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宇宙誕生之謎 預測大型強子對撞機試驗結果

2020-11-25 中國網

據國外媒體報導,大型強子對撞機設計的是目的是,通過開啟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研究,揭開宇宙誕生之謎。但它能否揭開大多數亞原子粒子有質量——可能標誌著希格斯粒子的存在的原因?這次大規模實驗能否揭開造物主偏愛物質、冷落反物質的原因?它能否顛覆我們對基本粒子和力的現有理解?《每日電訊報》採訪了世界上幾名理論物理學權威,請他們闡述這次對撞結果的預測。

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的尼瑪·阿卡尼·哈米德的預測

我用一年的薪水作賭注,我賭他們能找到希格斯粒子。他們也很有可能觀察到構成宇宙中神秘暗物質的粒子。這類暗物質可能與超對稱有關,也可能沒有關係。我認為大型強子對撞機揭示超對稱的概率較大。它能極好解釋引力與其它基本力相比顯得非常微弱的原因。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實驗還可能告訴我們,我們關於自然組成物質的原有觀念根本不正確。

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的諾貝爾得主馬丁·維爾特曼的預測

如果這次實驗沒有發現希格斯粒子我不會感到驚訝,因為我不相信希格斯理論。但是,如果發現了希格斯粒子,檢驗它是否符合理論預測就顯得至關重要。發現超對稱我會感到驚訝。在當初這種理論提出的時候我很支持,但現在,我漸漸對它失去了信心,或許我是錯誤的。當然,如果大型強子對撞機沒有發現支持超對稱的支持證據,它的支持者們仍會製作藉口繼續堅持這一理論。至於弦理論,這種說法無意義,與實驗沒有關係。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伊娃·希維斯坦的預測

要是沒有發現希格斯粒子我會感到非常奇怪,但是,如果他們沒有找到超對稱的證據,這也無所謂。我的某些觀點來自弦理論,弦理論很有希望成為自然界的力統一起來的理論。根據很多弦理論或者是大多數弦理論,超對稱性對大型強子對撞機探究的能量無效。因此,它的發現可能需要進一步解釋這種觀點。另一方面,超對稱與一些現有觀察資料非常符合。它是否存在的最後揭秘將令人期待。

牛津大學的約翰·瑪奇·拉塞爾的預測

與大型強子對撞機結果的普遍預測不同,一些可能的發現甚至可能導致技術變革。例如,有利氣候能量的來源的問題的答案可能與不穩定但是壽命相當長的奇異帶電粒子的形成有關。就像體內促進化學反應的生化酶一樣,這些奇異粒子能有效催化核聚變,而不需要等離子體聚變反應堆和恆星通常所必需的極高溫度。結果還可能發現時空緯度的數目模糊,反而更象兩維和三維同在的普通全息圖。

英國卡拉姆市原子能機構主任,曾擔任1994年到1999年的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所長裡斯·盧埃林·史密斯的預測

我認為希格斯玻色子和超對稱都能被找到,前者的概率為95%,後者的概率為60%。奇異粒子的新發現概率我認為只有5%。如果大型強子對撞機沒有得出新發現(我認為有5%的概率),我會覺得有一點尷尬,因為我為之耗費了數年的時間。如果什麼也發現不了,那也可能令人驚訝,會導致人們重新思考,但是,如果對撞機能引出進一步的新發現,那就是最令人興奮的結果了。

提出新的超弦理論的物理學家,有「衝浪狂人」之稱的加勒特·裡希的預測

大型強子對撞機最可能的結果是發現一個希格斯粒子。希格斯粒子要打破電弱力的統一對稱性,進入我們看到的電磁和弱力分離的狀態。很多物理學家還認為這次實驗可能發現超對稱、弦或者新維度,但是,我不這麼認為。如果大型強子對撞機果真發現了很多新粒子,我猜測那只是幾種不同的希格斯粒子。無論結果如何,能以如此小的尺度揭開大自然的美麗都令人興奮。」(新浪科技 孝文)

