「宏圖班」,和黑龍江工業學院工程測量專業合作設立「數字攝影測量實驗室」,專門面向退役軍人招收「宏圖實驗班」等。在這些學生中,每年以校企合作形式來公司實習的學生達到200人,畢業後留在公司的比例在50%以上。一筆大帳算下來,企業可真是沒少省錢。
在管理方面,宏圖創展的絕招是「微創新」。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杜豔華告訴記者,他們每拿到一個新項目,都會重新梳理和細化作業流程,找準項目作業過程的關鍵問題,創新攻關。
就以去年做某省1∶2000航測項目時遇到的複合線形符號化問題為例,在以往的常規地形圖編輯中,複合線形需要逐個進行人工處理,可是他們卻打破傳統作業流程,將複合線形轉化為符號組,通過計算機實現自動化處理。「雖然這樣的小改進對於這個項目不算什麼,只節省了10來分鐘,但從長遠來講意義很大。」杜豔華說。
「微創新」成了宏圖創展的企業文化,成為宏圖創展人的習慣。這些獨特的創新「小工具」看似不起眼,但重複利用率極高,每個項目「摳」一點,聚沙成塔,效益當真可觀。
挺進全鏈條
如今,在石油管線、高鐵、高速公路、國情普查、農村土地承包確權等國家重大項目中,到處都可以看到宏圖創展的身影。劉莉萍坦言,雙創的力量讓企業迅速成長壯大,下一步,企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新常態下尋找新的增長動能,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在此大背景下,宏圖創展又瞄上了「網際網路+」。「本質上說,地理測繪和大數據有著極其類似的屬性。把帶坐標的地理數據和一些調查屬性數據、信息數據疊加到一起,就是大數據,對這些大數據深入挖掘,就可以為決策提供支持,服務各行各業和百姓生活。」韓國超告訴記者,只要結合「網際網路+」和現代信息技術,宏圖創展就可以立足地理信息產業,拓展多元化業務運用。換言之,宏圖創展將定位於全方位發展,從上遊的傳統測繪生產,到中遊的數據加工,再到下遊的數據服務,向全產業鏈挺進。
如今,宏圖創展正利用「網際網路+」的力量努力服務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
比如,公司為瀋陽渾南區政府開發的一套「天眼工程系統」,就是以地理信息數據為平臺載體,在地圖上加入了各種信息,包括國土部門、設計規劃部門、建設部門的數據等,哪裡有違法用地,哪裡有違章建築,一看便知。其中的渾南房屋拆遷監督管理系統,可以實時記錄拆遷過程中的全部流程和信息,拆遷進度、合同籤訂、房屋補償,所有信息一應俱全。
又如,宏圖創展為某省交通部門做的農村路網普查系統。韓國超告訴記者,政府每年要撥大量資金用於村村通公路建設,但是,這些公路到底建得怎麼樣?修好的路與報上來的數據是否吻合?只要用高清遙感影像進行對比核查,便一目了然。「經過普查系統核查發現,實際建設中確實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路上報說已經建好,可實際上根本就沒建;有的報上來說是水泥路,實際只是平整了土地的沙石路;有的報上來是5米寬的路,實際只有3米。有了普查系統,再想鑽空子就沒那麼容易了!」韓國超說。
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宏圖創展已經將發展的目標定位於深挖大數據服務,為智慧城市建設與現代農業發展等提供技術支持。「作為東北本土的高新技術企業,宏圖創展將繼續在雙創的道路上堅定前行,用更高的專業水平和技術實力,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貢獻一份力量。」劉莉萍說。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