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成為企業靈魂

2020-11-30 中國網財經

  成立於2001年的遼寧宏圖創展測繪勘察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航空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地籍測量、三維仿真系統開發、地圖編制、地理信息系統應用與資料庫建設為一體的綜合性高新技術企業。它從代工起步,用15年的時間,「殺入」全國地理信息產業百強,成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測繪企業之一。該公司董事長劉莉萍坦言,這些成績離不開雙創引擎的推動,可以說,宏圖創展本身的成長曆程就是一部雙創協奏曲。

  孵化「小老闆」

  「要說我們公司最大的特點,莫過於平臺型企業建設。」宏圖創展總經理韓國超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早在「雙創」戰略提出之前,宏圖創展便已經開始進行類似的探索。他們將員工的創新能力與員工個人職業規劃掛鈎,鼓勵有能力、肯創業的年輕創客在宏圖創展平臺上創業。

  陳友吉便是這一思路的受益者。如今已是宏圖創展一分院院長的他,當年可是出了名的「不安分」,這不,公司創業平臺一成立,他便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陳友吉告訴記者,2009年,他承包了一個生產部門,搞起了「單飛」。「公司創業平臺相當於孵化器,保證創業者能在公司這個保溫箱裡穩步成長。在平臺上『飛』的好處是不用擔心資金困境,也不用擔心沒有項目可幹,公司會把這些問題都處理好。至於吸納人才、團隊建設則放手給我們的創業團隊。當時,我們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如何保質保量地按時『交活』。」陳友吉說,幾年時間下來,他的團隊已經由創業之初的8人增加到150人,從只能完成一個任務的一小部分,到可以接手整個項目,再到能夠獨立完成區域性的大項目……2013年,陳友吉成立了第一分院,擔負起公司江蘇和福建兩個區域市場,成了名副其實的「小老闆」。

  如今,陳友吉已經成為公司裡年輕人的榜樣,越來越多的員工開始瞄著「陳老闆」的成功之路前進。

  「我們希望,宏圖創展能夠成為一艘創業旗艦,載著一隻只創業小舟,在雙創的大潮裡破浪前行。」劉莉萍告訴記者,目前,宏圖創展23家分公司和7個生產部門都已經走上了平臺型企業建設的路子。

  「摳門」出效益

  基礎測繪數據生產是標準的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種,要確保測繪的質量和速度,必須在人力資源和管理上捨得投入。可有意思的是,宏圖創展卻多少有些反其道而行之的味道,不僅在人才培養上儘量節省資源,在項目中也能省則省,簡而言之,就是「摳門」得要命。

  「『摳門』不要緊,關鍵要『摳』對地方。」劉莉萍笑談,別看宏圖創展「摳」到了骨子裡,可人才隊伍建設沒打折扣,項目質量更不打折扣。

  在人才方面,宏圖創展的絕招是校企合作。劉莉萍說,校企合作,說穿了就是人才的訂單式培養,這樣既能解決企業的用工荒,又能緩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更重要的是,經過定向培養的學生畢業後,甚至不需要企業進行再培訓就能直接上崗。

  統計顯示,近10年來,宏圖創展每年平均投入300萬元用在校企合作上,先後和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設立「宏圖班」,和黑龍江工業學院工程測量專業合作設立「數字攝影測量實驗室」,專門面向退役軍人招收「宏圖實驗班」等。在這些學生中,每年以校企合作形式來公司實習的學生達到200人,畢業後留在公司的比例在50%以上。一筆大帳算下來,企業可真是沒少省錢。

  在管理方面,宏圖創展的絕招是「微創新」。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杜豔華告訴記者,他們每拿到一個新項目,都會重新梳理和細化作業流程,找準項目作業過程的關鍵問題,創新攻關。

  就以去年做某省1∶2000航測項目時遇到的複合線形符號化問題為例,在以往的常規地形圖編輯中,複合線形需要逐個進行人工處理,可是他們卻打破傳統作業流程,將複合線形轉化為符號組,通過計算機實現自動化處理。「雖然這樣的小改進對於這個項目不算什麼,只節省了10來分鐘,但從長遠來講意義很大。」杜豔華說。