相關焦點

  • 大型強子對撞機接下來會發現什麼?或解宇宙之謎
    自2015年重啟以來,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運行能量已升級至原來的2倍,因此它的每一次實驗都令世人倍加關注。物理學家希望利用該設備取得物理學領域乃至宇宙範圍內的更多未解之謎,比如希格斯玻色子之類的新粒子等。那麼,大型強子對撞機將來究竟會有哪些可能的發現呢?
  • 大型強子對撞機可再現宇宙原始湯狀態
    鉛離子在大型強子對撞機ALICE探測器中對撞。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宇宙大爆炸結束後的極短時間內,物質是以一種由夸克和膠子組成的「原始湯」的形式存在的。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通過不同類型的粒子撞擊,試圖再造宇宙「原始湯」。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近日在1045萬億電子伏特的條件下實施鉛離子對撞實驗,對撞產生了高達數萬億攝氏度的高溫,再創新的能量級紀錄,而這一溫度高到足以再現宇宙大爆炸後最初的「原始湯」狀態。
  • 為什麼物理學需要大型強子對撞機以外的粒子對撞機?科學家這樣說
    暗物質、暗能量、基本常數的值,以及為什麼宇宙是由物質而不是反物質構成的起源,都是懸而未決的未解之謎。當大型強子對撞機在2008年啟動時,它被設計用來尋找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個堅守者:希格斯玻色子,但是它還沒有解開其他謎團。這些粒子軌跡來自於2014年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一次高能碰撞。大型強子對撞機上令人難以置信的探測器能夠重建粒子的構成,以及它們在接近碰撞點時的表現。
  • 大型強子對撞機另有用途 能幫助治療癌症(圖)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位於歐洲中部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預定於9月10日開始運轉,除了揭開宇宙誕生之謎之外,它還會派生出一些神奇的用途,比如幫助治療癌症、摧毀核廢料以及洞察氣候變化。
  • 大型強子對撞機再創新紀錄!再造宇宙「原始湯」
    大型強子對撞機再創新的能量級紀錄,而這一溫度高到足以再現宇宙大爆炸後最初的「原始湯」狀態在宇宙大爆炸結束後的極短時間內,物質是以一種由夸克和膠子組成的「原始湯」的形式存在的。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通過不同類型的粒子撞擊,試圖再造宇宙「原始湯」。
  • 大型強子對撞機或發現四維空間之外額外維度
    科學家還表示,通過對大型強子對撞機歷時近8個月實驗結果的深入分析研究,他們或許能在2011年底前確定是否有神秘的希格斯玻色子存在。歐洲核子 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項目專家組發言人奎多·託尼利(Guido Tonelli)稱,隨著質子對撞產生能量在2011年逐步增加,探測額外維度(即長、寬、高等三維空間和時間以外的維度)將變得更為容易。
  • 大型強子對撞機再創新紀錄:再現宇宙大爆炸最初狀態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近日在1045萬億電子伏特的條件下實施鉛離子對撞實驗,對撞產生了高達數萬億攝氏度的高溫,再創新的能量級紀錄,而這一溫度高到足以再現宇宙大爆炸後最初的「原始湯」狀態。▲大型強子對撞機中的鉛離子對撞圖。大型強子對撞機再創新的能量級紀錄,而這一溫度高到足以再現宇宙大爆炸後最初的「原始湯」狀態。
  • 揭秘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組圖)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波士頓全球報》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已於7日宣布將於9月10日啟動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希望藉助這臺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揭開宇宙起源的奧秘。  大型強子對撞機不僅是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機器。
  • 大型強子對撞機生成等離子態微滴 宇宙最初或為液態
    最早的宇宙是液態嗎?這看上去似乎更應該是一個哲學領域的問題。不過,藉助全球最大的原子對撞機,科學家想弄清楚一個問題:液態微滴在變成氣態之前,到底會有多微小。 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學家利用大型強子對撞機製造出微小液滴,並宣稱這是全世界最微小的液滴。該實驗有助於科學家研究宇宙誕生初期的狀態。
  • 歐洲造大型強子對撞機 或撞出黑洞毀滅地球(圖)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HadronCollider,簡稱LHC)被稱為世界規模最龐大的科學工程,它將利用高速粒子束相撞產生的巨大能量,重建「大爆炸」發生後的宇宙形態。然而這個「巨無霸」在距離啟動只有幾天的時候依然官司纏身。
  • 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接下來會發現什麼?
    位於法國與瑞士邊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學實驗設備。自2015年重啟以來,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運行能量已升級至原來的2倍,因此它的每一次實驗都令世人倍加關注。物理學家希望利用該設備取得物理學領域乃至宇宙範圍內的更多未解之謎,比如希格斯玻色子之類的新粒子等。那麼,大型強子對撞機將來究竟會有哪些可能的發現呢?
