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過客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今年7月2日,一場日全食橫掃南太平洋和南美南部,引得國內各大媒體爭相報導。令人遺憾的是,由於日食發生在南美地區,絕大多數國人無法親臨體驗,只能通過網絡直播進行觀看。但是不必懊惱,我們的小確幸來了!
全國範圍均能觀賞到日食
本月26日,天空將上演壯觀的日環食天象。天文學專家表示,本次日環食發生期間,我國全境都可以觀測到日偏食,而且越往南食分(月亮遮住太陽直徑的比例)越大。是日偏食,你沒看錯,因為此次環食帶並未經過我國境內,這也算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吧。
據天文學專家稱,此次日環食將於北京時間26日10時29分50秒開始,至16時05分43秒終止,歷經5個多小時。環食帶將從中東地區開始,經印度南端、斯裡蘭卡,進入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最後結束於西太平洋上。
這次的環食帶平均寬度在115千米左右,最長觀測時間可以達到3分40秒左右。在環食帶內的人都可欣賞到日環食,環食帶意外的人只能欣賞到日偏食。對我國的天文愛好者來說,可見日食時間將持續4個多小時。
據天文學專家稱:「10時56分左右月球半影進入我國西藏阿里地區,而後月球半影向東北上掃過中國全境,我國境內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其中海南食分最大,漠河食分最小。15時37分後月亮半影由海南省離開我國。」
日食是如何發生的呢?
簡單來說,日食是當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遮擋了部分陽光後形成的天文現象。當月球繞地球運行時,如果月球的陰影恰好落在地球表面,我們可以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被月球遮擋,此時就會觀看到日食。
月球的影子實際上有兩部分,半影和本影。當月球的半影投射到地球上時,我們可以從投影中看到日偏食。如果月球的本影掃過地球表面,那麼我們就可以從本影的投影中看到日全食。
日環食是如何出現的?
有時候會出現月亮太「小」無法覆蓋整個太陽的情況,此時就會發生月環食。月亮的大小是由月球橢圓形的軌道決定的。當月球繞地球運行時,地月距離在36.3萬千米到40.6萬千米之間變化。接近13%的距離變化使得月球在天空中呈現不同的「大小」。
當月球在其軌道的近地端時,月球看起來比太陽大。如果此時發生了日食,那麼它將完全遮擋住太陽,也就是日全食。如果日食發生時月球在其軌道的遠地端,月球看起來就比太陽還小,因此就不能完全覆蓋它,此時就是日環食。
如果從太空往下看,我們會看到月球的本影不夠長,無法到達地球。相反,半影會投射到地球上。半影的軌跡稱為環食帶,如果你恰好處在這條軌跡上,你就會看到光環圍繞月亮的日食景象。
欣賞天文學景觀請注意保護眼睛!
小時候你可能使用放大鏡點燃過火柴,當然其中藉助的是透鏡的聚焦原理。我們的眼睛裡有一個晶狀體,如果你盯著太陽看,晶狀體會把陽光聚焦到你的視網膜造成傷害。如果光線太強,甚至會殺死視網膜上的細胞。
有人覺得日食的時間很短暫不會造成傷害。事實上,當你感覺到眼睛疼痛的時候,你的視網膜已經受到損傷了。即使太陽表面只有1%可見,其亮度也能達到滿月的1萬倍。人類視網膜相當脆弱而且不可替代,所以在這裡提醒大家:安全觀賞!
下一次日食景象是啥時候?
此次日食景象過後,我國將在2020年6月21日再次迎來一次日食。下一次日食到來時,如果天氣條件允許,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可以分別觀看到日環食和日偏食景象。其中福建和廈門等地區將觀看到日環食景。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