  「微創新」成了宏圖創展的企業文化,成為宏圖創展人的習慣。這些獨特的創新「小工具」看似不起眼,但重複利用率極高,每個項目「摳」一點,聚沙成塔,效益當真可觀。

  挺進全鏈條

  如今,在石油管線、高鐵、高速公路、國情普查、農村土地承包確權等國家重大項目中,到處都可以看到宏圖創展的身影。劉莉萍坦言,雙創的力量讓企業迅速成長壯大,下一步,企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新常態下尋找新的增長動能,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在此大背景下,宏圖創展又瞄上了「網際網路+」。「本質上說,地理測繪和大數據有著極其類似的屬性。把帶坐標的地理數據和一些調查屬性數據、信息數據疊加到一起,就是大數據,對這些大數據深入挖掘,就可以為決策提供支持,服務各行各業和百姓生活。」韓國超告訴記者,只要結合「網際網路+」和現代信息技術,宏圖創展就可以立足地理信息產業,拓展多元化業務運用。換言之,宏圖創展將定位於全方位發展,從上遊的傳統測繪生產,到中遊的數據加工,再到下遊的數據服務,向全產業鏈挺進。

  如今,宏圖創展正利用「網際網路+」的力量努力服務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

  比如,公司為瀋陽渾南區政府開發的一套「天眼工程系統」,就是以地理信息數據為平臺載體,在地圖上加入了各種信息,包括國土部門、設計規劃部門、建設部門的數據等,哪裡有違法用地,哪裡有違章建築,一看便知。其中的渾南房屋拆遷監督管理系統,可以實時記錄拆遷過程中的全部流程和信息,拆遷進度、合同籤訂、房屋補償,所有信息一應俱全。

  又如,宏圖創展為某省交通部門做的農村路網普查系統。韓國超告訴記者,政府每年要撥大量資金用於村村通公路建設,但是,這些公路到底建得怎麼樣?修好的路與報上來的數據是否吻合?只要用高清遙感影像進行對比核查,便一目了然。「經過普查系統核查發現,實際建設中確實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路上報說已經建好,可實際上根本就沒建;有的報上來說是水泥路,實際只是平整了土地的沙石路;有的報上來是5米寬的路,實際只有3米。有了普查系統,再想鑽空子就沒那麼容易了!」韓國超說。