  • 大型強子對撞機形成罕見的四胞胎「頂夸克」
    來源:新浪科技目前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誕生」罕見的四胞胎粒子,它們被稱為「頂夸克(top quarks)」。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世界最大的原子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誕生」罕見的四胞胎粒子,它們被稱為「頂夸克」。主導亞原子相互作用的主流物理理論「標準模型」曾預測存在這種四胞胎粒子,但是最新物理理論表明,它們的形成數量可能比標準模型所預測的更多。
  •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新的粒子加速器將為物理學取得突破
    原標題: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新的粒子加速器將為物理學取得突破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最大成就之一便是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上圖是希格斯場的想像圖。希格斯場充斥著宇宙,當基本粒子與其相互作用時,就被賦予了質量。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設施,主要部分是位於法國和瑞士邊界地下長度達27公裡的圓形隧道 北京時間12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早在2008年,世界上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
  • 大型強子對撞機對撞總能量達到7萬億電子伏特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視頻消息稱,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開始實施總能量達7萬億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對撞,這是迄今最高能量的質子束流對撞試驗。
  • 大型強子對撞機十年:故事還未結束 - 電子,質子,粒子,大型強子對撞...
    北京時間1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早在2008年,世界上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射出了第一道質子束。十年之後的今天,或許我們應該好好評估一下從這一龐大設施中獲取的成果,以及它未來的發展方向。
  • 大型強子對撞機,再加上機器學習算法,能否加速破解暗物質之謎?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每一次質子碰撞都不同,但只有少數是特殊的。這種特殊的碰撞產生了不尋常的粒子(可能是新粒子、違反物理現象等)或者有助於填補我們對宇宙不完整的認識。發現這些碰撞比眾所周知的大海撈針要困難得多,但改變的革新正在路上。費米實驗室的科學家和其他合作者成功地測試了一種原型機器學習技術,與傳統方法相比,該技術的處理速度提高了30到175倍。
  • 科學展望2016:大型強子對撞機或發現新粒子
    大型強子對撞機或發現新粒子2016年大型強子對撞機或發現新粒子大型強子對撞機CMS試驗2016年,大型強子對撞機是否會發現新的粒子?粒子物理學的世界現在充斥著各種試驗。12月,眾多物理學家齊聚日內瓦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宣布自2015年初重啟大型強子對撞機以來所取得的首個重大研究成果。來自兩項獨立試驗的研究團隊在報告中表示,他們發現了一種新型基本粒子,這一粒子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線索。大型強子對撞機利用兩束質子束進行高速對撞,物理學家就可以從碎片中尋找新的粒子存在的線索。
  • 大型強子對撞機還有什麼用?上帝粒子都發現了
    物理學家希望利用該設備取得物理學領域乃至宇宙範圍內的更多未解之謎,比如希格斯玻色子之類的新粒子等。那麼,大型強子對撞機將來究竟會有哪些可能的發現呢?未來可能的發現自2013年關閉後,大型強子對撞機進行了為期2年的維護和升級。到2015年重啟時,這臺粒子加速器運行能量已兩倍於關閉前的能量。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啟動在即遭起訴(組圖)
    有人擔心人造黑洞吞噬地球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啟動在即遭起訴  【本報綜合消息】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簡稱LHC)被稱為世界規模最龐大的科學工程,它將利用高速粒子束相撞產生的巨大能量,重建「大爆炸」發生後的宇宙形態。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路在何方?
    2012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自此之後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一直持續創造出大量的希格斯玻色子,但至今並未發現任何超出標準模型的粒子,這很大程度上讓人感到失望和困惑。大型強子對撞機目前已被關閉,進入大規模升級的第一階段,升級完成後其亮度將提升至原先設計值的10倍以上。物理學家們希望2026年對撞機升級完成重新運轉後,會有大量新粒子被探測器發現。