  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宏圖創展已經將發展的目標定位於深挖大數據服務,為智慧城市建設與現代農業發展等提供技術支持。「作為東北本土的高新技術企業,宏圖創展將繼續在雙創的道路上堅定前行,用更高的專業水平和技術實力,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貢獻一份力量。」劉莉萍說。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UFO.WORK共享辦公盤點雙創現狀 發布《2018雙創白皮書》
    1億戶;120家國家「雙創」示範基地、5500多家眾創空間、4000多家科技企業孵化器、3500多家創業投資機構蓬勃發展,助力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創業市場。   雙創載體不斷提質升級   四年時間,全國孵化器面積達到1.18億平方米,在孵企業17萬家;1200萬平方米的眾創空間,每年服務41萬創業團隊和初創企業
  • 李克強深耕「雙創生態系統」:中國正成為全球「創客天堂」
    李克強深耕「雙創生態系統」:中國正成為全球「創客天堂」 原標題: 6月28日,李克強總理同出席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國際工商企業界代表對話交流時的這一表態,被視為向外商釋放的「強信號」。  中國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和消費升級早已讓越來越多外國人看到開展新事業的商機。而中國優越的「雙創」環境,正促使他們的創業夢想成真。
  • 瀋陽市渾南區雙創示範基地 工作方案
    目前共擁有兩院院士6人,「長江學者」6人,「千人計劃」人才15人,行業領軍企業家10餘人,院士專家工作站6個,成為渾南區創新發展的紮實根基。2、雙創融資環境不斷優化金融業態。同時,渾南已獲科技部批准成為首批科技服務業試點區域,將在新興產業發展方面成為促進科技經濟結合的關鍵環節和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引擎。隨著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工作、國際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國家自貿區申報創建工作的推進,將為渾南區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工作提供重要指引和支撐。
  • 看餘杭開發區雙創答卷④丨賦能企業 這裡有了「最強大腦」
    今年以來,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堅定實施「大孵化器」戰略,打響未來智造城雙創品牌。2020年已進入倒計時,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看餘杭開發區雙創答卷》專題,多角度呈現其創新創業活力。 今年起,浙江省全力打造新型高能級人才賦能平臺——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致力於成為重點服務地方特色產業的「最強大腦」。
  • 【百日攻堅】「雙創」經開弄新潮
    為此,贛州經開區出臺《強化科技孵化工作推進創新創業實施辦法》等系列政策,率先在全省建設國家高層次人才產業園、贛州人力資源產業園,並配套建設研發孵化基地、產業化基地,推進各類研發基地建設,打造科技企業孵化聯盟「智腦」,增強平臺核心動力。人才是「雙創」的靈魂。
  • 湖北省海歸雙創中心在未來科技城揭牌
    12月28日,湖北省海歸雙創中心在武漢未來科技城揭牌。該雙創中心由湖北歐美同學會和東湖高新區共同建設,委託國家級創新型創業孵化機構東科創星運營,致力於搭建海歸創業孵化共享平臺,促進海歸人才創新成果轉化和項目落地見效,著力培育一批海歸人才領軍企業。
  • 雲賽空間-上海雙創仲夏節:魅力魔都、魅力6月、魅力創業
    就像很多創業公司在成為獨角獸之前,多會遇到需要衝破黑暗的時期。與北歐的冬季不同,作為北歐國家重要的傳統節日,仲夏是一年中陽光最為充足的時節,仲夏節又是白天最長的一天,幾乎沒有黑夜。因此人們在這一天慶祝光明驅除黑暗,以及萬物爭榮的日子即將到來。 對於雙創企業的創始人來說,有無數的問題等待著解惑與指南,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創新要有足夠的激情,創業要有足夠的理性。
  • 雙創3Min|成為一名養魚達人,需要幾個步驟?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養魚達人嗎?想吃清蒸魚、酸菜魚還是烤魚嗎?來來來,速速閱讀文章get一下日產10萬斤魚的技能~項目名稱 現代化智慧漁業生態健康養殖項目自2002年開始,「誠一鮮鯇」品牌的構思開始萌生。
  • 長三角雙創生態地圖小程序發布
    2019年全國「雙創周」上海分會場上,長三角雙創生態地圖小程序1.0版正式發布。作為資源導航線上平臺,長三角雙創生態地圖展示了長三角區域雙創生態一體化公共服務情況,幫助創業者更加便捷地實現資源無縫對接。該平臺由長三角雙創示範基地聯盟倡議發起。近半年來,在各示範基地的共同支持下,平臺的信息採集、模塊設計和功能不斷升級優化。
  • ...雙創】這些創新企業紛紛引來中省媒體「圍觀」,高端製造、生物...
    第二站:  佰鴻生物  企業依託第四軍醫大學組織工程研發中心、生產規模與企業建設發展願景。;營銷策劃;企業管理等電子商務產業園開發建設及運營服務,致力於打造新經濟平臺。  園區內的創業創新中心、「雙創
  • 中山大學高質量打造雙創示範基地
    中山大學歷來重視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其中,中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由廣州中山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運營,中山大學南沙科技創新產業基地由廣州中大南沙科技創新產業園有限公司運營,廣州中大智慧財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中山大學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工作。
  • 協信多利農莊厲害 農業+網際網路+雙創模型了解一下
    Agriculture + Blockchain,「農業+網際網路+雙創」模型了解一下品牌化:結合區域特色,集中擴大種植規模、深耕 產業鏈高端,打造具備標杆帶動效應的 「爆款」農產品,形成品牌強IP,並作為小鎮文旅發展的主題元素,拓寬銷售渠道,成為地方經濟的支柱產業;體驗化:將農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與文化旅遊相結 合,通過互動體驗與休閒度假項目,拉近人們與鄉村生活、與農業生產的距離
  • 第一屆「京津冀-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學生精品雙創...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27日電 (見習記者 葉婉瑩) 近日,第一屆「京津冀-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學生精品雙創項目展評活動全面啟動,即日起開始接受報名。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創新發展的關鍵在於創新人才培養,中學時期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時期。
  • 青海新能源出力及發電量雙創歷史新高
    (資料圖) 孫睿 攝中新網西寧12月2日電 (孫睿)青海省能源局2日發布消息稱,中國清潔能源示範省青海電網新能源出力及發電量雙創歷史新高。統計顯示,12月1日11時43分,新能源發電出力達到993萬千瓦,為當時全網用電負荷的106%。
  • 中聯雙創換個馬甲繼續騙?精巧融資騙局正「吸血」中小企業
    2018年,他與幾位博士夥伴的創業項目小有進展,正想擴張之時,接到中聯雙創(北京)企業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雙創)的邀約。對方以掛牌「雙創板」(中國青年創新創業板)為由,邀請創業者前去參加「海選」。最終所圖,卻是創業者們口袋裡的6.8萬元掛牌服務費。  2020年1月,中聯雙創被證實為冒用雙創平臺的名義欺騙企業。據高翔等人統計,受騙企業至少上百家。
  • 成都雙創為啥初現虹吸效應?環境!環境!環境!
    「城市所能創造的環境,是留住創新人才和企業的首要因素。」美國工程院院士鄧文中在成都參加海科會時,曾談到城市如何吸引高層次人才來創新創業。他借用房地產界的一句投資格言「位置,位置,位置」,指出企業和人才雙創的核心需求,即「環境,環境,環境」。  對於企業和人才而言,最適宜孵化、加速的環境是什麼?在平臺載體和資源要素上,城市能為企業提供什麼?
  • 啡嘗西安——高新區讓咖啡+創業成為雙創時尚新名片
    當咖啡橫向搭建起創業主體的交流合作時,咖啡文化便以立體輻射的姿態帶動起整個區域的雙創氛圍。11月30日—12月2日,由西安高新區管委會指導、延長殼牌石油有限公司主辦的「啡」嘗西安——2018西安首屆咖啡文化節在高新區嘉會坊精彩上演。
  • 合肥開建全國首家量子計算雙創平臺
    12月25日,由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合肥市大數據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量子計算創新創業平臺(簡稱「雙創平臺」)正式發布,這是全國首家以量子計算為主要特色的雙創平臺。為進一步營造量子科技產業發展的創新環境,激發量子計算領域的創業活力,助力合肥「五高地一示範」建設,量子計算雙創平臺應運而生。
  • 街區周年記 · 機構篇:以科創產業為引擎 行穩「雙創」加速度
    蒜泥眾創空間,西安本土創業咖啡品牌已孵化創業者超過2000名,作為「城市創業綜合體」模式開創者,專注於打造多層次專業化雙創服務體系,目前已形成創客咖啡—眾創空間—創業綜合體的雙創服務鏈條。 北大1898咖啡館,源於北京大學的眾創空間,依託北大校友會資源,在為公眾提供一個咖啡、閱讀、交流、用餐場所的同時提供專業路演、會議場地,定期舉辦各種文化雙創活動的綜合空間以及可以入駐企業的眾創空間。
  • 第三批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正式啟動!共92個,附名單
    《通知》明確,在部分地區、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第三批共92個雙創示範基地,其中創業就業方向25個、融通創新方向27個、精益創業方向32個、全球化創業方向8個。為何要在這個時間節點啟動第三批雙創示範基地建設?第三批雙創示範基地怎麼建?12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在答記者問時進行了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